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嘉時期書法品評中的“家數”問題

2022-06-13 02:55姜雯
書畫世界 2022年4期
關鍵詞:品評書法

姜雯

內容提要:“家數”問題即書法的師承淵源問題,通常表現為回溯書法家或者書法作品取法的門庭。歷代對書法家的取法和學書經歷都很重視。與前代相比,清代乾嘉時期對“家數”問題更加重視。

關鍵詞:乾嘉時期;書法;品評;家數

“家數”問題即書法的師承淵源問題,通常表現為回溯書法家或者書法作品取法的門庭。歷代對書法家的取法和學書經歷都很重視。古代的書法理論文章,很多都是從文字起源,不同字體的產生、發展與演變說起?!俺绻拧薄吧泄拧笔钦麄€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特點,不僅體現在書法藝術領域,也體現在中國社會與文化的方方面面。這是中國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克己復禮”和“信而好古”思想影響的結果。當然,這也是藝術自身的發展規律決定的。任何藝術形式都需要經歷繼承傳統與創新兩個階段,而繼承又是首要環節。因此,講師承,溯源流,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清代乾嘉時期對“家數”問題更加重視。前代對“家數”問題的討論多以“述源流”的形式出現,強調辨明源流的重要性。比如專門來評論不同書體的贊論,有成公綏《隸書體》、衛恒《四體書勢》、索靖《草書勢》等。還有專門的書法品評類文章,如袁昂《古今書評》開篇、張懷瓘《書斷上》等都對各體書法的產生與演變做了非常詳細的描述,并且多贊美、夸飾之詞,記述和描述的意味更濃。而提及書法家的師承,也多為描述和介紹說明,言語比較簡略,著墨不多,或者將品評對象與其師法對象做簡明扼要的比較?,F簡要列舉一些例子:

蕭思話全法羊欣,風流趣好,殆當不減,而筆力恨弱。[1]59

瓘,字伯玉,晉司空、太保,為楚王所害。瓘采張芝草法,取父書參之,更為草藁,世傳其善。[1]61

阮研居今觀古,盡窺眾妙之門,雖復師王祖鐘,終成別構一體。[2]88

王廙為右軍之師,彭祖取羲之之道。[2]89

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則青出于藍,故非子云之徒。[3]139

宋帝有子敬風骨,超縱狼藉,翕煥為美。[3]140

程邈隸體,崔公篆勢,梁、李、蔡、索、郗、皇、韋、衛、羊習獻規,褚傳羲制,邈乎天壤,光厥來裔。[3]138

周史籀,宣王時為史官。善書,師模蒼頡古文。[4]175

魏鐘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人......

繇善書,師曹喜、蔡邕、劉德升。[4]178

韓梓材字利用,元稹觀察浙東,幕府皆知名士,梓材其一也。筆跡晞顏魯公、沈傳師而加遒麗,披沙見金,時有可寶。[5]345

張從申,進士擢第,昆仲四人,皆稱于時。從申最高優,學逸少書,結字遒密可喜,晚益自放,不務調端。[5]344

楊景度書,自顏尚書、懷素得筆,而溢為奇怪,無五代衰苶之氣。[6]543

趙吳興大近唐人,蘇長公天骨俊逸,是晉、宋間規格也。[6]545

以上書法品評中,對“家數”的重視主要體現在對字體傳承、書法家源流、師承的客觀描述與記述上,其前文多是對書法家的字號、籍貫、官職等信息的記錄,史學意義更突出。品評主體的主觀態度并未直接體現,源流與師承并沒有成為品評書體、書法家好壞的標準。

清代考據學興起,提倡“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對“家數”問題的重視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有其自身比較顯著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源流與師承不僅是一種客觀的記述與描述,更是品評中一個重要的參數,“門戶”觀念較之前代突出很多。包世臣書法理論中“明源流、講門戶”的觀念就極為濃重。他認為“自唐迄明,書有門戶者廿人”,明確指出所作《論書十二絕句》的目的即是“明源流所自”。

太傅嘔血以求中郎筆訣,逸少仿鐘書勝于自運,子敬少時學右軍代筆人書,可見萬古名家無不由積學醞釀而得。雖在體勢既成,自辟門戶,而意態流露,其得力之處,必有見端。趙宋以來,知名十數,無論東坡之雄肆,漫士之精熟,思白之秀逸,師法具有本末。[7]668

包氏的觀點是古代凡是能夠自立門戶、積學而成的書法家,均有見端,即有所師承。更不用說趙、宋以來數十名他所列舉的有名望的書法家,他們“師法具有本末”,那么“本末”二字就是重點,師法何家為“本”,師法何家為“末”,這也是清代乾嘉時期書法品評討論較多的問題。比如鄒方鍔認為:

趙文敏書,從北海門戶出,北海書又胚胎圣教,但稍移面貌耳。學書當防其流弊,尤在究其淵源,不知其淵源所自,即功力深到,要難于古人齊驅。今翰苑書竟推文敏,然不從北海門戶出,學文敏即安得似也?[8]

鄒氏認為翰苑推崇趙文敏,導致一些書法家學其書,而不知趙文敏書從何處來,就是為流弊所染、不究淵源,即使功力深厚也是徒勞。而能探究趙文敏書之淵源,上溯李北海,才能逼近趙文敏。那么此處師法之“本、末”,品評者之審美旨趣和意圖清晰可見,以“家數”作為標準來品評書法家及書法作品成為可能。

第二,“家數”在品評話語體系中的地位提升了?!凹覕怠眴栴}不再與書法家的字號、籍貫、官職一起出現,而是單獨出現,或與單純的品評語言一起出現。我們可以體會出以“家數”來品評書法的意味,并且品評主體對書法師承源流的重視,以及個人傾向直接體現在其品評話語中。雖然這種現象前代已有,但是未成風氣。清代的文學批評中這種現象也表現得尤為顯著,比如沈德潛與葉燮在文學批評中對詩歌源流與正變都較為重視。沈德潛說:“作文作詩,必置身高處,放開眼界,源流升降之故,了然于中,自無隨波逐浪之弊?!保ā墩f詩晬語》)他認為詩歌的源頭是《詩經》,高處則是唐詩,他在文學批評中自然會褒揚取法《詩經》與唐詩的詩歌。前后七子在詩歌上的學唐傾向就得到了他的贊揚,他評價道:“有明之初,承宋、元之遺習,自李獻吉以唐詩振天下,靡然從風,前后七子互相羽翼,彬彬稱盛?!彼菰淳筒粌H僅體現在客觀的描述上了,而且具有主觀倡導性,即品評標準的意味了。而葉燮則更加強調“變”,即能否古為今用,自立門戶。7F333D70-51A3-4D7D-9B2C-C61E1A58CF35

清代乾嘉時期的書法品評中,梁認為:“山谷小行書自佳,蓋亦從平原、少師兩家得力,故足與坡公相輔?!盵9]595他對黃山谷小行書的態度是贊揚的,并且認為其能夠從顏平原和楊少師兩家得力,所以可以與坡公相比較。顏平原與楊少師乃是山谷的師法處,“得力”二字表達了作者的主觀傾向與審美標準。他認為山谷小行書之所以能與蘇東坡相輔,是因為師法顏平原與楊少師。他的另一則品評話語:“開寶前,歐、褚諸家提空筆作書,體皆瘦硬。自明皇學魏隸,力趨沉著,筆實體肥?!盵9]581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認為唐開元、天寶年前的書法家,諸如歐陽詢、褚遂良等“提空筆”作書,書法比較瘦硬;自明皇之后,在帝王的引領下,書法家們師法魏隸,筆力則有沉著之意,筆畫能實而不空,結體較之前肥。我們得到的信息是,梁認為學魏隸可矯不沉著之病,可見他對魏隸具有崇尚之意。

余友錢魯斯以書名海內四十余年。初學董香光,繼學李北海,后乃出入顏清臣、蘇子瞻、黃魯直,能掃盡世俗謬種流傳見解,可謂書之豪杰。惜其未參褚河南、楊少師筆意,氣息稍粗。而有時肌理細膩,則又涉于凡艷,書品無不小減耳。[10]590

從吳德旋的這則書法品評中我們看到他贊揚其好友錢魯斯,學習董香光而不為時囿,能上溯顏清臣、蘇子瞻、黃魯直等書法家,但未于褚河南和楊少師處得筆,所以氣息稍粗,故評價其書品小減。又言:

學趙松雪不得真跡,斷無從下手。即有真跡臨摹,亦須先植根柢。昔之學趙者無過祝希哲、文徵仲,希哲根柢在河南、北海二家,徵仲根柢在歐陽渤海。此如學六朝駢儷文,須先讀得《漢書》也。豈惟松雪不可驟學,即學元章、思白,亦易染輕綺之習。魯斯嘗云:“不學唐人,終無立腳處?!闭\哉斯言![10]596

他強調學書須學真跡,并且還要“學其根柢”,即學其所學。其好友錢魯斯則直言,學書應學唐人。吳德旋本人亦十分贊同這一書學主張,贊曰“誠哉斯言”。吳氏在比較惲南田與董香光時則直言:

南田所用只是河南一家法,香光能集會稽、平原、少師諸家之長,決非南田所及。[10]591

師承與取法是其對二人書法高低的品評標準。南田書之所以不比董香光,是因其只取法褚河南,而董香光則同時取法右軍、平原、少師,故略勝一籌。師承(“家數”)作為品評標準,在乾嘉時期的運用較為明確和普遍。錢泳認為:

前明如祝京兆、文衡山俱出自松雪翁,本朝如姜西溟、汪退谷亦從松雪出來,學之而無弊也。[11]

他對學書從趙松雪學起持認可態度,所以認為以上書法家都自趙松雪來,故“無弊也”。但他認為碑版之書不同,“碑版之書必學唐人,如歐、褚、顏、柳諸家,俱是碑版正宗”[11]。此處確立了他認為的碑版之書的正宗,即唐代的歐、褚、顏、柳諸家,確立正宗即是明確了審美傾向。他品評碑版之書時,把有沒有學以上提到的唐代書法家,作為評價優劣的標準。包世臣在《國朝書品》中對能品的解釋,即“逐跡窮源,思力交至,曰能品”[12]。能夠學習遠古書法家,法有本末,便能夠達到能品的標準。

第三,對“家數”問題的重視,導致了清代乾嘉時期書法品評話語的新傾向和新趨勢,即對書法家的師承和源流有很多探索式的討論,借以從中探究取法對象的獨特性和本質特點。比如崇尚不同的風格應該學習不同的書法家,“學書尚風韻,多宗智永、虞世南、褚遂良諸家。尚沉著,多宗歐陽詢、李邕、徐浩、顏真卿、柳公權、張從申、蘇靈芝諸家”[9]580,認為“后人但知有羲之而不知學其所學,無怪以羲之為蠶叢獨辟也”[13]。對于書法的取法與師承,主張探究其本源,學師之所師。阮元認為:

元、明書法家,多為《閣帖》所囿,且若《禊序》之外,更無書法,豈不陋哉![14]634

《閣帖》所刊刻則多為晉唐“二王”一脈傳統法帖,《禊序》指王羲之的《蘭亭序》,阮元認為人們不應該囿于《閣帖》,而應去探索更多的可供師法的對象。他所贊揚的是“振拔流俗,究心北派,守歐、褚之舊規,尋魏、齊之墜業”[14]634-635,使漢、魏古法不為“俗書”所掩的人,漢、魏書風就是他認為應該倡導的,是人們學習書法應該師承的。包世臣認為:

右軍真行草法皆出漢分,深入中郎;大令真行草法導源秦篆,妙接丞相。[7]641

包世臣將王羲之和王獻之師承淵源追溯至漢分與秦篆,無疑是對學習秦篆漢隸的一種提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此處他并沒有提及學隸書要從漢隸學起,學篆書要從秦篆學起,而是說右軍與大令的真、行、草書導源于漢分、秦篆,也就是說真、行、草法皆可以由“二王”上溯漢分、秦篆。真、行、草書中能不能摻雜漢分、秦篆筆意,在清代乾嘉時期的書法品評中也成為一種品評標準。比如:“褚河南書《龍門三龕記》,中年筆也,平正剛健,法本歐陽,多餐八分,碑頭字尤佳?!盵9]587又如,指出不同書體應該師法的對象不同,“篆以史籀為上,惟陽冰可師;真以右軍為上,惟唐人可師;隸以漢碑為上,惟唐隸可師”[15]。我們暫且不討論其主張的正確與否,這與前代趙孟所描寫的“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16]崇尚王羲之一脈的傳統經典已有所不同,主張探討更多的可能性,即書法學習或者創作時可以師法的對象更加豐富。

乾嘉時期書法品評熱衷探討書法家宗法的淵源,相較前代來講,不局限于對書法家師承關系的記述與簡單的比較,而是加入了品評家的主觀傾向,師法具有“本末”,成為品評書法家及書法作品優劣的標準。這與乾嘉時期的學術思潮不無關系,如翁方綱所言:“士生今日,則經學日益昌明,士皆知考證訓詁,不為空言所泥,于此精研書道,則必當上窮篆隸、闡釋晉、唐以來諸家體格家數,不得以虛言神理而忘結構之規;不得以高談神肖,而忽臨摹之矩。且楷承隸變,自必有方整以定其程,不得輕言圓美以開率易之漸?!盵17]將考證訓詁之方法,運用于書法研究,必定會追本溯源,將晉、唐以來的體格、家數進行闡釋,以期傳承有緒,矯正圓美、率易之時風。因此,筆者認為,乾嘉時期書法品評對“家數”問題的重視是乾嘉時期書法品評的特點之一。7F333D70-51A3-4D7D-9B2C-C61E1A58CF35

參考文獻

[1]王僧虔.論書[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庾肩吾.書品[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3]李嗣真.書后品[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4]張懷瓘.書斷[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5]朱長文.續書斷[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6]董其昌.畫禪室隨筆[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7]包世臣.藝舟雙楫[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8]鄒方鍔.論書十則[G]//崔爾平.明清書論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982.

[9]梁.評書帖[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0]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1]錢泳.書學[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625.

[12]包世臣.國朝書品[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656.

[13]于令淓.方石書話[G]//崔爾平.明清書論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982.

[14]阮元.南北書派論[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5]胡元常.論書絕句六十首序[G]//崔爾平.明清書論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1144.

[16]趙孟.松雪齋書論[G]//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179.

[17]翁方綱.復初齋書論集萃[G]//崔爾平.明清書論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955.

約稿、責編:金前文7F333D70-51A3-4D7D-9B2C-C61E1A58CF35

猜你喜歡
品評書法
書法
書法
書法欣賞
純牛奶中感官品評研究進展
中國畫品評的現實意義
詩與美
讓學生在個性體驗中學習數學
書法等
圖說書法(三十九)
少年書法優秀作品選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