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新館搬遷中資源調配工作研究——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

2022-08-01 02:33
傳媒論壇 2022年9期
關鍵詞:新館調配校區

張 玲

一、引言

“雙一流”背景下,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條件的不斷提升,許多高校圖書館擁有了新圖書館。新圖書館的建成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館藏資源激增與館舍空間緊張的矛盾[1],但同時也給圖書館的資源調配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館藏資源調配歷來是高校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做好資源調配工作,不僅為圖書館布局結構提供質量保障,同時也進一步利于讀者利用館藏。不同館的資源調配工作的范疇與職責不盡相同。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其資源調配工作隸屬于資源建設部,主要是對傳統紙本文獻進行日常的典藏處理[2];北京大學圖書館,將館藏資源調配工作納入文獻資源服務中心,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各類普通文獻并以高標準揭示館藏[3];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2019年成立獨立的資源調配中心,除館藏文獻的基礎典藏工作外,重點負責館藏文獻資源的布局規劃和藏書異動,特別是館藏文獻的動態調整與館藏揭示工作。多年來,本館建立了以政治法律為重點文獻資源自身特色的藏書體系,截至2020年底,兩校區館藏紙本資源已達262萬余冊,急劇增加的館藏圖書使得有限的館舍空間難以負荷,館藏利用率逐漸降低。隨著2021年海淀校區新館的建成,在新館搬遷過程中,面對龐大的館藏資源,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做好館藏資源的調配至關重要。

本文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對新館搬遷過程中資源調配工作涉及的數據調研、指導原則、方案確定、實施路徑以及調配工作的重難點進行梳理和總結,以期為館藏布局的優化提供科學依據,為同行提供參考借鑒。

二、新館搬遷前的數據調研

新館搬遷前的數據調研工作直接影響著搬遷調撥的質量[4]。前期的數據調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現有館藏資源的調研;館藏利用現狀的調研;讀者群體需求的調研;新館實地情況的調研。

(一)現有館藏資源的調研

新館搬遷前,對現有館藏資源進行清查,是搬遷工作的基礎。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對館藏紙本文獻資源進行摸底統計。本館紙本文獻分布于兩校區、三館舍,分別為昌平校區法淵閣、昌平校區文淵閣、海淀校區科研樓。截至2020年底,館藏文獻共達262萬冊。

從物理館藏地來看,昌平校區法淵閣藏書109.7萬冊;昌平文淵閣藏書24.6萬冊;海淀校區科研樓藏書127.7萬冊。從紙本文獻類型來看,館藏圖書共242.4萬冊;合訂刊與報紙10.9萬冊;特藏文獻7.8萬冊;學位論文0.9萬冊。從圖書分類法來看,人大法圖書共62.8萬冊,其中昌平校區34.7萬冊,海淀校區28.1萬冊;中圖法圖書共179.6萬冊,其中昌平校區92.4萬冊,包括中文圖書73.2萬冊、西文圖書8.5萬冊、港臺圖書5.5萬冊;海淀校區87.2萬冊,包括中文圖書88.7萬冊、西文圖書1.6萬冊、港臺圖書0.8萬冊、中歐圖書0.8萬冊。從圖書流通情況來看,在館圖書260.6萬冊,外借圖書1.4萬冊。

從不同維度統計館藏現有資源,能夠為館藏調撥時進行資源整合提供數據支持。根據統計數據制定調配方案,以及進行調配后的數據評估,因此,統計工作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統計單位重點以“冊”為準,精確到各地各類圖書的具體冊數。

(二)資源利用現狀的調研

館藏資源利用現狀是揭示讀者借閱需求的客觀依據。新館搬遷中,如何以讀者為中心,使新館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是資源調配工作的理想目標。據調研,許多高校圖書館采用三線動態典藏模式對館藏資源進行組織和管理,而這一模式應用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充分的館藏利用情況的統計與分析[5]。以中國政法大學新圖書館三線動態調配模式為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統計分析:

第一,館藏文獻利用率。首先,以學科細分的角度,對各校區館藏文獻的種利用率和冊利用率進行統計分析,能夠準確掌握同一校區不同學科圖書的種、冊利用差異。以海淀校區中文圖書為例,如圖1所示,種利用率=近5年圖書種借閱量2/館藏可借圖書種數×100%;冊利用率=近5年圖書冊借閱量3/館藏可借圖書冊數×100%。種利用率平均值為34.6%,高于平均值的有9類;冊利用率平均值為26.05%,高于平均值的有10類,種利用率低于20%的僅有三類,分別是:S、V、Z類;冊利用率高于25%的有三類,分別是:A、B、D類,其中D類冊利用率最高為44.60%。

圖1 海淀校區中文圖書利用情況統計

其次,綜合不同校區總體情況,可以分析同一學科,在不同校區的館藏利用情況,這有利用于跨校區的資源調配[6]。以本館兩校區中文圖書冊利用情況為例,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不同校區讀者類型不同,對同一學科的需求程度也不同。以D類圖書利用情況為例,海淀校區的研究生讀者高于昌平校區的本科生讀者。因此,對于D類圖書兩校區的復本調配問題值得深思。

圖2 兩校區中文圖書冊利用情況統計

第二,館藏文獻符合程度。館藏文獻符合程度是館藏文獻入藏比與館藏文獻借閱比的差值。其中文獻入藏比=某類文獻入藏量/館藏文獻總量×100%,文獻借閱比=某類文獻借閱量/借閱總量×100%。當兩者差值的絕對值越趨于“0”,則表明該類館藏文獻符合程度越高。由圖3可知,海淀校區需要增加D類圖書復本,需要減少F、G、K類圖書復本或品種。

圖3 海淀校區中文圖書文獻符合程度統計

第三,相對均冊借次。相對均冊借次=冊借次4/文獻借閱量(冊),數值越大,則外借圖書與讀者需求匹配程度越高。由圖4可知,文獻利用最為集中的圖書類別是D類,遠遠高于其他類別。其他類別圖書相對均冊借次差異不大。

圖4 海淀校區中文圖書文獻相對均借次統計

第四,外借館藏比。外借館藏比是外借比與館藏比的比值,外借比=該類圖書外借量/所有圖書外借量×100%;館藏比=該類圖書入藏量/所有圖書入藏量×100%。當外借館藏比大于或小于1時,則表明需要對該類圖書進行館藏結構調整。由圖5可知,P、S、U類圖書需要增加品種或復本。其他類別適當剔舊。

圖5 海淀校區中文圖書外借館藏比統計

(三)讀者群體需求的調研

新館搬遷時,需要考慮的另一重點問題是新館主要服務的讀者群體[7]。許多高校圖書館新館建在新校區,新校區的讀者群,有的按照學科專業劃分,例如理工校區、人文校區等;有的按照學歷層次劃分,例如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不同的讀者群體也直接決定著資源調配的方案。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新館建在海淀校區,主要面向本校研究生,且由于老館部分館舍需要騰空,因此,新館搬遷的主要館藏資源要優先從海淀校區調撥,同時重點調研研究生的借閱需求,并具體到各學院。

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統計近五年本科生與研究生各類圖書借閱差異,如圖6所示,相比而言,D、F類圖書研究生需求高于本科生需求,且差異較大,新館搬遷時適當增加調撥量;C、H、I、J、K、O、T類圖書本科生需求高于研究生需求,新館搬遷時適當減少調撥量;剩余類別圖書對于本科生與研究生的需求差異不大。

圖6 近五年本科生與研究生各類圖書借閱差異情況

(四)新館實地情況的調研

為做好新館搬遷的調撥工作,對新館實地情況的考察必不可少。新館藏書空間布局主要包括兩部分:開架區和閉架區。各區域各樓層可容納的書架數量、藏書數量、藏書類型,都需要結合新館的實際情況而定。此外,新館采用三線典藏制,還需要考慮各線書庫對未來圖書空間的預留以及各線書庫的距離,為未來資源動態調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新館藏書空間進行全面的梳理和規劃。

三、資源調配原則與方案

(一)資源調配原則

根據前期數據調研結果,制定新館資源調配的總體原則。新館資源調配應以讀者為中心,堅持藏用集合,以用為主,使得每一本書都能有其最適合的位置,使館藏資源滿足“藏、借、閱、咨、研”一體化的管理模式[8]。新館紙本文獻資源通過調配原館藏和新增館藏組成,應根據館藏利用情況、讀者群體需求、新館實際容量等,對原有館藏入新館的布局進行統籌規劃[9],同時做好未來新增館藏的空間預留。在借閱服務上,新館藏書結構要使得讀者與資源的流動路線科學合理,便于為讀者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務[10]。

(二)資源調配內容

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新館搬遷涉及的資源類型主要包括:第一,圖書。包括海淀校區經前期綜合確定好的圖書和昌平校區的補充圖書。第二,報刊。包括海淀校區的現刊資源與民國報紙等。第三,特藏文獻。包括四庫全書、中華再造善本以及各類圖書、論文等特藏文獻。

(三)資源調配方案

以讀者需求為根本,根據新館建設情況,最大限度為新館面向的讀者群體提供文獻資源服務[11]。根據新館空間布局的規劃以及管理模式的要求,確定新建的藏書區域數量、藏書區域所置書架數量,需調配資源類型與調配數量。以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為例,按新館空間功能區域劃分,新館資源調配方案如下:

(1)中外文借閱區:主要分布于新館三、四層,主要收藏近三年新入藏的各類中外文圖書以及近五年借閱率較高的圖書一種一冊,共約18.4萬冊;

(2)港臺與期刊閱覽區:主要分布于新館六層,包括館藏港臺圖書6.6萬冊,現刊600冊;

(3)重點文獻樣本區:主要分布于新館五層,主要收藏館藏全部中文法律樣本圖書,包括人大法和中圖法,共約8.3萬冊;

(4)套書與工具書專區:主要分布于新館六層,主要收藏館藏非法律中文套書與工具書,共約1.3萬冊;

(5)精品展示區:分布于新館二至六層固定專區,主要對部分教師著作、馬列哲學類、經典法律類、精品外文圖書進行展示,共約7000冊;

(6)特藏文獻區:主要分布于新館地下一層,主要收藏古籍善本包括晚清、民國時期的法學、文學著作、四庫全書、民國報紙、1949-1979年特藏樣本文獻等,共約6.8萬冊。

(7)閉架藏書區:主要分布于新館地下一層,主要收藏館藏人大法圖書樣本,館藏所有外文圖書復本,館藏重點中文圖書復本和重點圖書外各類中文圖書樣本,共約50.2萬冊。

四、資源調配的實施

在新館搬遷的實施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按照前期制定的工作計劃,逐步完成整個搬遷的工作目標。

(一)強化人員意識,科學分工安排

搬遷實施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執行能力非常重要,包括圖書館工作人員和搬遷工作人員。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較硬的業務能力。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按照前期的調研結果和調撥計劃,利用圖書管理系統整理和導出調撥書單,調撥書單是搬遷實施的依據,因此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出數據準備且完整的書單,讓搬遷工作人員有單可查。同時,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對搬遷工作人員進行基本的業務培訓,包括館藏地區域的指引、挑書、打捆、標記等。對于搬遷工作人員而言,要求時刻具備安全憂患意識,圖書館是防盜防火防水的重點部門,在整個圖書搬遷過程中,第三方搬遷人員直接接觸圖書,要有圖書愛護意識,自我約束能力,以身作則,確保圖書等文獻的安全與完整。此外,搬遷人員也應具備一定的圖書館搬遷經驗,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搬遷效率,也能夠提升搬遷質量。

高校圖書館搬遷實施的時間也十分重要。圖書館應盡量選擇在寒暑假期間來完成圖書館搬遷工作,避開讀者用館高峰,減少對讀者用館的影響。例如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2021年新館搬遷兩期工程,均選擇在2021年暑假與寒假進行,不會對圖書館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

(二)實體資源遷移與數據資源調撥

新館搬遷資源調配的實施,既包括實體資源的物理遷移,也包括系統內數據資源的調撥與整合。

實體資源物理遷移指資源下架、打捆、裝車、運輸、卸車、拆包、上架7個主要步驟,完成資源從老館到新館的物理轉移[12]。其中每一步驟都需要規定好具體負責人、實施期限與進度安排,確保搬遷工作有序推進。同時,在裝運卸過程中,圖書要按照打包標記對號入座,使圖書不易丟失。

數據資源調撥是指將實際發生物理轉移的實體資源所對應的數據資源進行系統調撥,使系統數據與資源的物理架位信息保持一致[13]。這一過程需要對大量的圖書數據進行調撥處理,大部分根據挑選圖書的掃描數據進行分批次調撥,而掃描數據存在一定誤差,對于調撥不成功的數據,需要單獨留檔,集中統一處理。

(三)資源的清點、定位與整理

當完成實體資源與數據資源的調撥后,整個調撥實施過程并不算真正的結束。對于新館的資源進行清點、定位與整理,也是關鍵步驟,這直接影響著新館運行的效能。首先需要對新館資源進行排架、順架處理,當發現錯架圖書時及時調整;其次利用RFID技術對新館資源進行定位,便于讀者借閱,當發現圖書無法定位時對圖書進行“放倒”處理,待全部定位完成后,將“放倒”圖書收回,待重新編目、分配后,重新定位上架;當新館全部資源就位后,對全館資源進行清點,確保在館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五、搬遷中資源調配的重點與難點

(一)以讀者為中心,做好數據調研

前期的數據調研是資源調配過程中需要首要考慮的問題,也是難點問題。一方面,新館藏書布局的調整方案與圖書調配原則是建立在數據調研的基礎之上的。例如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新館采用三線典藏模式,需要根據圖書利用情況進行調撥,這就需要在前期對館藏利用情況、讀者借閱需求深入地挖掘和分析。另一方面,新館的調整最根本的目標是更好地為讀者服務,這就需要明確讀者的需求,“對癥下藥”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基于讀者借閱行為進行數據調研尤為重要。而數據調研分析的指標卻難以確定,如讀者借閱冊次分析、讀者需求程度分析、學科符合程度分析、借閱時間段的選擇、有效讀者人數等,對其定義不同,統計結果也不同[14]。例如有效讀者人數的確定,根據注冊時間而定,注冊時間的不同選擇,直接使統計結果有所差別。因此,在數據調研過程中要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不斷地挖掘、統計和分析,不斷完善分析指標,使統計結果更加客觀準確。

(二)加強溝通交流,保持信息對稱

在新館搬遷資源調配過程中,實體文獻資源的調配與數據資源的調配是相輔相成的,它們既“獨立”又“統一”[15]?!蔼毩ⅰ斌w現在實施過程中,實體資源的調配與數據資源的調配可以同時進行,互不干擾;“統一”體現在兩者相互制約,任何一方出現差錯,都會影響新館搬遷的質量。例如,數據資源調撥至該書庫內,但實體圖書卻錯架不在該書庫,這將使得讀者在借閱時找不到該書。因此,在調配過程中,需要數據調撥人員與圖書搬遷負責人保持溝通與交流,按照圖書標記、要求進行調配,互相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保持圖書信息上下對稱,高質量完成新館搬遷的資源調配。

(三)重視數據比對,確保數據準確

在新館搬遷過程中,通常圖書清點工作與圖書調撥工作不能同時進行。為了保證搬遷的進度,調撥工作一般早于清點工作。這里的清點工作指調撥完成后的館藏清點。因此,此時的調撥數據只是階段性的調撥成果,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需要將館藏清點后的清點數據與調撥數據進行數據比對,查漏補缺,完善調撥數據。而比對過程是一項龐大的數據處理過程,需要多重的排序、拆分和整合,這就需要相關負責人具備高水平的數據處理技能。

六、結語

高校圖書館資源調配工作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工作。在新館搬遷過程中,資源調配工作的價值與定位明顯突出。資源調配工作需要根據數據調研結果,制定調配規則和方案,從而進行實施。當然不僅只在搬遷中有所用途,在圖書館未來的館藏結構配置、館藏布局規劃、館藏體系構建過程中,資源的統計、分析、調配都至關重要?;谧x者行為大數據分析的館藏結構動態調整是高校圖書館資源調配工作的進一步重點研究內容。

猜你喜歡
新館調配校區
養豬飼料巧調配
深圳科技館新館
參加2018年江西省圖書館新館館徽(LOGO)設計
大氣調配師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學院巴黎薩克雷校區
我校臨安校區簡介
以人為本、科學謀劃,以創新引導首博新館建設
張馨予調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