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課程探究式-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2-06-15 05:49董玉文蘇琴
教育現代化 2022年25期
關鍵詞:模型試驗研究生探究

董玉文,蘇琴

(重慶交通大學 河海學院,重慶)

課程教學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環節,也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及創新能力的切入點。研究生課程教學并不是本科教學的簡單延伸,讓學生學會探究、具備探究的意識與能力是研究生課程教學與本科教學的重要區別之一。因此,與本科教學相比,研究生課程教學更注重問題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要求理應更高。而現行研究生課程教學諸多常見問題,如課程目標單一化[1]、課程內容本科化[2]、課程教學方式本科化[3]等,極大地限制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進行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改革,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是當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點。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蔓延,經歷了在線教學的初體驗后,混合式教學因其特有的優勢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也得到了應用。羅國鋒[4]開展了高校研究生多維度混合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胡樂樂[5]提出并在研究生課程中采用了基于翻轉課堂和同伴教學的混合式教學;于鳳文[6]在工程倫理教學中開展了混合式教學方式的探索;劉永剛[7]以《能源材料化學》為例,開展了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在研究生學位課教學中的實踐;鄭燕林[8]開展了研究生課程“探究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成與教學設計研究,結合教學設計案例,針對該教學模式下的探究學習活動設計與混合式教學設計提出了相應建議;孟霆[9]對美國高校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方面的在線資源、教學設計、考核方式、評價體系等內容進行了研究分析,對于促進我國高?;旌鲜浇虒W發展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然而,由于大多數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及內涵缺乏深入理解,導致大量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效果并不明顯,對研究生課程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實踐更加尚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入開展研究生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對于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非常必要。本文以水利工程研究生課程《模型試驗與現代量測技術》為例,開展了探究式-混合式教學探索,為新形勢下研究生課程教學提供借鑒。

一 研究生課程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

研究生課程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研究生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研究生教學方式主要有三種:灌輸式、啟發式和探究式教學法。其中大多數老師仍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并不多,導致我國研究生普遍不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因此,要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注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與獨立性。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所學的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老師的引導為保障,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啟發,帶動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開展合作討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學會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10]。

探究式教學有效克服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的缺點,將課堂教學與提高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相結合,實現由課堂灌輸知識向學生主動攝取知識的轉化,不僅可以讓學生較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點,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 混合式教學的含義及模式

混合式教學是指將傳統的線下面授教學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網絡線上教學融合的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提倡以智慧技術為前提,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根本,將線上教學和線下課堂結合起來,既充分利用智慧教學的便捷性、開放性和交互性,也保留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領及主導作用、把控整個課堂及學生整體學習過程的優勢,使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地掌握理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混合”是當前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盎旌稀备爬ㄆ饋碛腥齻€維度:不同教學方式的融合、不同教學活動的整合、學習研究實踐的統合[6]。不同教學方式的融合主要指基于互聯網的線下傳統課堂教學與線上網絡教學的混合,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等教學環節的無縫整合,這也是目前大家普遍理解并應用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同教學活動的整合主要指的是根據教學需要,將灌輸式、探究式、體驗式、任務式、參與式等教學活動等結合應用,重視各教學活動之間的關聯與支持。學習研究實踐的統合指的是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的統合,一方面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用于科研實踐,另一方面將科研訓練引入課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科研思維,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科研能力,增強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自信心。

三 探究式-混合式教學實踐方法

綜上所述,研究生教學可以將探究式教學與混合式教學結合起來,在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采用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筆者以水利工程研究生《模型試驗與現代量測技術》為例,開展了探究式-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具體教學策略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探究式-混合式教學組織策略表

(一) 課前線上教學

教師在學習通等網絡教學平臺建立在線課程,上傳學習資料,比如教學大綱、預習課件,發布課前測驗、討論,布置自學探究任務等。要求學生在課前登錄智慧教學平臺,明確老師布置的課前學習任務和基本要求,靈活安排時間、地點,通過上傳的學習資源學習,完成知識點學習、問題討論、課前測驗及探究任務準備等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現代通訊工具與教師、同學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開展線上討論。同時,教師也要通過平臺監管、指導學生學習,及時反饋學生提出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模型試驗與現代量測技術》中的水工、河工模型試驗設計均是前面模型試驗基本理論的實際應用,實踐性、拓展性較強,適合開展探究式教學。因此,老師在講授這一部分內容時,選擇相對簡單的水工、河工模型試驗、模型試驗量測技術等章節的內容,細分成知識單元,然后布置若干自學研討題目,課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及興趣選擇研討題目,自由成立3~4人的小組(組名可取富有創意的名字),分工協作,完成資料搜集、文獻查閱、內容研討、課件制作等準備工作。課前,老師也可以布置討論題目,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促進學生對難點、重點問題的思考和深度學習。

(二) 課中線下教學

通過課前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相關的基本概念,對本堂課的學習重點有所了解。課堂時間用于充分開展問題答疑、重點難點講解及專題探究等教學活動,促進知識點的深刻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批判思維。

首先,就課前預習布置的學習任務開展課堂測驗,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然后針對收集、反饋的主要問題結合相關課程內容開展課堂強化教學,加深學生理解與掌握;最后,開展探究專題成果展示與討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老師組織學生就該組學生的探究成果發表意見、提出問題、開展討論,最終達成共識,通過師生評價及生生互評深化課中教學效果。

以《模型試驗與現代量測技術》為例,根據課前布置的探究專題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安排學員進行課堂匯報,匯報要求邏輯清晰、表達準確、內容完整。小組匯報完成后,老師對小組成員研討成果、課件、講解效果進行點評,對不足之處進行補充,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時,老師可提出一些問題請組員回答,了解他們對該專題的學習效果,或指出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的問題,要求他們在課下繼續研討學習。最后,針對課堂學習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布置某類水利工程問題,設計該類模型試驗遵循的相似準則、相似條件,設計模型試驗,并搜集相關模型試驗案例,在下次課中進行小組匯報討論。

(三) 課后個性化拓展教學

由于選修《模型試驗與現代量測技術》的學生來自水利工程的不同專業,既有學術型研究生,又有專業型研究生,學習側重點及培養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課后拓展教學環節,一方面,對學有余力、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可布置具有挑戰度的學習任務并進行指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對提出特定學習需求的學生,鼓勵他們制定專題深度探究計劃并提出建議,進一步夯實他們的知識儲備、拓寬學術視野。另一方面,可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及研究方向,選擇感興趣的某類模型試驗,通過文獻閱讀,總結該領域的模型試驗的研究熱點、研究進展、模型設計、發展趨勢、自己的認識等,撰寫讀書報告。通過這一探究性學習,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對某一領域的研究視野,還可以為今后的論文選題奠定基礎,個別學生甚至在聽取老師的建議后進一步完善課程報告,作為學術論文發表,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四) 課程考核與教學評價

課程考核是教學效果評價的重要手段,對持續改進混合式教學方法至關重要。課程考核與教學評價涉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等多個方面。在《模型試驗與現代量測技術》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采用了課前、課中、課后形成性評價和期末考核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課前學習形成性評價,主要對學生課前在線學習的任務完成情況、在線測試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課中學習形成性評價,主要對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課堂討論、專題探究、課堂測驗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課后形成性評價主要針對課后作業、課程報告的完成情況進行定量評價;期末考核評價主要是期末考試成績的定量評價。本課程課前、課中、課后形成性評價、期末考核成績所占總成績比分別為10%、20%、20%、50%。上述考核方式將學生的平時學習與期末考試同等對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對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等顯性能力進行評價的同時,也可對其學習態度、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隱性能力進行評估,形成了多維度、多形式的客觀、全面、系統的考核體系。

四 結語

教學實踐表明,采用“探究式-混合式”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實現研究生的課外學習與課內學習、獨立自主學習與小組協作學習有效結合,而且也可根據教學需求實現傳授式、探究式、合作式、體驗式、參與式等教學活動的有效融合,同時還可實現研究生的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的有效融合,對于培養研究生的探究意識、創新能力及溝通表達能力,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質量有良好效果。

猜你喜歡
模型試驗研究生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反推力裝置模型試驗臺的研制及驗證
水工模型試驗對泵閘結構的優化與改進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臺階式短加筋土擋墻行為特征的離心模型試驗
電滲—堆載聯合氣壓劈烈的室內模型試驗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