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草藥種植為載體進行農村初級中學勞動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2022-07-15 15:34梁楚舒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22年6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勞動教育

梁楚舒

摘 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學校以勞動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中草藥種植”校本課程。學校創造性地把課堂教學和勞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生帶進校內外的種植場地,體驗中草藥種植過程,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勞動觀念,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提升勞動實踐能力,形成日常生活中必備勞動技能,進行以中草藥種植為載體進行農村初級中學勞動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勞動教育;中草藥種植;校本課程

一、以生為本,開設中草藥種植課程

(一)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要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因此,學校教育教學中應將學生的能力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學生的探究能力。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勞動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要在每一個心靈里點燃熱愛勞動之火。這就說要幫助少年以及自己的雙手來參與這樣的工作,并采取這樣的方法,務必使雙手成為理智的良師”。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勞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必須要以生為本

一所學校真正的特色就是有符合學校文化和課程文化特點的課程體系。課程不同于教學,它是對教學內容與活動的系統組織,涉及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與評價等方面。因此設計出具有特色的、整合的、有彈性的與多元的校本課程體系是新課改的必然趨勢。

來自農村地區的學生,思想淳樸,風氣良好,大多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生活當中重思考,愛勞動。學校已開設中醫藥社團,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中醫藥文化”中學生知識展示活動且均有獲獎。在引導學生種植、識別、制作中草藥材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中草藥的泡沏方式,進一步認識中草藥的作用,學校還設有茶藝社,學生用桑葉、菊花、枸杞、金銀花等泡制清肝明目的中藥茶飲,切實感受中草藥的保健功效,讓中醫藥文化走進校園,播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由此可見,學校課程必須圍繞校本化的培養目標,課程是為培養目標服務的,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就是課程。課程結構以是否滿足培養目標的實現來判定其是否科學合理。根據學校的校情,形成兩大板塊勞動課程內容課程結構體系(243勞動教育課程,見下頁圖)。在各個板塊的課程體系中,體現不同的價值追求。

“2”即兩大板塊勞動課程內容:校內勞動教育課程、校外勞動教育課程;“4”即校內勞動教育課程四方面分支內容:校內環境衛生勞動教育課程、校內種植養殖勞動教育課程、勞動種植實踐活動衍生項目、校內生活技能提升勞動教育課程;“3”即校外勞動教育課程三方面分支內容:校外環境衛生公益性勞動教育課程、校外種植養殖勞動教育課程、校外家務勞動教育課程。勞動教育內容豐富多彩,富有特色。

學校以生為本,以勞動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中草藥種植”校本課程。學校創造性地把課堂教學和勞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生帶進校內外的種植場地,體驗中草藥種植過程,在勞動中培養積極健康的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勞動觀念,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提升勞動實踐能力,形成日常生活中必備勞動技能。

二、以“地”為托,實施中草藥種植課程

(一)盤活校內場地資源,保障勞動教育的實施

勞動實踐場所,是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和勞動觀念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將設置中草藥文化長廊,促進學生加深對中草藥種類的了解。中草藥種植實踐遵循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先種植菊科類等容易培植的中草藥,讓學生體驗勞動的樂趣,提高學生勞動的積極性,后期會擴大中草藥種植面積,并且引入樓頂無土種植技術。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采用不同形式,選擇不同的內容,靈活多樣地進行教學。

學校依托中草藥課程開辟中草藥種植園體驗區,讓校園變成學生勞動實踐的樂園。中草藥種植區域大致分為4大板塊:菊科植物區、水生植物區、無土種植區、園林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項目和實踐場所,預計種植中草藥種類達80余種,且開設中草藥標本展示。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意識,提高勞動實踐場所的示范作用,學校將充分利用農村人文地理優勢,不斷加強與周邊農業種植戶的協作,提高基地中草藥的生產繁育能力。

我們會根據中草藥植物生長的周期性、季節性、連續性的特點靈活安排講授、實踐的時間,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設置針對性的評價機制,有效提高學生實踐學習的積極性,以勞動實踐為主,做到理論和實踐相合,把思想教育貫穿勞動技術課的始終。通過盤活校內場地資源,定期開展課程開發專題研討、選擇經濟便宜的內容與方式開發課程資源等策略,以健全管理制度,保證課程質量;開展課程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校級合作,發揮專家作用;因時因地制宜,開發利用資源為保障勞動教育的實施。

(二)整合校外基地資源,拓寬勞動教育的渠道

堅持勞動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開展“我做爸媽的小幫手”活動。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幫家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洗衣、疊被等。鼓勵學生在家種植自己喜歡的中草藥,如茉莉花、蘆薈、檸檬等。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評價表記錄反饋到學校,確保學生生活勞動教育的落實。學生在校的勞動情況也由此表反映給家長,以增強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將學校勞動教育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利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銜接,努力實現以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進而促進社會的中醫藥文化推廣與普及。

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與社區教育之間的聯系,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為更好地拓展校外勞動場所,讓廣大學生有更好的社會勞動實踐機會。學校團支部與沙灣社區志愿服務中心緊密協作,定期組織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社會服務勞動。如拜訪老人,開展敬老活動,為老人送上自己制作的中草藥香囊,為學生積極參與并實踐勞動技能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與平臺,讓其感受勞動的快樂與光榮。

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基地勞動,讓學生感受到勞動艱辛的同時培養他們熱愛勞動人民、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培養他們在集體生活中的生活自理能力、與人和諧交往的能力,培養他們熱愛集體、團結互助、關心熱愛他人的思想品質;增強他們促進農村社會發展的責任感。此外,學校還會充分利用周邊藥材店及制藥廠等校外資源,定期組織學生以社團的形式參觀種植基地、制藥廠等社會實踐場所,不斷開拓學生視野。

學校以生為本,開設“中草藥種植”校本課程,以“地”為托,實施中草藥種植課程實現讓學生在勞動中培養積極健康的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勞動觀念。以中草藥種植為載體進行農村初級中學勞動教育的探索,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提升勞動實踐能力,形成日常生活中必備勞動技能的目標,符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對勞動教育的一次有意義的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郭建芬,鄒虹.小學勞動教育本土化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班主任,2020(04).

[2]章振樂.用勞動教育筑牢立德樹人的基石[J].江蘇教育,2019(58).

[3]劉培武.立足勞動教育,落實五育并舉[J].教育家,2021(06).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勞動教育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地方旅游資源課堂運用策略淺析
淺談農村初中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策略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