?

基于SWOT-PEST模型的江蘇省港口物流發展戰略研究

2022-06-13 14:22唐柯楠
中國水運 2022年5期
關鍵詞:港口物流發展戰略

唐柯楠

摘要:港口物流是江蘇省“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發展對象之一,為了探究其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思路,本文通過SWOT-PEST模型,從政策、經濟、社會、技術方面分析江蘇省港口物流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以及威脅,并提出響應政策規劃優化實施方案、推動省內港口協調合作、加強引進與培養港口物流專業人才、推動技術賦能港口物流的戰略建議,以期為江蘇省港口物流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港口物流;SWOT-PEST模型;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U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5-0053-03

近年來,在國家的重視下,江蘇省沿海沿江地區的經濟發展多次被提上戰略高度,南通、鹽城、連云港這三個江蘇沿海城市,以及蘇州、南京、無錫等江蘇沿江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持續快速增長,其港口建設也穩步發展起來。依托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國際交通運輸的發達,江蘇省沿海沿江港口物流日益繁榮,并輻射至周圍地區,與腹地經濟協同發展[1]。如今《江蘇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出臺,給江蘇省物流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而港口物流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實現進一步發展意義重大,值得深入研究。

1SWOT-PEST方法介紹

SWOT分析法,是對一個主體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做出綜合性分析的一種方法,這里S(Strengths)指優勢、W(Weaknesses)指劣勢、O(Opportunities)指機會、T(Threats)指威脅。PEST分析法,是對一個主體所在的宏觀環境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這里P(Political factors)指政策因素,E(Economic factors)指經濟因素,S(Social factors)指社會因素,T(Technological factors)指技術因素。

SWOT-PEST模型是將上述兩種分析方法進行整合,分別從政策、經濟、社會、技術四個角度分析一個主體發展中存在的優勢與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為其進一步發展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2江蘇省港口物流SWOT-PEST分析

2.1優勢分析

政策因素:2021年8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江蘇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實現物流高質量發展、加強物流數字化建設、推進降本增效改革的目標。同時,江蘇地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多重國家戰略的交匯處。因此,江蘇省港口物流的發展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經濟因素: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江蘇省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在全國領先。2020年,江蘇省的生產總值突破了10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12萬元。這為江蘇省港口物流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技術、產品、服務、市場等資源[2],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社會因素:多家媒體采訪江蘇省港口企業,實地探訪江蘇港航一體化發展、綠色智慧平安港口建設以及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情況,大力宣傳長江江蘇段“鉆石航道”的魅力以及“江海河聯動、港產城融合”的發展主題,使社會各界加強對江蘇省港口建設的關注度,增進對江蘇省港口物流發展情況的了解,并且更加看好江蘇省港口物流的發展。

技術因素:江蘇省擁有眾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科研基礎扎實、科研實力強勁,營造了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而且江蘇省政府對科技研發十分重視,2020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的總額超過2700億元,在全國位于前列。在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的號召下,江蘇省港口物流擁有更強的科研支撐。

2.2劣勢分析

政策因素:雖然江蘇省位于國家多個戰略交疊處,且政府印發了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通知,但大部分規劃與政策都較為宏觀,偏重大局指導,針對港口物流發的規劃有待更加具體化,實際的細化、組織、實施仍存在一定的難度。且江蘇省港口數量較多,省內各市發展狀況均不相同,多個港口物流的協調優化也存在難度。

經濟因素:江蘇未來發展規劃中的各個目標的實現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例如,《江蘇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建成各類充電樁累計超80萬個、換電站500座、商業加氫站100座等發展目標;江蘇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2025年建成5G通信基站數累計25.5萬個、大數據中心在用標準機架總規模達150萬架等預期性指標。江蘇省未來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和5G通信基站等高科技設施的建設,以及旅游業、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需消耗的資金量巨大,盡管江蘇省是經濟大省,其用于港口物流發展的資金充裕程度難以確定。

社會因素:隨著江蘇省港口物流的發展,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港口物流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術操作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然而,在江蘇眾多高校中,與熱門專業相比,針對港口物流的相關專業開設數量較少,且與港口企業合作程度不高,學生缺乏校企聯合培養。這導致該領域的人才相對匱乏,從而限制了江蘇省港口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技術因素:雖然江蘇科研實力強勁,但針對港口物流應用的技術有限,且不同技術跨領域融合度較低。當前江蘇省港口物流設施主要滿足于傳統運輸作業要求,未形成大規模的高效、便捷的現代化港口物流系統,與國內外的發達港口在技術上存在較大差距,其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

2.3機會分析

政策因素:江蘇省處于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地區,例如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推動了江蘇港口與長江三角洲區域其他城市港口的合作,2021年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江蘇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指明了江蘇省港口物流發展新目標與新方向。國家的重視給江蘇省港口物流帶來了極佳的發展機會。

經濟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量大幅增加,江蘇省港口物流的業務量和收入也相應增加;同時,江蘇還是一個旅游大省,擁有全省最大海港的江蘇城市連云港依托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在近年來經濟增速大幅提高,促進其港口物流的發展。

社會因素:江蘇省經濟發達,總體生活環境良好、工資待遇較高;城際鐵路項目進展順利,未來江蘇省交通便利程度將進一步提升,省內外人才流動將更小程度上受限于距離問題。因此,江蘇省對省外人才的吸引力不斷提升,有利于引進港口物流相關專業人才。

技術因素:物聯網、5G、WiFi6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能夠推動江蘇省港口物流向著信息化發展,提高港口物流運轉的效率;無人駕駛技術賦能港口物流,能夠使其向著自動化發展,提高港口物流的安全性、降低江蘇省港口物流的成本;人工智能算法優化港口物流中船舶運輸的路線,能夠顯著地降低港口物流船舶運輸的運營成本[3]。

2.4威脅分析

政策因素: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持續不斷,呈現出常態化、復雜化、長期化的趨勢,其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是關稅壁壘的加劇[4]。一些國家實行了對華商品加征關稅的政策,限制著我國產品出口規模的擴大和外貿企業的發展,這對我國多類商品的出口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尤其是《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遭受了嚴重的沖擊[5],我國港口物流的發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阻礙。

經濟因素:如今,盡管國內新冠疫情已得到控制,國外疫情形勢仍然相當嚴峻。在此影響下,江蘇沿海港口物流企業的碼頭、航運和拖車人員存在無法及時回流的可能,從而降低了港口物流作業效率,增加國際水上運輸的成本。雖然疫情對江蘇省港口吞吐量的直接影響有限,但疫情造成的國際貿易活動的減少或推遲會給江蘇省港口物流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間接性的負面影響。

社會因素:江蘇省內區域發展不均衡,內部競爭激烈,按照地理位置和經濟水平較為公允地劃分為蘇南、蘇中、蘇北三個區域,其中蘇南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領先,而江蘇的海港主要位于蘇中和蘇北,使得協調江蘇內部發展不均衡狀況并促進省內多地港口物流聯合發展存在困難。而且江蘇行政區域分割,各地政府在港口物流發展方面較為自主,缺乏協同性,導致港口資源整合度低,限制港口物流的進一步發展[6]。

技術因素:要實現港口物流自動化、智慧化運輸,離不開芯片的支撐,而長期以來,我國芯片主要依賴于進口。雖然我國芯片技術取得了可觀的進步,但仍無法完全自研自產高端芯片,加上全球芯片短缺,勢必會影響江蘇省港口物流的長期穩定發展。

3.江蘇省港口物流發展的戰略建議

3.1響應政策規劃優化實施方案

江蘇省應當抓住國家發展戰略和各項支持政策帶來的發展機會,明確港口物流發展的新方位,根據不同港口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程度、基礎設施建設狀況、管理與服務水平、與其他港口競爭與合作情況等特點,制定差異化、具體化的實施方案并切實執行,同時完善相應的監管和考核機制,使江蘇省港口物流穩步發展。

3.2推動省內港口協調合作

江蘇省內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各個港口物流發展程度也不相同,缺乏協調與合作和統籌發展。江蘇省應當協調各個港口物流的發展情況,鼓勵良性競爭,相互學習發展經驗,推進合作,根據各個港口的特點發揮獨特優勢,加強岸線資源整合,推動港口之間技術共享、優勢互補,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港口物流合作品牌。

3.3加強引進與培養港口物流專業人才

江蘇省港口物流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當地政府應當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大力引進省外高層次的專業人才,通過課程培訓加強其對江蘇省港口物流的熟悉程度并提升其實操能力,促進其發揮專業才能。同時,還應重視利用江蘇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多個高校開設相關課程,有針對性地培養港口物流對口人才,鼓勵高校與企業進行交流與合作,聯合制定科學有效的教育計劃和培養方法,注重實踐培養和學習其他發達港口城市的發展經驗,培養出滿足江蘇省港口物流企業需求的人才。

3.4推動技術賦能港口物流

技術進步是提升港口物流運轉效率、降低成本的關鍵。江蘇省應當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當下前沿科技在港口物流應用方面的研究,積極探索港口物流的新型發展模式,整體提升江蘇省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同時,江蘇省還應設立資金項目,鼓勵江蘇省港口物流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攻克發展中的技術難點。

參考文獻:

[1]張蒙.港口繁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實證分析[J].調研世界,2021,No.336(09):58-64.DOI:10.13778/j.cnki.11-3705/c.2021.09.008.

[2]曹炳汝,樊鑫.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協同發展研究——以太倉港為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9,35(05):126-132.

[3]于斌.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港口物流船舶運輸路徑優化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19,41(22):196-198.

[4]郭克莎,李琍.中美貿易摩擦的動因、趨勢和影響分析[J].天津社會科學,2021(05):149-160.

[5]張大海,祝志川,張玉杰.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1,37(14):113-117.DOI:10.13546/j.cnki.tjyjc.2021.14.026.

[6]楊燕.國家發展戰略下的江蘇港口物流協調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No.733(18):80-81.

猜你喜歡
港口物流發展戰略
荊州港口物流發展對策研究
營口港口物流的發展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
港口物流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民航運輸企業的發展探究
從財務角度分析公司發展戰略問題探討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關于港口物流環?;l展管理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