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

2022-07-17 12:40楊璐
速讀·下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課程構建立德樹人高職院校

楊璐

◆摘? 要:教書育人是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而“育人”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靈魂所在。目前,我國倡導高職院校要將思政課程融入“立德樹人”的目標中。高職院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此項工程對于教育高職學生保障政治生命、提升人格思想品質、確立核心價值觀、培養工匠精神、促進自我覺醒有著重要的意義。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實現全程與全方位育人,就要探索一套切實可行的高校思政課程體系。因此,本文探究“立德樹人”視域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構建,以期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以及其他層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職院校;意義;課程構建

一、“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程體系構建的重要意義

一是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人格思想品質。眾所周知,對于教育,我們一直講的是“教書育人”,這跟現階段“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下,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能夠達到提升學生思想品質的效果。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品德的直接和有效手段就是思政課程,通過完善思政課程內容、提高思政課程頻次、提高思政教學質量等多種方法,能夠讓學生沐浴在高道德的陽光下,以此來指示自己的言行,讓學生能真正從內而外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人格品質,成為有能力、有思想和有素質的青年。

二是樹立理想信念,增強歷史使命感和榮譽感。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提倡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給予學生紅色教育,讓學生了解革命的慘烈、革命成果的不易和英雄先烈的偉大,要讓愛國情懷根植與每個中國人心底。高職院校也應當如此,要通過科學引導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中,豐富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并增強學生們的使命感與榮譽感,最終建立起對于國家、對于社會以及對于人民的深厚感情。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對學生們思想動態、信念信仰以及政治觀點的教育,同時,在“立德樹人”視域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體系建設工作,還能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政治觀點與思想立場,堅定學生們參與到社會主義事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信念與決心。

三是豐富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提升教學質量。高職院校的課程相對于高中階段的教學,是比較豐富且可選擇性更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已經是完成時形態,相反,從現有的課程體系中能夠分析出來,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開設的較少、在學生觀念和學校教學安排中也不被重視。這更加警示我們要增強高職院校中的是思政課程,以此來培養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只有人格健全,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學生乘以數倍增長,才能夠更快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構建的因素

一是教師教育因素。教師的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上課方式、教學內容、組織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影響這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和吸收。從現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學實際來看,有的教師在教學課程中照本宣科、沒有新意,知識按部就班的采用老舊的教學方式傳授知識,忽略了思政這門課本身的專業性和深度,熬制學生失去學習思政課程的動力。

二是學生自身因素。高職院校的學生組成各不相同,大多都來自祖國的不同地方,因此,學生本身的差異性就比較大,所受的教育、知識水平、思維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課程上的接受力也各不相同。這些自帶的差異性會在前期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學習思政課的情況。但教師只要正確引導,提升課程吸引力、轉變教學方式,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是社會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也深受影響,學生們或許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使用手機、電腦等設備來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對于學校課程的興趣程度和吸收力就有所下降。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與社會環境聯系極為密切,如果學生沒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和辨別能力,就很容易被信息裹挾,失去在學校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職院校開設思政課,并且要與時俱進,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吸引學生,再引導學生。

三、“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對思政課程體系構建方法

一是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來組織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如前文所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讓學生面臨的誘惑更多,難以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里分辨善惡好壞,建立健全完美的人格。因此,思政課程的開設和課程內容的設置都應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和教學目標。要仔細研究立德樹人的內涵,多方探討將“立德樹人”融入日常思政課程的教學方法。

二是創新思政課程體系,深化課程改革。首先,要創新教育的形式?,F階段的愛國主義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的如火如荼,從小已經打下來扎實的基礎,在高職院校的學習過程中也需要繼續加深,但是要注意融入愛國教育的途徑,要科技化、多樣化。其次,完善高職院校思政課課程體系,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與時俱進,不僅掌握最新的思政課程要求,還要多學習其他先進的經驗。最后,要結合各個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和辦學理念,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針對性的開展有特色的思政課程。思政課不僅要與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重點相結合,還可以與體育運動課程、課外實踐活動等形式互相融合。

三是要提高思政課程的執行力。課程的設計和創新不應當知識停留在制度層面,而是應當落在實地,再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發展變化。在完成思政課程體系建設的基礎上,要保證該課程的執行力。一方面,學校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程,不應當讓其可有可無、隨意被占用。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從前期的課程設置,到教學環節,以及課后的反思總結,應該環環相扣,注重每一個環節。

四、總結

高職院校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使命。學校完成教學目標只是教育環節的第一章,教育的靈魂還是對學生品德培育、人格的塑造。高職院校應當立足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來組織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創新思政課程體系,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思政課程的執行力這三個方面來創造思政課程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陳薈潔,黃海菲.“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罢n程思政”融合發展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9(14).

[2]田沖.新時代“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現狀與目標新定位探究[J].智庫時代,2019(24).

[3]高汝男,劉若涵.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發展教育課程改革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27).65-68.

猜你喜歡
課程構建立德樹人高職院校
關注校本,有效教學
機械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機械工程標準體系》課程的構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構建探析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