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合唱教學的建議

2022-07-17 04:28李芳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思維訓練合唱教學音樂教育

李芳

摘要:在農村小學,合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程。因此,必須通過合唱來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演唱水平,增強他們的團隊精神,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因此,如何在小學里組建合唱隊伍,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目前小學音樂教師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合唱教學;思維訓練

合唱作為音樂教學的主體,是整個音樂教學的最高層次。通過合唱,能讓同學們理解音樂的真善美,提高審美能力,培養高尚的情感和團隊精神。合唱是一門高雅的音樂,它需要聲部的清晰、平衡、聲音的協調。兒童合唱以其高雅、清純、甜美的音樂感染力和廣泛性而受到廣大兒童的歡迎。近年來,我們區、市舉辦了許多兒童合唱競賽,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和城市小學的合唱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是為何?在農村的許多小學里,合唱一直是一種附屬的教育,尤其是在落后的農村學校。因此,在開展合唱教學、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方面,大多數人都是持否定意見的,更沒有真正的理解與支持。此外,在小學和高考中,音樂并不是必考的科目,這也是制約農村小學合唱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實際上,音樂教學尤其是合唱教學是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內容。

一、論音樂教育中合唱課的定位

在小學校園里,合唱是一種很重要的音樂形式。在小學生中開展合唱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音樂情感,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團隊精神、團隊精神、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在小學高年級的音樂課本中,合唱歌曲占很大比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合唱歌曲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很明顯,在提高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同時,教師也不能忽視其存在的問題。首先,合唱課既能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又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合唱課上,每個同學都要認真、主動地投入,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合唱中去,這樣才能使嗓音達到協調一致,達到更好的效果。其次,通過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音樂課程》中所強調的重要內容。在學習和接觸合唱歌曲時,老師要讓學生去聆聽、想象、感受音樂的語言,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感情和內涵,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合唱課在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個性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農村小學合唱課教學影響因素分析

(一)學校的成因

在合唱教學中,學校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而學校的領導對其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一些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不了解合唱課的必要性,將注意力集中在數理化等重點課程的教學上。同時,由于學校內部的各種輔助設備不完善,對合唱教育的發展造成很大的阻礙。專業合唱課程對學生的聲場要求很高,在沒有良好的聲場條件下,很大程度上難以培養學生的歌唱意識和歌唱能力,進而對農村學校的歌唱教育產生不利的作用。鋼琴是合唱中的一個主要輔助物,它在課堂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前,我國大部分小學已具備一定的教育設備,但仍然有少數農村學校無法適應學校合唱教學的需要。

(二)教師的成因

在我國的歌唱教育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音樂老師,而這位音樂老師在整個歌唱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農村學校的合唱教學能否順利開展,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素質。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性差,不僅影響了合唱的順利進行,而且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也會對其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目前,我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所擔負的課程太多,一位老師常常要教一門或幾門以上的課程,因此,在此背景下,很難要求老師進行比較專業的合唱教學。因此,目前我國農村小學合唱教學存在著兩大問題:師資短缺、教學資源缺乏等問題。

三、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合唱教學的建議

毫無疑問,在當前我國農村小學所處的現實形勢下,首先要解決當前農村小學師資短缺的問題;同時,對在學校開展合唱教學活動的音樂老師進行了培訓,對合唱教學水平相對較差的老師要積極地加強學習,多觀察,多練習。要想真正提高小學合唱的綜合素質,必須要加強合唱意識、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能、良好的合唱音樂修養。

(一)師資力量

1.老師必須具備領袖的能力。指揮員作為合唱的組織與領袖,同時也是其創作的載體,因而被譽為“合唱之魂”。指揮的動作是用特殊的動作,也就是一種指示的言語來引導歌唱者的表演。指導者的行動要省去,是根據內容、節奏、力道的對比性精準和精練地安排好每一個行動?!包c”到了自己的情緒,不會有絲毫的耽擱?!皽省敝傅氖菧蚀_把握各種起拍、收拍、呼吸、喚氣點、預兆?!懊馈?,是指在指揮時,要有節奏,要有節奏,要有節奏,要有節奏。

2.教師必須掌握好自己的工作。要做一位好的合唱指揮,不但要有熟練的指揮技巧,還要有靈敏的聽覺、靈敏的速度、節奏感、豐富的音樂想象力和欣賞能力,還要有閱讀、研究總譜、處理合唱作品、彩排合唱團的能力。在合唱課上,要求指揮者充分吸收文學、美學、歷史、民俗等人文學科的知識,并通過學習、培養和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和駕馭作品的能力,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培養。

(二)教學方面

1.加強對合唱活動的鑒賞力和興趣的培養。在課堂上,教師要從興趣入手,采取合唱和獨唱相比較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合唱的強大魅力和豐富的表達能力。老師可以針對班上的學生進行分階段的培訓。由于我國農村小學音樂基礎薄弱,識譜能力幾乎為空白,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必須從最基本的音階入手,切不可操之過急。

結語:

總之,在深化基礎教育,尤其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情況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總目標是:強調人的理智和感情的協調發展,全面提高人類的綜合能力,培養全面協調發展的新一代的人才。農村小學的合唱團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們堅信,在我們廣大教師的不懈的努力下,通過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式,在各級教育機關的大力扶持下,農村小學校的合唱課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李國英.中小學音樂常態下唱歌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53.

[2]徐婷婷.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118.

[3]梁亞橋.中小學音樂常態課下唱歌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北方音樂,2011(10):74.

猜你喜歡
思維訓練合唱教學音樂教育
淺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邏輯學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數學有效融入思維訓練的嘗試
加強語言表達訓練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基于能力培養的合唱教學方法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