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初中生居家線上學習情況下的心理防護與調節策略分析

2022-07-06 02:23趙穎楠
智慧少年·故事叮當 2022年9期
關鍵詞:居家心理健康情緒

趙穎楠

實施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于疫情特殊情況,學校響應全市統一要求轉為階段性居家線上上課,學生的學習環境面臨著較為突然的變化,心理容易產生落差,情緒有所波動。面對這一現狀,提高初中生居家期間的情緒調節與心理防護能力,逐漸成為了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焦點。同時,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貫徹和落實,學校更加重視以德育人,將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推行五育并舉。初中階段的學生,線上學習經驗較為有限,自我調節能力還在發展過程中,在環境有所變化的情況下,需要對其進行指導與幫助。教師采用線上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居家上網課的心理調節給予充分指導,同時讓孩子們能夠心懷感恩,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

以《居家心理防護與調節》為教學課例,正是心理學科依據疫情狀態下的心理疏導所精心設計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供了應對疫情狀態及學習環境的突然變化下的基本策略,特別適用于線上課程階段來講授。教師在課程當中靈活運用活動法、講授法、頭腦風暴法等教學方法,促進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緩解學生的疲勞情緒。其內容包括三個重點環節,首先是引入課堂節奏手勢操,伴隨著《少年》的歌曲,同學們充分融入情境,調動起學習情緒和積極性;其次是居家需要注意科學防疫、覺察情緒、擁抱美好等具體內容;最后是漸進式肌肉放松訓練,讓學生沉浸其中,通過肌肉的放松來達到心靈的放松。以此來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珍貴,專注于當下的學習生活,遇見生活的小確幸,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充分放松身心。通過以上教學環節引導學生了解具體的心理防護與調節的策略。

一、做好科學防護,常懷感恩之心

(一)科學防護,不必恐慌

做到科學防疫,凡事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執行??茖W防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層面的,如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不去人員密集場所等,還包含心理上的科學防護,我們要在心理上堅信國家的力量與民族的團結,避免聽信謠言,不傳播謠言,就能規避風險,踏踏實實地安排好居家學習和生活。

(二)心懷感恩,立德樹人

近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校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品質,在疫情環境下,更是要重視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每一個人的付出都充滿感恩,才是最好的美德。此次受疫情影響,學生居家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這正是培養其懂得感恩的良好契機。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同學們不僅僅是旁觀者,更是經歷者,每天的新聞播報讓同學們見證了在這次防控疫情的戰役中涌現出的一個個暖人催淚的故事,教師要引導學生常存感恩之心,珍惜生命可貴。

二、覺察不良情緒,做好充分調節

初中學生正值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發展期,缺少科學合理的辨別能力,社會實踐經驗比較少,而且獨立意識不強,在環境發生突然變化并且處于一個相對隔離的狀態時,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產生焦慮、煩躁、易怒等情緒反應。這時候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引導者,科學的疏導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地正視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積極引導學生在接納不良情緒的基礎上,善于調控情緒。

(一)建立有效的初中生的心理疏導機制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人際交往和溝通,不能封閉自己,即使是疫情到來時,也要保持必要的網絡聯系和信息聯絡??梢栽谔厥鈺r期慢下來、靜下來,多多與家人進行溝通與傾訴,也可以共同列下愿望清單,與家人共同完成,增進家庭氛圍與感情。另外,社會層面的心理疏導機制也必不可少,如長春市青少年心靈港灣公眾平臺、各區心理服務平臺、公共心理熱線、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等,都能夠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

(二)掌握自我情緒調節方法

1.音樂放松

聽音樂放松情緒是減壓的方式之一,也是多數學生會選擇的一種方式,但聽音樂減壓時的狀態,并不是只將音樂作為背景音,而是在一種被稱之為“轉換狀態”的意識狀態中,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體驗自我生命的美感和內心世界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身體和精神深度放松,達到釋放或緩解壓力的目的。

網絡媒體中也存在這樣的媒介——音樂放松平臺,沉浸在音樂之中,進而引發豐富的聽覺想象,包括色彩感、形象感、運動感甚至觸覺和味覺的感受,在自由聯想中深刻體驗大自然和生命的美感。經過一段時間的這種練習,改變日常心理狀態,經常性地處于一種良好和積極的狀態之中。節奏較為歡快的音樂可以對人的心情產生積極的影響,所以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播放一首輕快的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心情也會產生變化。

2.放聲大笑

多巴胺是一種由大腦分泌的一種興奮的物質,大笑的時候體內的氧氣也會有所增加,所以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想想開心的事情,讓自己大笑幾聲,有助于心情變好。

3.適當運動

學生長期處于居家學習生活狀態下,長時間的單調刺激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勞,而運動能使刺激強度得到變換,起到改善、調節腦功能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大腦潛能。合理地安排活動,保持動靜協調、張弛有度,如韻律操、平板支撐等,暢快的運動能夠讓人在心情變得非常愉悅的同時強健體魄,對于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有著雙重效果。

4.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是一種心理訓練的練習,通過放松、想象與輕音樂的配合,完全專注于現在,放慢思緒的速度。首先應正念呼吸,進入當下:感受腹部隨著氣息進出的脹縮感。隨后身體掃描,聆聽身體:想象覺知就像一道柔和的光束,從頭頂開始,慢慢向下移動,從頭頂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直到腳掌、腳趾等。接著覺知念頭:念頭并非事實念頭本身,如同呼吸和身體感覺一樣,可以成為正念的聯系目標,此時可以留意呼吸狀態,做三次深長的呼吸。最后覺察情緒,回到放松的狀態。帶著好奇心和耐心去覺察你的情緒變化,覺察到一種情緒,或者會有很多種情緒一起涌出,也可能沒有覺察到特別的情緒。需要給已知的情緒進行命名,如果能將每一個覺察到的情緒做清晰的命名,就能合理駕馭情緒。如果覺察到強烈的消極負面情緒,請保持接納,帶來身心的平靜。

5.整理歸納

整理,在心理學上可以看作是一種行為療法。尋求幸福的方法在自己心里,整理歸納就是一個最簡單直觀的方法,因為整潔有序的環境對塑造高品質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太過雜亂的空間也會使人產生一種煩躁的情緒,長時間處于一個混亂的環境會讓身體有很大的挫敗感。同時,如果感知到過多的信息,大腦就會不自覺地進行各種思考,誘發疲勞感。換言之,當我們的大腦處于無意識的工作狀態時,同樣會引發疲勞。減少信息的攝入量,讓大腦處于平靜狀態,從而更有利于全身心地放松。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不僅能轉移注意力,還能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中讓心情放松,收獲成就感。

三、專注當下生活,合理進行規劃

有規劃的生活能夠帶來內心的平和,對于初中生來說,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安排好在家的學習與生活,有所計劃和設計,提高效率,獲得提升。

選擇一個安靜、沒人打擾的環境上網課,全身心投入當下的學習任務中;清理學習環境,學習桌上除了聽網課需要的設備、書本外,盡量不要放其他的容易引起自己注意的雜物;遠離網絡誘惑,避免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干擾,使課上時間變得高效,提高專注程度,拒絕拖延。課后合理安排時間,培養愛好興趣,讀書、寫字、練習樂器、養花、做家務等,獲得內心平靜的同時帶來綜合素養的提升,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四、保持樂觀心態,善于發現美好

人人都喜歡生活中的真善美,疫情當前,有著更多的價值觀在傳遞,那就要多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同學們可以用手中的筆多描繪一些美好的事物,傳遞美好的情感,頌揚美德,傳播正能量。也許是窗外的風景,也許是可口的飯菜,也許是爸爸媽媽鼓勵的話語,也許是志愿者們默默的堅守,只要我們擁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善于去挖掘人性的善良,贊揚優良品質,就會對生活充滿信心,熱愛生活,心懷希望,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場遇見。

鐘南山院士指出,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教師給同學帶來有效及時的心理引導,能夠使同學們找到覺察情緒并舒緩情緒的方式,從而快速適應,以輕松的心態融入到課堂上來,更好地投入到居家學習生活中去。

(130062? 吉林省長春市第八十七中學)

猜你喜歡
居家心理健康情緒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居家》
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撐起一把保護綠傘
居家好物,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小情緒
小情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