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優化策略研究

2022-07-17 04:10梁維曼
速讀·下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核心素養

梁維曼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核心素養這個新名詞在世界學界的崛起,特別是在中國語文的教學理念中,帶來了一股新潮。就現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小學教育工作者摒棄了以往墨守成規的、傳統的教育模式,選擇了更快、更方便、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即對語文學科心素養這個新名詞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研究。為了能讓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生的人格獨立核心素養養融為成一種素養,提高所有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讓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應該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做起,設計符合學生各方面需求的優化策略。最終目的達成培養、發展、造就學生擁有思維、審美、鑒賞文化、傳承歷史等等優秀品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設計;優化策略研究

經研究發現,一些學生他們在人格、智商、情商和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品質都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源于他們從小就進行了核心素質培養。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的不斷改革進步,小學語文課程也應當遵循當代社會需要的人才標準進行培訓。在課堂上,努力培養學生們的語文素養意識,提高學生們文化素養與文化底蘊。在生活中默默影響他們的思想。在具體實踐中,老師們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改變以往的舊觀點,根據現狀,嚴格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原理,辭舊推新,把滿足教師教學需求轉換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把教師的教學任務轉換為學生學習發展,作為教學中最新最主要的教學思路。

一、核心素養的背景及內涵

21世紀之前,世界上就有很多組織將“關鍵能力”的概念擴展到“核心素養”的概念上,并給予了全新的解釋。2016年初,《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文章中將“核心素養”的意思解釋為:每位學生必須擁有的一些必備品質和應對能力,例如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與進步,自己終身能夠適應環境不斷變化,游刃有余,不被環境所淘汰。在我國,核心素養在學生與公民思想上具體體現在以下九個方面:對國家形式的正確理解與分析、對祖國的熱情與擁戴、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感、自身的身心健康、主動學習能力、創新探索精神、對科學的求知欲望、自我修養與文化底蘊。顯然,對于上述核心素養的解釋比較片面,只是一個綜合性的理念。當我們把它放到其他不同的學科教學意境中時,他在概念的理解與詮釋方面就會有其他不同的解釋。在有關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范圍內,我國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思想認知。并在下面幾個方面存在不同的意見:2011版的《漢語標準》提出:語文的核心素質要在“語言文字技能”和“使用方法”上有所突出表現;書籍的悟性與理解能力也是重中之重;學生的性格、品行、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習性等也尤為重要。還有一些學者將其理解為: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和創造活力,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五種能力,發掘人的潛能,培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啟迪和豐富學生的人生智慧,為學生人生發展奠定語文基礎和精神根基。。也有人將語言的基本能力分為四個層次:情景層次、知識層次、能力層次和心境層次。

二、對發展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全景式思考

就目前情況分析,核心素養對于語文教學這門課程而言并不完全是一種新理念,是通過之前教育界學者在對以往傳統的對語文教學價值的錯誤理解基礎上,做出了更深入一步的反思和探索,而得到的更清晰結果。因此,核心素養就是指人們以其所特有的社會結構特點、基礎特性、融合特性、發展特性為核心,它能具體反映出漢語的學科特色和本質特征。

第一點,從內部結構來剖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大多數人認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理解、語言文學的構建與應用、文化的品鑒與創新、思維拓展與提升”這幾項內容是語文文學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大量數據證實,上述四項基本內容不是齊頭并列的關系,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內容應當是語言的構建與應用,這項內容也是語文核心素養至關重要的領軍部分。其他三項都是在實踐中可以應用到的內容,他們三個都以語言構建與應用為基石,所有的內容都是在學生實踐中用言語經驗的構建得到實現。

第二點,從語言形成過程和使用的極端基礎性因素來分析,語言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社會常規與符號系統。聽、講、讀、寫這四項活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頻頻被提到與運用,實質上就是了解和運用“語言”的方式、過程、結果,以及學生的語言技能。所以,師資培養和學生就讀應兼顧到正確理解,并有效運用語言技能。老師利用語言文學中的標點、段落的結構和運用,從而訓練和提升了學生的多種思考模式,鍛煉學生語言的高度統一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創造力,完成文化底蘊傳承,培養健全的人格,增強學生精神力量。促進工具人與人文性的全面統一發展。

第三點,從語言與思想、美學的融為一體的角度出發,毋庸置疑,在語言的建構和使用中,必然會與思想、美學的培養、升華融合,三者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共同組成了語文的核心素養,并朝著“詩和遠方”的文化解讀和繼承而去。從一方面來說,語言是思考的外在表現,是思想和思考的工具。人類的思考能力和語言的構建和使用是密不可分割的。從另一方面,中國文化潛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有著深厚的愛國情懷,所以,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語言構建與應用必須要同思維方式齊頭并進,同樣也順其自然的與審美、鑒賞、創造融入一體。最后,在語言學習的全過程,會自動產生審美鑒賞的自覺意識和內生能力,自然而然地培養出優雅的審美品味和偉大的生活品味。

第四點,從長遠發展語文核心素養剖析來看,古往今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淀替我們儲存了非常豐厚并且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小學語文課程教育的重要意義,就是通過一些必要手段,例如通過優秀設計和有效策略,引導學習者扎根于語言的建設和運用,充分的將思想和審美意識融合一體,昂首挺胸,驕傲的將祖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掌握于自己心中,充分汲取文化養分以補充自己精神之源,立志于能培養出富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特點之優秀學生,從而培養文化自信,培養人文能力,這種要求是當代語文專業教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也是所有教師應當遵循的人生信條。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一)遵循學習規律,掌握正確的設計導向

語文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認為學生是社會學習活動的主體,每一個學習者既具備作為社區成員的共性,也具備了自己強烈的社區個性。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發展學生思維,并養成學生語文核心素質的學習習慣,教師通常在設計教學之前必須實時并且充分的。了解學生。儲存知識的實際情況不能以任何理由。打破打破本該屬于本年齡段語文學習。規律必須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以小故事《小白兔》為例,按照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生存順序排序:小白兔<兔媽媽<老虎<獵戶。因為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力量懸殊,導致戰斗力不同,所以每種動物的地位也不同。當他們面臨相同一件事物時所做出的反應也是不同的:小白兔面對這個世界甚至這片森林都是茫然的,一無所知的。也不知道危險就在它的身旁,更不知道自己將成為老虎得晚餐;兔媽媽在這片森林中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它深知老虎是有多么的殘暴,因此它知道自己的孩子小白兔身邊有多么危險。它的內心雖然很絕望,但是它必須堅強起來,因為它要保護自己的孩子;老虎雖然實力較強,處于食物鏈的中上部分,可以輕而易舉的吃到小白兔。但是有兔媽媽的誓死保護,它的內心也是驚慌的;獵戶本來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但是兔媽媽誓死保護小白兔的強大母愛之心深深的感動了他。當老師運用四個角色的不同心理感受加以引導學生,學生更能感同身受的加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如果老師想加強學生對三觀的引導和塑造,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延伸一些問題,比如讓學生們進行自問或者互問:假如我是小白兔(或兔媽媽或老虎或獵戶),我會怎么想?怎么做?如此教學理念的設計把學習主動權交回給學生,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解放,想法得到尊重,讓學生的表現欲望得到滿足,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優化教學目標,滲透核心素質教育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教師們在確定教學方案時,必須要突出培養學生必備品質的塑造和關鍵能力,要以學習目的來設計教學目標。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分析當代學情、學況。鉆研語文課程要求的標準,明確課程應該達到的學習狀況,明確教學設計要達到的目標和經歷的過程。

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不光要培養必要的語文知識素養,還需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例如《小白兔》這篇故事,學生們要對故事里的人物進行深入的內心描述,要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推動有自己得主觀意識,學生們應該把這些因素當成必備的知識儲備目標。再比如,兔媽媽對孩子那偉大無私的愛,那種誓死保護不怕犧牲的愛。又比如,作為事不關己的獵戶,幫忙驅趕老虎,這又是什么原因?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們對此問題進行聯想,有可能是作為食物鏈最強大的人類,對于弱小的憐憫之心;也有可能是被兔媽媽那種不為犧牲的母愛所感動;也有可能是他對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做出了深刻的反思。通過這種設計策略,能展現出優秀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對問題的回答興趣,也能突破以往教育的局限性,悄無聲息的把核心素養教育慢慢的植入孩子們的心中。

(三)深化學生思維,體現語言文字價值

在學習其他學科之前,孩子們必須要有牢固的語言和文字能力作為基礎。寫作之所以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因為它既是語言和文字的實踐運用同時也是二者的綜合體。語言的運用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目標。在講解文章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出孩子們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興趣,領悟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運用修辭手法,從而感受文字的魅力。

例如,《小白兔》中關于小白兔的描寫,使用了形容詞“呆呆”和“無可奈何”?!盁o可奈何”,是一種無力的表現,任世事擺弄而無能應對;“呆呆”,一詞很好的詮釋了小白兔對這個未知世界的無知,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它意識到自己會掉到地上,會經歷風雨,但是它卻不知道真正危險的事物是什么。再來看兔媽媽,它的表現就完全不一樣了,“像石頭一樣落下來”,體現了它的急迫感、救子心切;“絕望地尖叫著”,這一詞形象的描寫了兔媽媽對危險環境的驚恐——雖然兔媽媽意識到了危險并且內心極其恐懼,但是它依然直沖而下,用一個瘦小的身軀保護著自己的孩子,用盡全身的力氣和膽量擊退惡虎。這是多么強大的勇氣,這種勇氣是如何產生的?毋庸置疑,這就是愛,對自己孩子的愛。通過對這些課文的學習,學生們可以靈活運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刻畫人物的個人特征。教學設計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語言和寫作的價值。 (四)提高教師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老師的使命不僅僅只是傳授知識,同時我們也要引領學生規劃未來,為學生的未來鋪磚添瓦。我們老師雖然為學生的未來做規劃,但是我們卻不知孩子們會有什么樣的未來,不能預測會遇到怎樣的狀況、將來會以什么作為職業以及會遇到哪種困境。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專長,有意識地開發他們的潛力,挖掘出潛力的最大值,并提升其利用率,提高他們在未來使用潛力的可能性。為培養學生的潛能因此提出了核心素養。小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教育時間最長的階段,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容易模仿老師的言行。所以萬不能忽視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更應該擔起這一重任。

我們已經了解到小學語文寫作是教育的基礎,因為及人文和實踐的兩種特點為一身。這一學科在對孩子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育方法有著無法取代的獨特地位。所以呢,我們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按照學生們特點和接受程度來設計教學進度,在教學中還要深入挖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以此為核心素養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屈艷娥.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視角[J].教育觀察,2021,10(07):132-134.

[2]王福財.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20(06):100+102.

[3]邵力鵬.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9(12):109.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自籌經費一般課題(C類)《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優化策略研究》(批準文號:桂教科學[2021]1號)(立項編號:2021C5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