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路徑

2022-06-26 04:16季海平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滲透路徑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季海平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當前教育的普遍需求,更是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徑。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的關注點都在課文內容上,而忽視了對其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拓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效率低下。為了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同時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對傳統文化的滲透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要在明確其意義的基礎上從問題入手來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養和品位。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路徑

新課標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文化素質,促進學生個人品德的發展,強化道德修養與綜合能力。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路徑兩個方面展開探討,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展示了過去時代的文化特征。借助文化滲透,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很多傳統的內容,這對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都非常有幫助。

(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從經典的古詩詞、文言文,到各種傳統的民間工藝、音樂、舞蹈,無不包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價值觀。古代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于培養初中生的正確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減緩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只有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才能讓學生在接觸、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認可傳統文化,進而將其發揚光大。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感受文化內涵

語文教學是貫穿學生整個教育生涯的核心課程,不僅是學生學習漢字的主要渠道,更是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因而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小學到初中,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語文教材,會從中對傳統文化產生直觀的認識和了解。語文教師必須要認真研讀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并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印象,從而激活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

例如,《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都是以中國傳統建筑和設計藝術作為出發點進行介紹的,直接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人文價值極為豐富。不過,這兩篇文章是用文字描述的方式介紹了傳統建筑,沒有直觀地對學生的感官造成沖擊,所以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搭配著多媒體設備,一邊為學生朗讀文章,一邊用多媒體設備演示這些中國傳統建筑的影視作品或攝影作品。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有助于優化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對其中所蘊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內涵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課堂上呈現出來,在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的同時,還能加深他們的理解。

(二)吟誦教學,領略文化魅力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旁娫~一直都是組成語文課程體系的主要部分,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了古代先賢的思想情感與審美觀念,促使學生在品讀詩歌的過程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指導,讓他們反復誦讀文本,認真品味和把握其中精髓,從而對文本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誦讀要求,除了對學生讀音進行及時糾正之外,還要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誦讀,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感受,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以《岳陽樓記》的誦讀為例,筆者在指導過程中,指導學生對詩詞內容及主旨進行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走進詩詞情境。首先,引入多媒體教學視頻,用播放錄音的形式引導學生欣賞真正的文學巨擘朗讀這首作品的時候是懷著怎樣的情感。聽視頻中的人物吟誦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找一找視頻中的文學巨擘的感覺,把自己帶入到詩人的角色里,用更加慷慨激昂的情緒去吟誦。尤其是吟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種千古名句的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投入情感,使其在身臨其境中感受詩人濃厚的家國情懷。

(三)結合生活,接受文化熏陶

語文課本是傳統文化實現傳播與弘揚的基礎,初中學生能夠從課本中接受更多有益的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生自身的提升。但是,語文教師要想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僅靠課本是不夠的,還要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合理進行拓展與延伸,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學生對傳統文化內容的了解,使其熱愛優秀傳統文化,主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在現實中,很多人認為書本就是學生了解文化的唯一途徑,但其實還有很多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式,其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就是一種長期學習傳統文化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在語文課本中,特征最為明顯的傳統文化即是詩詞歌賦,只要教師對這一部分基礎知識進行充分利用,就能引導學生對所傳遞的文化以貼近生活的形式逐步去接觸和吸收。初中學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古詩詞,因此教師在傳授傳統文化時,應該注重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望岳》一課的學習中,筆者以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作為切入點,通過趣味性的節目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各種學習方式,同時通過節目中學者的講解,還能豐富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然后,可以借鑒此類節目,組織學生進行詩詞PK賽,如以“泰山”為題,說出與其相關的詩句,在學生們興致高昂的參與熱情中,適時將《望岳》的具體教學內容融入進去,以此讓學生感受詩詞中泰山的壯麗,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加深對詩人所表達韌性和雄心壯志的感悟。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傳統文化,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學生自覺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為了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教師需要不斷研究與實踐,從而在解決當下文化滲透問題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參考文獻:

[1]梁維林.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

[2]張錄壽.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J].學周刊,2020(1).

猜你喜歡
滲透路徑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中職學校德育課滲透環境教育的實踐探討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滲透路徑分析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