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國產軟件創新:價值、挑戰與策略

2022-08-23 11:07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王文信
中國信息化 2022年7期
關鍵詞:廠商軟件數字化

文|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 王文信

近年來,數字化和數字經濟熱度不減,作為數字化重要載體和“排頭兵”,國產軟件也引起業界熱議。在客觀要求和主觀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面對重重挑戰,國產軟件應當如何走出困境,迎來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

再登風口,軟件自主創新正當其時

數據價值的凸顯讓數字化轉型成為當前企業發展變革的主旋律,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軟件產業迎來快速發展。國產軟件也乘著數字化浪潮,再次登上新的風口。為什么說“再次”,其實從中國軟件產業起步那一刻開始,軟件自主創新就注定是一個關鍵且長期的命題。面對早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軟件廠商的壟斷,面對美國針對中國的核心科技封鎖與企業制裁,各行業集聚了大量的信息安全風險,我國軟件產業可謂是在“技不如人”的被動局面中尋求生存和發展。前不久《人民日報》文章就指出,“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痹谶@樣的產業背景和大環境下,軟件自主創新刻不容緩。

除了客觀環境的影響,軟件自主創新也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社會,信息技術深刻影響著各行業的轉型升級,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愈發突出,成為核心經濟形態。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中數據顯示,“2005年至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由14.2% 提升至38.6%,2020年占比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倍浖a業同時在數字經濟的兩大核心組成模塊——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可以說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在價值驅動下,軟件自主創新是必然選擇。國家“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p>

因此,不論是客觀要求還是主觀需求,解決核心技術關鍵環節“卡脖子”的問題,減少對國外軟件產品的依賴,實現軟件自主創新都是現階段關乎國家和企業信息安全,贏得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任務,軟件自主創新正當其時。

關山難越,國產軟件亟需提升產品能力

機遇總是伴隨著挑戰。盡管我國軟件業在近些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與國外的軟件工具相比,國產軟件的競爭優勢還不夠明顯,尤其是在產品能力上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軟件自主創新任重道遠。

回首近10年來我國軟件行業發展,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約2.5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約9.5萬億元,增長了近3倍,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從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1—4月份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來看,軟件業務收入依舊保持兩位數增長,可謂是前景向好。然而與Microsoft、Oracle、SAP等國際大型廠商相比,國產軟件的競爭力還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這一點在軟件業務出口上也有所體現。根據工信部數據,2022年1—4月份,軟件業務出口160億美元,同比增長3.6%,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持續放緩。其中,外包服務出口同比增長20.0%;嵌入式系統軟件出口同比下降13.3%。也就是說,軟件出口的更多是外包服務,而不是核心軟件產品能力。

圖1 2021-2022年軟件業務出口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工信部網站

此外,國內企業對國產軟件的產品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宏觀層面上,軟件自主創新解決的是自主可控的問題,但是于企業而言,國產軟件是否能夠滿足其需求,助力其發展同等重要。因此從這個層面來看,國產軟件需要的是提升采購吸引力和替換國外產品的能力,而這兩者最終都體現在產品能力上。一方面,對于新成立的中國企業來說,國產軟件的優勢主要在于本地化,例如國內廠商更了解國內企業經營的痛點;提供的項目實施、技術支持、學習培訓等本地化服務也更貼心,并且項目實施后的運維更加方便等。但是在具體的產品能力上,由于存在關鍵技術瓶頸、缺失產業人才等問題,國產軟件的整體水平是落后于國外的。另一方面,前文提到,早期我國的軟件市場被國外廠商占據了較大的份額,典型的如Microsoft、Oracle、SAP等。因此對于大部分基礎軟件或應用軟件已經是國外產品的企業來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替換成本和替換效果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這就要求國產軟件能夠在產品能力上媲美國外軟件產品,“絲滑”地實現替換,保持企業業務的運行和使用的順暢。

圖2 2021上半年中國報表分析軟件市場廠商份額

當然,看到不足的同時我們也應當肯定國內廠商的努力,這些年國產軟件市場上還是涌現出了不少優秀軟件廠商和產品。以應用軟件中的BI平臺為例,IDC《2021上半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數據跟蹤報告》顯示,國內廠商帆軟軟件超越SAP、Microsoft、IBM、SAS等眾多國際巨頭,以19.1%的市場份額連續第4年排名第一位。Gartner在報告《市場趨勢:中國企業買家越來越喜歡通過本地提供商進行虛擬化,數據和分析》中預測,“在現代BI平臺中,本地供應商將繼續從非中國供應商那里獲得市場份額?!边@表明優秀的國產供應商將持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優勢。站在整體的視角上,要減小企業的替換難度,加速軟件自主創新進程,需要更多的優秀國產軟件廠商和產品站出來。

乘風破浪,合力加速軟件自主創新進程

重重挑戰預示著軟件自主創新進程并非一帆風順和一日之功,但其戰略意義卻不允許我們畏難而退。近年來,國家統一布局,利用各項政策為軟件自主創新提供了方向上的引導,為各大軟件廠商提供了開拓創新的土壤。國產軟件也開始由黨政市場切入,慢慢進入金融、電力、電信、交通等重點行業市場,最終將逐步全面覆蓋整個市場。在大量利好政策和創新土壤的孕育下,企業和供應商作為核心參與者,也應當力出一孔,乘風破浪,共同推進軟件自主創新進程。

企業視角:以數字化為抓手,構建數據應用體系

數字化轉型為軟件自主創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沿著數字化的進程,企業可以系統地梳理當前的軟件應用現狀和問題,包括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明確自身的需求和場景,從而統一規劃布局,打通企業數據和業務流程,構建完善的數據應用體系。

圖3 基于帆軟BI產品構建的自助數據分析應用體系

以帆軟某制造企業客戶為例,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亟待分析,原有的數據分析工具是國外的軟件產品,因為種種限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刷取報表,制作匯總,在此過程中容易產生人工處理數據的誤差。此外,國外BI廠商也缺少本地化的產品適配和專業化的技術支持團隊,因此顯得“水土不服”。引入帆軟BI產品后,該企業根據工廠需求,按照緊要程度與收益性排序,著手開發看板與各類生產報表。在使用了ETL工具對原數據提取匯總后,看板的刷新速度降到5s以內,幾乎可以做到實時打開、實時查看的效果,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更貼合生產實際需求。同比國外同類型軟件,帆軟幫助該企業每日報表自動生成,節省各分廠人工工時超過80小時/天,節省人員分配10人/年,人力成本降低超過100萬元,體現了“以數字化為抓手,構建數據應用體系”的策略價值。

再如帆軟某證券企業客戶,為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管控、客戶差異化服務等能力,將數字化經營管理作為公司構建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面對爆發式增長的數據需求和高負荷的工作運轉,該企業基于帆軟BI產品構建了一套自助數據分析應用體系,將數據賦能業務人員,讓技術人員更好專注于底層數據模型的建設工作,而業務人員通過簡單操作實現多業務場景分析工作,從而將重復需求公共化,個性化需求自助化,有效地簡化業務流程,大幅度降低開發及溝通成本。經過統計對比,該企業的工作效率提升了90%,并且推動了各個業務條線的數字化經營管理轉型,實現了由傳統IT驅動向業務驅動的轉變。

供應商視角:打好產品與安全基礎,做好國產軟件適配工作

前文提到,國產軟件在產品能力上較國外軟件仍有差距,需要國內供應商不遺余力地開拓創新,以客戶為中心,打造更優質的軟件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對于安全層面來說,信息安全本就是軟件自主創新要解決的問題,在自主可控的基礎上,國產軟件也不能忽視自身產品的安全能力保障。國內廠商應當強化自身產品的安全性,預防信息安全風險,并提供安全相關的配置,例如角色權限等。

同時,隨著自主創新進程的推進,企業勢必擁有越來越多的國產軟硬件,例如國產數據庫、國產信息系統等。那么這些國產軟硬件之間就需要具備良好的兼容性,最終形成互相配合互相兼容的國產體系。因此在產品落地過程中,每個企業自主研發的工具軟件都需要完成從芯片、整機到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及上層應用的適配工作,這也是國產產品最關鍵的環節。

作為江蘇省唯一被評選為國家信創委會員單位的BI廠商,帆軟近年來一直在致力于解決信創落地“最后一米”的適配問題,持續推進與核心軟硬件產業鏈中的上下游企業進行兼容性適配,保障企業自主創新的進程。今年5月,帆軟實現了三款軟件共計548項功能點及用例的功能適配、性能適配、兼容性適配及可靠性適配,標志著帆軟自主研發的信創產品能夠為企業提供高度適配的應用場景。未來帆軟也將專注BI賽道,承擔起國產軟件企業的責任,持續為江蘇軟件創新、國家信息安全、企業數據分析賦能。

猜你喜歡
廠商軟件數字化
推動內部審計工作數字化的探究
數字化起舞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有趣的識花軟件
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
從香蕉接手LPL看電競的轉折
豐富多彩的Android軟件
如何在智能手機中安裝軟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