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2022-07-05 00:36王雪梅
當代農村財經 2022年6期
關鍵詞:產業振興農民增收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解決許多共性和個性的問題,縣級政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主體,而產業振興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對縣域層面產業振興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不僅能豐富實踐樣本,還可為其他同類型地區的發展提供一些經驗借鑒。在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唐山市豐南區以強區富民為目標,大力實施“五動戰略”,通過種種舉措,形成了多個優勢產業板塊,走出了一條具有豐南鄉村特色的產業發展新路徑。

關鍵詞:豐南區 產業振興 農民增收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北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科研協作項目“豐南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與思考”。

豐南區地處渤海和環京津雙重經濟圈腹地,是唐山市唯一沿海主城區,也是連接東北、華北以及東北亞的重要樞紐。改革開放后,豐南經濟飛速發展,成為河北省首個財政收入億元縣,曾三次榮登河北“十強”之首,六次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行列,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區)、全國文化先進縣(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示范點、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等榮譽稱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其基礎和關鍵所在。近年來,豐南區在產業振興方面,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提升農業產業發展能力、加快推進優質項目建設等作為推進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不斷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農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幸福感不斷增強。

(一)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

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全區有464個村完成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依托《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全面開啟了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示范村建設。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方面,嚴格落實土地流轉“合同制”和“備案制”,目前,全區累計流轉土地面積達到19.33萬畝,流轉率達到30.4%。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方面,以《唐山市豐南區開展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為依據,目前,共清理不規范不合理經濟合同2951份,規范經濟合同2535份,增加集體收入1089.32萬元。供銷社改革方面,全區實現托管土地總計10.2萬畝,建成農村綜合服務社(站)444個,覆蓋率達100%。

(二)大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加快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以推進惠豐、通威“漁光一體”等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契機,不斷提升全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目前,全區13個綠色農產品認證企業全部納入了“唐山市智慧農安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過程可查詢、產品品質可追溯的標準化生產。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強勢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板塊,品牌方面,“鼎新”、“施爾得”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白龍”“施爾得”“龍強”“王侯醬相”等被評為省著名商標,農產品的品牌力和美譽度不斷增強;特色產業方面,重點打造了西紅柿、南美白對蝦兩個在省、市領先的優勢產業,其中,“豐南西紅柿”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三)全力推進休閑農業蓬勃發展

作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豐南區成功打造了環唐周邊鄉村旅游中心。首先,啟動了“運河十里”全齡康養綜合體項目,沿運河將惠豐農業園區、藥田花海、百草園、藥王寺等9個節點整體貫穿,大力發展觀光采摘、科普教育、農耕體驗等項目,打造了休閑觀光農業旅游品牌。其次,大力推進唐津運河景區路、半程馬拉松、騎行綠道“三線合一”項目,全面帶動運河景區的提升和沿線發展,拓寬了周邊農民的增收渠道。截至目前,豐南規模休閑農業企業達到19家,其中國家三星級企業2家,省五星級企業2家、四星級企業3家,年接待游客23.8萬人次,銷售收入3600萬元。

(四)“五動并進”帶動農民增收

園區推動上,以東西部2個省級蔬菜種植園區、南部1個市級水產園區、北部1個市級辣椒種植園區、中部1個市級豐越水產現代農業園區為帶動,共輻射農民8500余戶,吸引農民就業19150人次。龍頭拉動上,天津食品集團、通威集團、新希望、君樂寶等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拉動全區辣椒、水產、生豬、奶牛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大戶帶動上,目前全區已發展規模以上大場大戶1130戶,流轉土地20多萬畝,近2萬戶農民實現租金、薪金并收。合作促動上,全區已建成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協會1080家,培育形成了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特色聯動上,基本構建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全區各類蔬菜、林果、水產、畜牧等專業村達到184個,特色產業讓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一)村鎮之間發展不平衡

首先,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僅城鄉之間存在發展差距,鎮與鎮之間、村與村之間也有較大差別。受基礎條件、資源稟賦、產業類別、技術人才等方面影響,個別鄉鎮要么缺乏主導產業,要么主導產業特色不明顯,容易出現同質化競爭現象。當前,全區485個行政村,只有184個村構建了“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很多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產業發展風格。其次,發展思路不夠開闊。部分村莊的種養模式還停留在傳統方式上,各戶之間的交流合作比較少,沒有形成規?;洜I,產業競爭力不強。一些村民還沒有意識到加入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農產品的種產銷方式單一,難以快速應對市場的風險和挑戰。

(二)一二三產融合程度不深

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受傳統生產方式影響,其產出的農產品多以零散出售為主,還沒有完全形成“統種統銷”的規?;洜I模式。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當前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仍需加強,一方面,優質企業的數量還不夠多,精深加工技術還需繼續提升;另一方面,企業間的聯系合作還不夠緊密,上下游產業銜接不足,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從產業融合程度來看,三產之間的融合度還有待繼續加強,現有的休閑旅游業對精加工農產品、手工紀念品的帶動作用還不夠強,且體驗項目比較大眾化,缺少民俗文化的滲透,對周邊大中型城市的消費者吸引力不足。從品牌建設情況來看,農產品的知名品牌還不夠多,即使是發展多年的蔬菜行業與其他先進地區的主導產業相比,含金量仍然不足。此外,隨著電商的迅速發展,農產品的銷售模式也亟待改進,需依靠互聯網技術不斷提高當地特色產品的銷售規模。

(三)農業領域人才隊伍缺乏

一是鄉村地區對涉農人才吸引力不足??h域以下鄉村地區與城市相比,不僅對外地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本地有技術有能力的人才也大多選擇落戶城市,而沒有產業支撐的鄉鎮,對青壯年勞動力的吸引更是不足。村里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都是老一輩農民,雖勞作經驗豐富,但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并不強,不愿輕易改變舊的生產方式。二是現有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不足。企業與科研機構、農業院校的合作不夠緊密,在技術研發方面,一些企業的專利技術不多,且滿足于現狀,不注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在人才引進方面,沒有對口培養稀缺人才和技術工人,科研團隊力量不足。三是對農民的技能培訓不全面。農民培訓以線上和集中講座偏多,現場教學較少,且當前培訓內容多以農業生產性知識為主,在運營、經銷等方面的培訓比較少,這會直接影響到農產品銷售的規模和速度。

(四)農民獲得感有待繼續提升

一方面,收入來源比較單一。當前,農民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務農和務工,受氣候變化、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農業產量并不穩定,再加上市場信息滯后,農產品難以賣出高價。雖然已經成立了經濟合作社,但仍存在著市場競爭力不足、與農民的關系不夠緊密等問題。在農村家庭中,女性大多是家庭主婦,收入較少,在就業增收方面,女性勞動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企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雖構成了利益聯合體,有了一些訂單式農業,但也只是簡單的購銷關系,利益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比如,當市場價格高于約定價格時,一些農民受利益驅使,私自將農產品賣給了高價收購者;當市場價格低于約定價格時,個別企業不講契約精神,不按原價收購農產品,農戶因信息不對稱易遭受損失。

(一)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一是持續打造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首先,要不斷完善各鄉鎮的產業規劃。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立足本地資源稟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布局種養結構,讓每個鄉鎮都有特色主導產業,每個村都有一個優勢品種。其次,依托技術合作單位、企業研發中心和農業高校等科研團隊,加大對新品種新技術的實驗、引用和推廣,不斷提升農產品含金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提高特色優勢產業組織化水平。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小農戶逐漸摒棄落后的生產方式,以“抱團取暖”應對市場風險挑戰,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三是吸引大型優質企業落戶鄉村。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稅收、用地、用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讓更多有擔當的企業扎根鄉村、振興鄉村。要充分發揮好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各級農展會、農博會、農交會,創建更多知名品牌,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

(二)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三產融合是實現產業振興的必經之路,橫向上產業面要拓寬,實現農業與相關產業的有機融合,不斷提高農產品和服務增加值;縱向上產業鏈要做精,實現從研發生產、精深加工、儲運銷售到消費體驗的全鏈條提升,不斷攻克技術難關,提高產品競爭力。以豐南實際來看,一方面要發揮好龍頭企業在精深加工方面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層次,全力打造優勢特色品牌。另一方面,要持續打造“沿河、沿海、沿邊”旅游線路,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科學普及、親子娛樂等精品項目,要注重文化元素與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將農耕文化、中藥文化、禪宗文化、漁業文化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不斷提升休閑農業的發展活力。同時,充分利用好各種“節”“會”以及傳統媒介、新興媒體的宣傳推廣作用,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前來觀光旅游。

(三)健全鄉土人才成長鏈,打造產業振興主力軍

人才引進方面,一是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好科研基地、人才公寓、公共休閑設施等生產生活服務載體,為人才打造舒適便捷的工作生活環境。二是要注重完善人才激勵制度,在晉升、編制、待遇、補貼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激發人才工作效能。三是要加大與科研院所、農業院校、職業學校的合作對接,一方面依托科研團隊促進技術創新和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過構建農業人才培育基地,為鄉村振興培養和輸送專業型人才。四是要培育好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吸引大學生、退伍軍人、農民工等有志青年回鄉創業,將其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以示范效應增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技能培訓方面,一是要發揮好農村遠程教育設施、圖書館流動站和農家書屋的育人作用,通過采取學習遠程網絡課、訂閱涉農書籍、開展經驗分享等多種舉措,不斷提高農民的專業化水平。二是持續提高“巡回培訓”和“高端培訓”的授課效果,聘請全國知名專家、市農科院、區農牧局等專家講師團開展生態養殖、中草藥種植、居家創業等方面的技能培訓,通過現場解答,實地操作,不斷加深印象,提高培訓實效。同時,繼續深化對接服務工作,將具備局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派往各村分包大場大戶,幫助農民更新農業技術知識,以實例舉證讓農民認識到產業融合的重要性。

(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夯實共同富?;A

創業就業方面,一是要發揮好工業強區的優勢,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當前農村閑置勞動力比較多,且多以女性為主,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可有效提高農民的家庭收入。二是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物流快遞行業,積極促進與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對接合作,不斷提高農民運營能力,發掘出更多可用于網絡出售的農業產品;同時,要加大對農村快遞點的創建維護,不斷完善鄉村電商物流體系,支持鼓勵農民從事物流快遞行業,拓寬增收渠道。共享機制方面,要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保證雙方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對于不誠信的行為,政府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監管職責,依法依規給予處罰,視情節輕重減少或禁止后續合作。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多方參與監督,保證農民以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增收致富。

參考文獻:

[1]王雪梅.豐南區特色小鎮發展的路徑選擇[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16):73.

[2]呂樹亮.我區著力做大做強兩大優勢農業產業[EB/OL].[2019-08-05]. http://fengnan.tangshan.gov.cn/tsfengnan/ chanyegaikuang/20190805/750007.html.

[3]董苗苗,周占領.豐南區“五動戰略”推動鄉村產業振興[N].唐山勞動日報,2020-11-13(001).

[4]茆順苗.鄉村人才振興路徑探析[J].現代化農業,2020,(6):50-52.

[5]馬蓉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挑戰與路徑選擇[J].實事求是, 2018,(6):68-72.

[6]孫守廷.嚴把四個“關口”扎實推進鄉村振興[N].唐山勞動日報,2019-03-29(005).

[7]周占領,王茜.豐南區傾力打造鄉村振興精品示范區[N].唐山勞動日報,2020-05-15(001).

[8]張旖旎.豐南區多點發力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N].河北經濟日報,2021-09-06(008)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Take Fengna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Wang Xuemei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needs to solve many common and individual problems.County level governments are the main body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agricult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y at the county level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practice samples, but als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other similar areas.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Fengnan District takes strengthening the district and enriching the people as the goal, vigorously implements the“five action strategy”, forms a number of advantageous industrial plates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and walks out of a new path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ith Fengnan rur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Fengnan District Agricultural revitalization The peasants’ income growth

(作者單位:中共唐山市委黨校)

責任編輯:李政

猜你喜歡
產業振興農民增收
關于遠安縣鄉村產業振興的調查研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我見
論如何促進當前景德鎮陶瓷產業振興
“兩南”臨夏定西脫貧攻堅與城鎮化建設中產業興旺和特色小鎮建設研究
鄉村振興戰略下江蘇特色小鎮建設問題研究
產業振興
制約吉林省農民增收的因素
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優化
貴州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優化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