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格拉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2022-07-06 02:23徐丹丹
智慧少年·故事叮當 2022年9期
關鍵詞:蘇格拉底法治道德

作為一種注重啟發引導的教學方法,“蘇格拉底教學法”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使用蘇格拉底教學法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從課前準備、課上引導、課后評價等方面多加注意?!疤K格拉底教學法”在提升學生的參與感、激發學生主體探究欲望、加強師生的聯結度、依據真實學情展開教學等方面頗具優勢。

一、“蘇格拉底教學法”的應用背景

1.“蘇格拉底教學法”的內涵

作為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在教學的方法上,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即“蘇格拉底教學法”,有時也被稱為“產婆術”教學法?!疤K格拉底教學法”應用在教學中時會強調不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學生的閱讀活動、獨立思考活動、小組探究討論活動等,教師通過設問、反問等輔之以適當的啟發誘導形式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得出正確的結論。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相比于其他課程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法律意識、健康心理和公民意識等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也要求教師不能將正確的價值觀念強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需要借助一些巧妙的教學方法?!疤K格拉底教學法”就是適應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適用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適合于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重要教學方法。

2.“蘇格拉底教學法”的理念

(1)學生們在學校的重點是如何學習,而不是學了什么。教師教導學生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產生更深刻的思考。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不能簡單地將知識作為學習的唯一目標,教育的本質應為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通過“蘇格拉底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學生不是簡單地記憶而是有層次地理解和探討。啟迪學生智慧,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

(2)真正的學習是從有意義的問題開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指出,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概念建立聯系。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蘇格拉底教學法”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發現舊知和新知之間的聯結點,實現真正的學習。

二、“蘇格拉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步驟

1.課前準備階段

“蘇格拉底教學法”需要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做一些課前的準備工作。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利用新冠疫苗的接種問題學習《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一課時,學生需要事先查閱上課所需要的疫苗的相關資料,準備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查找的資料。在學習《自律和他律》一課時,學生需要事先閱讀老師給出的關于自律的一些文章,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在上課前準備查資料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而且,在上課要展示這樣的任務驅動之下,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會大大提高。充足的課前準備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中更好地分享各自的調查研究結果,除此之外,學生對于“蘇格拉底教學法”的基本了解也是必要的,以免在課堂上出現程序混亂、不知所措的問題。

2.課上生成階段

學生在課堂上分小組就坐,組成蘇格拉底研討圈。在蘇格拉底研討圈中事先選出組長、記錄員、發言人等。接下來,設置問題情境,由教師或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通過小組討論得出本組的結論。某一小組的發言人說出自己小組的解答,而其他組可以補充、提出自己的不同解答或對之前組的回答進行追問。在發言時要注意提問的方式。例如表示澄清問題時,可以說“你能重復一遍嗎”“你能舉一個例子嗎”“我對……有疑問……”等。探索更高層次的思維時,可以說“這個想法如何與……聯系”“如果___________是正確的,那么會發生什么”等。學生需要注意聽清楚之前討論的同學觀點之后再表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觀點可以以別人的話為基礎,例如說“我同意___________所說的內容,因為……”“你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我也認為……”“那是一個有趣的想法。我想知道……”“我認為……你認為……嗎”等。

在實施過程要注意課堂氛圍重在討論而不是辯論?!疤K格拉底教學法”的上課過程不是用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語言把對方逼入尷尬的境地,而是在互相的追問探討中達成共識,尋求對問題更好的理解。

3.課后評價反思階段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學生的評價體系需要進行改革,不僅關注于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方法;不僅要關注學生當前的發展水平,還要結合學生過去的發展狀況來綜合看待,著眼于未來學生要達到的目標,落腳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中不僅要有老師的評價,還要有來自學生同伴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在于當前,而在于未來的改進。評價是學生進行復盤、自我反思的開始。所以,評價要注重面向學生的終生成長,要側重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而指導學生改正錯誤,積累信心,不斷完善自己,適應終生學習發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目標,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使用蘇格拉底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采用以下觀察表和反思表,鼓勵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激發學生內在潛能,提高自我調控能力。

三、“蘇格拉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優勢

1.加強師生的聯結度,依據真實學情展開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情總是不能完全被老師掌握,容易出現老師覺得這部分很簡單學生都會、但是很多學生確實不太理解的現象。從上課后教師和學生的反饋情況看,借助“蘇格拉底教學法”,學生在表述自己的觀點和思路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及時察覺學生的思想狀態,通過追問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思維的漏洞、重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

2.提升學生的參與感,激發學生主體探究欲望

據課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84.8%的同學認為更喜歡應用“蘇格拉底教學法”的課堂。在“蘇格拉底教學法”應用的課堂中,學生思考更有深度,上課的積極性和熱情也更高。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老師對“蘇格拉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應用是持贊同態度的。他們反映在使用“蘇格拉底教學法”后,明顯感覺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不再是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在課堂中能聽到學生思考的聲音。

“蘇格拉底教學法”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利于在初中學生心中深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通過思辨、探究方式來體驗學習過程,讓道德與法治的價值觀念潤物細無聲地根植在學生的心中,落實在學生的行動中,改變以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照本宣科、思維固化等難以讓核心素養的要求深入人心的狀況。通過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蘇格拉底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事先準備階段,“蘇格拉底教學法”需要教師提前收集大量的資料,學生也需要提前查閱了解資料,并形成初步的觀點,在課堂中才會與其他同學的思想形成碰撞,綻放思想的火花,這就有可能加重學生的課外負擔。那么,如何在貫徹國家“雙減”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實行“蘇格拉底教學法”,是日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其次,“蘇格拉底教學法”需要教師有較強的管控課堂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地根據學生的回答、反應進行蘇格拉底式的啟發誘導,及時抓住學生課堂中的思維生成,及時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或訂正。而這對教師的素養和事先準備情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再次,在蘇格拉底課堂進行前,需要對學生進行一些上課素養的培養,例如要使學生明白課堂中討論問題的基本規則,在表述自己觀點時要有理有據地提出,而不是無理地爭辯;在面對其他同學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要學會傾聽、思考對方觀點的合理性,不能固執己見。而這一切對于初步進行探討的同學來說很有難度,需要老師及時予以引導。

綜上所述,“蘇格拉底教學法”在啟發學生高階思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等方面有諸多優勢,但教無定法,可能并不適用于所有學校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例如,在一些知識性較強、學生自身理解有難度的內容上,可能傳統的講授法更為適用。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多動腦筋,不斷探索,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帶領學生不僅積累知識,更在核心素養的養成上得到提升,使每堂課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教師在對“蘇格拉底教學法”的理解和運用方面也還有諸多不足之處,仍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學習和思考逐步完善。

作者簡介:徐丹丹,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榮獲吉林省第四屆初中教學名師評選說課單項評比一等獎,長春市初中教學名師評選活動暨第二屆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獲長春市中小學青春期教育成果二等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教學設計案例比賽獲一等獎,全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大賽一等獎。

猜你喜歡
蘇格拉底法治道德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蘇格拉底的信仰
蘇格拉底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像蘇格拉底一樣拒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