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脈輸液不同拔針方法對兒童的舒適效果比較研究

2022-07-07 00:45張超李淑婷傅紫菀
智慧醫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靜脈輸液舒適度兒童

張超 李淑婷 傅紫菀

摘要:目的 探究兒科靜脈輸液治療中提高患兒舒適效果的拔針方法。方法 選擇2020年1-12月期間在我院輸液室靜脈輸液治療的10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0例患兒。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無菌棉簽壓迫穿刺點快速拔針法,觀察組患兒采取改良式手指捏閉輸液管緩慢拔針法,觀察拔針時兩組患兒的面部表情、哭鬧、肢體躁動等情況,評估患兒舒適程度。結果 觀察組患兒舒適優良率93.00%,顯著較對照組的74.00%高,組間數據對比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改良式手指捏閉輸液管緩慢拔針法能夠有效降低靜脈輸液患兒拔針時的疼痛感,增強患兒的舒適度,減少對患兒的機體損害,具有較強的臨床借鑒價值。

關鍵詞:靜脈輸液;拔針方法;兒童;舒適度

靜脈輸液以其給藥方便、起效迅速的特點廣泛應用在臨床治療的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兒科治療。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為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治療時,將絕大多數的關注點放在穿刺技術的提高上,而對于輸液結束后的拔針環節卻不重視。而由于小兒皮下組織的神經末梢分布較廣,其對疼痛的敏感程度遠高于成年人,因此在拔針時也會使患兒感覺到疼痛繼而出現哭鬧、肢體躁動等行為,容易導致患兒穿刺部位出現出血、滲液、淤青,進而導致家屬不滿,提高醫患矛盾和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因此探究出一種對患兒損害程度輕,舒適度高的拔針方法迫在眉睫。文章回顧2020年1-12月我院對1000例靜脈輸液患兒采取不同拔針方法的基本情況,現將相關內容進行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起止時間定為2020年1-12月,選取該段時間內在我院輸液室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100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將1000例靜脈輸液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0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63例,女性237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3.15±0.43)歲,輸液治療1-3d,平均(1.11±0.27)d,穿刺位置:頭皮靜脈112例、手背靜脈238例、橈靜脈42例、足背靜脈108例;觀察組患兒中男性251例,女性249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3.11±0.38)歲,輸液治療1-3d,平均(1.08±0.33)d,穿刺位置:頭皮靜脈131例、手背靜脈227例、橈靜脈38例、足背靜脈104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輸液時間、穿刺位置等一般條件對比組間差異不大,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真實、完整;(2)家屬同意輸液治療,患兒對輸液藥物無禁忌或過敏反應;排除標準:(1)穿刺部位皮膚損傷患兒;(2)依從性特別差,哭鬧嚴重的患兒;(3)靜脈輸液期間服用活血藥物患兒;(4)凝血機制紊亂患兒。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拔針法,即輸液結束后,使用無菌棉簽縱向壓迫穿刺點,護理人員把住針翼,快速拔針,然后囑家屬按壓住無菌棉簽3-5min后松開,無滲血即可。

觀察組患兒輸液結束后以減少患兒疼痛,降低損害、增強舒適感為原則為患兒進行拔針。輸液完成后,囑家屬配合安撫并固定患兒,醫護人員一手手指捏住輸液管,另一手拇指平行于穿刺針輕輕放于穿刺點服帖處,然后右手松開輸液管,握住針翼沿血管縱軸方向緩慢拔針,根據拔出長度待針頭即將離開血管時,按壓在穿刺點上方敷貼處的拇指施壓,迅速按壓住敷貼點3-5min,拔針完成。期間指導家屬可使用患兒喜歡的玩具、視頻動畫、兒歌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可采用夸贊、鼓勵、表揚的話語安慰患兒,增強其配合程度,減少哭鬧、四肢躁動等不配合的現象發生,以免血管壓力增加,出現穿刺點出血的現象。按壓結束后囑家屬關注穿刺點周圍皮膚狀況,保持局部皮膚干燥清潔,衣物附著的穿刺部位應告知家屬盡量為患兒穿著寬松、柔軟的棉質衣物,注意看管孩子不要揉搓穿刺點,以免出現血腫和淤青。

1.4觀察指標和標準

觀察拔針時的患兒表情、哭鬧程度、四肢躁動程度等各項情況評估患兒的舒適感受。拔針時患兒表情痛苦、哭鬧嚴重甚至尖叫、軀干及四肢扭動厲害,配合度差舒適度為差;拔針時患兒不自然的皺眉,有哭鬧但能通過旁邊人的逗弄而減弱,四肢輕微躁動但在安撫后能安靜下來,舒適度為良;拔針時患兒表情無變化,未出現哭鬧、肢體扭動等不配合狀況舒適度為優。

1.5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注差()表示 ,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兒舒適度度優良率為93.00%,對照組患兒舒適度優良率為74.00%,兩組舒適效果對比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說明觀察組患兒舒適效果更理想。

3 討論

靜脈輸液是兒科針對患兒采取的常規治療方法之一,小兒皮下組織分布較多的皮下組織,導致其對疼痛的敏感程度較高,因此在靜脈輸液時常會出現哭吵、肢體扭動等不配合的情況。靜脈輸液過程中造成患兒疼痛感一般發生在穿刺環節和拔針環節,目前來看,臨床更重視穿刺技術的改進和優化,而忽視拔針技術,從而導致輸液結束后拔針時患兒局部疼痛劇烈、舒適感低,進而導致其在拔針過程中配合度不高,容易引發穿刺部位滲血、皮下出血、血腫、淤青的情況發生。因此,優化拔針技術,減輕患兒疼痛感,提高患兒舒適度尤為重要。

本項研究中,觀察組靜脈輸液患兒采取改良式指捏輸液管采取先慢后快的方式拔針患兒的舒適效果良好。從拔針時患兒面部表情、哭鬧、肢體總動情況對患兒的舒適感進行分級,結果表明,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舒適感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改良式拔針方法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患兒在拔針環節的舒適效果。

參考文獻

[1]蔡敏. 兒童頭皮穿刺靜脈輸液拔針后的按壓方法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 2018, 28(027):55.

[2]余茜, 吳萍. 靜脈輸液后不同拔針時機對液體殘留量的影響研究[J]. 健康必讀, 2020.

[3]潮鳳, 董桂平, 胡睿,等. 改良靜脈拔針方法在老年患者留置針靜脈輸液中的效果[J].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

猜你喜歡
靜脈輸液舒適度兒童
輔助應用多功能保暖護肩裝置對老年普外科手術患者舒適度及體溫保護效果的影響
間斷吸唾技術對根管治療患者舒適度的影響
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對患者舒適度的影響
優質護理對靜脈輸液患者治療配合度和治療效果的影響
不同護理方法對靜脈輸液后靜脈炎的干預效果比較
留守兒童
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圖片式拔針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護理干預在學齡前兒童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六一兒童
新鮮世界的豪華座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