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對農村高中語文《邊城》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思考

2022-07-13 20:51錢建仁張何秀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6期
關鍵詞:邊城整本書核心

錢建仁 張何秀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忽略核心素養目標,未能使學生充分了解閱讀難點,且學生自身缺乏閱讀興趣和自覺性,導致整體閱讀教學質量偏低。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對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核心素養涉及思維發展與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文化傳承與理解以及審美鑒賞與創造四大要求?;诤诵乃仞B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通過整本書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其閱讀能力,促使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為其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整本書閱讀教學強調以學生為閱讀群體,圍繞核心素養設置閱讀任務,引領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語言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本文以《邊城》為例,探究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農村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以期給予相關教育者參考借鑒。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分析

整本書閱讀教學是一項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置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操作性較強的任務等。選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本書應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后的書籍,即學生在課外閱讀后,教師在課內負責指導提升,幫助學生內化知識。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并有效地把控閱讀過程。同時在此過程中有效地滲透閱讀方式,引領學生在閱讀、探究、交流、分享、思考等一系列過程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思維發展與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造等核心素養。

一般語文教材以單元形式設置篇章閱讀教學,大部分篇章為作品節選片段,包括優秀邏輯、修辭、語法、字詞句等,其教學傾向于具體領域以及語文學科知識實踐等。整本書閱讀教學則側重于從宏觀層面把控閱讀對象,換言之,學生在閱讀整本書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經驗深入把握作品內涵與邏輯。從閱讀時間上來說,教材文章一般是編創者精心選編且集中在課內的,雖然篇幅短小,但其承載的內容和信息量相對豐富,教師授課和把握學生的閱讀過程比較容易,但其弊端是存在較重的人為選擇痕跡,容易使學生片面化地理解作品內容。而整本書閱讀以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為主,所占時間較長。大部分學生會在課外完成自主閱讀活動,課堂主要聆聽教師的指導或和其他學生相互交流討論,課上指導依托于課外閱讀,二者缺一不可。整本書閱讀雖然會花費較多時間,但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理解作者嚴謹的邏輯思維,并整體感知文本,養成從多角度思考的習慣。事實上,整本書閱讀與篇章閱讀互為補充,可逐步提升高中生的閱讀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農村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以《邊城》為例

(一)做好課前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步驟之一即導讀。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迅速走入文本。教師做好課前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縮短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需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在感性思維的引領下展開理性探索,切實提升閱讀質量。

1.激發閱讀興趣

相關研究者指出,興趣即個體對某種活動或在認識某種事物時所展現的愛好傾向。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他們對知識產生探究興趣后就會投入大量精力,提升學習效率。同理,當學生體會到整本書閱讀的樂趣后,就會帶著愉悅的情緒閱讀文本,故而教師應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閱讀。例如教師在介紹整本書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作者的生平。毫無疑問,偉大的作品出自優秀作家之手,很多作家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頗高的文學素養、細膩的感情與較強的想象力,他們會深刻且靈敏地體驗、感悟生活,總之,一名優秀的作家必然有其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文本蘊藏著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認知,閱讀作品就是在和作者交流,感悟作者不同于他人的思想。比如《邊城》的作者沈從文先生曾兩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說明其作品閱讀價值較高,值得學生深入閱讀賞析。

2.布置閱讀任務

教師需為學生布置科學合理的閱讀任務,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設計閱讀任務單能引導學生有序閱讀,自主學習。相關研究者認為,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創設學習任務單,有利于實現預期閱讀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尤其在核心素養引領下,學習任務單的創設關系到整本書閱讀教學質量。

以下為《邊城》整本書閱讀任務單:

除了上述分階段閱讀任務,教師還要設置總體閱讀任務,即借助多渠道查找關于作者的資料,了解其生平和創作背景,采取隨文批注的方法對書中值得評價和鑒賞的語句進行賞析。記錄閱讀中產生的問題,歸納總結文中對邊城風俗、風貌的描寫,最后寫一篇讀書筆記。

(二)在閱讀中有效指導,引領學生解析疑惑

1.結合語境,開展閱讀教學

語文是一門學習、掌握、應用語言文字且集實踐性與綜合性于一體的課程,所以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為語言建構和運用。語文教師在整本書閱讀中,可引領學生結合語境深入品味作品語言,并理解特殊語境中的語言含義,進一步強化語言理解能力?!哆叧恰纷掷镄虚g流露出湘西文化,如翠翠在以為二老欺負她時說出的罵人話“你個悖時砍腦殼的”,表現了翠翠惱怒的心理,也為后續翠翠發現誤會后對二老心生好感進行鋪墊。結合語境分析文本,能強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語感。

2.創設情境,開展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應為學生推薦內涵豐富、語言規范經典、文化價值與思想水平較高的文學作品。因此,整本書閱讀文本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思想?!哆叧恰放c高中生閱讀需求相符,學生經歷小學、初中兩個階段的學習后已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繼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對于文學作品閱讀而言,興趣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前可設置相關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這不僅促使學生保持閱讀興趣,還能初步理解小說內涵。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邊城》前設計以下問題:(1)小說中描寫的主要人物有哪些?(2)分析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并嘗試繪制思維導圖。(3)簡述與重要人物有緊密聯系的事件。(4)閱讀《邊城》后,若你的好朋友對該小說產生興趣,你該如何對其進行介紹?上述問題基于小說情節和人物展開,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和思考,能夠深入理解文本。與此同時,問題也是任務,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有目的地閱讀,并在此基礎上分析、解決問題,響應了新課程標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要求,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除了設計問題,教師還可以開展具有挑戰性的閱讀活動,如議題寫作;也可以要求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寫讀書筆記。當前“以寫促讀”的語文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借助寫作梳理并思考自己的閱讀感悟,達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教師可以針對《邊城》中極具特色的景物描寫設計讀寫題目:有人指出,小說中的景物描寫突出了人物所處的環境,也是人物的外化,所以景與人緊密相關?!哆叧恰分芯拔锩鑼戯L格極其鮮明,請你以該小說為例,暢談自己的想法。針對上述議題型寫作,教師需在設計題目時嘗試適當放手,避免因過多限制影響學生思維發散,議題設計應松緊適當,切實發揮讀寫優勢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讀書會,讓學生參與閱讀實踐活動,積極響應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要求。教師在讀書會上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探討《邊城》中爺爺、翠翠、儺送、天保等人物形象。例如,在分析二老時可引領學生將其情感經歷劃分為多個階段,從而深入理解二老的人物形象。

3.解讀文本

審美鑒賞與創造為語文核心素養之一,該理論基礎為對話理論、接受美學以及建構主義,具有顯著的愉悅性、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可以說是體現文學作品審美價值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健全完善學生人格和提升文學藝術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語文教師和學生相比,其閱讀經驗相對豐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自身積累的經驗與學生溝通交流。在《邊城》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從人物特征、環境、思想主旨、語言等方面深入解讀文本,使學生在解讀中形成獨特見解,提升審美鑒賞水平。例如作者在小說中成功塑造了很多性格鮮明且極具個人魅力的人物形象,如天真、善良、內斂且渴望愛情的翠翠,淳樸且對愛情始終如一的儺送,當兄弟二人同時對翠翠心動時都有成人之好的美德。學生在解析人物形象過程中能夠深刻感悟作品中的人情美。

(三)課后相互交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師在課后需組織學生針對文本相互交流,其中課堂交流是主要方式之一。在整體閱讀后,師生、生生之間相互反饋和交流對同一文本的不同觀點和產生的疑惑,課堂生成是其最終指向。交流討論是課堂不可缺少的環節,充分體現學生思維、認知、語言表達等能力。尤其對于整本書閱讀而言,不同學生在閱讀后會產生不同見解,學生在課堂交流中會從不同角度質疑和思考,并提出相關見解,思維在交流過程中相互碰撞,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增強文本鑒賞水平,鍛煉語言思維能力。例如分析文本要素:在整本書閱讀的基礎上分析作品邏輯關系、語言、寫作技巧等。教師在《邊城》教學中,先引領學生分析人物形象、風俗、環境和語言等,由此了解小說詩歌化的獨特風格。在人物形象方面,《邊城》展現了純美的人物特征,且這種特征受安靜祥和的生活環境與天然美景的影響,故事中的儺送兩兄弟和翠翠祖孫將純美人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景物描寫方面,故事發生的地點為湘西某小鎮,該地區雖交通不便,但自然環境極其優美,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在此,也因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化風格。作者在小說中描繪了當地的自然風景,所以學生在閱讀中需認真品味并在此基礎上感悟人物的形象和心理。在風俗方面,作者對湘西的情感十分深厚,該地區為多民族聚居區,特有的民俗風情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在語言特色方面,《邊城》語言質樸、清麗、自然,學生在閱讀中可感悟其獨具特色的語言美,并在寫作中加以運用,達到表情達意的效果。

除了分析文本要素,還可以讓學生相互展示閱讀成果。學生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成就感,保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展示的閱讀成果了解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實際閱讀情況,同時可以設計多元且豐富的展示活動,如辯論賽、讀書筆記分享會、表演舞臺劇等,促使學生在不同活動中增強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閱讀《邊城》整本書后,教師可通過“給翠翠的一封信”和“讀書筆記交流會”等主題活動,考查學生理解文本的程度。學生在主題活動中表達交流,內化知識,逐步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能較好地增強學生語言理解和建構能力,從淺層閱讀理解過渡至深層閱讀,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審美鑒賞水平,拓展文化視野,感悟不同文化,進一步發展思維,實現預期閱讀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學情,從多方面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推動學生核心素養整體協調發展。

【本文是安徽省銅陵市教育科研2021年度立項課題“核心素養下農村高中整本書閱讀的現狀及策略探究”(課題編號:tl2021002)階段性研究成果?!?/p>

猜你喜歡
邊城整本書核心
插畫《邊城之湖上閑思》
邊城之炊煙繚繞
《邊城之隔江望秋》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論語》整本書閱讀
塞翁失馬
統編教材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策略——以四年級《夏洛的網》閱讀指導為例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課程體系建設必須斟酌的基本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