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兩優534在涵江區作早稻種植的主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2022-07-04 03:51邱金燦
福建稻麥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早稻稻瘟病稻米

邱金燦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鄉村振興發展中心,福建莆田351123)

涵江區地處戴云山脈,屬于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點為季風明顯,沿海風大,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夏長冬短,春秋對峙,霜期短暫等。全年平均日照1 934 h,平均氣溫20.8℃,年均降雨量1 122 mm,適合水稻生長。全區耕地面積10 180.98 hm2,其中水田面積8 966.94 hm2,種植糧食作物的面積為3 815.8 hm2。其中6個鄉鎮具有雙季稻的種植習慣,對稻米品質的要求較高。2018年以來,涵江區先后引進了省內外的高產優質抗病水稻新品種,并開展了多年多點的篩選鑒定,尋求適宜涵江區大面積種植的新品種,以替代現有的劣質早稻品種,實現優質水稻品種的種植結構調整。兩系雜交秈型水稻新品種晶兩優534系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利用晶4155S與恢復系R534組配而成,2016年、2018年分別通過國家和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 2016605、閩審稻 20180015)[1]。2019年引進晶兩優534至涵江區作早稻品種示范種植,表現產量高、抗稻瘟病、米質優、抗倒伏等特點,2021年作為早稻品種在涵江區種植面積達到350 hm2?,F將晶兩優534在涵江區種植的主要產量表現、特征特性以及相應的高產栽培技術歸納如下。

1 產量表現

2019年晶兩優534被引進涵江區白沙鎮半嶺村作早稻種植,種植面積共計2.2 hm2,平均每667m2產量達594.5 kg,比對照Y兩優302增收稻谷21.8 kg,增產3.80%。2020年在涵江區白沙鎮田厝村示范種植1.5 hm2,平均每667m2產量達596.5 kg,比對照Y兩優302增收稻谷22.4 kg,增產3.90%。晶兩優534在涵江區生產種植產量高、穩產性好、適應性強。2021年全區種植面積達350 hm2,其中在白沙鎮半嶺村和田厝村的2戶種糧大戶合計早稻種植11 hm2,平均每667m2產量610.4 kg。由此表明,晶兩優534作為早稻在涵江區種植具有較好的增產潛力(表1)。

表1 2019—2020年晶兩優534與Y兩優302在涵江區種植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表現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綜合2021年晶兩優534在涵江區白沙鎮2個村作早稻種植的試種結果,全生育期134.2 d,比對照品種Y兩優302早熟6.3 d。一般在3月10日左右播種,6月25日抽穗,7月25日左右成熟。生育期適中,為感溫型水稻品種。

2.2 農藝性狀

晶兩優534群體整齊,植株挺拔,株高適中,葉色深綠,分蘗力強,穗部結構合理,結實率高,后期轉色好,是一個高產、耐肥水且稻米品質優的兩系雜交稻新品種。在涵江區白沙鎮作早稻示范種植,株高112.6 cm,每667m2有效穗數17.6萬,穗長26.1 cm,平均穗粒數163.2粒,結實率88.4%,千粒重24.7 g(表1)。

2.3 稻米品質

晶兩優534稻米外觀米質優,煮干飯疏松柔軟,適口性好。稻米品質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測試中心檢測:整精米率68.0%,長寬比3.1,堊白粒率9%,堊白度2.8%,膠稠度79 mm,直鏈淀粉含量16.0%,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2級[2]。

2.4 抗性表現

據國家水稻數據中心的區域試驗抗性數據,晶兩優534在2015年和2016年的國家華南早秈組綠色通道區域試驗中,中抗稻瘟病,稻瘟病綜合指數2 a分別為2.5和3.0,穗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白葉枯病7級;褐飛虱9級;晶兩優534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2018年福建省新品種區域試驗,2 a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評價為中感稻瘟?。?]。2019—2021年晶兩優534在涵江區作早稻多年種植,田間均未發現稻瘟病,紋枯病,且抗倒伏,抗逆性強。但因葉色深綠,田間生產應注意稻飛虱和白葉枯病的防治。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適時播種育壯秧

晶兩優534在涵江區作早稻種植,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種比較適宜,浸種前曬種子1~2 d,提高種皮透性和種子發芽率。一般每667m2播種量15 kg,施足基肥。秧田選擇肥力中等,排灌方便的田塊,播種時稀播勻播,以達到出苗整齊,成苗率高的目標。涵江區早季氣溫低,應選擇低溫浸種催芽,氣溫回暖播種,播種后要蓋好薄膜,注意保溫,以防爛芽。在3~4葉期選擇晴暖天氣,每667m2施15 kg復合肥促分蘗,插秧前6 d左右施鈣鎂磷肥作送嫁肥,插前3 d左右噴施農藥,帶藥移植,確保早稻還青期的成活率。

3.2 合理密植,構建高產群體。

晶兩優534分蘗力較強,早稻種植秧齡宜控制在35 d左右,當秧苗生長至6~7葉期進行移植,按東向西走向移植,保證植株行間距,構建良好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田塊插植密度為21 cm×23 cm,每穴栽植2粒谷苗,插秧宜淺插,深度控制在2 cm左右,每667m2插足基本苗數1.3萬~1.5萬,促進早分蘗,多分蘗,提高群體對光能的利用,增加光合作用,同時減少無效穗,提高成穗率。栽培上應保證群體冠層的通風透氣,春季濕度大,可減少紋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發生。

3.3 科學配方施肥和水分管控

施肥方式采用攻前、穩中、健后的原則。在移栽前1~2 d施送嫁肥,每667m2秧田施尿素10 kg。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增施磷鉀肥,尤其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以防倒伏。在溶田時,基肥每667m2施碳酸氫銨35 kg,過磷酸鈣30 kg;插后深水返青,7 d左右追肥,每667m2施用尿素15 kg,氯化鉀7.5 kg或優質水稻專用肥25 kg左右;始穗期視苗架酌情施用,每667m2施尿素5 kg,氯化鉀3 kg。在水分管控上,前期采取薄水護苗,淺水勤灌促蘗;中期根據大田生長情況,夠苗排水烤田,控制無效分蘗,增加群體通透性;后期干濕交替,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收割前7 d排水落干烤田,避免過早斷水而影響產量和米質。在水稻孕穗初期和開花期,以及噴施農藥時,應采用寸水灌溉。后期管理上通常采用淺水層或濕潤灌溉為主,干濕交替,讓土壤處于富氧狀態,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活力,確保后期水稻轉色和籽粒飽滿,提高產量。

3.4 防治病蟲,確保豐收

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綜合防治。應掌握氣候因素和栽培措施的影響,前期以防二化螟、三化螟和葉瘟病為主,中期要防稻縱卷葉螟和細菌性條斑病。螟蟲(二化螟、三化螟)每667m2使用康寬10 mL加2.2%阿維菌素40 mL對水50 kg防治;稻縱卷葉螟防治上,每667m2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40 mL對水60 kg均勻噴霧;葉瘟病防治每667m2可采用40%稻瘟靈乳油100 mL對水60 kg噴霧;細菌性條斑病防治每667m2采用20%噻菌銅120 g對水60 kg噴霧。在涵江區種植一般前、中期的病蟲害較輕,但雨季多,田間濕度大,易引起病害的發生,因此要注意早稻破口期的預防性防治,對實現早稻的高產豐收至關重要,后期以防遷飛性的稻飛虱為主。整個早稻生育期過程可采用物理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田間生長期要密切跟蹤觀察,根據稻田的苗勢情況,適時防治。破口期和齊穗期,每667m2應采用75%三環唑粉劑100 g加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80 mL對水200 kg全面噴霧防治1次。后期應加強稻飛虱的防治,當蟲口防治密度達標時應及時防治,每667m2用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45 g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g對水60 kg均勻噴施,也可以適當加敵敵畏以提高防效。

3.5 適時收獲,確保品質

晶兩優534稻米品質優,谷色好。當稻穗的籽粒90%變黃時,即可搶晴收割,同時還需注意天氣預報,關注雨季和臺風季節,適時收獲,防止倒伏減產。早稻稻谷由于水分多,不宜堆放。曬谷應以厚鋪勤翻為宜,不宜薄攤暴曬,保證整精米率,提高稻米加工品質和外觀品質。

猜你喜歡
早稻稻瘟病稻米
隱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飄香醉人時光
稻米香噴噴
水稻稻瘟病的發病原因及綜合防治策略闡述
江蘇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無毒基因組成分析
淺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綠色防控措施
淺析水稻稻瘟病發生條件及綜合防治技術
國家統計局解讀2017年早稻生產情況
2016年早稻產量同比下降2.7%
今年全國早稻稍有減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