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技術類科技期刊的發展與思考——以《小水電》雜志為例

2022-08-01 02:33
傳媒論壇 2022年9期
關鍵詞:技術類小水電辦刊

吳 昊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印發了《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對我國學術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給學術期刊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新時代信息的海量化、受眾的多樣化、傳播的互動性改變了傳統的編輯出版行業,在當前媒介高度融合發展的編輯出版環境下,傳統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方式及功能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新時代不但對科技期刊的辦刊理念、辦刊模式和運行機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科技期刊的編輯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萍计诳木庉嬋瞬旁诒3謧鹘y出版業編輯能力如選題策劃、資源整合、社會交往、編輯校對的基礎上,還必須具有牢牢掌握出版意識形態的素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素養、思想道德素養、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和科技的素養,不斷提高結合數字出版的能力、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整合能力、互聯網經濟模式下的營銷能力以及知識分享時代的學習能力。本文結合《小水電》雜志的實例,從管理體制、期刊質量,辦刊思路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科技期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措施和建議。

一、科技期刊分類簡介

我國科技期刊按刊登文章類型可以分為三類:科普類期刊、技術類期刊和學術類期刊。這三類期刊的分類類似金字塔結構(見圖1)。

圖1 科技期刊按刊登文章分類

科普類期刊是專門宣傳普及科學知識的刊物,基本是大眾讀物,發行量大,讀者群分布比較廣,大都把科學性、通俗性、趣味性作為辦刊方向。

學術類期刊主要是刊登科研生產中的學術成果,而多數學術成果反映的是國家和行業的科技水平和科研實力,代表的是國家和行業在該領域的最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由于讀者對象大多是各大專院校教師和高層次的學生以及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所以學術類期刊的讀者群分布相對較窄。

技術類期刊一般都是刊登在生產和科研過程中的新經驗、新工藝和新技術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讀者群是各行業生產單位的技術人員等。如創刊將近40年的《小水電》雜志就是全國唯一,也是國際上唯一的一本小水電專業技術類期刊,其辦刊宗旨就是力求通俗易懂,面向全國廣大中小水電工作者,是農網改造、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水電站運行和技術改造的參考書。

二、技術類科技期刊現狀

(一)管理體制方面

我國對科技期刊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比較嚴格。對期刊都是實行審批制,每年的年審更是從主管單位、主辦單位、內容、社會效益、刊期、經營狀況、在職人員情況等方面一一審查,各省每年還要選出部分重點核查期刊,對其出版質量、是否落實“三審三?!敝贫?、是否存在出版形式不規范、是否存在學術質量問題等方面進行重點審查。

另外,近幾年,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還增加了各期刊的社會效益評價,這項工作是加強刊物自身建設、提高刊物質量的基本。因此,期刊社會效益評價工作也具有以下特點:

1.久遠性

期刊提供的文章內容對讀者的影響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如一些醫學類期刊,發表相關最新醫學成果,往往要等到這些醫學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之后,其社會效益才會充分顯現。

2.潛移默化性

期刊的某一期或某一篇文章,未必能夠對社會、對讀者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天長日久,期刊所刊登的內容、期刊的風格及辦刊理念往往會給社會、讀者傳達一種精神影響。因此,期刊文章的價值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3.復雜性

期刊往往都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修正自己的市場定位、細分讀者等,越是成功的期刊,越有自己辦刊的個性。因此,在對其進行社會效益評價時,就很難有一個統一量化的標準。多種期刊因其個性獨特無法將其歸類,也就不能為其量身定做多項指標,這也是期刊社會評價的一個障礙。

(二)期刊質量方面

中國科技期刊的質量一直是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問題?,F行科研評價機制導致了部分科技期刊的功能異化。就絕大多數技術類科技期刊而言,普遍存在文章質量不高、編輯人員層次配置不合理、編輯出版過程不嚴謹等問題。就《小水電》雜志而言,該刊沒有參考文獻的文章大概占比為總載文量的20%左右,參考文獻小于5條的占70%左右;基金論文數不到總載文量的5%。因此,參考文獻量不足、基金論文較少是技術類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問題。另外,由于缺少基金論文和文章的參考文獻量,導致技術類科技期刊的載文被引用頻次也較低。

(三)期刊辦刊方面

技術類科技期刊大多是屬于事業單位辦刊,其出版也是單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另外,職稱評定和年度考核需要等方面也是技術類科技期刊生存的重要“法寶”。這些近乎于行政化的辦刊模式都注定了目前諸多技術類科技期刊存在的必然性和歷史沿革。比如《小水電》雜志,近年來由于時代的發展及新技術的沖擊,廣告收入也是逐年減少,發行量也是隨之下降。目前,每年的廣告收入及版面費收入只能夠維持期刊的日常運營成本,人員工資等則需要主辦單位另外經費補助。另外,行業的走向也決定了期刊的發展方向。雖然小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在解決農村用電、助力脫貧攻堅、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地區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社會上對小水電行業產生了很多負面的評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期刊的良性發展。

三、發展與思考

(一)辦刊思路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和科技交流的日益深入,互聯網時代的媒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破除了固有的出版模式,形成了電子書與紙質書共同流通、“互聯網+出版”“AI+出版” 等新型的出版業態。作為行業性專業期刊來說,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小水電》雜志在2002年就建設了自己的專門網站,每期將出版信息及時更新到網站,方便了讀者與作者的查閱,而且相關征訂信息、投稿指南等也列在網站上,并對網站關鍵詞進行了整理與設置,以便讀者與作者可以最精準地找到我們的官方網站。另外,網站還與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農村水電及電氣化信息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北極星電力電信網等國內主要水利水電網站及中國水利部、中國南南合作網等實現互聯并及時交換信息,其知名度及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提高。2017年,順應時代的發展,《小水電》雜志還注冊了微信公眾號。公眾號作為雜志的補充,不僅僅刊發雜志的信息,更多的則是關注小水電行業的相關最新信息,以點帶面,全面加強宣傳。同時,公眾號也為讀者和編輯之間搭建了一座更便捷、更快速的溝通橋梁,讀者可以更快速地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政策等信息,編輯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讀者的想法及他們的需求,可以及時在選題策劃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以此滿足廣大讀者的最新需求。

在小水電行業發展遇到問題的時候,雜志義不容辭地扛起了正面宣傳的大旗。2021年,《小水電》雜志編輯部成員就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總結匯編了《中國小水電大事記(1904—2019)》系列文獻,并依次刊登在雜志上。該系列文獻系統地梳理了小水電行業的發展歷程,對小水電行業各個時間節點及重點事件都進行了詳細記錄,獲得了業內各界的一致好評,引用及下載量也是高居雜志全年前列。另外,《小水電》雜志還開設專門的欄目,積極刊登行業的各種最新政策,并配合相關權威人士的解讀,第一時間為行業發聲,對行業的正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二)編輯出版

當前,國家管理部門對期刊的社會效益評價要求越來越高,所以科技期刊也應該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但同時也要兼顧經濟效益,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管齊下,并不斷拓展與創新。就《小水電》雜志來說,主要在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1.關注行業最新動態,加強對期刊質量管理的科學認識,明確期刊定位、市場目標和讀者對象,嚴格執行“三審三?!敝贫?,保證出版流程的順利運行。

2.重視期刊的市場拓展,保持開放的心態,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對期刊的廣告客戶進行跟蹤反饋,及時了解他們的最新想法,增進交流。同時,增強老讀者的忠誠度,抓住行業重點進行宣傳,不斷吸引新讀者的關注。

3.從實際出發,認真學習領會國家頒布的技術類期刊的質量標準,將其作為期刊質量提高的綱領,并貫徹到具體的雜志日常工作中,提高期刊文章質量,做好選題策劃,打造精品欄目,保證稿源的數量和質量,具備學術創新性與前瞻性。

4.注重社會效益,每期刊登一定數量的公益廣告。另外,作為“全國科技扶貧贈刊贈送刊物”,雜志每期免費贈送給全國60多個縣的科委或科技局,為國家的扶貧事業貢獻科技力量。

5.注重編輯人員的培訓教育,編輯人員除了每年按時完成規定的學時以外,還應該通過積極參加行業培訓、學術會議等方式,加強溝通交流,提高編輯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

6.技術類科技期刊的性質決定了基金論文的投稿比例一般都不會太大,因此參考文獻就成了技術類科技期刊計量指標提高的重要一環。參考文獻不僅記錄了作者構思成文的依據,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獻計量研究人員進行文獻計量統計的重要依據。以往一方面由于雜志的投稿作者主要來自水利行業基層,寫作水平不高,對參考文獻的重視度不夠,就算引用了相關內容也沒有注意對其進行標注;另一方面,由于稿件編排及版面的原因,編輯人員在需要刪減版面的時候首先就是考慮刪減參考文獻,造成了參考文獻量被忽視。今后首先要提醒作者注重相關參考文獻的標注,同時編輯人員要盡量做到參考文獻合理編排,不刪減,提高雜志的計量指標。

7.要求編輯人員對文章的摘要和關鍵詞予以重視,在作者沒有提供摘要和關鍵詞的情況下,編輯人員需要在對文章進行總結提煉的基礎上,將摘要和關鍵詞補充完善,這將有助于加大期刊論文被檢索的概率。

(三)作者工作

文章是期刊雜志的立足之本,如果沒有足夠的文章,編輯工作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期刊的作者工作尤其重要。

1.樹立為作者服務的意識

服務意識是指在與作者交往中所體現的為其提供熱情、周到、主動的服務的欲望和意識,即自覺主動做好服務工作的一種觀念和愿望。只有牢固樹立為作者服務的意識,才能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只有愿意做作者真誠、平等的朋友,才能熱心為其服務。

2.加強為讀者服務的途徑

《小水電》雜志一直以來都特別重視作者工作,雖然雜志每年的來稿量較多,但還是盡量做到每稿必回。

①由于雜志投稿的唯一方式是通過電子郵箱,所以首先是設置了電子郵箱的自動回復,回復內容包括期刊的欄目設置、稿件要求、近期需要什么稿件等,極大地方便了作者。其次,這不管文章是否錄用,編輯人員都會盡快給作者回復,讓作者及時獲得相關信息。對文章錄用的作者,則是及時跟進告知其文章處理進度,并對作者的相關要求及時答復處理,在作者中獲得了一定的口碑,雜志每年的來稿數量也是逐年遞增。對不錄用的文章,也是盡量提出一些修改意見,并附上相關審稿專家的建議,以便作者第一時間了解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提高他們的論文寫作水平。

②建立作者數據庫,編輯部按照作者基本情況、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專業背景、科研項目、主要作品、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建立了相關的數據庫,這有助于跟蹤作者的新成果和新作品,不斷優化資源庫,為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稿約稿提供便利條件。

③縮短稿件處理時間。技術類科技期刊的稿件大多都有時效性,所以應盡可能快速地讓新成果、新技術、新理論、新觀點與讀者見面??s短刊登時滯雖不是能輕易做到的事情,但只要有了這種意識,就會在各個環節找出可以利用的空間,進而縮短刊登時滯?!缎∷姟冯s志一般都會盡量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來稿的初審,并出具相關審稿意見,當天就及時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回復作者,獲得作者好評。

④及時郵寄樣刊。作者投稿后,最急迫的就是能早日看到自己的作品刊登出來,所以及時給作者提供樣刊既是刊物的義務,也是對作者的尊重?!缎∷姟冯s志從2018年起就對每期雜志的作者采用快遞的方式郵寄樣刊,相關發表費的發票也改為電子發票的形式,極大地提高了效率,獲得作者的一致好評。

⑤加強跟各編委會委員的交流,并根據行業動態及時向他們約稿,第一時間抓住行業熱點,鞏固雜志在行業內的學術地位。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際文化交流和科技交流的日益深入,新時代對科技期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結合自身特點,把握當前數字化時代的機遇,群策群力,實現科技期刊的科學發展轉變,發揮其學術傳播的社會屬性,將科技期刊的品牌塑造得更加堅實。

猜你喜歡
技術類小水電辦刊
《糧油食品科技》辦刊理念視覺表達
少先隊科普技術類陣地
兼具市場與技術類課程 CEDA培訓(廣州站)圓滿結束
農村小水電
技術類工程項目營銷策略研究
全省首屆少兒期刊辦刊經驗交流會在長沙召開
技術類檔案的網絡著作權保護問題研究
含小水電配網電壓分析及治理研究
堅持開門辦刊,講好行業故事
智能集成式小水電設備的特點及國內外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