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黨群團組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協同育人機制探析

2022-07-14 01:36賈慧敏
魅力中國 2022年3期
關鍵詞:黨群團組織第二課堂

賈慧敏

(北京農學院,北京 102206)

“協同育人”是將育人的元素相互協作、互動、協調和資源整合,解決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問題,特別是育人資源單一,資源之間協調不暢,難以突破創新等問題。文中主要闡述了研究生的黨群團組織如何協同發力、協同推進,如何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斷創新,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新模式。

一、“三全育人”理念

“三全育人”是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統籌協調,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內涵與價值旨歸。這一理念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現出良好的運用價值和成效。許立磊[1]提出:“三全育人”能夠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性,能夠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能夠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叭恕逼鹾洗髮W生成長成才規律,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與發展方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落實高?!叭恕崩砟畹闹匾ナ?,也是落實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育人過程中各個要素的作用,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環節,構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尤為重要。

二、研究生黨群團組織特征

2015 年7 月,中共中央召開了黨的歷史上第一次群團工作會議,總書記強調了群團組織“重要法寶,兩個基本”的重要地位,明確了群團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三性特征,并且全面提出了新時代群團組織改革與發展的具體要求。中共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意見》指出,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群團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

2018 年10 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指出:“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盵2]研究生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重要的基層黨組織,是團結廣大優秀的研究生人才的主陣地,也是培育黨的事業可靠接班人的主陣地,更是實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堅強戰斗堡壘。張詩琴[3]在文中提到,研究生黨支部的德育功能體現在有利于廣大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愛國主義情懷;有利于整個研究生群體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發展,實現自我價值。

本文中闡述的群團組織指高校研究生的團支部和研究生會,這兩個組織囊括了所有在校研究生,也是目前高校研究生主要的兩個主要學生組織,在研究生團員培養和第二課堂活動拓展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研究生黨支部是黨組織團結廣大研究生人才的主陣地,是培養研究生群體優秀學生分子的主陣地。研究生團支部承擔著教育培養青年的重要責任,是黨支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對團員進行教育和管理,為黨支部培養推薦優秀團員,開展團支部建設工作是團支部最主要的任務,也是黨建工作的基礎。兩者是緊密聯系,相互促進,互相影響的。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黨群團組織協同育人機制

(一)貫徹“全員育人”,實現以點帶面,以面促點

高校研究生黨群團組織中的成員,是學生的骨干,優秀的分子,在研究生導師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者、輔導員、其他老師之外,這些優秀的學生群體也都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出不容忽視的作用,他們學生第二課堂的引領者、促進者、也是參與者。為此,充分將黨群團的力量發揮出來,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緊密結合,進而在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基礎上,將“全員育人”要求做出良好的貫徹。

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輔導員負責,研究生黨支部、研究生會、研究生團支部都是輔導員開展十大育人工作的抓手和載體,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生黨支部始終發揮思想引領,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黨支部建設、黨員培養系列工作,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團支部的建設工作,培養更多的團員加入黨組織。研究生團支部跟著黨支部的節奏,開展團員培養工作、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為黨培養后備力量。研究生會協助輔導員開展第二課堂的相關活動,如完善研究生的獎學金評定細則,為研究生提供優質的資助服務;豐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活動,如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心理團體活動等;研究生會開展宣傳活動,也是學院研究生整體風貌展示的一個窗口。

黨群團三者協同關系作為研究生階段主要的社會關系,存在于學生朋輩之間的互動過程中,既深刻影響著研究生學習生涯過程,還存在朋輩的關系貫穿于整個研究生生涯始終。研究生群體相較于本科生群體思想更為成熟、社會角色更為多元。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研究生黨群團這個第二課堂的核心育人載體,構建符合新時代研究生特點的育人體系,培育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實現全員育人的工作目標。

以黨建為引領,借助群團之力,形成多元主體育人的工作合力。實現不僅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還通過群團組織搭建的實踐平臺,以黨日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活動、文體活動、專業實踐活動,構建貫穿于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專業實踐的育人環境,形成“三全育人”工作良性循環體系。高校應該加大研究生會和團支部的建設,提升基層組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組織活動質量,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提升黨建工作與“三全育人”工作的融合度。通過協同機制的研究可以促使組織機構的改革和調整,積極探索建立協同融合、互聯互通的黨建引領育人工作機制,比如謝靜嫻4 提到在學生組織部設立黨支部,利用非層級化的黨建方式,讓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深入育人工作環節,強化與普通學生黨支部、各類學生組織等之間的同頻共振,強化與教師、輔導員、管理人員之間的聯動機制,凝聚多元主體育人的工作合力。通過黨群團的力量融合多元的育人力量,實現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的良好工作效應。

(二)貫徹“全程育人”,實現以學業生涯教育為主線的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重視覆蓋全階段和全課程,而且有必要覆蓋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視構建良好的第二課堂氛圍,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宿舍文化、實驗室文化、班團文化,強化校園文化、宿舍文化、實驗室文化、班團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和育人價值,而且有必要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從而促使教育內容以及教育方法呈現出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學習習慣以及信息接受習慣的特點,進而有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有的滲透性,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實現奠定良好基礎。

全程育人是將黨群團開展的系列活動融入研究生入學到畢業的學業生涯系列教育中。首先是研究生身份狀態的轉變都是在黨群團中實現,比如從群眾、團員、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中共黨員這些身份的經歷和轉變,黨支部、團支部、研究生會都要發揮有力的作用,在研究生的不同身份階段培養的模式不同,但是不同的身份階段參與的活動、肩負的使命、應盡的義務、學生的成長收獲,都是在黨群團協力共融下完成培養和轉變的,在黨群團開展工作中都可以圍繞這些內容增加思政教育的元素。身份的轉變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顯示,也是黨群團育人成果的體現。這是研究生過程培養很重要的一項,不是在課堂和實驗中能夠實現的,發揮第二課堂的力量尤為重要。

其次是研究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研究生生涯教育迫在眉睫,從研究生入學到畢業,系列生涯教育的開展不僅是生涯課程的理論教育,還需要有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就業力。筆者所在學院每年都會開展系列就業指導活動有:生涯第一課、就業啟動大會、就業困難幫扶、就業指導服務月、學生就業簡歷和面試技巧講座、學生就業簡歷大賽、學生職業規劃調研、學生就業指導面對面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黨支部和研究生會發揮很大的作用,黨支部的黨員和研究生會干部牽頭組織同學們參與活動。研究生生涯教育有一個認同的過程,不是所有研究生都能認識到這些培訓和指導的意義,這個時候需要帶動和引領作用,不是課程理論能說教成功的,黨員和學生干部牽頭參與組織活動基本解決了人員問題,也實現了他們發揮帶頭作用的意義,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達到雙贏的效果。

第三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到實驗室和宿舍,實驗室和宿舍是研究生活動的主要場所,研究生的思想波動和心理狀態都會因為科研壓力有所波動,把這兩個場所作為調節研究生心理和情緒的主陣地。筆者所在學院的研究生黨支部、研究生會、研究生團支部聯合開展綠色DIY、黨員宿舍綠色陽臺、綠色傳承、綠色recycle、綠色下鄉服務、感恩綠色、綠植送養等系列綠色活動,并申請課題和開展項目研究,真正實現特色凝練項目,通過項目又返促特色,促進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開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將綠色育人理念全面應用到學生思政教育中,通過第二課堂搭建橋梁,培養學生愛校如家、學農愛農的精神,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

第四是研究生會學術部借助科研交流平臺,由優秀學術論文發表者,研究生獎學金獲得者、科研創新優秀學生等成員組成的學術團隊,采取學術沙龍的形式與學院研究生一同分享科研心得及經驗,為學院研究生的學術營造氛圍。學術需要在交流和科研活動中提升創新,研究生目前科研交流僅限制于同門實驗室內,有很大的局限性,黨群團組織搭建平臺為研究生學術科研提供交流機會,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能不斷交流科研心得,同時接受他人對科研成果的建議和意見,學習他人處理問題的方法,拓寬知識范圍,激發創新意識。

(三)貫徹“全方位育人”,實現綠色育人模式的構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需要整合多項育人資源,特別是在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方面,研究生黨群團組織構建育人平臺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筆者所在學院將農口專業知識及生命科學研究貫穿思政教育中,挖掘的生命科學教育的價值思索來推動優化立體型人才的全面發展。多年的工作經驗,構建一個綠色育人模式,即: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引導式為學生尋得成長目標,搭建各類平臺讓學生找到合適的土壤環境,調整梳枝剪葉,輔助樹內加工、吸收,成長為參天大樹。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為導向形成一個學生第二課堂教育的良好機制,為學生工作和思政教育提供思路,增添能量。綠色育人模式,意在提升研究生的實踐能力,拓展育人實踐載體,充分優化研究生課外實踐平臺,構建實踐育人體系,讓研究生在實踐中提升自我,增強責任感。研究生的黨群團組織通過各種形式構建多元化的教學實踐平臺,例如:綠色陽臺打造、蔬菜陽臺種植、微景觀等,將專業教學與第二課堂的實踐鍛煉進行多維度的深度融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高校教育的“做中學,學中做”“邊學邊做”。

總書記指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潤、感染、熏陶,既要重視顯性教育,也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實現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研究生黨群團組織平時扎實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充分挖掘校園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先進文化等教育活動;通過參觀走訪、主題研討、實踐調查等,將文化的力量融入研究生的精神生活,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特別是結合專業元素開展相關活動,深度融合第一第二課堂。筆者所在學院組織學生開展五彩宿舍活動,意在通過五個顏色為主題打造研究生特色宿舍--“紅色”(黨建紅色主題)、“綠色”(專業特色的綠色主題)、“藍色”(心理健康的主題)、“橙色”(活力健康的運動主題)、“黑色”(耕讀文化特色的黑色主題)。潛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有沁心、潤心的作用,特別是結合專業元素的文化育人,是堅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培養專業認同的良好手段,更能繁榮校園文化,培育大學精神,建設優美環境。

研究生黨群團組織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育人的新模式,搭建易溝通、易發揮、易操控的網絡育人平臺。充分發揮QQ、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工具的作用,利用短視頻、微課堂等微媒體開展思想理論學習、宣傳優秀思想、樹立優秀榜樣、傳播學習經驗等,營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氛圍,緊跟時代的發展,擴充黨群團組織協同育人的新手段。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踐行價值,充分貫徹和踐行了黨中央的教育方針,是一種系統的、全面的教育指導思想和原則。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將立德樹人作為育人工作的基本宗旨,創新育人新模式,協同育人資源和力量,改進育人手段。研究生黨群團組織在管理者的協同思維引導下,通過相互之間的作用,相互之間的影響,形成了傳統活動模式,搭建各類活動平臺,培養研究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育守紀律講規矩的有用人才。黨群團組織在研究生朋輩引領教育中起到了帶頭有引領良性循環的體系,將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落到實處,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效。

猜你喜歡
黨群團組織第二課堂
新時代基層團組織工作的思考
拱辰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家門口的“紅色家園”
“第二課堂”課程化建設路徑探究
01—02合刊
互聯網背景下基層團組織建設現存問題分析與對策探究
電力企業黨群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對策
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學分認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新形勢下企業黨群工作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論黨群工作在電力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成長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