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大單元與議題式教學融合策略

2022-07-17 04:28黃大荃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7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融合策略

黃大荃

摘要: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的是順應歷史潮流,注重以提高高中生的政治科學素養為根本,以提高其思維素質。在實踐中,可以將議題式和大單元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零散的知識內容得到最大程度的融合。大單元化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科書中的“定章”與“講授時間”的局限,注重對學生的思考和核心素養的訓練,以促進思想教育的發展,提升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議題教學方式;融合;策略

引言: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的基本素質,促進思想觀念從淺層向深層轉化,全方位地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胺椒ㄝo助、融合、提升”。在高中政治課上,采用議題式的方法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風格得到最好的改善。在實踐中,通過議題的形式,可以使課堂上的內容更為全面地呈現出來,同時通過主議題和子議題的組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為充實?;诖髥卧慕虒W目的,深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內容,有利于整體上提高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問題型教育需要老師以長期眼光審視,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式,把教育理念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論議題型教學在高中政治課上的重要作用

目前,考試更傾向于對學生的學科核心能力進行測試,而大多數的考生在解題過程中缺乏思維,或是運用學科知識進行綜合的研究。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是由于學生所掌握的“碎片化”的知識,導致他們在進行問題的解析與解題時不能將所學的內容整合起來。在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教師往往把“小課時”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單元來進行教學。這就造成了教師對學科知識的過分隔離,造成了“碎片化”的學習。這將極大地制約著學生的政治素質的形成。所以,在政治課程的基礎上,以學科的核心素質為基礎,堅持以“課程內容的結構性”為指導思想,把政治課的學科知識進行綜合,使其從“碎片化”走向“結構化”。

二、高中政治大單元與議題型教育相結合的內容

高中政治問題型教學需要老師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原因在于議題型的教學是以學習者為主,把課堂歸還給了同學,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問題型課堂是我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經過長期的實踐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對原有的教學模式的一次升華,能夠讓學員在一個民主、公開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高中政治課程大單元與議題化的結合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學習的效果,從而促進了學習者對學科的認識和聯系,從而增強了他們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兩者相互補充,相互補充。在當前我國高中政治課改進程中,要使高中政治學高中科與議題型教育緊密結合,是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改的一個重要課題。

三、高中政治大單元與議題式教學融合的應用策略

(一)確定大單元的中心目的,設置突出專業核心素質的議題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應著眼于對高中生進行專業素質教育的培育。高中語文課程的目的已從簡單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的,轉向了立德樹人和學科育人的教育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大綱所能涵蓋的知識量很少。教師僅憑課本上的知識來進行課堂教學,將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為此,應強化教學的教學內容,充實學生的政治知識,增強對教材的認識和運用。在推進高中政治大單元與議題型教育相結合的同時,應建立健全的大單元中心目標。在國內,問題型教育與外國的議題型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既要引導和引導學生進行富有爭議的問題,又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問題做出正確的評判,從而建立起科學而完整的政治理論,從而提高政治學科的基本素質。另外,就高中政治學而言,這門學科涉及到法學、經濟學、哲學、邏輯學等多學科,故設立高中科的中心課程是很有意義的。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既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又要保證在課程設計中體現出政治學科的主體素質,突出其價值引領。

(二)營造大單元教學環境,促進議題教育的順利開展

學科核心素養是一種不可見的品質,它不能通過老師的直接傳授,它必須通過環境來讓自己去體會。因此,在高中政治課的課堂上,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杜絕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在實施大單元與議題相結合的教育情景時,要使政治理論與多元的課堂環境相結合,轉變傳統的死氣沉沉的思想觀念。議題型的授課方式是公開和民主的,在這樣的氛圍下,同學們可以和老師進行更多的交流和交流,對政治的理解也會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實施大單元結合的教學中,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創造多元的教學環境,使其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議題型的指導下,使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剖析問題,進而提高政治課的核心能力。

(三)制定大單元課程,區分議題,建立全面的知識庫

在明確了大單元的教學目的之后,教師要根據大單元的教學內容,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使其能更好地指導和掌握高中的政治教育。首先,在進行大單元的教學前,老師要指導同學們獨立地進行關于大的政治問題的探討,并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分析和探討。其次,根據大單元的教學內容,老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議題,以議題進行單元知識的探討,并對各大單元的知識進行剖析,從而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大單元知識。當一節課結束時,老師會將同學們分成不同的組,讓他們在一起討論本課的議題。

比如,在學習《經濟與社會》時,可以將目前新興的“地攤經濟”“低碳綠色經濟”“共享經濟”等引入“新型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嗎?”的議題,讓學生探討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的區別,進而強化對二者的認識;在學習有關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內容,也可以引用火爆全網的李子柒視頻這種引發全球關注的案例來切入“李子柒是中華文化傳播的使者嗎”的議題,讓學生探討如何當好中華文化使者,引導學生不僅要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而且也要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全球。

(四)大單元綜合評價,以議題化的方式和效果

高中政治大單元的教學評價不僅要選擇學生,而且要從整體上評價學生的認識,從而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此階段實施議題型教學評價,應注意將課程與結束相融合。而過程評價則是對學生整體的學業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不僅要注重成績,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學業表現、對議題的剖析和研究,對整體的整體知識系統的理解。因此,議題型的課程評價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在此期間,老師必須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才能使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

結語:

總之,結合高中政治課程大單元與議題教學的實施,要求老師們從建立大單元核心目標、創設大單元教學情境、制定大單元教學流程、融合大單元教學評價四個環節,設置凸顯學科核心素養的議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議題的思考與討論,推動議題的層層深入,使學生在分析與討論中不斷吸收知識,從而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大單元與議題型的交匯中,老師應使其掌握學科知識,提高學科能力,提高政治學科的基本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新宇.關于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思考與設計: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課為例[J].高中教學參考,2020(28):48--49.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融合策略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Passage Four
研究性學習大單元教學中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