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帶著詩心走向遠方

2022-07-09 13:43李敏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兒童成長幼小銜接

李敏

摘要:幼小銜接是兒童成長的非常重要的階段,它是兒童從學前階段向小學階段學習的過渡適應過程,也是兒童逐漸提高認知意識的過程。在幼小銜接的學習中,幼兒園可以結合兒童成長學習特征轉變教育理念,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創設豐富有趣的古詩詞課程,同時協同多方力量,幫助兒童順利從幼兒過渡到小學生。幼兒教師也應抓住這一關鍵期,讓兒童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掌握古詩學習的方法,提高語文素養,弘揚和傳承古詩詞傳統文化。本文主要分析在幼小銜接學習中加強古詩詞教學的意義,從而探討在幼小銜接中如何加強兒童古詩詞傳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小銜接;兒童成長;過渡期教育;古詞傳承;教學模式

在幼小銜接階段,古詩詞的傳唱一直是兒童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新課程的改革對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傳承和弘揚中國古詩詞文化?!钡湍昙壵Z文老師發現,在幼小銜接階段的語文課堂上,初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普遍存在注意力難以長久集中、表達不完善能力不足、難以理解古詩內在含義等問題。因此,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和課程以及教學方式,需要教師給予及時的引導,激發兒童學習古詩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承我國傳統的古詩詞文化,弘揚我國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提高語文素養。在古詩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意讓兒童通過對古詩的閱讀品味,有效銜接兒童對小學階段的學習,促進兒童全面發展,讓那些傳唱不衰的古詩詞佳句叩響人們的心弦。

一、在幼小銜接學習中加強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一)為兒童學習古詩詞打下基礎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古詩詞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兒童是我國社會主義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在幼小銜接中加強兒童對中國古詩詞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有利于兒童傳承和弘揚中國古詩詞文化,這也是每一個教師的使命和責任。古詩詞是小學語文學習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在幼小銜接學習中加強兒童對古詩詞的教學,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兒童的文化素養,還有提升兒童對語文古詩詞的學習興趣,為步入小學階段學習古詩詞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應該抓住幼小銜接階段這個培養兒童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從兒童將來成長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加強幼小銜接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有助于促進兒童后續學習以及發展。在新課程的改革發展下,開展小學生的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兒童對文化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培養兒童的綜合文化素養。因此,加強幼小銜接階段兒童的古詩詞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

(二)樹立價值觀,提高兒童文化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兒童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ヂ摼W時代的到來,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學習方式,而電子產品的普及和推廣也對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可以讓兒童通過電子產品更直觀、有效地學習古詩詞,另一方面也讓兒童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影響課堂學習。因此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兒童對古詩詞的興趣,提升其文化素養,文化素養對兒童的成長和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能夠提高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升兒童的綜合素養。在幼小銜接階段,除了培養兒童的文化素養,還要對兒童開展思想教育,并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

(三)有助于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國特有的精神文化財富,它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重要價值。古詩詞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加強對兒童的古詩詞教學,可以更好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在幼小銜接階段,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是基礎的學科內容,而這個階段也是兒童古詩詞學習的啟蒙階段。因此,在傳授兒童文化知識時,需要教師取其文化精華,結合兒童的身心特征開展古詩詞教學,與此同時還要融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并積極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與發展。

二、在幼小銜接中加強兒童古詩詞傳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通過“唱”詩,提高兒童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學習古詩詞需要回到“詩”的源頭,在中國漢字中,言必開口。譬如談,譬如誦,所說到的就是詩。因此,詩可以說是一個動詞,而詩人常常被稱為“吟客”,詩稿也被稱為“吟箋”,詩人的書齋也被稱為“吟堂”。我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詩詞作品被譜為了膾炙人口的歌曲,被世人傳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例如谷建芬改編的《靜夜詩》《江南》《春曉》《憫農》《一字詩》《游子吟》等都是非常優秀且傳唱度高的詩詞作品。在幼小銜接階段,通過“唱”古詩詞方式,可以提高兒童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促進其對古詩詞的有效學習。教師可以將古詩詞的歌曲融入到幼兒生活的過渡環節中,通過一賞、一舞、一唱的方式輕松地了解古詩詞,并用“唱”、“唱游”的形式演繹古詩詞文化,激發兒童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便于兒童輕松學習。還可以將一些經典的古詩詞通過表演、音樂游戲、音樂親子沙龍活動輻射到家庭,讓家長也和孩子一起唱,一起游戲,潛移默化地用“唱”古詩詞的方式來影響兒童,從而悄悄走進他們的心里,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

(二)通過“吟”詩,提升兒童聲情并茂的感染力

我國古詩詞文化要求我們要領略詩詞中的豐富內涵和高遠的意境。古詩詞具有言簡意豐、表達委婉、意境深遠的特點。通過對兒童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能夠讓兒童清楚的認識到中華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兒童獨立閱讀古詩詞的能力和習慣,從而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中國古詩詞大多表達得淺顯含蓄,意在抒發詩人的思想情感或是贊美自然景觀、歌頌大好山河等。對于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來說,理解古詩詞的內在含義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提前幫助兒童積累一部分優秀的古詩詞文,可以有效促進兒童步入小學后輕松的開展學習。讓兒童通過反復的“吟”詩,逐漸提升兒童朗誦古詩詞時聲情并茂的感染力,協助兒童更好地了解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從而達到有效的引導效果,讓兒童從中學會品位古詩詞的魅力,能夠靈活的在生活中進行遷移運用。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教師還可以整合教材資源,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古詩詞的串聯活動,例如“秋之韻”、“冬之頌”、“春之歌”和“夏之舞”等不同主題活動,鼓勵兒童用優美簡潔的古詩詞進行串聯,然后以“吟”詩的方式進行展現。這個方式比較適合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進行古詩詞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兒童在吟誦的過程中,體會古詩詞語言的意境和情感,從而形成一定的積累和記憶。

(三)通過“繪”詩,加強兒童能詩會畫的能力

將古詩詞轉換成畫的形式來呈現,有助于幫助兒童更直觀的理解和認識古詩詞,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創新中實踐出來的新型課程方式。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嘗試將詩與畫進行有效的結合,將美術課程和語文古詩詞課程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從而探索一條全新的教學道路。在課堂教學外,可以為兒童搭建拓展創新的空間和實踐平臺。例如在《詠柳》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來先讓兒童感受柳樹隨風搖曳的身姿,然后再讓兒童用繪畫的形式去描繪柳樹,去贊美柳樹??梢宰寖和瘡臄M人的角度去描繪柳樹,將美麗少女的頭發畫成柳枝,或者從故事的角度來描繪春天柳枝上柳葉剛發芽,引來小燕子,兩者產生互動故事的情景,又或者直接從寫實的角度出發,描繪柳條隨風擺動的逼真畫面等,充分發揮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然后再引出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從而加深兒童對詩詞的印象,讓兒童通過畫柳理解詩詞中的含義,體會“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袄L”詩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增進兒童對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體會古詩詞的內在涵義和思想情感,還能夠提升兒童的繪畫綜合能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進一步加強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古詩詞的意境,正是新課程改革發展下創新教學模式的表現所在。

結語

總之,幼小銜接階段是兒童步入小學的重要階段,也是兒童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對推進兒童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詩詞是我國傳統的文化,在幼小銜接階段融入古詩詞的教學,可以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促進兒童對古詩詞的學習。作為教師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努力摸索和創新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在教學中引導兒童學詩、用詩、賞詩以及寫詩,讓中國特色古詩詞滲透到兒童的生活中,讓兒童領略到古詩詞的魅力,美化其心靈。通過有趣生動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情和喜愛,從而讓兒童真正認識到中國古詩詞,愛上古詩詞,愛上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兒童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桂媚.淺談課本劇激活了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實踐作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課本劇的實踐與反思[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5):117.

[2]羅朝陽.古詩教學實踐與反思:以《賦得古原草送別》為例[J].課外語文,2019(2):184-185.

[3]應文芳.談小學語文教學與幼兒園語言教學銜接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9(5):143.

[4]傅蓮花.小學一年級語文教育幼小銜接教育策略的運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9(11):63.

[5]周浩.轉換古詩詞教學的新思維、新策略[J].小學語文教師,2020(2):9-11.

猜你喜歡
兒童成長幼小銜接
幼兒園如何做好數學教育的幼小銜接
又看“幼小銜接”
電視廣告影響兒童成長的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研究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淺析隔代教育對兒童成長的影響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溢彩童心
開展禮儀教育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研究
基于學生成長的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策略研究
淺談音樂教育與兒童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