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18年福建省國有林場經營狀況及全省林業產值動態變化

2022-07-25 04:28
林業勘察設計 2022年1期
關鍵詞:省屬產值總體

林 宇

(福建省林業信息中心,福州 350003)

林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其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開發利用[1]。福建省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也是我國森林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森林覆蓋率位達66.80%,居全國榜首,肩負著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先行先試和榜樣作用[2]。改革開放40多年來,福建省經濟總量逐年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林業產業為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原料支撐。近年來,在產業發展進程中,林業產業產值在不斷下降,第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不斷提高[3]。為了解福建省2008—2018年林業產值動態變化,以此期間的林業統計年鑒數據為對象,分析福建省省屬國有林場和縣屬國有林場的基本情況以及這11年來的林業產值動態變化,以期為福建省林業產能發展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與方法

福建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下轄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4],土地總面積為12.15萬 km2,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條件充足。

根據福建省2008—2018年共11年的林業統計年鑒數據,對福建省省屬國有林場和縣屬國有林場的基本情況以及這11年間的林業產值動態變化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

2 結果與分析

2.1 福建省省屬國有林場經營狀況

2008—2018年福建省省屬國有林場經營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2008年最高,2017、2018年最低;商品林經營面積與之相似;生態林經營面積反之呈總體上升趨勢,2017、2018年達到最大值(表1)?;盍δ拘罘e呈先降后升,2009年最少,在2017、2018年達到最大值;木材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在2014年突增到最大值后又逐漸下降。造林更新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2011年達到最大值,2012年達到最小值;產業總產值和全年總收入總體也呈下降趨勢,2011年左右達到最大值,2107、2018年達到最小值。

從數據來看,2009年,省屬國有林場的活立木蓄積明顯下降,造林更新面積則大幅上升,這與2008年年初發生的福建全省范圍的雨雪冰凍災害有關。此次凍害造成全省林木株數(或蓄積)損失比例≥10%的受災總面積582 225 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積的7.48%,其中重度受災面積219 201 hm2,占受災面積的37.56%[5]。重度受災的區域又恰好落在閩西北主要林區,加重了災害損失,造成了2009年活立木蓄積的明顯下降。由于凍害造成的大量杉木凍死或折斷,重度受災區域必須進行皆伐,清理林地后重新造林,故2019年的造林更新面積大幅增加。此后,2011年造林更新面積又有一次較大的增幅,這與2010年底福建省委省政府為兌現生態省的承諾,部署實施了1000萬畝大造林任務有關。

省屬國有林場作為我國森林生態修復和建設的重要力量,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提升人民生態福祉、促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發揮了重要作用[5]。2008—2018年福建省省屬國有林場經營面積、造林更新面積以及商品林經營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而生態林面積和活力木蓄積呈上升趨勢。省屬國有林場經營建設增大了生態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自然就有所下滑,這就導致了省屬國有林場的木材產量、產業總產值和全年總收入也呈下降趨勢。隨著福建省省屬國有林場經營建設不斷發展,林場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公益型、生態型的現代國有林場建設[5],其經營模式不再以注重經濟效益為主,而更加突出和重視生態效益建設發展。

表1 2008—2018年福建省林業系統省屬國有林場基本情況

2.2 福建省縣屬國有林場基本情況

2008—2018年福建省縣屬國有林場經營面積總體呈上升趨勢,2008年最小,2014年最大;生態林經營面積呈先降后升趨勢,2008年最大,2013年最??;商品林經營面積總體下降,2011年最大,2015年最??;活立木蓄積總體呈升高趨勢,在2014年達到最大值;木材產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08年最大,2015年最??;造林更新面積呈先升后降趨勢,2011年達到最大值,2012年達到最小值;產業總產值總體呈下降趨勢,2009年達到最小值,2012年達到最大值;全年總收入總體也呈下降趨勢,2011年達到最大值,2015年達到最小值。

總體而言,縣屬國有林場的資源與經營的變化情況與省屬場類似??h屬國有林場也是我國林業的主要經營單位,承擔了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開發,為國民的生產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木材原料的艱巨任務[6]。2008—2018年福建省縣屬國有林場經營面積呈總體上升趨勢,在2014年達到最大值;活立木蓄積總體也呈升高趨勢;造林更新面積、木材產量、產業總產值以及全年總收入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了隨著林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發展,作為第一產業的林業也在不斷地優化產業發展,雖然林業產值在降低,但目前為第二、第三產業提供的基本木材原料,對其產業產能發展仍具有重要作用。

表2 2008—2018年福建省林業系統縣屬國有林場基本情況

2.3 林業產值動態變化

2008—2018年,盡管全省國有林場的林業第一產業的產值逐漸下降,但福建全省的林業總產值和第二、第三產業產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其趨勢較為平穩(表3)。隨著國有林場改革的繼續深入,國有林場的主要任務不再以木材生產為主,而主要承擔保護與培育森林資源以及國家木材戰略貯備任務,因而,國有林場第一產業產值還有可能繼續下降。林業第一產業產能在全省林業產能中的占比的不斷減少印證了產業結構從“一二三模式”往“二三一模式”轉變,產業結構不斷發展升級,說明福建省林業產能發展已從數量發展為主在往高質量發展為主轉變[7-11]。據相關統計,2020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6 660億元、居全國前列。其中:竹產業產值達786億元,居全國第一;花卉苗木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 062.5億元,成為繼林竹產業、森林旅游之后我省第三個超千億元林業特色產業。重點林區涉林收入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

表3 2008—2018年福建省林業產值動態變化

3 討論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常態背景下,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福建省產業結構實現轉型的現實要求和戰略方向。林業產能發展作為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經濟的綠色增長以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2]。發展林業經濟不僅有助于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也有助于提高國民經濟發展水平[13-16]。建議在林業產能發展過程中,建立健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打破行政區劃局限,因地制宜,促進區域資源有效配置以及各類生產要素之間的自由流動;在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市場活力[9]。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中國經濟將由過去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將擺脫粗放型增長模式,朝著可持續、綠色的發展方式轉變[11]。省屬國有林場和縣屬國有林場經營的變化趨勢說明福建省林業產業產能正在向高質量發展的二、三產業進行升級。建議未來完善各項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同時,完善相關的生態補償資金分配方案和方式,加快綠色金融發展,助推產業結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17]。

猜你喜歡
省屬產值總體
6口塘出蝦43000斤!產值超100萬元,“萬畝蝦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嗎?
用樣本估計總體復習點撥
2020年秋糧收購總體進度快于上年
2020年阿根廷大豆產值將達205億美元
三季度陜西省屬企業營收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一米菜園”有顏值更有產值
外匯市場運行有望延續總體平穩發展趨勢
省屬國有企業多元化發展研究
直擊高考中的用樣本估計總體
省屬企業挺紀在前 實現弊革風清
——山西省國資委舉辦專題講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