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系實習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查研究

2022-07-09 13:56李燕玲
醫學概論 2022年10期
關鍵詞:實習生調查心理

李燕玲

摘要:針對護理系實習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調查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樣法,以276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53名,女生223名。護理專業107人,口腔專業35人,臨床專業22人,藥學專業31人,針灸推拿專業26人,中醫專業24人,助產專業31人。年齡均在19~22歲之間。本研究經肇慶醫學高等??浦貞c醫藥高等??茖W校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均獲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結果正念與心理彈性在家庭居住地特征上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關鍵詞:護理系;實習生;心理;健康水平;調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以276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53名,女生223名。護理專業107人,口腔專業35人,臨床專業22人,藥學專業31人,針灸推拿專業26人,中醫專業24人,助產專業31人。年齡均在19~22歲之間。本研究經肇慶醫學高等??浦貞c醫藥高等??茖W校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均獲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

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專業、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及家庭居住地等。

(2)抑郁-焦慮-壓力中文簡體版(DASS-C21)

采用文藝等[10]修訂的中文簡體版,考察在過去1周內,個體對抑郁、焦慮以及壓力等負性情緒體驗程度。共21項,包括抑郁、焦慮和壓力3個分量表。采用0~3的4級評分法,得分范圍為0~42分,分數越高說明抑郁、焦慮或壓力程度越嚴重。

(3)五因素正念度量表

(FFMQ)量表主要用于測量個體平時生活中正念水平的高低。共39個條目,采用1~5的5級評分法,包含5個維度(觀察、描述、覺知地行動、不判斷、不行動)。5個維度得分相加為總分,得分越高,表明正念水平越高。經驗證,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2.2調查方法

2020年12月,以班級為單位對被試集體施測。施測前,被試均清楚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并且是自愿參加。施測時,集中統一發放調查問卷,主試向被試詳細講解指導語和答題方式,并強調問卷選項無對錯之分,要求被試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作答?;厥諉柧?00份,剔除項目不全等的問卷,有效問卷為1104份,有效率為92%。

1.3統計學分析

運用Excel2016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錄入,使用SPSS21.0進行分析。采用Harman單因子檢驗對數據信效度進行檢驗。對抑郁、焦慮、壓力狀況等采用描述性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正念、心理彈性與抑郁、焦慮及壓力之間的關系,借助HAYES編制的Process宏程序和簡單斜率檢驗對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進行顯著性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與檢驗

本次調查搜集的數據均來自被試的自評,為保證嚴謹性,依據]對共同方法偏差檢驗的介紹,對量表進行Harman單因子檢驗。結果顯示,共有18個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第一個公因子,方差解釋百分比為18.74%,小于40%的臨界標準。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基本情況

醫學準實習生正念總得分為119.860±10.085,心理彈性總得分為60.320±15.601,壓力總得分為9.390±7.171,焦慮總得分為7.290±6.214,抑郁總得分為6.470±6.523。壓力、焦慮和抑郁3個因子中,護理和中醫專業學生的得分均排在前3位,各專業得分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壓力、焦慮和抑郁在性別特征上的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465、0.878、0.432,均P>0.05),在不同家庭居住地特征上的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372、1.338、2.915,均P>0.05),在是否獨生特征上的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210、0.380、1.260,均P>0.05)。正念與心理彈性在家庭居住地特征上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3.1團體積極心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護理本科生壓力

首先,團體積極心理干預能提升護理本科生對壓力的積極認知和積極應對。本研究設計中有“擁抱壓力”主題,在小組活動中護理本科生通過重新認識壓力、討論壓力、在逆境中尋找價值觀等,使得他們對壓力有了積極正向的認知,應對方式也有所改善。同時,對壓力源的特定情緒反應取決于個體對事件獨特、主觀的解釋和評價,即認知情緒調節。這也證實本團隊前期研究的結論,即壓力與心理彈性呈負相關,心理彈性作為壓力的“緩沖器”,能夠促進個體的幸福感。通過干預措施提高護理本科生的心理彈性,能夠降低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3.2團體積極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護理本科生心理彈性

在提升心理彈性內部保護性因子方面:通過“發現優勢”“蓬勃人生(成長型思維)”“意義人生”等主題活動來培養護理本科生積極的自我認知、積極的自我觀(自信)、積極的生活觀(目標和希望感)。通過“擁抱壓力”“積極情緒”等主題活動培養護理本科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在培養護理本科生外部保護性因素即社會支持方面,通過團體干預,使試驗組學生體驗小組積極活躍的氛圍,感受同學間的相互支持與幫助。此外,還有教師參與團體活動,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更多的關愛與支持,幫助團體間建立積極關系。

3.3團體積極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護理本科生幸福感

首先,團體積極心理干預能提升護理本科生的積極情緒。在團體實施過程中,研究者不斷鼓勵護理本科生去發現和正向重新認知生活事件。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團體干預主張以積極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欣賞和尊重個體差異,專注于積極的思想、情感和行為,防止團體中的學生被貼標簽、特殊化、污名化及去個性化。因此,研究者和護理本科生共同營造了良好的團體氛圍,為成員提供了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間,讓成員勇于、樂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使其在精神上得到有效滋養。其次,促進護理本科生的積極行為。

總之,護理實習生的就業留職意向內在形成機制是一套比較復雜的系統,盡管如此,只要學生本人、醫院方、專業教師三方共同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提升護理實習生的就業留職意向。

參考文獻:

[1]許瑞雪,王衛紅.影響護理實習生職業倦怠的非智力因素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20,37(03):280-283.

[2]顧纓纓,郭彥萍,孔路遙,余芹芹,史崇清.護理本科畢業生應對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全科護理,2011,9(06): 550-552.

猜你喜歡
實習生調查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最牛實習生
炒股心理錯覺一二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