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區中學語文“鄉土文化”教學探究

2022-07-13 19:51蒙勇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鄉土文化山區鄉土

蒙勇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鄉土文化”是“一種物質、精神、生態的綜合,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洗滌,體現了不同地區群體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具有其獨特的內涵和價值。實施鄉村振興應充分運用鄉土文化資源,為鄉村的發展注入動力與活力。在鄉村振興和三新雙重背景下,在山區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挖掘和使用鄉土文化的課程資源實現多贏,已成為一個倍受重視的課題。

一、將鄉土文化融入山區中學語文教學的必要性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社會和生活是教育不可分隔的重要組成部分,呼喚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生活。生活教育理論相對于舊的教育理論在傳統意義的課堂和課程的基礎上有了開拓,啟發人們在育人模式上有了新的認知。新時代的山區中學教育,理應承繼順應時代發展的教育思想,本該浸染鄉土的生活氣息,努力使教育與生活充分融合。然而現實卻是,面對應試的指揮棒山區教育不堪重負、力不從心,發展的各種客觀束縛讓教育者只能臨淵羨魚、望洋興嘆。城市與鄉村的教育被一條鴻溝阻隔,鄉村教育逐步走向僵硬與教條。

國家繼扶貧攻堅之后,吹響鄉村振興的號角,山區教育迎來發展的大好機遇。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經幾輪的教改,中學語文課程的方案與標準也日臻完善。對辦好鄉村教育、辦好民族地區教育而言,鄉土文化作為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地方振興的重要載體,成為三新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手段,將鄉土文化融入山區中學語文教學意義深遠。

(一)圍繞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地方語言建構與運用的需要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漢語語言分為普通話和地方方言兩類。地方方言具有地方個性,特有的語言形式豐富了普通話的表達機制,賦予其獨特的審美意蘊,理應得到傳承與發展。鄉土文化作品(言語、文字)是生動的地方語言教材,對地方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更好地傳承地方方言意義重大。

(二)針對山區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護,青少年人格健全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拔拿魈貏e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苯陙砩絽^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缺乏自信是問題導致的眾多因素之一。試問,一個不提倡、不學習、不珍視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何來自信!培養出的青少年又如何能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可見,能否很好地傳承鄉土文化關乎鄉村青少年身心能否健康成長。

(三)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挖掘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的需要

新時代、新課標背景下,教育十分強調、注重對學習資源的開發,要求給予學生充足、豐富的課程素材和學習資料,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對于山區中學語文教學而言,鄉土文化當中飽含著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財富,應當充分地開發和利用,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文化養料,從而實現課程資源的豐富和課程結構的多樣,更好地促進新課程改革的發展。

(四)根據辦好民族教育、以民族教育為抓手實現民族振興的意旨,發揚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鄉村、締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教育發展正在大跨步向前邁進,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之一是解決山區教育發展問題,教育振興是“興國安邦”的核心要素,是提升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主要措施,是辦好民族教育實現民族振興的重要抓手。

二、鄉土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路徑

(一)構建課內四維體系,實現鄉土文化在聽、說、讀、寫當中貫穿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四種基本形式和四種基本能力,教師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來達成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經調研了解,過去一段時期在鄉土文化這一概念出現并被嘗試作為教學內容引入中學語文課堂的時候,進行實踐的大部分老師對它的價值認知存在誤判,導致教學思想保守,教學手段單一,往往局限在教師的講或者學生的讀兩種形式上,沒有把鄉土文化教學貫穿在聽、說、讀、寫四要素共同構成的主線當中,教學片面且流于形式,無法實現學生語文能力在鄉土文化背景下的真正提升。

(二)構建課外多元網絡,推進鄉土文化在大語文環境中的滲透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既得益于課內,更得益于課外。只有充分利用大語文的熏陶環境,積極構建起以鄉土文化為主題的課外多元網絡,才能更好地讓鄉土文化在山區中學落地、生根、發芽。作為實驗,筆者所在學校都安高中正在積極實施,構建比如《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山區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鄉土文化”的路徑研究》的鄉土課題建設、鄉土校本教材建設、鄉土校園文化建設、鄉土社會實踐建設、鄉土景觀建設等多元一體化建設的網絡,極力營造瑤壯鄉土文化的大語文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活中、在實踐中、在耳濡目染中培植鄉土情懷,樹立民族自信,激發愛鄉愛國熱情,自覺地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

(三)構建評價體系,引導鄉土文化登上高雅之堂

新課程改革中涉及的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即如何制定并做好教育教學的評價,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關系到改革成敗的核心問題。歷史告訴我們,任何過往的改革都有著去除舊弊、彌補不足、促進發展的美好愿望,但假若改革的實施內容不能和科學的、客觀的評價有機地統一,建立有效的聯系機制,其勢必引起大的動蕩,反而適得其反。

三、結束語

弘揚鄉土文化,任重道遠。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山區中學語文教師在此番新課程改革中,在黨中央鄉村振興政策號召下,將主動順應時代變化,勇于改革創新,因地制宜積極開發好鄉土課程資源,緊緊圍繞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積極探索鄉土文化教學的實踐路徑,從課堂內外建設著眼,從評價體系建設著手,為學生營造鄉土文化良好氛圍,讓學生耳濡目染增強自信,培養鄉土情結和國家情懷,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助力鄉村振興,以民族的特色打造出各民族團結的共同體。

猜你喜歡
鄉土文化山區鄉土
山區低等級公路設計的幾點思考
江瀾新潮
山區
鄉土分外妖嬈
借助鄉土文化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借助鄉土文化資源 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試論新背景下鄉土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回歸與運用
解決山區環境問題的制度導向
最后的炊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