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小微企業服務券發展現狀及建議

2022-07-05 18:22陳琪王利萍
商業文化 2022年18期
關鍵詞:服務平臺績效評價補貼

陳琪 王利萍

中小微企業服務券作為政府扶持企業發展的財政補貼電子憑證,有助于滿足企業對日常經營管理、信息技術建設、人員專業培訓等方面的需求,實現市場資源配置最大化,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使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走向多元化。本文梳理了中小微企業服務券政策對三大政策主體的優勢、發展現狀和存在應用范圍地域受限、扶持對象差別大、政策績效評價不足和服務平臺技術提升緩慢的問題,提出了放寬服務地域權限、設置不同層次扶持比例、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和全政策流程監測運營平臺的改進方向及建議。在全面推動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僅要堅持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緩解企業融資難等為大方向,還需做好企業日常運營中的小細節。因此,各省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為了促進當地中小微企業發展,陸續推出了中小微企業服務券(以下簡稱“服務券”),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服務券是企業在各省市中小企業服務平臺購買符合資質的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產品時使用的一種財政補貼電子憑證,企業在付款時可以用這種電子券按當地政策規定的一定比例抵扣部分費用。服務券的適用范圍十分廣泛,包括財稅代理、法律咨詢、管理測評、融資服務、技術支持、信息化建設和營銷服務等。

服務券政策的優勢

從供給方面來看,服務券政策是政府合理利用財政資金通過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向企業提供包括政府、社會中介機構各類服務的補貼。從需求方面來看,由企業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服務機構和服務內容。在服務機構向企業提供對口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服務券通過財政資金補助的形式促進了企業和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發展。

對于政府來說,服務券政策可以使市場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加強服務機構市場競爭意識,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能,改進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在減少財政資金使用成本的同時,也加快了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通過線上服務平臺管理服務機構和企業,有助于政府對服務內容和服務機構的資質等進行監督管理,從而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化;有助于政府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從而調整政策導向往更好的方面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服務券政策可以降低尋找專業服務機構的成本,推動規范化管理的發展。向企業提供針對性服務可以解決企業共性需求、改善經營管理、提升競爭力等方面的需要。在申領和使用服務券過程中,通過培訓會議和服務平臺的接觸,不僅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影響,還能加強不同類型企業的聯系,促進交叉領域的發展合作,共贏共利。

對于服務機構來說,在服務券政策中,可以提供服務的服務機構必須達到政府的嚴格要求。從側面反應出,此類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強,專業程度高。因此,服務券政策可以幫助服務機構打造品牌效應,建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服務券以電子券的形式發行,不僅能讓服務機構節約宣傳成本,提高了客戶申領服務券的效率,還能通過登錄服務券專項平臺查看數據進而跟蹤服務,有助于服務機構統計數據和收集反饋。

服務券政策的發展現狀

為了響應國家鼓勵互聯網平臺向中小企業開放技術、開發、營銷、推廣等資源,加強資源共享與合作,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服務,各地政府開始大力向符合一定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發放服務券。隨著服務券的大力推廣,各省市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根據當地企業發展情況,發布了服務券的補貼金額和補貼折扣的要求,其中, 2011年7月,成都市政府在開展微型企業發展專項行動中首次推出服務券。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上海市申領“四新券”的企業有92家,申請金額2125萬元(資料來源: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19年廣東省申領服務券企業8093家,發放金額6337.6萬元(資料來源:廣東省中小微企業服務券官方網站)。2020年度廈門市申請服務券企業4177家,申請金額1701.23萬元,共交易6469筆(資料來源:廈門市中小企業公共云服務平臺)。2020-2021年期間,武漢市領券企業19305家,使用金額5505.31萬元(資料來源:武漢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截止2021年10月,浙江省各市領券企業29447家,交易金額11017.51元,共交易15714筆(資料來源:浙江省企業服務綜合平臺-服務券子平臺)。

可見,各省市政府正大力推動當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并在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基礎上,有效引導符合資質的各類服務機構、行業組織和企業,形成線上線下同步服務、信息公開、協調服務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提供了一系列與企業日常運營管理相適應的服務,對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出重要作用。歷年來,服務券政策能夠在各地持續有條不紊的推行,各地中小微企業積極申請服務券并進行交易,足以體現企業對服務券政策的認可,證明了企業的確能夠通過使用服務券實現自我改善和提升。

服務券政策存在的問題

服務券應用范圍受地域限制

各地發行的服務券一般都存在服務區域受限的問題,企業通常只能購買同地區服務機構的服務產品。也就是說,企業如果遇到無法在當地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找到提供對口服務的服務機構時,需要去異地購買服務。但由于服務券政策中對地域的限制性要求,這些企業無法領取其所在地或服務機構所在地的服務券進行抵扣。同理,服務機構無法向異地企業提供服務券補貼抵扣的服務產品。

服務券政策扶持對象差別大

各地政府均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據當地企業發展情況規劃扶持對象。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的補貼金額上限差距很大。例如2018年,上海市發行服務券的補貼金額上限是50萬元,廣東省補貼金額上限最多3萬元,陜西省補貼金額上限是2萬元。另外,各省市服務券補貼折扣也不均一,從30%到100%不等。有些地區注重扶持小微企業,有些地區注重扶優扶強;有些普及全區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有些只面向重點產業和與當地產業導向相關的企業。這證明了服務券的扶持范圍差別較大,不利于解決服務券的服務區域受限問題。

服務券政策績效評價不足

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對服務券實行情況信息披露程度僅限于公布歷年申領企業數量、使用企業數量、服務機構數量、服務范圍占比統計、已使用金額、交易筆數等比較簡單的數據,缺少對企業和服務機構的反饋、工作總結、績效評價等不同層面的政策評估分析。政策績效評價可以提高政策效率,采取量化分析去解決政策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改進服務券政策,才能更好地運用財政專項資金服務企業高質量高效率發展。

服務券政策的改進方向及建議

放寬服務地域權限

通過電子券的形式推行服務券政策,除了減少政府、企業和服務機構的各項成本外,還可促進互聯網平臺在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嘗試打破區域限制、突破服務類別差異,積極整合優質專業的服務資源,為企業后期使用服務券提供政策支持,加強服務內容和企業實際需求的切合度。

設置不同層次的扶持比例

各地企業發展情況和類型各不相同。因此,應根據當地不同企業的發展程度設置相適應的補貼金額和補貼折扣。例如,針對小微企業,可以重點將財稅管理、融資服務方面的補貼折扣放寬;針對中型企業,可以重點將專業人員培訓、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補貼折扣放寬。通過對不同發展程度的企業采取針對性扶持政策,有助于加快企業穩健發展,逐步成為創收更大的大型企業。

建立健全的績效評價體系

政府可以通過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服務券政策績效評價,例如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高校等。將績效考核通過合理科學的方式和標準融入到服務券政策全過程,管理績效目標、跟蹤政策運行、實施績效評價,從而有助于政府根據當地發展情況正確引導企業健康發展。還可以通過收集企業對服務券政策和服務機構的反饋,調整和管理服務券的扶持對象和范圍。

(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肇慶學院)

參考文獻:

[1]石麗偉、余杰.微型企業扶持計劃—服務券政策的問題及探索[J].時代金融,2012, 11(499):241.

[2]江永清.我國地方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大眾創新創業的實踐模式比較[J].中國行政管理,2018,(07):12-19.

[3]劉峭峻.小微企業服務券機制研究[J].經貿實踐,2015,(10):57.

[4]徐志陽.“政府服務券”可助力優化營商環境[N].中國政府采購報,2019-04-12(003).

猜你喜歡
服務平臺績效評價補貼
打造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江蘇省一體化在線交通運輸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三清一改”農民能得到哪些補貼?
基于云計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晏平要補貼有多難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