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象《急就章》的標本意義

2022-06-13 00:42荀海
書畫世界 2022年4期
關鍵詞:流轉接受標本

荀海

容提要:本文以皇象《急就章》為考察和研究對象,簡略分析其流轉與接受等傳播情況,并結合高二適“學草要兼章”書學理念及啟功“透過刀鋒看筆鋒”等學書方法論,重點研究學習皇象《急就章》的取法路徑和方法,以期總結前賢經驗和得失,并啟迪當下書法傳承與創作。

關鍵詞:皇象;急就章;流轉;接受;標本

皇象,生卒年不詳,字休明,三國時吳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工書,尤善章草。世傳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代楊政于正統四年(1439)根據宋人葉夢得“潁昌本”摹刻而成,因碑石刻于松江(今上海松江區),故又稱“松江本”,這也是目前所見《急就章》最著名和最佳的拓本,原石現藏于上海市松江區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澄清堂帖》卷十一殘本中,收錄有皇象《急就章》唐摹本,可惜主體正文部分被人為割去,僅存宋人題署的《急就章跋》約十一段?!都本驼隆方洑v唐摹本、潁昌本、松江本后,幾經摹刻和傳拓,恐怕早已與皇象當初的書寫墨跡相去甚遠,但這絲毫不影響《急就章》在規范章草書寫法、傳播識字和弘揚書藝等方面所起的示范作用和標本意義。

一、《急就章》與“學草要兼章”

《急就章》又稱《急就篇》,由西漢元帝時期史游所編,為漢至唐以來社會流行的蒙學通用字書,集當時社會生活中常用的兩千余字,按姓氏、衣著、飲食、音樂等逐一分類,編成便于誦記的三言、五言或七言韻語。據相關文獻記載,皇象、鐘繇、衛夫人、王羲之等許多書家都書寫過此內容,但除了皇象本外,其余多不存。

人們在實用書寫過程中,對“便捷”不斷有所要求,因此也促進了漢字的演變和發展,章草書自然也不例外??焖?、便捷的書寫,強化了筆畫的兼并減省和簡約連寫,并保留了部分隸書用筆,最終形成了獨特的章草書面目。

《急就章》松江本以楷書和章草書兩體書就,分列左右兩行,互為對照,每字相對獨立,章草書例字中筆畫牽絲連貫,而字與字之間卻缺少連貫性。例字中大量使用草書符號,基本的草法規范已很成熟。集識字和習書“二合一”功用的《急就章》,把字法規范和書寫謹嚴的要求放在首位。正如唐張懷瓘在《書斷》中所論:“右軍隸書以一形而眾相,萬字皆別;休明章草,雖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盵1]張懷瓘所論“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對照皇象《急就章》點畫簡約、結構規范、協調統一之特色,此論甚為中肯、妥帖。

學習草書,為何要兼學章草書呢?高二適在題《宋四家真跡》時寫道:“宋人草法無可免俗,草不兼章,罔成規范,故致此耳?!盵2]107高氏既對宋人草書提出“無可免俗”的批評,更指出是因“草不兼章,罔成規范”所致,其草書觀念實為“學草要兼章”。高二適在《松江本急就章》題批中還寫道:“章草為今草之祖,學之善,即草法亦與之變化入古,斯不落于俗矣?!盵3]強調學習草書要追本溯源,唯有學好章草書,才有望“草法亦與之變化入古”和“不落于俗”,此處的“入古”和“不俗”乃是草書學習得以進入堂奧之津要。

此外,高二適在《月儀》《出師頌》合帖上還題寫道:“不作張芝即作索靖。羲、獻今草有別開生面之處,倘用章法求之,定能超唐邁宋。近世書多俗劣骨,由唐、五代章草失傳,此可為書史中之定論矣!”[4]高氏既肯定了今草書的“別開生面”,但也不無遺憾地指出,因為沒有運用章草書筆法,而沒有獲得“超唐邁宋”的效果,對章草書唐、五代失傳,更表示出了遺憾。高氏還在宋克書《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帖上題道:“四體書,宋仲溫始為之,吾今又大昌其妙,以俟知之者?!盵2]30高二適對宋克常雜糅真、行、草、章等諸體,首創“四體書”的創新舉動很是贊許,且“大昌其妙”效行之,在創作實踐中亦常吸收章草元素“雜糅諸體”。盡管高二適于《急就章》古版本多有研究,并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證》專著存世,但高氏創作實踐的突出貢獻和成就不限于章草書,其狂草書創作成就也很高。這與其草書創作的個性追求及其桀驁不馴、剛正不阿的性格不無關系。

二、《急就章》流轉情況略述

有關皇象《急就章》唐代摹本的流轉傳播情況,毛慧女士曾做過《皇象〈急就章〉唐代摹本兩宋題跋人物考略》專題研究,其在容庚、啟功等先賢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唐摹本十一段跋語所涉信安山人、趙子晝、程俱等23位歷史人物生平事略及觀、藏唐摹《急就章》情況逐一進行考證,最終梳理出唐摹本在兩宋期間的流轉世序為:張鄧公家藏、鄧圣求藏、信安山人藏、程俱藏、趙伯旸藏、毛幵藏、尤延之藏、尤煓藏。她在最后“尤煓藏”分析中意味深長地說道:“直到淳祐丁末(1247)仲秋將藏品上石刻印之際,皇象《急就章》唐代摹本依然存在尤家,遺憾的是此后便不知去向了?!盵5]既然唐代摹本不能得見,故《急就章》得以傳播的途徑仿佛也只剩下“摹刻上石”了,上述的“潁昌本”“松江本”即為如此。其中宋人葉夢得曾以唐摹本于潁昌(今河南許昌)摹勒入石,然此“潁昌本”亦不見流傳。

啟功先生《啟功叢稿》中載,葉夢得在“潁昌本”自跋中曾寫道:“右章草《急就》二千二十三字,相傳為皇象書,摹張鄧公家本。此書規模簡古,氣象沈遠,猶有蔡邕、鐘繇用筆意,雖不可定為象書,決非近世所能偽為者。......好事者能因其遺法,以意自求于刻畫之外,庶幾絕學可復續也。末署:‘宣和二年上巳日,知潁昌軍府事縉云葉夢得題?!盵6]葉氏雖對書寫者為皇象似有存疑,但他也肯定地指出“決非近世所能偽為者”,對作品的藝術水準還是肯定的。然而,皇象時號“書圣”,其書與嚴武棋、曹不興畫等并稱“八絕”,可謂當時的書法名家,他寫出《急就章》這樣規范的“字書”也是極為可能的。而今看來,由于《急就章》是蒙學字書,承擔著傳播知識、啟蒙識字功能,寫法本應該規范嚴謹,難以做到盡情發揮,所以皇象《急就章》單單完美體現章草書點畫到位和結構規范,而章草書的古意及真趣方面恐怕尚未得到充分的展現。

三、《急就章》接受情況簡論

有關皇象《急就章》的接受情況,主要針對兩個方面進行考察,其一是對元代趙孟、鄧文原及元末明初宋克等《急就章》臨本的簡要考察,其二是對近現代書家王世鏜、鄭誦先、王蘧常等取法《急就章》進行簡略梳理。F14E2FD4-7232-479F-B65B-E7EE54A014A3

元代受社會政治和文化的影響,藝術界刮起了“復古”之風,吸引了不少書家參與到章草書的復古嘗試中來,如趙孟就有《急就章》寫本三種,分別為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藏本。盡管學界對此三本真偽與否以及疑為他人代筆等尚存爭議,但也部分地反映出當時書家對《急就章》的學習情況。僅以趙孟遼寧省博物館藏本為例,其卷末署:“至大二年(1309)九月既望,子昂臨?!笔蔷斫绺窨驒陔[現相間,部分章草例字的右側,還用小楷書注有釋文,整體筆調較為輕松和隨意,其大致是依照葉夢得“潁昌本”寫就;而同時代的鄧文原《臨吳皇象急就章全卷》紙本,臨于大德三年(1299),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卷用筆雖勁健,但較之于趙孟遼博館藏本,結體則少緊致而略顯松散,一反章草書應有的古樸渾厚之美,直取今草書秀逸之姿,也似合元人草書的追求及特點。趙孟和鄧文原為元代書家臨習《急就章》之典型代表。當然,同時代的俞和、康子里山、楊維楨等也都學習過《急就章》,且康里子山、楊維楨等還多有開拓和創造性,本文限于篇幅,不做展開。

章草書是在隸書基礎上率性快寫而形成的草體,仍然保留著隸書的古意。而元人深受妍美風尚的影響,在作章草書時,盡管還保留著隸書波磔的典型用筆特征,但用筆多取輕快筆調,其筆鋒多輕柔,不再以古樸章草為追求,而多表現出今草書流美明快之異趣。雖說他們是臨習《急就章》,實則是“摻以己意”的再創作。到了元末明初,宋克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檢閱相關文獻,宋克一生寫過三本《急就章》,一是寫于洪武三年(1370)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是卷末款署:“庚戌七月十八日偶閱此紙,愛其光瑩,遂書皇象急就章,計十紙......”界格行距寬綽有余,用筆也較為精到,頗類皇象《急就章》碑刻之規格。此外,還有兩件,一是寫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藏于天津藝術博物館;另有一件現藏于北京市文物局,內書《急就章》前十章全文等。宋克于1387年去世,以其卒年下限來查考,“松江本”拓于1439年,而宋克去世時“松江本”尚未面世。由此推算,他們臨習的則多為葉夢得的“潁昌本”??傊?,他們都取法皇象《急就章》無疑。

統觀近百年的草書發展進程,章草書確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王世鏜、鄭誦先、王蘧常為代表,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涉獵章草書創作,但又各有側重,故能各具面目,在書法風格學上也具有獨特意義。如民國章草大家王世鏜先生,熔今草與章草于一爐,勢圓而筆方,獨具面目;鄭誦先的章草書字態內斂,取秀麗氣息,而氣勢又不失豪放;王蘧常先生的章草書,用筆多澀重,筆畫渾厚,整體呈現出奇崛之力量感,有“蘧草”之稱,但字形大小往往少變化,又難免落入模式化窠臼,習書者不當不察。毫無疑問,他們的取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皇象《急就章》的影響。

以上所舉,皆為先賢臨習皇象《急就章》的書跡,通過“取法近人”學習其書跡,也是探尋碑刻學習取法之正道。正如我們學習《石鼓文》石刻時,須以吳昌碩所臨《石鼓文》墨跡本作為參考一樣,由于原碑漫漶,初學者很難分得清哪些是筆畫、哪些是石花,常常會把石花當作筆畫來寫。當然,我們也可以借助字帖的釋文來分析具體字形,而借助吳昌碩臨本則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盡管吳昌碩將《石鼓文》左右對稱的勻整結構刻意處理成“左低右高”的吳式石鼓文形態,但因為它是帖本墨跡,其用筆碰接的痕跡和路徑清晰可辨,為學習碑刻、石刻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如此“取法近人”,借鑒趙孟、鄧文原、鄭誦先、王蘧常等先賢的經驗和教訓來學習碑刻作品《急就章》則亦同理。

四、“透過刀鋒看筆鋒”與“活化用筆”

啟功先生曾在《論書絕句百首》第32首中寫道:“題記龍門字勢雄,就中尤屬始平公;學書別有觀碑法,透過刀鋒看筆鋒?!盵7]其中“透過刀鋒看筆鋒”更是學習碑刻、石刻書法的重要方法論,其旨要是透過刀之刻痕,尋找碑刻書法的筆意和書寫特征,而不被雕琢整飭的刻痕蒙蔽,即“透過刀鋒”還原毛筆書寫的本來面目。如《高昌墓表八種》,即收錄北魏至唐時書于墓磚之上的墓表,或墨書或朱書,是“書而未刻”的墨跡。我們可以從中直接窺見書寫時的本來面目,書寫時須少一些經過刻工“二次創作”時留下的方切雕琢之感,強調回歸“自然書寫”。

我們學習皇象《急就章》章草書法用筆,也須“透過刀鋒看筆鋒”。因為碑刻多有雕琢之氣,難能見到具體的用筆細節,所以我們可以從它同時代或早前的墨跡作品中尋求“活化用筆”的方法。徐利明先生在《中國書法風格史》中討論到章草書《急就章》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皇象所書《急就章》作為章草書的基礎教學范本,無論在過去、現在或是將來,都是切合實用的。也正因為如此,它教人以規矩十分勝任,善學者必須懂得從中得其法后進而追求章草書的真趣,這真趣在吳皇象的章草《急就章》中是無法求得的,它活現在漢與魏晉的諸多簡牘、殘紙墨跡中?!盵8]可謂一語中的,直指要害。

如目前出土的寫有《急就章》部分內容的漢代簡牘,簡片上的隸字趨扁、舒展而取橫勢,而木牘上的隸字含蓄內斂而多取方形,可窺章草書發端于古隸書之“原生態”;而在出土的漢代《急就草隸磚》銘中,其寫法已“趨捷就簡”,用筆恣肆奔放,明顯帶有“逸筆草草”的草書真趣。再者如樓蘭殘紙魏晉書跡中有章草和楷書寫就的部分《急就章》內容,也有章楷相雜的晉人《急就章》,其草書部分更是章草書的活標本。而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皇象《急就章》時所必須汲取的營養,因為于其中既能得章草筆法,更能得章草的風韻與神采,即所謂得章草書之“真趣”也。

五、結語

綜上所述,皇象《急就章》作為字書范本,其法度是嚴謹的,從傳播和接受角度來看,也是廣泛且成效顯著的。故稱其在確立章草書規范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和標本意義實不為過,對現今我們學習章草書也頗具啟導意義。從書法學習的方法論角度來看,臨習皇象《急就章》時應適當加強連貫書寫。另外,我們在原大臨寫的基礎上,還須適當嘗試“拓展放大”臨習,因為小字往往易得其形,而大字則易得其氣和勢。最后,我們還須將臨、創結合起來練習,臨摹一段時間后,便可以嘗試進行模擬性創作,把臨帖所得運用到模擬創作中,通過模擬創作再去檢驗自身臨帖的不足,從而再次進入有目的性的臨摹練習。如此反復交叉練習才能完美地實現從臨摹向創作的過渡,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G].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178.

[2]高二適研究[J].東南文化,1997(增刊).

[3]吳為山.高二適墨跡:下[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6:188.

[4]劉正成,尉天池,徐利明.中國書法全集:86:近現代編:蕭蛻、呂鳳子、胡小石、高二適卷[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8:236.

[5]毛慧.皇象《急就章》唐代摹本兩宋題跋人物考略[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12):110.[6]啟功.啟功叢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1:8-9.

[7]啟功.啟功論書絕句百首[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5:11.

[8]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83-84.

約稿、責編:金前文F14E2FD4-7232-479F-B65B-E7EE54A014A3

猜你喜歡
流轉接受標本
留在現場的血型標本
教你制作昆蟲標本
文學可以定義嗎?
略論劉勰對王粲詩賦的接受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論藝術品拍賣在藝術品流轉中的作用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翻譯出版與接受
非上市公司庫存股流轉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瑪麗·安·伊萬斯小說在中國的出版與接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