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季的儀式感教育,讓德育更有溫度

2022-07-01 22:59秦元柱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高考德育教育

秦元柱

摘要:立德樹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提高綜合素養,既需要言傳,又需要身教,更離不開儀式感教育。

關鍵詞:高考;德育;教育

鄭州市第十八中學是全國新樣態實驗校聯盟校,高度重視儀式感教育,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建設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樣態學校。

學校秉持“真誠向善,永不言棄”的校訓精神,以培養“知書達禮、創美尚藝、心強體健、執著積極”的優秀人才為育人目標。高考季,學校通過儀式感教育,引導學生求知探索,全面提高審美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一、成人禮教育,學生健康成長的里程碑

十八歲是成人的重要標志,是一個人從未成年向成年轉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成人,也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成人禮,便是對學生進行儀式感教育的最佳時刻。

在古代,男子20歲行加冠禮,女子15歲加笄禮。而在現代社會,國家規定在中學為年滿18周歲的學生集中舉行成人宣誓儀式,通過一定的情境的營造,引發來自個體心靈深處的自我認同,最終加強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要求。從古至今,成人禮雖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內涵上是一脈相承的。

學校以“青春與責任同行,夢想與拼搏齊飛 ”為主題,精心設計了“正青春,敢擔當”“懂感恩,樂成長”“立誓言,勇拼搏”“懷夢想,致遠方”四個篇章,讓學生了解傳統成人儀式的文化內涵,真切意識到自己已經成長為能夠承擔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責任的成年人,讓學生感受到儀式感教育的溫暖和力量。

青春意味著擔當、感恩、拼搏。學校領導及學生家長為女生冠笄,為男生加冠,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學生加深對成人禮的理解。給學生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讀本,引導學生承擔起成人所帶來的責任與義務,能夠如初春朝日,不負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同學們面向國旗莊嚴宣誓,表示將懷感恩之心,立報國之志,刻苦學習,奠定人生基石,不負青春,不負自己。

成長,既是奮進,也是見證;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學校為同學們舉行十八歲成人儀式,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希望同學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二、高考送考節,學生邁向成功的加油站

學校在高考前,為全體畢業生舉行送考節,給即將奔赴高考的畢業生提振士氣,表達學校對高三學子旗開得勝、金榜題名的美好祝愿,校長寄語全體考生:要感謝高考、重視高考、抓住高考,要樹立信心、挑戰極限、挑戰技術。

學校領導和全體畢業生一起同唱校歌《永不言棄》,回顧三年的拼搏時光,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真誠向善,永不言棄”的校訓精神。校長段亞萍送上了畢業寄語,她希望同學們在最應該奮斗的年代,選擇拼搏,她鼓勵全體畢業生勇敢地去迎接挑戰,并代表全校師生祝福他們旗開得勝。

學校精心設計了寓意深刻的“三重門”。各班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走過三重祝福門。第一重是紅色的“魚躍龍門”,寓意著“高考勝利”;第二重門是綠色的“勇戰奪魁”,寓意“諸事順利”;第三重門是黃色的“前程似錦”,寓意“走向輝煌”。學校領導、全體高三教師以及部分家長代表,分列在三重門的兩旁,和學生一起擊掌鼓勁加油,為學生送上最真誠的祝福。

送考節是學校的特色德育課程,旨在讓學生在這種儀式感教育中,接受思想教育,感恩母校,記著學校的精神,帶著責任和擔當,走出校門,笑傲考場,報效祖國。

三、畢業典禮,學生奔赴未來的助推器

高中畢業生承載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諸多期待。畢業典禮是學生明確人生方向,鍛煉自立能力的儀式,也是落實學生的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和信心教育的重要儀式。精心設計的畢業典禮,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快樂的同時,得到心靈的凈化和人格的升華,激發學生愛校、愛國,追求新的目標,成就新的自我。

舉辦畢業典禮,就是要借助這難得的時機,將感恩意識潛移默化于學生內心。作為高中生在校的“最后一課”,畢業典禮就應該理所當然地肩負起理想教育的責任。

伴著《時間都去哪了》的旋律,學校通過電子相冊,回顧了學生高中三年的成長歷程,讓學生留住最美回憶,把笑容定格在最美的夏天。

學校精心為每位畢業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專屬于母校的明信片,希望同學們能夠記住母校最美的樣子。離別是短暫的,情誼是永恒的。學校還特意為畢業生送上一張通往錦繡前程的車票,愿學子們永遠記得畢業這一天,愿同學們擁抱更好未來。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的確如此,真正的教育是喚醒,喚醒孩子內力的覺醒,喚醒孩子的責任感、遠大的志向、自我覺知的能力、不斷學習的求知欲、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獲得幸福的能力。

儀式感教育,是對禮儀規范的尊重,對生活的尊重。儀式感可以點亮生活,為學生明確每一個人生節點的責任與義務;儀式感可以喚醒夢想,讓學生播下希望的種子;儀式感可以繼往開來,讓學生奔赴山海,不負熱愛;儀式感可以讓學?!跋蛏啤蔽幕玫胶霌P,讓德育變得有更溫度。

參考文獻:

[1]贠獻臣,盧京.傳承經典,讓學校德育更有溫度[J].教育,2020(28):48.

猜你喜歡
高考德育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中國德育》
題解教育『三問』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算錯分,英“高考”推遲放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