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落實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經驗探索

2022-07-19 14:02李曉艷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
關鍵詞:初中英語措施

李曉艷

摘 要: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學習的發生包括四個環節,即圖式、同化、順應與平衡。其中,同化是指學生在接受外界刺激時,將新知識、新技能內化到原有知識圖式中的過程;而順應則是學生因為無法同化新知識而產生的重組與重構過程;平衡則是從一個認知狀態達到另外一個認知狀態的平衡過程。教師的作用是推動同化、順應與平衡過程,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英語知識結構,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诖?,對初中英語落實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經驗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措施

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合格的英語人才,近年來,隨著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建構主義逐漸進入教師的視野。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情景,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將社會建構主義融入英語課堂的步伐已在逐步推進,但是,很少有人對社會建構主義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傳統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英語和漢語之間的文化差異很大,中學生感到英語學習十分困難。由于初中生對于外國文化涉獵較少,所以中學生無法在沒有恰當語境的情況下深入體會理解所學知識,只能為了應試而死記硬背。因此,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的出現就可以指引教師為學生創設符合語言學習的情境,實施情境式教學,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下學習英語知識,從而學以致用,不再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其次,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由于許多英語教師還是按照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傳授知識,上課無非就是領讀單詞、課文,講解知識點,做練習,課下檢查知識點的背誦,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英語學習興趣低下的情況會越來越多。因此,教師可以運用社會建構主義理論所倡導的合作互動來幫助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再次,應試教育影響下的偽成績。在我國,教師和學生都被應試教育所左右,教師認為成績才是最終的教學目標,于是在教學中所講授的教學內容僅與考試重點相連接,忽視了本該有的文化背景等內容在課堂上的展開,使得課堂枯燥無聊。

二、初中英語落實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措施

(一)以探究創新教學形式,成功建構知識

1.展現探究任務,讓學生獨立思考。為了促使初中生在英語課上實現自主探究,教師應嘗試設計明確的探究任務。以“Looking Different”單元教學為例,為了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讓學生學習關于興趣愛好的英語名詞,用like介紹個人的興趣特長,這個任務考慮了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以及學生本身的英語認知能力、實踐水平,可以直接對學生產生驅動、引導作用。2.引導學生合作,提升探究效率。建構主義在分析學習方法時指出,學生是主動汲取知識的主體,教師應組織“協作學習”活動,以合適的問題、合適的啟迪去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深化知識記憶。在“Looking Different”單元教學中,讓本班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第一步,學生要在小組內合作學習英語單詞,初步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第二步,學生共同分析本課重要句型,觀察教材插圖、對話內容,模仿課文對話去思考、應用英語知識。第三步,各小組以“We have different looks”為主題去展開小組對話,實現英語交際。待小組合作討論活動結束之后,各小組要展現“We have different looks”的小組對話內容,實現先學后教,讓學生自主建構英語知識意義。

(二)創設批判:自由情境與認知沖突

建構主義認為,不能把知識作為預先決定了的東西教給學生,不能用科學家、教師、課本的權威來壓服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建構來完成。為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應當積極地創設情境,并且要在任務問題中多增設更細致的條件假設,并且創造對立面,讓學生在正反兩門思維的碰撞中,通過轉化認知上的矛盾與沖突,達到辯證的對立統一。而在建構主義的視角下,可以采用“辯論”的方式,設立正反方,給予學生自由,允許其發出質疑,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以及交互式學習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并在轉化認知矛盾的過程中,讓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例如,對于上文的課例,我們可以提出“If you graduated from amedical university, will you go to a hospital or to a charity or ganization? ”在提問后,教師應當支持學生選擇任意立立場,先讓學生進行交流與評判,教師也可以自己扮演反方,可讓學生討論從醫動機應當是“forprofit”還是“forcharity”,并讓學生說服持反方意見的教師,讓學生在動態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該問題的思考,最后再由教師加以把控,將教材知識融入其中,并引導辯論走正確的價值觀。正如赫爾巴特提出,要讓學生先具有對問題的興趣,然后再去探索,去尋找答案,解決自己認識上的沖突,通過解決認知沖突的活動來使學生建構起對知識的理解。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師應當給予學生適度自由,創設矛盾與認知沖突,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討,達到建構主義中交互式教學的目標。

結束語

初中英語教學中知識技能的教授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應當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兩者應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在目前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具有批判性的問題往往被當作引導或操練文本語言知識的工具,一方面是教師沒有將思維過程的培養提到更高地位,而仍將知識傳遞結果視為教學目的。另--方面,教師未意識到學生的語言能力限制了其思維拓展,思維始終受制于語言表達,帶著鐐銬跳舞,無法達到深入思辨與自由表達。

參考文獻

[1]張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J].中小學班主任,2020(12):30-31+43.

[2]趙培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22):202-203.

[3]陳鑫彤.建構主義理論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文教資料,2020(30):233-234+210.

猜你喜歡
初中英語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11 Unit1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