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學習能力培養路徑探究

2022-09-24 07:25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對稱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劉 紅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盡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而是教他們怎樣學習、發展自己,以及離校后繼續發展?!盵1]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不能只注重傳授知識,忽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應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及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

一、在 “嘗試” 中激發自主探索欲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獲取知識應以思考為基礎,這樣才能理解透徹、印象深刻、記憶牢固。小學數學多數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的適當加深,難度小,教師只要鋪墊得當,啟發有方,學生都能自主 “嘗試” 探索。蘇霍姆林斯基說: “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即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盵2]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每節課都讓其在 “試一試” 中學習,激發自主探索的欲望,逐步形成獨立自主意識。

例如,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探索活動:三角形的面積》時,筆者分三步讓學生自主嘗試探究新知。

(一)鋪墊引路

1.播放多媒體動畫:三角形隨著音樂 “起舞” ,其中一些三角形自由組合拼成了平行四邊形。

2.提問:(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2)哪些三角形能組合成平行四邊形,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值得研究?

(二)實踐嘗試

1.小組討論,確定問題。(1)什么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2)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3)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4)如何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2.操作實驗。學生獨立動手拼試,并在組內討論自己的想法和推理過程。

(三)歸納評價

1.每組代表匯報推導思路,互相點評。

2.對采用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概括。

筆者改變了傳統通過教具演示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做法,首先給學生一些提示,讓他們確定研究的四個問題,并圍繞其大膽去想,然后利用學具放手去拼,通過與同伴合作,自主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動手操作中,允許他們多花一些時間、走一些彎路,放心讓他們去體驗、探索。

二、在 “發現” 中培養數學問題意識

數學離不開思維,思維從問題開始。許多教師習慣根據成人思維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其本質是 “教師牽著學生走” ,這樣學生易出現似乎都聽懂了,但做題又懵懂的現象。美國當代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 “教學不是從外部控制人的行為,而是用于創造各種能夠促進獨立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條件?!盵3]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和創造性,給與他們思考和發現問題的時間,引導其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誘發認知內驅力,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

例如,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大小》時,教師用課件出示兩個都是40°的角,其中一個角的兩邊較短,另一個較長。教師問: “哪個角的度數更大?” 學生未經思考脫口而出: “兩邊長的角更大?!?教師利用課件把兩個角重合,學生驚呼: “??!居然一樣大?!?這時教師沒有直接問: “角的大小應該與什么有關系?” 而是說: “剛才比較了兩個角的大小,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把學生的關注點從具體情境轉移到如何提煉數學問題,引發其思考。

史寧中認為: “小學數學課堂應如行云流水一般,每個概念的學習都有道理,有需求,能解決問題;每個結論都讓學生自由猜想,發現和發展;每個表達都由學生思考,整合后自然呈現?!盵4]教師以 “疑” 引路,讓學生提出問題,再通過動手操作、比較,問題解決便水到渠成。

三、在 “動手” 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 “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幫助其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是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學生不斷經歷、體驗各種活動的結果。數學活動經驗在‘做’與‘思考’的過程中積淀、逐步積累?!盵5]小學生以動作思維占主導,他們習慣在手、口、腦、眼等感官協同參與的操作中思維,教學時盡可能讓他們動手操作,體驗和經歷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積累經驗、發展數學感受力。

例如,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很多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觀察什么是對稱圖形。多媒體技術為創設情境教學提供很多便利,但學生是被動參與,思維活動易受課件束縛,與自己操作獲得的真實體驗截然不同。筆者以 “折與剪” 的操作活動為主線,讓學生親自體驗,經歷 “兩邊完全一樣的圖形對稱” 的探究過程。有的學生憑感覺去剪紙,剪不出規則的對稱圖形;有的先畫中線、再沿中線剪,得到的圖形也不是很準確;有的通過先對折、再剪,這樣就能剪出對稱圖形。根據實操情況,先讓學生討論哪種剪法最合理,再讓剪得好的同學介紹經驗、展示作品,不會剪的同學在傾聽和觀看后,反思自己的剪法,逐步掌握對稱圖形的剪法。當學生都能剪出對稱圖形后,引導他們觀察、欣賞自己的作品,并問: “對稱軸在哪里?” 他們思考后一致認為:圖形中間的畫線和折痕就是對稱軸,這時引出對稱軸的概念,再讓其畫各種圖形的對稱軸,加深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認識。

四、在 “合作” 中養成互學互助精神

教學活動形成了師生一對一的關系,也形成了教師與學生群體、學生與學生群體及生生間的多重網狀關系,[5]自主學習依靠個體獨立完成,但因個人智力、見解等的局限,仍需借助集體的力量?!秾W記》中強調: “相觀而善謂之摩”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學離不開交流與溝通,教學互動使學生間分享彼此的見解與知識,以人之長補己之短,相得益彰,更加快速提升學習能力。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面積》時,設計一道研究型拓展題: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挖一個長方形水池(位置不確定),請用一條直線,將菜地與水池的面積同時平均分成兩份。

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多數學生無法獨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組織他們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討論。

生:老師給的圖,長方形位置太偏了,要移動才行。

生:這樣移來移去肯定不行,找不到準確位置。

生:平行四邊形好辦,沿著任意一條對角線畫條直線就可以平均分成兩份。

生:平均分成兩份肯定與中心點有關。

生:連對角線,兩條對角線相交點就是中心點。

生:平行四邊形有中心點,長方形水池不也有中心點嗎?

生:對呀,試試,快試試!

……

學生在 “你一言我一語” 中,逐漸找到解題思路,認識由模糊逐步清晰,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五、在 “應用” 中形成生活數學觀念

在生活中挖掘素材,讓學生感受處處有數學,他們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其看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形成生活數學的觀念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例如,教學北師大版三年上冊《乘與除》中 “整十、百、千乘個位數的口算” 時,教師對學生說: “五一節要到了,老師準備一家三口去旅游,這是我從旅游公司了解的價格,請同學們幫老師算一算去這些地方分別需要多少錢?

學生馬上算起來,答案很快出來了,他們高高舉起小手搶著回答,原本單調枯燥的計算教學鮮活起來,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再如,教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加與減》中 “接近整百整十加減法的簡便算法” 時,有一道計算題 “176-98=176-100+2” ,學生對 “-100+2” 難以理解,教師讓他們想象購物找零錢的情景:爸爸帶了176元錢去超市買了一瓶98元的食用油,付給收銀員一張百元人民幣,即 “176-100” ,收銀員給爸爸找回2元,再 “+2” 。這樣,抽象的運算獲得了生活經驗的支撐,學生更容易理解,再經過提煉和概括上升為數學的簡便運算。

學習能力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漸進、沉淀和積累的過程,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信任、機會、空間及時間,增加開放式、交流式、活動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猜你喜歡
對稱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平行四邊形”創新題
對一道平行四邊形題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三個疑惑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先找對稱軸!
如果沒有三角形
抓牢對稱軸突破二次函數
有幾條對稱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