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黃庭堅

2022-07-11 21:27劉永加
同舟共進 2022年6期
關鍵詞:蠟梅黃庭堅水仙

劉永加

一個有趣的人,他的生活無不充滿陽光和樂觀,他滿眼無不是鮮花和美景。黃庭堅作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蘇門四學士”之一,他的人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但富于趣味的生活方式卻讓他活得仿佛處處是生機和希望。

風花雪月歷來是文人喜歡吟詠的事物,黃庭堅也不例外。他在詩中詠到多種花,比較著名的是幾首詠梅花、山礬和水仙的詩。

黃庭堅喜歡賞花、詠花,與他的政治命運相關。他的一生基本都是與老師蘇軾共沉浮的。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時,黃庭堅雖然與他未曾謀面,卻因兩人有詩詞上的酬唱來往而受到牽連,被罰20斤銅。后來,元佑舊黨遭清算,“蘇門四學士”遭到迫害,黃庭堅也遭流放和貶逐。

梅花被吟詠由來已久,宋代可以說是詠梅詩的巔峰時代,詠梅佳作比比皆是: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安石的“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等等。黃庭堅的詠梅之作也是別具一格。據《黃庭堅詩集注》統計,黃庭堅有詠梅詩30多首,每一首都富有強烈的情感投入,賦梅花以人格理想,如《次韻賞梅》:

安知宋玉在鄰墻,笑立春晴照粉光。

淡薄似能知我意,幽閑元不為人芳。

微風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纖洗暗妝。

只恐濃葩委塵土,誰令解合反魂香。

全詩不著一個梅字,卻透著濃郁的梅花香,可見黃庭堅詩藝之高超。詩的最后兩句更是黃庭堅的心情寫照。

他還有《戲詠臘梅二首》,其二寫道:

體熏山麝臍,色染薔薇露。

披拂不滿襟,時有暗香度。

這首五言詩后面還有黃庭堅所作的小序:“京洛間有一種花,香氣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類女功撚蠟所成,京洛人因謂蠟梅?!边@里提到了蠟梅名稱的由來。據載,最早為蠟梅命名的就是蘇軾和黃庭堅,他們看到蠟梅的花黃似蜜蠟,便稱之為蠟梅。蘇軾、黃庭堅名氣大,一經他們命名,蠟梅就名震京師。后來蠟梅又有“臘梅”的寫法,是因為蠟梅比一般的梅花花期早,在農歷十二月(臘月)就會開放,因而逐漸用“臘”代替“蠟”。

詩中所寫的蠟梅香氣是濃郁的,縱然詩人與蠟梅隔水相望,可衣襟上還是沾惹了香味,且這種香味還在空氣中一陣陣地漂浮過來。正如“君子入芝蘭之室”一樣,黃庭堅對于與蘇軾的友情從來沒有抱怨過,無論自己的仕途受到何種牽連,他在文學上、書法上、精神上都一直追慕蘇軾,沒有任何改變。

古代寫水仙詩的人很多,但黃庭堅之于水仙,正如林逋之于梅花。

水仙之所以叫水仙,一是因為它離不開水,二是因為它有仙人之姿,故有“凌波仙子”的雅號。因此,水仙在文學史上有著高雅的地位。元代趙孟堅尤其擅長白描水仙,他筆下的水仙清而不凡,秀而淡雅,飄然若仙。當然,水仙除了仙人之姿外,更有著君子之德。明代徐有貞在《水仙花賦》寫道:“清兮直兮,貞以白兮。發采揚馨,含芳澤兮。仙人之姿,君子之德兮?!?/p>

那么這種君子之德體現在哪里呢?黃庭堅認為,水仙與梅花一樣凌霜傲雪,可做兄弟,他在《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會心為之作詠》中寫道: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這樣細膩的描寫和情感抒發,豈不是將水仙寫成了人?黃庭堅認為,水仙與梅花相比,只在形態上有所差別,水仙沒有梅花的“疏影橫斜”之美。黃庭堅之所以喜歡水仙花,與他本身的氣質、經歷有著莫大關系,在黃庭堅心中,馨香高潔的水仙花正是自己高潔人格的體現。他將水仙提到了梅花的高度,對后世產生了極大影響,此后,水仙與梅花的聯詠便屢見不鮮。

除了吟詠梅花、水仙外,黃庭堅還會關注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山上野花,其中山礬就是代表。這種小花會在春末開小白花,極香,花和果可作黃色染料。山礬也是黃庭堅取的名,它本是野花,入不了士大夫的法眼,而黃庭堅獨具慧眼,不同流俗,對這種野花有著濃厚的喜愛之情。

飲茶風俗始于唐而盛于宋,飲茶之風帶動了茶詞的創作。黃庭堅的家鄉江西盛產名茶,而他又是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因而他寫茶的詞很多。他的茶詞中體現了茶藝、茶道思想、文人雅趣,豐富了茶文化。

黃庭堅的茶詞還蘊含了不少茶功、茶禮。他在《阮郎歸·茶詞》中寫道:“消滯思,解塵煩,金甌雪浪翻。只愁啜罷水流天,余清攪夜眠?!弊鳛榈谝粋€寫出茶專著的唐人,陸羽發現了茶的提神消煩作用,到了宋代,黃庭堅更是把這種功能文學化。

黃庭堅所在的時代,理學盛行,儒、道、佛的思想融入到了江西產茶勝地,推動了當地茶文化的發展。因為佛教禪宗以茶明心見性,而道家則倡導空靈自然,二者都和茶性相符。黃庭堅則把佛、道兩種思想融入自己的茶詞中。他注重內心修養,從茶的神韻中體會到了人生自適,不管外界風云變幻,總能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清凈淡泊的心態。這也是黃庭堅率真性情的根源所在。

不僅寫茶的功能和感悟,黃庭堅還親自去尋找名茶。他被貶黔州別駕后,閑暇時間較多,聽人介紹了“都濡茶”,很感興趣,次年春天,他就和黔州知府曹譜等人踏上了都濡尋茶之路。他們出彭水城后,經內江爬上彭水的摩圍山,后沿著濡水河逆流而上,一路游山玩水,三天后到達都濡鎮。都濡風景秀麗,當地人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當人們聽說黃庭堅親自尋訪名茶時,便熱情地帶他們去茶林看民女采茶,并一路詳細地講解都濡茶的特點,回來后還給他們演示制茶、泡茶的過程,黃庭堅都悉心熟記: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月團犀胯斗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品高聞外江。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阮郎歸·黔中桃李可尋芳》)

由詞中的描寫可以看到黔中人采茶之繁忙,生產茶品之繁多,制茶工序之繁瑣、工藝之考究,茶葉包裝之講究。

兩年后,黃庭堅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期間,寫出了負有盛名的辭賦《煎茶賦》,把一生尋茶、考茶、品茶、論茶的精髓一一呈現,淵博的學識展露無疑。在《煎茶賦》中,他專門寫到了都濡高樹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他還曾在《答從圣使君》中對都濡茶提出一些建議,他認為都濡茶是一種難得的好茶,如果在制作工藝上提升品質的話,一定能成為名茶。后來,黃庭堅又把都濡茶推薦給蘇軾,并正式以“月兔茶”之名向外推舉,由于他和蘇軾在詩詞中大量推廣,月兔茶后來成為與龍井茶齊名的名茶。

蘇軾家鄉四川有一種苦筍,味道非常獨特,他念念不忘,還寫過一首《春菜》:“久拋菘葛猶細事,苦筍江豚那忍說。明年投劾徑須歸,莫待齒搖并發脫?!碧K軾太想吃苦筍和江豚,以至于想出明年寫一篇文章彈劾自己的辦法,這樣就不必等到牙齒和頭發都掉了才能辭官回鄉??吹教K軾這首詩后,黃庭堅給老師寫了一首和詩《次韻子瞻春菜》,其中寫道:“萬錢自是宰相事,一飯且從吾黨說。公如端為苦筍歸,明日青衫誠可脫?!?/p>

這哪里是在唱和,分明是兩個美食家在討論菜譜。蘇軾的這首七言律詩,全詩提到的菜蔬名有:蔓菁、韭芽、蕨、香薺、白魚、青蒿、涼餅、茵陳、甘菊、菘、葛、苦筍、江豚等。黃庭堅的詩里則寫到了蕨、韭苗、水餅、苦菜、黃雞、羹糝、莼絲、菰首、蔞蒿、蔊頭、菹、芼、姜、橙、菌子、鵝掌、鱉、苦筍等??梢姸藢τ诿朗车难芯恐?。

在戎州,黃庭堅認識了一個朋友,叫黃斌老,他們交游較多,氣味相投,關系不錯。黃斌老在戎州建了一個小園林,取名南園,園子里有一片竹林,每年春天會冒出很多苦筍。黃庭堅在品嘗苦筍后寫道:“南園苦筍味勝肉,籜龍稱冤莫采錄。煩君更致蒼玉束,明日風雨皆成竹?!彼筚澞蠄@的苦筍比肉還好吃,后又專門為此作了《苦筍賦》。

可見,好的美食詩文不僅體現出詩人的才華和口味,反映出詩人所處時代的飲食風物和風尚,也彰顯詩人的情趣與志趣。

黃庭堅在與朋友們的書信往來中,不僅展示了書法才能,也體現了美食情結。其中,《糟姜帖》內容是這樣的:“庭堅頓首,承惠糟姜、銀杏,極感遠意,雍酥二斤,青州棗一蔀,漫將懷向之勤,輕瀆不罪,庭堅頓首?!笔盏胶糜奄浂Y的黃庭堅滿心歡喜,感謝之情溢于言表。來而不往非禮也。于是,他也送了一些美食給朋友,還附上信札《山預帖》。

黃庭堅不僅喜歡美食,歌詠美食,他對于美食還有自己的觀點,他曾寫過一篇《食時五觀》的短文,表達自己對飲食生活的態度。文章倡導一種健康、樂天的飲食觀念,同時也流露出他對食物以及食物背后辛酸的尊重。南宋時曾任禮部尚書的倪思極為贊賞黃庭堅的觀點,他說:“魯直(黃庭堅的字)作《食時五觀》,其言深切,可謂知慚愧者矣。余嘗入一佛寺,見僧持戒者,每食先淡吃三口。第一,以知飯之正味。人食多以五味雜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則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第二,思衣食之從來。第三,思農夫之艱苦。此則《五觀》中已備其義?!?/p>

情趣盎然黃庭堅,賞花品茶忘流連;不是君子何所得,味美相伴走天涯。黃庭堅雖然一生屢遭坎坷,但他富有趣味的生活理念給他注入了無限的動力,使他一直保持對美好的向往。他在詩歌、散文和書法上造詣非凡,獨樹一幟,這與他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無疑是分不開的。

(作者系文史學者)

猜你喜歡
蠟梅黃庭堅水仙
一株水仙
風中的舞者——蠟梅
《蠟梅報春》
愛丁堡水仙
水仙帖
蠟梅
我喜歡洋水仙
黃庭堅書論(上)
黃庭堅論書85則(中)
黃庭堅一夜三點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