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022-07-09 13:43戶延君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興趣

戶延君

摘要:新課改教育理念在美術課堂中的不斷滲透,使得傳統美術課堂中的教學方法更顯黯淡,而為了讓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重新煥發出光彩,教師不妨對美術課堂中的學習活動進行優化和調整,以便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逐步獲取其中的基本知識,提升對美術知識的建構實效。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興趣

為了讓美術課堂重新煥發出光彩,教師應當結合當前美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突破當前美術教育僵局中,為學生打造一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美術課堂。

一、運用生活素材,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生活是美術素材的源泉。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好素材來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和引導學生到現實生活中尋找美術素材,把實際生活與美術教學融合到一起,讓學生嘗試從身邊的生活中學習美術知識,這樣一來,生活既能為美術教學提供豐富素材,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美術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例如,在《繪畫中的節日》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欣賞畫面,了解我國豐富的民族文化,能通過欣賞、動手感受到繪畫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此,我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我國各個民族不同的節日場景,啟發學生聯想到自己所在地區的節日場面,并引導學生對這些節日場面中的服飾、動作、表情、環境等進行交流,旨在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讓學生探究藝術作品中的繪畫語言。然后引入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端午節習俗的了解,在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時,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粽葉、五彩繩等素材,吸引學生的關注,并引發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東西能讓你想到相關的節日?”這樣的方式立馬喚醒了學生的學習意識,大家積極思考,并思索著生活中與節日有關的物體,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節日,為接下來的繪畫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開展動態性的教學

隨著當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當中的應用,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在多媒體應用過程當中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和諧,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借助圖片來展現出美術作品的美麗,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的實際狀態,并且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學會探索,提高學生的學習技巧和創作能力。教師在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當中所喜歡的小動物——小狗,來開展簡筆畫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來總結小狗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使學生學會思考和創作,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小狗的動物形象呈現出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小狗這一動物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在創作過程當中掌握簡筆畫的學習技巧。教師在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往往利用教材和黑板來進行簡單的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小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來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運用動態性的教學模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課堂當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激發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熱情。

三、組建合作小組

組建合作小組時,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分組標準,并根據該標準組建小組。因此,每節課的合作小組人數、人員配置等均可能有所不同,教師需要提前研究并做好分組工作。為了保障分組合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教師應當先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生的興趣愛好、美術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根據教學目標、內容等,制定相應的小組標準,并以該標準組建小組。如,在主題創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主要的分組標準,盡量將興趣愛好相同或相近的學生分到同一組,這將有效促進學生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在分組時,教師還應當考慮小組人數,通常以5至6人為一小組較為合適,這樣既能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圍,又能確保各組員充分展示個性并展開積極交流。在確定小組人數和人員后,教師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小組分工,盡量選出性格和組織能力都合適的人擔任小組長,在必要的情況下明確劃分檢查者、操作者、匯報者等,而且可以讓組員輪流擔任這些角色,從而確保小組合作有序進行。

四、挖掘美學元素,引導學生感知美

對美的感知是一種主觀體驗,而不同的美學元素則是激發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構建美學概念、理解美學含義的重要依托。小學生的情感認知發展尚不成熟,對于美的理解更多是依賴形象思維,因此,教師應從美術課程中挖掘多元化的美學元素,為學生提供直觀的美學體驗。例如在“拓印樹葉真有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提供拓印樹葉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說一說這些樹葉美不美,美在哪里,激發學生對作品美學價值的體驗與感知;再利用教學視頻播放拓印的過程,引導學生欣賞創造美的過程,理解拓印的美學價值;最后為學生提供墨汁、宣紙、各種拓印物品等拓印材料,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偏好拓印樹葉,并通過想象與創作,形成一幅新的美術作品,以強化學生感知美的能力。

結語

總之,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任務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智力教育,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施教中,我們應當從美術教學的根本任務出發,結合學生學習美術學科的特點,創新性地設計教學活動,以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完成對美術知識的學習,從而讓美術課堂精彩萬分。

參考文獻:

[1]陳菲菲.探尋小學美術手工課堂教學改進策略[J].天津教育,2020(28):129-130.

[2]葉煒.小學美術課堂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參花(下),2020(10):112-113.

[3]邊金輝.活動化施教,讓小學美術課堂煥發光彩[J].科幻畫報,2020(8):258.

[4]陶夢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中的有效應用[J].智力,2020(23):7-8.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興趣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