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的探索

2022-07-13 20:52周月紅黎海珍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6期
關鍵詞:教學團隊思政課程新工科

周月紅 黎海珍

摘要:自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思政格局形成以來,核心要求就是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現代化應用型人才。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民辦高校要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要厘清新工科提出的背景,解決掣肘教學團隊建設的問題。文章通過剖析問題根源,明確應用型高校辦學定位,圍繞制度建設保障團隊發展、通專融合擴大團隊建設廣度、賽教結合豐富團隊建設內涵構思教學團隊建設,實現“跨學科、應用型、新體驗”協同育人。

關鍵詞:新工科;課程思政;思政課程;教學團隊

基金項目:南寧學院2021年度校級教改項目“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n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研究”(2021XJJG25)。

作者簡介:周月紅,南寧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黎海珍,南寧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廣西南寧530200)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2)06-0128-04

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類別多為工科類,課題組成員通過座談調研發現,應用型本科高校特別是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教學存在如下問題。一方面,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較少系統研究思政元素的融入,忽視了對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辯證性,以及家國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考能力的培養,盡管在課程思政推行過程中此種狀況有所改善,但是在實施中仍存在專業課教師不知何為思政元素,不知如何設計課程思政等問題,對課程思政的認知、重要性的認識、能力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師授課對象是各個專業的學生。通過座談調研發現,其授課內容也只注重政治理論的講授,忽略結合授課對象的專業背景來闡述相關理論,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適用性不強,從而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授課出現“兩張皮”現象,未能達到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因此,如何建設一支勝任、善任、樂教、善教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教學團隊已然成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背景及現狀分析

(一)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背景

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各國發展的寶貴資源。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服務社會三大職能,不僅要傳播知識,更要注重思想培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此,教育部辦公廳在《教育部關于推薦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對于新工科的研究試點,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工科優勢高校組、綜合性高校組、地方高校組,對這三種開展不同課題實踐研究,目前已有部分成果被應用。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各教師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各教師應當“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政課共同育人,形成協同效應。在此發展背景下,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教學團隊建設對培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現代工程師尤為重要。把教學團隊建設作為探索加快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工程卓越人才,既強調教學團隊在引領變革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指明了今后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推進方向。

(二)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現狀

自從課程思政探索以來,取得不少應用成果,如“思政課+顯性思政”“專業課+思政元素”“通識課+思政元素”“大學工+隱形思政”育人模式相繼誕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對各學科專業課程思政開發情況以及課程思政推進中的問題與改進思路研究較多,而對應用型本科高?!罢n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探討不多,特別是在新工科背景下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教學團隊建設的探討極少,“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1]。

首先,教師理念未能從根本上轉變。高新科技快速發展,經濟發展方式日新月異,在實用主義的影響之下,一些應用型高校專業課教師信奉著技術至上的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的是技能與技術掌握潛力的挖掘,而忽視專業知識背后的人文價值和文化底蘊。有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是生搬硬套,不敢大膽講授有關思政的內容,還有教師將其占用為專業授課時間,這些消極的觀念導致課程育人的實效性減弱。其次,思政課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應用型民辦高校的思政課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年長的返聘教授和剛畢業的碩士居多,導致創新能力不足,教學理念未能適應應用型民辦高校教學發展要求,因此在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團隊建設過程中,教師觀念轉變是首要工作。再次,師資隊伍國際化視野欠缺。應用型民辦高校受資源約束局限,辦學定位通常是為地區發展服務,師資結構同質化嚴重,人才引進缺乏國際視野,不利于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新工科人才。最后,缺乏系統的機制支持。在新工科背景下推進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要求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都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使學生在課堂上既能掌握專業知識,又能受到思政教育。除了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外,各個部門和學院之間也要凝聚共識,建立暢通的協同育人保障機制,在教學部門到行政部門的雙重支持下共同打造好協同育人團隊。但現實卻差強人意,協同育人團隊建設缺乏教學部門和行政部門的機制保障,許多工作僅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實際的考核評價機制并未落實,特別是缺乏深度融合,這導致協同育人團隊的成員組成、目標、宗旨、經費落實等舉步維艱。

二、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展望

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民辦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不能一蹴而就,應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學團隊建設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單一力量,需要行政、教學、教師等三部門聯合,為團隊建設、學生發展保駕護航。本文以南寧學院為例就團隊建設提出展望。

(一)制度建設保障團隊發展

夸美紐斯曾指出:“學校的長處全在于制度,它包括了學校發生的一切事,因為制度才是一切的靈魂?!盵2]247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制度是保障。在團隊建設上,以滿足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為導向,要求成員能夠增強團隊教育改革創新力度,及時捕捉新工科發展趨勢對于團隊建設的要求。因此,團隊成員應具備政治覺悟高、專業本領強、創新意識足的特質,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對“四有”好老師的要求,以此為團隊制度建設的導向。在價值傳承方面,馬爾凱也曾指出,“學科知識是在同行研究者磋商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只有經過直接互動,學科知識才能得以有效傳播”[3]97。因此,需要確立團隊的合作氛圍是合作與競爭的關系,更應該在價值理想和專業技術上樹立共同的目標,以此加強團隊凝聚力。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到:“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教師在團隊建設中擁有較強的歸屬感、人情味,那么這個主力軍在人才培養時就能增強責任感,傳遞正能量。

另外,要明確團隊建設是系統、連貫和持續發展的,應用型民辦高校受資金保障、人員流動等因素影響較大,因此需要得到各層級部門的支持,使黨委成為團隊建設的核心領導力量。建立“以一導多”的機制,所謂的“一”是指思政課教師,“多”即是專業課教師。建立“以一導多”機制的目的就是思政課教師在重大問題上起到領航作用。各專業課教師各司其職,明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在信仰引導、價值觀念上保持一致,配合完成人才培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學校黨委領導機制,成立專門的協同育人團隊建設指導委員會,逐步構建育人體系,切實保障團隊建設良性循壞。

(二)通專融合擴大團隊建設廣度

要使教學團隊建設能夠順利進行,首先必須處理好專業體系、思政體系之間的關系。以南寧學院為例,學校的辦學理念是“應用型、開放式、新體驗”。辦學使命與傳統的綜合性大學不同,評價標準、辦學模式、人才培養目標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學團隊建設也不同。只有立足校情,把握趨勢,扎實實踐,才能在教學團隊建設中取得進步。一方面,以學校教務處牽頭,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平臺,各二級學院相配合,以“四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與各個二級學院專業課教師結對共建的機制。即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資深教授帶領較年輕教師的導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上指導專業教師開展教學,每個學期學院教師都要深入對接的專業二級學院開展聽課、研學課程思政實施的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幫助專業課教師更好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從一對一到點面結合,專業課教師與學院教師相互學習相互融合,加強溝通與交流,破除專業隔閡與促進育人觀念轉變融合,做到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另一方面,結合南寧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學宗旨,經過幾年的有效探索實踐,各個二級學院教師推薦作品。以學生為中心的熱門專業課為主線,“通專結合”的育人路徑。推動思政課與信息技術融合,初步建立起“教師—學院—學?!薄叭墶庇私虒W團隊,做到每門課程有思政,每位教師講育人。

(三)賽教結合豐富團隊建設內涵

新工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適應新時代技術發展的現代化創新型、應用型人才。與一般的人才培養相比,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更注重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學習能力、扎實專業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修養品格。由此可見,具備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在電子、能源、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土木工程、計算機等領域作出創新和貢獻的人。新工科建設作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重要途徑,為人才供給側改革提供了可行的實施路徑。育人是高校功能之一,創新創業教育是實現學生由學習領域向創新創業領域轉變的途徑之一,創新是為了誰?創業是為了誰?這個核心觀念必須清楚,就學生而言,需要具備深厚的家國情懷,擁有創新創業為民、創新創業為國的堅定信仰。

南寧學院在廣西的應用型大學中率先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納入大學建設總規劃。將“創業有能力”寫進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全鏈條,搭建校企合作企業重要載體,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組織開展專業學科技能大賽及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等比賽項目,通過“賽教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形成多元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構建“三金工程”“三春計劃”等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體系。逐步構建了“課程體系”“師資體系”“孵化體系”“文化體系”“保障體系”相結合的應用型大學“五位一體”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培養適應新時代新技術新發展需要的新工科應用型人才,在實施過程中將思政課教師、通識課程、成績顯著,這次參加全區創新創業比賽,南寧學院有18個項目進入決賽,有13個項目獲得了金獎。

(四)結合廣西區位優勢拓寬教學團隊建設的深度

賽教結合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中國特色新工科應用型高校改革的路徑,這是南寧學院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和講好大思政課的重要抓手,實現“做人有品格、就業有本領、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人才培養目標[4]4,達到以賽促學、促教、促改、促創的良好循環格局,為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教學團隊的相互融合提供平臺,豐富了教學團隊的內涵建設。

2021年,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創新育人方式,優化育人體系?;谛鹿た平ㄔO發展趨勢,南寧是“一帶一路”沿線發展的重要平臺與橋梁,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加強合作的重要窗口,南寧學院結合應用型辦學性質,結合自身處于“一帶一路”重要窗口城市的特殊位置,將“開放式”作為辦學理念之一,率先在廣西探索形成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深度融合的協同育人模式,這就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教學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團隊建設要結合廣西區位優勢,努力將專業教師與思政課教師的優勢與特長相互結合,共同培養具有開放型人格的服務廣西經濟的合格人才。

四、啟示與思考

經過探索與實踐,南寧學院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教學團隊建設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難與阻礙,為適應新工科發展趨勢,南寧學院這種應用型民辦高校還應該加強人才引進與激勵機制建設,擴大團隊協作廣度,推進國際化進程,不斷優化團隊建設。首先,加強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建設。應用型民辦高校因其辦學性質,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從而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性。為了保障團隊良性循環發展,應用型民辦高校需要在人事管理、崗位聘任、職稱評定、科研和教學評價等制度上作出有利于團隊發展的調整。其次,擴大團隊協作廣度。育人團隊協作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的合作,更應該在實踐教學層面加強協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制度,保障團隊良性發展。再者,推進團隊國際化進程。中國已走向國際化舞臺,共筑中國夢的偉大理想信念需要充足的高素質、技能型勞動人才。應用型本科高校是培養新工科人才的主陣地。大學人才培養關鍵在于教師的傳導力量,因此應推進教師團隊國際化,積極拓展人才培養渠道,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工科人才,構建起“跨學科、應用型、新體驗”的協同育人宏偉格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 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夸美紐斯.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M].任鐘印,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邁克爾馬爾凱.科學與知識社會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4]陳雄章.應用型課程改革新體驗——南寧學院走應用技術大學之路論文集2018[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聶慧麗

猜你喜歡
教學團隊思政課程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對高校思政課程創新的探索
傳統節日德育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
土建類專業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研究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校企雙師團隊建設研究
生物工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網絡營銷》精品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