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2022-07-02 13:05馬興
考試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新課程小學

馬興

摘 要: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及教學效率,教師要注重將教學生活化,將教學回歸生活實際,利用生活因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知識實際應用能力。文章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將生活因素融入教學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新課程;教學生活化;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6-0103-04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教師對如何將教學回歸生活越來越重視,但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及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發展及新課改的推進。對此,教師應注重以新課程的要求為導向,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實施生活化教學,合理利用生活因素,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

一、 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觀念轉變不完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有所轉變,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部分教師并不能完全轉變教學觀念,還存在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開展教學的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還是以直接講解數學概念及知識為主,或進行大量的練習,并沒有將學生的主體性凸顯出來。并且由于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且學生的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有限,正處于發展狀態,因此在這種教學環境下無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此外,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時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學目標與實際脫軌,導致不能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推進新課改。

(二)教學生活化的形式過重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目的在于增加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將生活因素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識,并在認識到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性的基礎上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的目的。但是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情況來說,教學生活化的形式過重,在教學中使用的生活案例過于陳舊或與教材內容不符,實質上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并不多,或者生活案例的選擇過于復雜,學生不能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導致教學生活化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三)教學方式缺乏多樣性

將教學生活化的方式較多,不僅是在課堂教學中引用生活案例,同時也可使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游戲等方式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中,不僅有利于豐富教學方式,還有利于增進師生關系,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與自主學習的能力等。但是目前部分教師開展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對人們的生活及社會的發展有服務作用,因此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礎階段,且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處于發展狀態,因此將小學數學生活化不僅能夠讓學生將生活與數學相聯系,同時通過將生活元素應用在教學中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熟悉感與理解力,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或開展課后數學實踐活動等形式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充分掌握知識,學會應用知識。

有效的生活化教學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善數學教學體系。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將生活實際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進一步強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同時,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還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轉變以往學生被動式的學習。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夠完善小學數學教學體系,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創新和研究,運用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開展生活化教學,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三、 新課程背景下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一)注重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并且數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存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及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探究學習興趣都非常重要。因此,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首先教師要注重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新課程對教學及學生的要求作為教學的依據,重視以學生為本,并使用多樣性教學手段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中,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引導性,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努力營造多向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給予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從而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利用小學生的特性開展教學,激發學生主體意識,促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認識鐘表”的教學中,首先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對鐘表的認識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部分學生對鐘表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如會看整時,但是了解的知識是粗淺的。對此,教師可結合生活經驗,使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學會認、讀、寫整時。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使用鐘表導入,利用鐘表激發學生的熟悉感,使學生增強學習及探究知識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使用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知識,如:“時針與分針的長短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關注時針與分針的長短,讓學生自己說出兩者的區別。這種提出引導性問題的方式,不僅能夠將生活因素有效融入教學中,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處于引導者的地位,能夠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有利于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逐漸掌握知識。

(二)立足教材內容,挖掘生活因素

教材是開展教學的重要依據,并且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符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內容與生活相關。對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注重將生活因素與教材內容聯系起來,增強學生對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傳統教學是以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不高,且容易產生厭倦的心理,相比之下,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開展教學有利于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改變數學的刻板印象,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觀察物體(一)”的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從不同位置觀察并辨認簡單物體的形狀,對此,教師就可使用生活中的物品作為教學用具,如動物玩偶。動物玩偶在學生生活中較為常見,且比較立體,符合教學內容,利用動物玩偶讓學生觀察物體不同角度的形狀要比從課本上觀看圖片更有利于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較強的特點,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生活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利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內在動力,積極地參與教學中,深入探究數學知識。

例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因此對加法與減法的計算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混合運算涉及數字相對較大且計算過程復雜,因此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學情,在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方法后教師可使用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與時間,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先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復習,之后教師可結合教材提出問題,如:“同學們家里有種植花草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花卉售賣作為背景引入今天的新課創設教學情境,如“今天我們一起在花卉市場購買花卉,并探究混合運算的計算方式”。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將課前準備好的花卉或花束擺在課桌上,將講臺布置成花卉售賣處,教師扮演商家,學生扮演買家根據標價購買花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在購買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數學信息,如一束玫瑰花的價錢為20元,一束滿天星的價錢為15元,要買三束玫瑰花和兩束滿天星,總共需要支付多少錢。同時教師可讓學生組隊進行購買,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這種創設生活教學情境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突出,給予學生自由探究知識的時間。并且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機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教師也能夠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及知識掌握程度,促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合生活實際,突破教學重難點

由于數學具有邏輯性與抽象性,因此直接講解數學概念并不能使學生完全掌握,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注重結合生活實際,利用生活案例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象,在引導學生將具象的知識轉化為抽象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突破教學重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探究,使學生在與同學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內化數學知識。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就可結合生活實際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征,并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概念。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使用多媒體展示建筑物或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形狀,引導學生觀察其形狀,使學生從具象物體中抽象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圖形,使學生認識到正方體與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以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形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正方體模具,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掌握正方體的特性,如:“①正方體有幾個面?面的形狀有怎樣的特點?②正方體有幾個頂點、幾條棱?”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以及拆解模具自主探究知識解決問題。這種結合生活實際開展物體有利于讓學生注意生活實際與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突破教學重難點,并通過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掌握數學概念,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合作探究的意識。

(五)生活化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需要以多種方式進行,但是都必須以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模式來進行,否則就會導致學生理解不到位,學習積極性大大下降。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針對加減法的教學創設生活化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數學邏輯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列表數學問題時,就可以利用春游來向學生展示這些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問學生:現在全年級所有師生一共160人要去春游,大車的租金為300元一輛,小車的租金則是180元,大車可以坐30人,小車可以坐15人,學校將租金控制在了兩千元,請問怎樣租車最劃算呢?在這個問題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到怎樣租車最節約。根據節約二字,學生很快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并開始自主設計表格,計算各種花費,最終找到了最節省金錢的租車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進行了對生活經驗的回顧和借鑒,思維得到了發散,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不僅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也教得輕松。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有些繞不過來的數學問題一下子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和直觀,通過對結果的觀察,分析整個問題之后,得到了正確的答案,數學能力得到了提升。這種生活化教學活動要遠優于教師單方面講解,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都露出了興奮和滿足的神情,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學習興趣被有效調動,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六)生活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著名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學家弗賴登塔爾曾說:數學的學習方法就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說,學生要發現學習的數學知識所表現的形式,或者將其創造出來。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避免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相關的數學概念和原理,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對知識點的掌握并實施再創造的活動,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將發現數學問題,并將其抽離出來,最后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將會發現更多創新內容,并在實踐解決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生活化課堂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既體現出了數學知識和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運用多樣化的解題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教師在進行“長方形面積”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量一量班級內窗戶的長和寬,并用所學習的知識為班級制作一個窗簾,最后算出窗簾面積的大小。有的學生在測量窗戶的長和寬之后,認為窗戶的面積就是窗簾的面積,但是有的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驗認為,窗簾的長和寬應該要比窗戶要多一部分,這樣才能夠更加全面地遮住陽光。除此之外,還有的學生認為對拉式窗簾的中間還需要有一定的重疊部分。這樣一來,通過不同類型窗簾的設計,學生不僅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同時還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實現了生活化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對學生的每一種想法給予鼓勵和肯定,表揚他們的創新想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思維。

(七)課后作業生活化,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突出數學的工具性與實踐性。對此,教師可開展生活化教學實踐活動,將教學內容延伸到課外,布置實踐性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中,進一步掌握知識的運用方法,從而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后,教師可布置實踐性作業,如讓學生使用扇形統計圖統計班級學生喜歡的運動。同時,也可讓學生收集與游戲相關的信息,使用扇形統計圖統計親人及同學中不同手游的占比。這種讓學生收集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數學信息完成實踐作業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四、 總結

綜上所述,生活與數學有緊密的聯系,基于新課程對教學及學生的要求將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增強教學的實踐性、趣味性,提高學生對學習及探究知識的興趣。并通過采用多樣性教學手段將生活元素合理應用在教學中,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從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拜海云.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20(1):95,101.

[2]張宗艷.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19(14):139-140.

[3]張彩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討[J].讀天下(綜合),2020(2):225.

[4]龐敏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探討[J].福建茶葉,2019(12):147.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新課程小學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