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2022-07-14 01:36孫明霞
魅力中國 2022年3期
關鍵詞:情景情境作文

孫明霞

(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區上板城初級中學,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

語文學習中的作文環節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思想水平處于一個比較稚嫩的階段,若想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實力,需要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多媒體資源、課外實踐活動、課堂討論、現實生活等都會成為有效的教學情景,增加學生在文章布局、作文立意、修辭運用方面的能力。情景教學法具有科學性的原理,提升了學生的內在自我驅動力,也強化了師生之間的合作,其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一、情境教學的原理和作用

(一)人的情感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

情境教學在本質上是以情感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認知活動,進而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情感對認知活動的促進作用體現在三個層面。

1.動力。學生的認知活動受到內在動力的驅動,而積極樂觀的情感是提供這種內在動力的重要條件。

2.調節。學習過程中存在情緒的強弱之分,學生的思維、記憶效果以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都會受到這些情緒的影響,過于強烈的情緒或者過于平淡的情緒都會制約學習效果,情境教學可利用特定的情感和場景調節學生的情緒,使之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3.強化。由于情境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情感作用之下,學生認識活動會得到強化[1]。

(二)提高認知的直觀性

人腦具備多方面的能力,邏輯推理和分析由大腦左半球完成,視覺上的直觀感受、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由人腦的右半球來完成。寫作從表面上看是對語言的組織和運用,似乎和人的邏輯推理能力更為密切。情境教學是通過更為直觀的視覺元素,充分調動學生的右腦,進而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直觀性的認知,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強化知識的記憶效果。寫作中要求學生不斷積累新的詞匯和素材,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組織文字,顯然,直觀認知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

(三)思維科學的相似原理

情境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化抽象為形象,學生在某一種情境之下能夠體會到豐富的形象化元素,同時,事物之間本身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同一類事物,而這種思維科學的相似原理是知識遷移的前提。情境教學法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因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大多以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為主,其中大多是對特定故事情境的描述[3]。學生此時可利用情景化的思維將自己掌握的經驗遷移到作文的故事情節中。

二、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結合生活情景開發思維

初中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正在形成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思維特點在于沒有固定是一個流體的狀態,即他們雖然具有獨立思考的意象,但是這種趨勢還是不明顯的。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牢牢抓住這個基本特征,去有效進行情景的搭建。傳統的語文寫作通常都是由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面對于作文的題目進行固定命名,當前對于構建好的情景教學則更加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狀況,以激發他們的興趣以及天賦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其實很多的生活實際場景都是具有很多哲思的,只有教師事先發現這樣的規律才能夠將這樣的思想傳輸給學生。質樸的生活情景是激發寫作靈感的主要源泉,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大膽創新,才能夠從實際的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4]。

例如在討論關于命題秋天的作文時,各個人的家鄉或者生活環境都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因此在進行這個命題之前可以事先讓他們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知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并且在正式定稿之前可以將班級分配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將他們的思考分享在群組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這篇作文可以由教師帶隊在秋天完成,在接近自然、觀察自然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獨特感悟才能夠不斷激發自己的靈感。通過這樣的集體旅行,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將自身的靈感通過文字表述出來,并且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有效拓展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營造生動場景

語文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并且內容豐富多彩,如果不借助多種手段進行結合使用這種表現的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當前的多媒體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教師應該能夠隨時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發展。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語文課本中所涵蓋的圖像、文字等更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更加方便他們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這項技術尤其適用于初中階段的語文作文教程,語文作文的寫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這需要學生們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方式,因此利用投放視頻的模式能夠將作文練習中的各種方法以及內容直接展示在他們面前。另外多功能的投放技術能夠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的模式下進行學習,他們的興趣能夠得到很大提高。例如初二的課文《錢塘江觀潮》,對于內陸的學生而言,他們很多人沒有直接感受過海浪的澎湃,甚至不少的學生對于漲潮基礎知識都不是很了解,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發展,當前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樣的技術以視頻的模式展示給學生,在觀看潮漲的視頻后,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能夠感情更加充沛。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經表達過,自己受到閱讀的啟發,在中學階段寫作文時嘗試運用虛構的方式,結果老師對他的作文大加贊賞,那是對他寫作方式的肯定,后來他就經常運用虛構的手法,直至成為一名作家。實際上寫作主要是運用各種類型的素材,傳達作者想要表達的事物和思想,有些素材來自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些內容則是學生的想象和虛構。但是學生的想象力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創造,而是對生活經驗的合理遷移。例如,“小河清澈見底,像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中”。在這個句子中運用了兩種修辭,第一個是將小河比喻成藍綢子,二者之間在視覺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第二個是將大地擬人化。實際上學生如果要寫出類似的句子,就需要對生活中的各類場景形成細致入微地觀察,互聯網平臺,尤其是現階段的短視頻,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素材,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物都能通過這些多媒體素材來觀察和獲取[5]。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力,或者虛構一個故事情節時,完全可通過新媒體素材尋找靈感。

(三)課外課內活動結合教學

初中生作文寫作中基礎組成部分為素材,素材是構成一個作文的主要筋脈。但是當前的問題在于很多的中學生因為生活閱歷的情況缺乏這樣的寫作素材。所以為了能夠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教師可以嘗試將課外和課內的活動進行結合,綜合培養他們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6]。在學校學習期間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平常的課外活動時間,明確每一次活動的性質以及目的,從而才能夠發揮出每一次活動的價值所在。任何一次活動的開展都應該首先注意做好問題的發現、分析以及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例如在每一年的雷鋒月中,都會設計很多的做好事活動,教師可以在每一個月之前就將這個題目下放給學生,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能夠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進行題目的分析以及思路的整理,在實踐中發現題目的真正意義以及寫作的真正價值。

課外活動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通過自己的雙眼去觀察整個活動過程中的人和事,而不是在閱讀中觀察別人的人生,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實踐中獲得的體驗往往更加深刻和客觀。教師可布置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文題目,作為引導學生寫作的方向。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們寫一篇自己和父母在周末郊游或者參觀動物園、博物館之類的作文。由于學生們親身參與其中,對每一個場景和畫面都是歷歷在目,寫出來的作文也更能流露出真情實感。

(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情景教學的主要人員有教師和學生,因此協調好這兩個方面人員的關系能夠為情景的搭設構建良好的基礎。為了能夠搭建一個比較穩定并且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能夠在這段關系中擔當一個比較主動的角色,主動地了解學生的學習以及知識掌握情況,作為學生而言應該更加主動地將知識空白的地方反饋給語文教師。同時新課改實施之后,語文教學的主體應該以學生為主要組成部分,教師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在營造完恰當的情景之后,學生才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完成作文課程。

1.創設師生互動的語言情境。語言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梁,教師的思想觀念大多是通過語言傳遞給學生的,在情境教學中,要為教師和學生創造互動交流的語言情境。(1)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根據教師語言中所描繪的內容構建出具體的場景。例如,在《安塞腰鼓》一文中,作者用激昂的文字描繪出擊打腰鼓時的場景,“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教師應該放慢語速,情感飽滿,學生在語言的引導下,根據驟雨、旋風和亂蛙體會安塞腰鼓的表演特點。與此同時,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怎樣的寫作才稱得上優秀。(2)引導學生將腦海中的情景以語言方式表達出來。例如,課文仿寫或者續寫是寫作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或者由教師精選出一段語文素材,學生在通讀之后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在腦海中組織故事情景,明確故事中的人物、具體事件,然后邀請部分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7]。

2.設計巧妙的作文命題。在設計作文題目時,教師可通過看圖作文的方式構建出一個形象生動的場景,圖畫情景中涵蓋了人物和具體的對話,傳達出故事的背景信息,學生則根據具體的情景理解出題者的意圖,設計自己的作文立意。這種出自生活情景的素材能夠激發學生的共鳴,同時也是對學生寫作創新意識的有效鍛煉,相對于文字形式的命題,基于漫畫情景的命題方式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不同的人看到同樣的漫畫情景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理解。

(五)創設合作探究的情景,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論語中寫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初中生在寫作學習中應該重視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每一個人的思維總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能夠為其相互之間的借鑒創造良好的條件。很多學生正是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教師可通過以下思路營造學生之間合作探究的情景。第一,討論寫作方法。在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組織學生們對作者的寫作手法開展深入研究,如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特點和作用,文章的結構布局等。學生們還要將自己以前寫過的作文作為對比的內容,觀察自身在修辭運用、人物性格塑造、文章布局方面存在的差距。在討論寫作技巧的過程中,學生們集思廣益,受到同伴的啟發,并且在后續的寫作練習中嘗試運用其他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方法,進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第二,在寫作練習前組織討論。寫作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思維活動,也是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運用,學生應該珍惜每一次寫作練習的機會,在日常寫作之前(考試除外),多去和其他學生探討,比如就自己的立意、故事結構設計等開展討論,以小組內討論的模式獲得更多的思路,然后在修正作文立意和提綱之后再動筆寫作。初中語文寫作練習中還存在讀后感練習,教師可組織學生們開展課后閱讀,并且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每一組成員相互之間組織開展課后閱讀學習,并且組內成員共同就閱讀材料中的立意、結構以及寫作技巧等開展討論[8]。

(六)通過課外閱讀學習為學生創造和優秀文本交流的情景

寫作始終都是一個先有輸入,后有輸出的過程。初中生要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就要在日常學習中加大閱讀的力度,通過名家的作品感受文字的魅力,并且經過持續的熏陶,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全面提升。課外閱讀是一種高效、高質量的寫作學習模式,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借助課內外的教學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們開展長期的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可為學生們遴選出一批高質量的書單,內容方面可涵蓋散文、小說、詩歌、童話故事等。然后組織學生們通過信息化工具開展討論,學生們自己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日常讀書心得,向其他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作品,然后借此來形成良好的互動式學習模式。

三、結束語

情景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靈感,充分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將情景教學應用在初中生的習作方面,能夠給學生們提供充足的寫作素材。經過很多的實驗證明,初中生的語文作文能力若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有效創新。情景教學中要積極運用多媒體資源、課內外實踐活動以及課外閱讀等教學方法。

猜你喜歡
情景情境作文
情景交際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樓梯間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輕松模仿,開口即秀
感悟三角形的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