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休閑鄉村是如何“煉”成的

2022-06-25 11:35任榮佘躍松蘆曉春
農家參謀 2022年6期
關鍵詞:班子黃山民宿

任榮 佘躍松 蘆曉春

好政策:鄉村巨變的前提

黃山店村是全國廣泛傳播的“紅色背簍”精神發源地。自2001年開始,在黨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引導支持下,黃山店村黨支部帶領群眾開拓進取,步入發展快車道。

20世紀初,“農業為本,工業興村”的熱潮讓黃山店村不再靠山吃山,而是利用周邊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引進社會資本建起石灰石開采場,組織60多戶村民發展運輸業,每年收入500多萬元,賺取第一桶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2009年,黃山店村決心向生態旅游發展產業轉型,順勢利用市政府出臺的“關停小煤窯、小礦山,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的政策和開礦積累的資金,發揮村里和周邊山岳景觀資源優勢,組織村民筑路修坡、筑壩蓄水、栽樹種果,建成坡峰嶺、怪石林等休閑旅游景區,由此走上生態綠色發展的道路,實現了鄉村振興路上的第一次“蛻變”。

2012年7月21日,一場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卻將世代居住的村落沖得七零八落。在市、區災后重建政策的支持下,黃山店村化危為機,用兩年時間完成新民居的建設,村民過上了冬有暖氣、夏有空調、娛有公園的新生活。

2015年,隨著京郊休閑旅游的蓬勃發展,黃山店村相時而動,在盤活閑置農宅發展休閑旅游等政策鼓勵下,吸引社會資本與人才,利用搬遷騰退出來的閑置農宅,陸續建成“云上石屋”“姥姥家”“桃葉谷”“黃櫨花開”等54個院落的精品民宿品牌,由此開啟了依靠資本、創意、人才發展的休閑旅游產業道路。

20年的迅猛發展,黃山店村的產業實現了由單純靠礦山資源發展向生態綠色發展、再到精品民宿旅游的創意資本發展的轉型升級;人居環境實現了由石墻石瓦散居民宅向窗明幾凈生態宜居的新型農村社區轉變。每一次“蝶變”,政策都是前提。面對如今的幸福新生活,村民說道:“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生活有了奔頭、日子有了滋味?!?/p>

好班子:鄉村巨變的保障

2001年3月,時年40歲在外創業的張進剛在鄉親們的動員和支持下,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與其他參選的4位村民成立了新的村班子。新班子平均年齡45歲,干勁十足,面對渴望富裕生活的鄉親們期待的目光,班子成員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同時,也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凝聚人心。村委班子召集村里黨團員開會討論,根據大家的意見,黨支部梳理并明確了全村的發展規劃,制定了“十帶頭十不要”“黨支部班子五必須”“村規民約三字經”等規章制度。同時,對全村黨團員特別是村干部,提出明確的紀律約束;對黨支部成員提出具體的工作任務,嚴格要求除了必要的會議,每天必須身在田間地頭、施工現場,將工作落實落細落好。

好班子離不開好支書。自信、直爽、果敢,是黃山店干部群眾對張進剛的評價。2001年,張進剛放下自己小有成就的企業回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作出了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2020年,張進剛胸前掛上了金光閃閃的全國勞動模范獎章,無數的付出得到了黨和社會的認可。人生中最重要的20年,張進剛將青春時光、激情熱血揮灑在他摯愛的家鄉土地上,他作出了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也樹立了一個新時代村干部有情懷、勇擔當、敢作為的嶄新形象。

在鄉村振興路上,群眾作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見證者,成為鄉村巨變的重要基礎。多少年來,黃山店村從幾十戶百十口人繁衍生息到幾百戶上千人的村莊,在一代代的變遷中,黃山店村漸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與道德規范,而這也正在變成如今鄉村振興的巨大力量。我們心中憧憬向往鄉村振興的壯美圖畫。五年、十年之后,當我們漫步在那時的鄉村,應該到處都能看到老人的笑臉,聽到孩童的笑聲,還有青年的身影。而今天,在黃山店村,那笑臉、那笑聲、那身影,就在眼前,就在耳邊,就在山鄉的每一個角落里。

好思路:鄉村巨變的關鍵

村班子看到只要周末就會有城里人來田野登山,河邊垂釣,他們從中發現了蘊藏的商機。于是,張進剛與村干部計劃利用村里和周邊的山水資源發展休閑觀光產業。他們拿出村集體多年積累下的300多萬元資金,組織村民在坡峰嶺上種樹、修路,還建了10個院落的石板房,打造了“云上石屋”精品民宿,成為京郊較早轉型,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休閑旅游先行者。

2015年以來,隨著村民搬遷住上新居,騰退出來的老舊農宅流轉到村合作社,成為村里產業發展的新資源。村委會利用政府出臺鼓勵農民盤活閑置農宅發展民宿的政策,謀劃發展精品民宿產業。發展民宿產業,是又一個全新挑戰,需要人才、資金、市場各方面資源,而村里只有破落的宅院。于是,村委會決定招商引資,走合作開發的路子。缺人才,就與城里的創意設計公司合作;缺資金,就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不擅長市場營銷,就對接遠方網等旅游公司,借力拓展市場。短短5年時間,先后建成54個院落、300多張床位的精品民宿。2020年,整個坡峰嶺景區年接待游客42萬人,實現收入1200多萬元。

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競爭力,村合作社還依托本地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幾年來,村里挖掘傳頌了幾十年的“紅色背簍”文化,開發出了以農產品加工成山楂汁、凍柿子、油雞、蜂蜜等特色鮮明、品質優良、富有創意的休閑旅游產品,帶給游客更多消費體驗。

回望黃山店村20余年的產業發展之路,從規劃到建設、從管理到營銷、從融資到分紅,都能看到村班子對宏觀趨勢的準確把握,創意設計的獨到見解,細枝末節的精致追求。

(來源:農民日報)

猜你喜歡
班子黃山民宿
孿生院子民宿
民宿生態,大考中加速洗牌
黃山冬之戀
學生寫話①
你是民宿達人嗎
試論如何加強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供電企業業績與領導班子貢獻關聯度探索
網格員進“班子”
黃山迎瑞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