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葉生產氣象要素和氣象保障服務

2022-07-07 03:05方躍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氣象要素

方躍

摘要:茶葉種植區域的自然氣象條件將會直接關系到茶葉種植產能,同時也決定了茶葉作物的品質。農業種植技術人員針對茶葉生產的氣象要素條件應當進行實時監測管理,切實有效保障茶葉產品的質量良好。因此,本文探討了茶葉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氣象影響要素,合理給出茶葉生產中的氣象保障服務改進措施。

關鍵詞:茶葉生產;氣象要素;氣象保障服務

茶葉作物適宜種植于潮濕溫暖的自然氣候區域,茶葉發育與生長的各個環節過程不能缺少自然光線條件、土壤灌溉水源、土壤營養元素等作為保障因素。在目前的現狀下,茶葉作物種植的總體范圍規模正在快速實現擴大。農業種植人員只有做到了嚴格保障茶葉作物品質,才能有益于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獲得平穩提升。由此能夠判斷得出,氣象保障服務的重要實踐工作措施應當全面貫穿于茶葉作物的生長發育周期,從而做到實時監測茶葉種植產區的自然氣象條件改變狀況。

一、茶葉生產的氣象要素條件

(一)土壤水分條件

茶葉作物適宜種植于濕度較高的土壤環境中,茶葉植物的葉片部位如果含有較多水分,那么茶葉葉片就會呈現出幼嫩光滑的特征,有益于茶葉作物的種植品質獲得提高[1]。反之,含有較少水分的茶葉葉片通常會表現為干癟以及口感不佳的特征。農業技術人員在選擇茶葉種植的土壤區域時,應當確??刂圃?000毫米左右的年降水量指標范圍,至少不要低于800毫米的年度降水總量標準。由此可見,茶葉種植區域的土壤濕度以及空氣濕度條件都會對于茶葉產量形成不可忽視的影響,茶葉主要產區應當確保達到最基本的土壤水分含量指標。

(二)氣候溫度條件

氣候溫度條件對于茶葉生長發育將會帶來非常明顯的影響,作為喜溫植物中的典型品種而言,茶葉作物應當被栽培于溫暖潮濕的空間區域[2]。茶樹在萌芽階段中,外界的自然氣溫條件最好能夠達到16℃左右,進而有益于茶葉植株的萌發速度加快。處于旺盛生長階段的茶葉植株作物必須要確保滿足25℃左右的自然溫度條件,保證茶葉植株的光合作用得到充分展現。否則在20℃以下的低溫氣候條件影響下,茶葉植株就會無法正常實現綠色植被的光合作用,從而造成了茶葉葉片部位的纖維素總量數目偏少,并且還會加快茶葉的葉片老化速度。

(三)自然光線條件

生長期的茶葉作物不可缺少自然光線照射,但是茶葉作物并不喜愛強烈的自然光線照射,而是偏好于較弱的自然光線條件。自然光線中的紫外線能夠輔助合成葉綠素成分,并且對于促進茶葉的芬芳氣味形成具有顯著作用。通常情況下,茶葉種植產區應當確保達到40%左右的自然光線照射比率,但是最好不要超出50%的日照強度比率。對于濕度較高的自然氣候區域而言,推廣種植茶葉農作物將會獲得更優的茶葉種植產能,同時能夠達到促進茶葉葉片中芳香元素以及氮元素比例數目增加的效果。

二、茶葉生產中的氣象保障服務

處于旺盛生長發育狀態下的茶葉農作物如果突然遭到干旱高溫氣候、凍害低溫氣候或者洪澇災害氣候的沖擊影響,那么茶葉植株的良好發育狀況就無法得到保持,進而表現為茶葉產能降低以及茶葉品質減損等后果。由此可見,農業種植人員目前必須要針對茶葉種植發育階段的各種常見典型氣象災害保持必要警惕,結合茶葉特有的農作物習性來提供氣象保障服務[3]。具體而言,合理完善茶葉種植實踐中的自然氣象保障服務體系應當關注于以下對策:

(一)健全氣象災害的預警防控體系

具有突發性的自然災害氣候將會造成茶葉種植產能的明顯降低,進而引發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的利潤效益減損后果。因此,相關部門以及農業技術人員目前有必要盡快建立針對各種氣象災害的預防監測體系,正確運用災害預警的專業技術手段。農業種植管理部門目前針對茶葉主要種植產區應當建立全覆蓋的氣象災害預測監管保障服務體系,指導茶葉種植戶科學運用災害預警的信息化儀器設備。農業種植全過程中的自然災害現象只有得到了全面精準預測,才能有益于茶葉種植的產能穩定目標實現,依靠提前預測防控的信息化手段方法來促進茶葉產能以及種植綜合效益提升[4]。

(二)實時監測茶葉種植區域的氣候變化狀況

實時監測茶葉種植區域的自然氣象條件變化有益于科學調整茶葉種植的管理技術手段,確保達到了降低茶葉種植經濟損失的目標?,F階段的農業技術人員針對信息化儀器應當推廣運用于茶葉種植的氣象條件監測。例如針對于低溫凍害的突發自然氣候災害現象而言,茶葉種植人員應當能夠綜合運用熏煙、噴霧以及覆蓋塑料膜等技術方法來保護茶葉作物,避免茶葉作物普遍遭到低溫凍害導致的不利影響。

(三)科學制定茶葉種植規劃方案

茶葉種植的總體規劃方案應當包含茶葉種植的品種選擇、種植面積確定、種植土壤的水肥管理舉措等。茶葉種植的設計規劃方案是否具備適宜性,在根本上關系到茶葉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因此在現階段的農業種植管理實踐工作中,農業種植技術人員必須要運用因地制宜的思路來制定科學的茶葉種植規劃。農業技術人員應當明確的是,茶葉種植的總體規劃方案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應當結合茶葉種植主產區現有的自然氣候波動變化狀況來實現靈活的調整。農業種植人員針對茶葉種植產區的旱澇災害應當進行實時性的判斷監測,據此達到科學整改與優化茶葉種植方案規劃的目標。

結束語:

近些年以來,農業種植生產實踐領域的氣象保障服務質量正在明顯提升,因此有益于農作物的種植品質獲得更多保證。茶葉屬于農業種植作物中的關鍵品種組成部分,茶葉生產全面開展中的氣象保障專業技術手段目前應當得到更多關注。具體在茶葉種植與生產實踐中,完善氣象保障服務的基本思路要點應當體現在健全農業氣象災害的預警防控規范制度,準確監測茶葉主產區的氣候條件變化,以及制定科學的茶葉作物推廣種植方案。

參考文獻:

[1]余永福,陳薪同,朱玉璘.榮縣茶葉生產的氣候條件分析及精細化氣象保障服務探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09):131-132+137.

[2]于晨.福建省茶葉生產氣象要素分析及氣象保障服務研究[J].福建茶葉,2021,43(04):21-22.

[3]石鵬飛.茶葉生產氣象要素分析及氣象災害防御策略[J].鄉村科技,2020(07):122-123.

[4]樊榮.鳳慶縣茶葉生產的氣候條件分析及氣象服務保障措施[J].農家參謀,2020(04):183.

猜你喜歡
氣象要素
基于氣象要素對林芝市春油菜生育期影響的探討
嶗山國家一般站遷站數據對比分析
茶葉生產氣象要素分析及氣象災害防御
對鳳凰城鹿谷機場氣象要素對飛行影響的研究
影響航空飛行安全的氣象要素探討
影響航空飛行安全的氣象要素探討
康樂縣氣候資源特點分析
河蟹養殖水溫預報模型研究
探測環境變化對臨沭站氣象要素的影響
不同水分條件下冬小麥農田蒸散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