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學旅行視域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關鍵機制

2022-07-07 13:51陳瑩盈潘秋月
青少年研究與實踐 2022年2期
關鍵詞:研學受訪者培育

陳瑩盈,潘秋月

(廈門理工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4)

前 言

研學旅行是指由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國家在推動研學旅行開展時就明確指出其有利于培育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意味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應融入不同類型的研學產品中,以充分發揮研學旅行的德育作用。不少研究也指出研學旅行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體路徑[1-4]。但這些研究多以策略性說理論述為主,缺少扎根于經驗數據的理論分析;也甚少從青少年學生的視角探討研學旅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及其關鍵機制。盡管不少經典理論有助于理解研學旅行作用機制,且不少學者以這些理論為基礎對旅行中的學習體驗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經驗學習理論[5]、情境學習理論[6-7]、具身認知理論[8-9]、體驗學習理論[10]、建構主義學習理論[11-12],但這些理論視角在解釋力度與針對性上仍有待提升。如經驗學習理論與情境學習理論強調環境、情境等客體的作用,具身認知理論則重視主體的能動作用。相對來說,體驗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關注情境體驗與學習者的主動參與,能夠更全面地解釋研學旅行的學習機制,但仍須將其置于研學活動中以使解釋模型更有針對性[13]。本研究基于經驗數據,采用扎根理論研究方法,分析研學旅行培育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路徑,總結其成功實現的關鍵機制,既完善了相關理論研究,也為研學旅行的開展提供方向性指導,有利于促進研學旅行教育目標的達成。

一、訪談調研與數據分析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扎根理論研究方法強調理論建構立足于實踐,適合于采用深度訪談獲取數據的研究以及尚缺理論解釋或現有理論解釋力不足的研究。本文基于福建省青少年學生(初中生與高中生)研學旅行體驗的訪談數據、研學報告以及學生家長、研學導師的訪談記錄,采用扎根理論研究方法,通過“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選擇式編碼”三個步驟,對訪談數據進行逐級編碼分析,剖析研學旅行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及其關鍵機制。

2020年2月—3月,課題組采用理論抽樣的方式對福建省廈門市、福州市、龍巖市三個地區的青少年學生進行訪談,訪談人數以達到理論飽和為標準。共訪談15名廈門中學生、9名福州中學生、10名龍巖中學生,并依次編號為P1—P34。訪談問題聚焦于學生在研學過程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受以及具體體驗過程。需要說明的是,本研究并非針對特定類型的研學產品。雖然諸如紅色教育研學產品更能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作用,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理念以及行為規范準則,應融入各種類型的研學產品,以促進研學教育功能的實現。因此,通過分析非特定類型研學產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情況,以提出適用性更強的培育路徑與關鍵機制。此外,基于數據三角交叉校正法,本研究采集多種來源資料相互支撐和印證,包括經個別受訪學生同意采集的2份研學感想/報告、7名學生家長與5名研學導師的受訪記錄等。同時,研究還關注負面案例資料以提高研究信度,并且通過負面案例深入分析培育路徑的限制因素。

(二)扎根理論分析過程

1. 開放式編碼。開放式編碼指將收集的資料概念化、范疇化的過程。借助定性分析軟件Nvivo12.0對資料進行逐句分析,獲得455個開放編碼。進一步提煉開放編碼形成更高一級的概念、范疇,獲取71個主要概念,包括導師引導、吸收知識、情感共鳴等。根據這些概念之間的從屬關系、同意關系以及相關關系進行篩選合并,實現范疇化,共提煉出12個范疇,包括培育效果、影響因素、研學動機等。表1列舉了部分開放式編碼的過程。

表1 開放式編碼部分典型示例

續 表

2. 主軸編碼。通過主軸編碼能發現范疇之間的潛在邏輯關系,進一步分析提煉得出4個主范疇:培育階段、培育機制、培育效果、影響因素,每個主范疇包含諸多副范疇,范疇內涵如表2所示。

表2 主軸編碼形成主范疇示例

3. 選擇式編碼。在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逐級提煉基礎上,通過選擇式編碼識別能統領其他范疇的核心范疇。經過仔細分析比較,以“研學旅行對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為核心范疇,構建研學旅行視域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及其關鍵機制的理論框架,理論框架模型如圖1所示。

二、培育路徑與關鍵機制分析

(一)三階段式培育路徑與關鍵機制

如圖1所示,研學旅行對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可分為研學前、研學中、研學后三個階段,每一階段有其內在的關鍵機制。

圖1 研學旅行視域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模型

1. 研學前階段。研學前階段可細分為前期與臨近兩個階段。在前期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宣傳等多種渠道進入學生的域覺范圍,不同個體特質的學生因不同的宣傳教育形式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不同的認知初始狀態。如受訪學生P1“參加過相關講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部分內容會產生較深的認同,但不全面”。學生P2 “通過政治課上的學習或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辯論賽、主題班會等,對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定的理解,如愛國,但大部分相對流于表面,感覺一些內容比較抽象”。大街小巷的宣傳標語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平時大街小巷也有看到很多相關的宣傳標語,我覺得這種密集的消息傳播給人印象十分深刻,但是如果要細問我具體的含義我可能只能解釋字面意思,沒什么深入的理解?!?P4)

在臨近階段,學習者對初始印象的臨近喚醒有利于研學教育目標的實現。如學生P2在教師的督促下開始接觸并了解研學內容,“在出發前一周左右,老師要求我們查找相關資料”,喚起或加深學習者對特定知識的印象與記憶,從而對研學活動所欲達成的意義建構有更清晰的認識。臨近喚醒是研學前階段的關鍵機制,但在實踐中,并非所有的教師都會采取這一措施,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接受這樣的臨近喚醒,學生的個體認知或興趣會影響接受程度。如有學生認為“高二的人了,研學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沒必要交代了吧”(P20)。受訪者P1希望“研學活動組織者能提供多條課程路線,由學生進行選擇,增強學生的主動性。避免學生在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時,老師強行要求而產生畏難情緒”。盡管受教師、學生、研學內容的多方面因素影響,臨近喚醒的效果有所區別。但總體而言,學生需要在這個階段借助他者來喚醒或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初始印象,并進入研學中階段。

2.研學中階段。在研學中階段,學生帶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初始印象進入研學情境,通過親身體驗、觀察他人做法等方式或主動或被動地接觸、體驗研學內容,并在這個過程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意義構建或再構建。研學過程中的具身實踐、榜樣示范、情感催化與社會互動是關鍵作用機制。

具身實踐機制指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能動性,親身參與、融入研學情境中。具身實踐的關鍵作用與研學場景的“從抽象到具體”“從表面到深刻”兩大特征密切相關。比起傳統課堂教育,研學旅行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加具體生動的實踐場景里,促使學生從 “躍然紙上”進入“生活場域”,讓學生的“身”“心”“意”沉浸其中,從而促進知識的吸收與意義的再建構。如受訪者P2表示:“研學活動讓自己實際接觸到了一些更具體的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例如在嘉庚紀念館的活動中,通過事前的調查和聽到的講解對嘉庚精神有了更詳細的認知,通過他的事跡理解了愛國、敬業的意義,實際的體驗比課堂上干巴巴的文字更有說服力?!笔茉L者P27在重走紅軍路的具身實踐中深刻感受到愛國之情:“紅軍長征時,紅軍扛著傷員爬山,路又崎嶇。我們重走的時候,后無追兵前沒攔截,走得都老費勁。更能深刻感受到愛國的含義?!?/p>

榜樣示范機制指在研學青少年學生觀察包括研學導師、工作人員等在內的他者行為,有所觸動并自覺學習的過程。如受訪者P13在被問及研學活動中是否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遞時,回答:“有感受到,比如參觀實驗室時,感受到里面的老師做實驗的那種敬業精神?!笔茉L者P10也表示:“他們都很敬業,對事情的看法很嚴謹,對學生們都很友善?!卑駱邮痉兜淖饔每捎冒喽爬^察學習理論予以解釋。觀察學習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并記錄以得到強化的過程。人們在積累知識時,要把觀察到的東西儲存在記憶中,以便把這些信息用于指導今后自己的行為。要充分發揮研學中的榜樣示范作用,需關注學生是如何注意并知覺到榜樣情景的各方面,以在設計研學產品、組織研學旅行時有針對性地予以加強。

情感催化機制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在特定的氛圍或情緒中得到強化或升華的過程。根據Fredrickson的拓展—構建理論,高興、興趣等積極情緒有利于拓展并構建個體即時思想和行為。在安全的環境下體驗到積極情緒時,個體會更加專注,而專注對旅行過程中的學習體驗具有積極作用。在研學旅行情境下,情感催化作用得益于研學旅行體驗的氛圍營造,或輕松愉悅或莊嚴肅穆等。如受訪者P5表示:“比起干巴巴地講事例和老師單向授予知識,我更喜歡外出學習這種感覺,在外面我感覺很輕松,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P30表示:“我的性格屬于比較活潑的類型,比較愛玩,所以我蠻喜歡研學這種活動,既可以在玩中學,又可以在學中玩?!鼻f嚴的氛圍則能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家國情懷。如受訪者P11表示:“給革命烈士掃墓那種氛圍讓你感到很莊嚴,讓你對國家有著不一樣的情懷。學校會向我們傳遞愛國,但有一定的氛圍才能激發我們這樣的情懷。以前可能只是在課本上感受到革命烈士情懷,但經過這次體驗更深入了解了他們背后的故事,而且在當時的環境下,很容易使人的情感產生共鳴?!?/p>

社會互動機制指在研學情境下,學習發生于主體與主體、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互動。學習者在體驗式的互動過程中建構意義,實現研學旅行的教育目標。其中,主體指參與研學旅行的青少年學生,客體則是不同類型研學產品所體現的研學實踐情境。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互動指不同主體在對話交流中形成學習共同體,并通過表達觀點、吸收觀點來完成意義建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這種主體間的互動能提高積極情緒,從而促進情感催化機制的發生。受訪者P26表示:“我覺得都挺好的,勞逸結合,該玩的時候玩得挺多,該好好學習的時候,就會有挺好的學習氛圍。因為大家一起嘛,彼此監督?!笔茉L者P6表示:“能夠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同時在共同努力下完成一項任務,讓我很開心?!敝黧w與客體的互動則體現了研學情境、研學內容的重要性,如受訪者P4表示:“從觀察航天科技的過程中體會到我們的國家很強大,綜合國力在不斷增強?!被訖C制對研學中學習體驗的促進作用也被學生所認可,受訪學生P31表示:“希望自主探究團隊合作的活動時間多一點?!?/p>

3.研學后階段。研學后階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習者通過反思和反饋來保持或深化研學過程中的意義建構,轉變初始印象,從而進一步實現研學旅行的教育目標。研學后,多數學生會進行主動反思。而研學作為教育教學活動,學校也多會要求學生就研學經歷給予一定的反饋。如受訪者P34表示:“會反思自己的表現,并且思考這次活動帶給自己的寶貴經驗,也會將自己學到的東西與其他人分享?!备唧w地說,是在反思與反饋過程中,通過關聯、類比的方式,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體會移情到實際行為中,從而達成情感、認知、行為三個層面的認同、深化與轉變。

在情感層面,受訪者P24將航天領域的成就與國家的強大關聯起來,增強了對國家的自豪感:“看見了許多航天領域的成就,親自體驗到了我們國家的強大,使我對國家的自豪感更加強烈?!笔茉L者P20將自己與烈士們關聯起來,增進了愛國情感:“在去研學之前,我對于怎樣愛國還不是很有體會。去研學之后,在看完電影的那個晚上,突然覺得自己應該為祖國為烈士們做點有意義的事來回報他們的付出?!痹谡J知層面,受訪者P26通過將研學經歷與現在的生活進行類比、關聯,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建構:“我以前想東西特別天真,覺得一切都特別簡單就好。但是,我參加研學體會到了一些紅軍的生活,就覺得我們國家現在真的很不容易,很多東西都需要靠自己的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笔茉L學生P20也表示,自己“了解到了很多中國革命的歷史,覺得現在的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在行為層面,關聯、類比的作用同樣能促進研學經歷對學習者的實際行為產生影響。這些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如受訪者P4表示:“游覽一些革命基地讓我對國家的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這使我在理解一些國家政策和國家問題上能站在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笔茉L者P2表示:“研學活動會對自己在生活中的為人處世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學習嘉庚精神中的敬業精神就會督促自己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p>

(二)關鍵作用機制內在聯系與制約因素

上述培育路徑的各個階段包含著臨近喚醒、具身實踐、榜樣示范、情感催化、社會互動、反思反饋等關鍵機制,各個關鍵機制的關系如圖2所示。臨近喚醒作用于研學中的具身實踐與研學后的反思反饋,具身實踐情況則影響學習者的反思反饋。當次的研學活動又會作用于下一次研學旅行的臨近喚醒。其中,研學過程中的榜樣示范、情感催化與社會互動可視為具身實踐這一機制的衍生機制,關聯與類比則是反思反饋機制的衍生。在這些研學關鍵機制的作用下,實現培育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標。

圖2 研學旅行關鍵機制關系圖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關鍵機制的作用發揮受研學動機、個體興趣/特質、研學內容與他者促進的影響。如受訪學生P28表示,其研學動機是放松,因此研學對自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并不大。受訪者P4則表達了研學內容、他者促進與個體興趣的影響:“總的來說,比較大格局的內容像愛國、民主這方面,在參觀紅色革命基地時講解員都有明確指出,我也能感受到;像友善、誠信這方面的內容沒有明顯感覺到,差不多能在事后回想小組合作的時候后知后覺吧。但是我也發現有很多同行的朋友對這塊內容沒什么興趣,見仁見智吧?!笔茉L者P23的回答則體現了個體特質的影響:“我接受這些會比較被動一點,老師只能悄悄灌輸,如果我發現老師是明擺著一定要讓我學會這種精神那我估計就不聽了?!卑ㄑ袑W導師、帶隊教師等在內的他者有意識地促進有利于提升培育效果?!跋裎覀冊趨⒂^科技館的過程中,老師都會讓我們和其他不是很熟的同學一起相處,要我們友善對待彼此?!?P11)對這些影響因素的關注,有利于提升研學旅行對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效果。

三、結 語

研學旅行是培育青少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對研學旅行培育路徑及其關鍵機制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培育效果,實現特定的教育目標。本文的分析表明,研學旅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關鍵機制發揮作用,并構建了培育路徑與關鍵機制的理論模型。研學前階段,內嵌于一定經驗背景且具有個體特質的學習者在臨近喚醒機制的作用下,帶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初始印象進入由特定研學內容構成的研學場域,開展研學活動。研學活動過程中,由具身實踐機制及其衍生的榜樣示范、情感催化、社會互動機制促使學習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由抽象到具體,由表面到深刻。研學后,學習者通過關聯與類比的方式對研學經歷進行反思反饋,從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踐行有了新的意義建構,進而在情感、認知與行為層面達成了認同、深化與轉變的培育效果。同時,研學作用機制的發揮受研學動機、個體興趣/特質、研學內容、他者促進等因素的影響。

研究結論有利于在實踐中充分挖掘研學旅行的教育功能,培育青少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研學前階段,帶隊老師需要充分做好輔助支持引導的工作,激發學生的研學動機,促進臨近喚醒機制發揮作用??箵粜鹿诜窝滓咔橹小耙詮妱倏臁钡膰抑卫眢w系建構[14],共同富裕道路的經驗探索[15]等都是鮮活的現實教材。學?;蜓袑W機構則要做好研學內容的設計,根據學生特質顯性或隱性地在研學產品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以在研學中或明顯或隱晦地培育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有些學生需要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培育,有些學生則需要給予適當提醒。這對研學導師的勝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呼應了下一個階段榜樣示范機制對言傳身教者的要求。在研學中階段,塑造恰當的研學氛圍與情境,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旅游教育的優勢,讓學生在愉悅體驗的社會互動中吸收知識,促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建構。在研學后階段,反思反饋的學習機制不僅要借助帶隊老師或研學導師的輔助支持,同時也要激發學生自主通過關聯、類比等方式培育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猜你喜歡
研學受訪者培育
今天,你休閑了嗎?
關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幾件小事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五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未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依托研學旅行 實現實踐育人
研學之旅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