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對策研究

2022-07-05 15:11何龍
商業文化 2022年18期
關鍵詞:金融信息發展

何龍

文章就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對策進行討論,在對相關風險成因加以了解的同時,對具體的風險防范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和描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以此來保證互聯網金融經濟的健康發展。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互聯網與金融活動及經濟發展之間的融合越來越深入,并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互聯網金融經濟,這種經濟模式不僅具有較大的覆蓋范圍,而且交易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廣泛應用互聯網開展金融經濟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諸多的風險問題,如果不能結合實際做好風險防范措施,一旦各項風險爆發,非常容易對相關人員或企業的利益造成損害,甚至可能會危及到互聯網金融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針對相關風險的防范措施加強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淺析互聯網金融經濟

互聯網金融經濟從本質上來看,就是現代金融市場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其涉及到傳統金融機構,也涉及到非金融機構,是一種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金融市場經濟拓展的業態形式。這種經濟模式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具有較低的交易成本。因為互聯網金融中的各項交易都是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實現的,所以涉及到的營業網點投資較少且不存在中間商問題,這使得其可以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而且消費者通過公開透明的網絡平臺進行金融活動,相比于傳統的金融模式,其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的投入都有所降低。

第二,交易模式更為高效?;ヂ摼W金融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的充分利用,提高各項信息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并且可以在數據精準分析的情況下,提高相關交易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第三,具有較為廣泛的覆蓋范圍。由于互聯網金融的一切活動都可以在網絡當中進行,所以只要網絡通暢,其業務活動就不會受到時空因素的影響,這使得任何區域的群體都能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的參與,在保證金融活動覆蓋范圍的同時,也對經濟增長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互聯網金融經濟風險的成因

技術因素

對于互聯網金融經濟而言,技術是造成風險的關鍵因素,而能夠造成風險的技術因素又相對較多,具體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系統安全問題。在互聯網金融經濟當中,因為各項數據都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而且相關網絡平臺的開放性又相對較強,所以在系統安全存在問題時就非常容易造成嚴重的風險問題。例如,部分企業應用的風險管理系統缺乏完善性,對于加密技術的應用,系統性不足。而互聯網金融的各項活動需要有良好的通信條件和先進的加密技術作為支撐,若系統本身存在安全隱患,就會使系統遭受病毒或者是黑客攻擊的概率大大提升,從而導致互聯網金融方面的關鍵信息被竊取,造成風險問題。除此之外,TCP/IP協議本身在安全性方面也有所欠缺,但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基本都是以此類協議為基礎開展的,盡管其在信息交互效率方面能夠滿足相關活動的需求,但由于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問題,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概率。

第二,相關機構缺乏風險抵抗能力。在網絡信息技術以及網絡金融經濟非常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風險問題的復雜性以及多元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而這也對相關機構的抗風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相關企業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使得近些年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急劇增長,但由于很多企業在工作實踐當中還存在起步時間較晚、相關經驗不足的情況,無法實現相關風險的有效識別和盡早防范,且在出現風險問題時,往往無法進行有效的應對,風險抵御能力嚴重不足。例如,市場利率變化以及相關事故的出現,都會對其產生不利影響,使其蒙受巨大損失。

第三,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互聯網金融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而言,還屬于一種新型業態,因為其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相關體系還不夠完善,加之國家對于該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完善性不足的情況,導致部分企業在對互聯網金融的產品進行設置時,還存在法律約束不到位的情況,甚至存在監管盲區。與此同時,由于部分金融產品在宣傳方面過于虛假、夸大,甚至是直接對用戶信息進行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重大事故問題,各種風險的迸發會嚴重影響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信息因素

對于企業而言,會計信息能夠對其金融活動狀況進行直觀的反映,同時該信息也是金融決策及執行的基礎保障,因此,為了保證互聯網金融的效果,必須要對各項金融信息加強管理,不僅要加強信息質量控制,還要對后續工作進行有效的落實。但隨著互聯網金融影響范圍的不斷提升,以及產業技術的升級,使得不法分子獲得了可乘之機,應用互聯網金融開放性的特點,相關職能人員與不法分子勾結,或利用自身職務之便對重要信息進行捏造,導致信息失真,就會對相關決策的準確性造成不利影響,而一旦出現信息失真的情況,就會影響到互聯網金融反饋的客觀性與及時性,從而形成一定的風險問題,對相關領域的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有效防范互聯網金融經濟風險的方法

對監管制度加強建設和完善

第一,要從互聯網金融本身的特點出發,做好監管活動,且監管工作應該與傳統金融活動區分開來,確保能夠專門針對互聯網金融開展監督管理活動。特別是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在內容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必須要通過相關監管工作的有效落實,對其加強約束和規范。而在落實監管工作的過程中,還要提高工作的時效性,對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進行嚴格的落實,確保各種潛在的風險問題和缺陷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

第二,要結合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情況,對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建設與完善,使其能夠對相關社會單位,乃至整個行業進行全面的監察,從而為互聯網金融的運行及發展構建良好的環境基礎。與此同時,在后續工作當中,要對不定期檢查工作進行持續的開展,實現監管工作的常態化建設,從而將風險管控難度有效降低。除此之外,還要對互聯網結構進行優化,不斷提高其合理性,對于以往工作中的問題要進行積極的攻克。

第三,由于互聯網金融是以信息數據為基礎的,所以,想要更好的防范相關風險問題,還需要在監管過程中對信息技術加強應用,要通過智能管理平臺的有效建設,以及大數據技術的優勢發揮,對當前金融業務中的信息安全風險和技術風險進行深入的分析,確保其中潛在的問題能夠被準確把控,并提高管控措施的執行力度。

第四,要對相關人才加強培養,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控而言,相關工作人員是重要影響因素,其綜合素質將會對風險防控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為了在互聯網金融方面更好的落實風險防控工作,還需要相關領域做好人才培養工作,要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金融管理能力和網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使其能夠通過先進的管理方法對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達到風險防控的目的。

對風險建立預防防控機制

為了對互聯網金融經濟發展中的各項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的防控,還需要在工作實踐當中對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防控機制加強建設,從而為其健康發展提供支持。而互聯網金融中的風險問題具有較強的突發性及隱蔽性,這也是影響監管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相關領域必須要對風險防范指標加強控制,通過各項指標的量化處理,盡可能的將風險產生概率和爆發頻次降低。而這需要在工作實踐當中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大數據平臺的有效應用,構建起科學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之所以要如此,主要是由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以互聯網金融為基礎能夠催生出多種數據信息,結合各種信息內容,能夠對相關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的識別、預防和控制?,F階段,我國的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已經針對互聯網金融機構建設了相應的網絡產品及大數據庫,尤其是“昆侖”、“銀河”等大數據平臺的研發與應用,能夠為相關信息的交流共享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在相關信息數據的支持下,可以實現企業誠信體系的構建。此外,由于相關軟件及平臺都能實現技術調整和創新,所以能夠對各項非法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打擊。也正因如此,需要相關領域提高對于各項軟件的應用力度,在對自身互聯網金融加以完善的同時,確保市場發展的平穩性和健康性。

對相關交易的透明性進行強化

為了能夠更好的防范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還需要對其透明度進行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對交易過程,應該加強“陽光”建設,并對各項數據進行有效的記錄與整合,避免因為交易過程中的相關信息不夠公開,由信息失真造成風險問題。例如,銀行機構在運行期間,一般都會針對交易行為保留專門的數據或記錄,從而為用戶的選擇及查詢提供支持。對此,互聯網金融在開展相關交易活動的過程中也應該對這種模式加以學習和借鑒,從而達到創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的目的。在具體工作中應該根據交易雙方的身份,對相關信息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借助身份驗證系統建立平臺檔案,以此來提高相關數據的公開性與透明性。此外,在實踐當中還應該積極建設和改善互聯網金融生態,提高相關體系的完善性,使其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的平穩發展提供支持。同時,要立足傳統金融產品,對金融、存款、保險以及證券等業務進行匯總,并根據各項業務的模式以及具體流程進行全面的監管。對于不同產品應該給出較為完善的說明書,以此來保證系統運作的平穩性。而對于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新產品,則要將行業自律作為切入點,構建相關操作流程及規范,在對各風險問題進行全面了解的同時,從風險的防控入手,加強資金管理,避免在資金使用期間出現問題。而對于新產品更要對收益問題加以明確,且在產品運作期間要將信息公開作為基本原則,使風險的監督管理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當然,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對投資者加強風險教育工作,要通過宣傳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幫助投資者認識到互聯網金融中的風險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降低風險危害的目的。

對行業自律意識加以提升

對行業自律意識進行有效的提升,也是實現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是在相關行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金融風險的復雜性逐漸提升,必須要有健全完善的行業規范及發展模式才能進一步提高行業發展的平穩性。因此,在落實相關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政府監管與市場力量之間的協調性,從而達到強化風險防控能力的目的。當然,在此期間,相關政府部門一定要對自身工作職責以及核心工作內容保持重視,要結合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各個階段,加強監督和引導,并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風險防范效果。實際當中,互聯網金融機構與行業協會有著密切的關聯,對此,應該充分利用兩者相互促進的關系,使其能夠對風險防控體系進行共同搭建,并通過相關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強化行業自律意識,使互聯網金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此外,國家相關部門還要做好相關監管模式及法律法規的建設和調整工作,使行業野蠻增長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節制。

對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建設

互聯網金融本身具有較強的虛擬性,而這種虛擬性也是相關風險問題形成與發展的基礎,對此,想要更好的實現風險控制,還需要相關領域對社會信用體系進行積極的建設,改變我國社會信用體系與互聯網金融發展不匹配的情況,并對企業誠信進行不斷的強化,從而達到控制風險問題的目的。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將誠信記錄作為切入點,明確信用等級,這樣能夠為互聯網金融的相關交易者提供參考。第二,要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相關信用信息進行公示,不斷提高企業與交易者之間信息的對稱性,從而降低交易成本。第三,要構建第三方評估機構,用于對企業信用進行評定和公示,在為交易者提供信息支持的同時,使企業能夠形成更高的信用意識,從而自主控制風險隱患問題。

結 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金融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種風險問題的出現,會對相關人員的切身利益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相關領域一定要認識到風險問題的危害,并結合實際對風險防范工作進行不斷的強化,通過各項風險防范措施的合理應用,實現風險問題的有效預防和控制,從而為互聯網金融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文禹,劉麗娜.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對策[J].中國市場,2020, 12(33):2.

[2]王杰民.互聯網金融經濟的風險防范對策[J].中國民商,2019,25(9):2.

[3]龐敏,邱代坤.互聯網金融風險產生的路徑與防范對策分析[J].理論探討,2019,17(4):5.

[4]羅永明.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風險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9, 26(16):2.

[5]張力多.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及防范對策研究[J].棗莊學院學報,2019, 32(1):3.

[6]段義鑫, 彭小智.互聯網金融的潛在風險與防范對策[J].中外企業家, 2019.

[7]連文清.羊群效應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風險防范對策與建議[J].全國商情,2019,000(026):73-74.

[8]辛曉妮.互聯網金融風險與防范對策[J].新商務周刊,2019,27(13):2.

[9]李妮可.試論互聯網金融的消費理財經濟風險及其防范措施——一個高中生的視角[J].高中生學習,2019, 17(12):1.

[10]王智毅.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識別及防范對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20.

[11]張海星.新時代視域下互聯網金融經濟發展與風險研究[J].中國產經, 2020(04):168-169.

猜你喜歡
金融信息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訂閱信息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P2P金融解讀
展會信息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金融扶貧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