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彭水苗繡傳承現狀調研報告

2022-09-26 12:28王思怡雷曉曉毛晨蕾程舒芳
江科學術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苗繡價值消費者

王思怡 雷曉曉 季 菊 毛晨蕾 程舒芳

引言

苗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象征。苗繡在我國的貴州、湖南、重慶、廣西、云南等地的苗族婦女中均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調研時說道:“把苗繡發揚光大,傳統的也是時尚的?!泵缋C,不僅是一種傳統技藝,更承載了苗族千年的歷史文化。2016年,彭水苗繡成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文化,具有重大歷史、文學、藝術的價值,面向未來的現代價值。

非遺的傳承與弘揚與發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但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發展,彭水苗繡由于產業化力度不足、市場細分不明確、市場價格混亂、缺乏文化智能資源等原因,沒有建立品牌文化,喪失了其原真性及文化產業惠及大眾的文化效應,逐漸迷失產業發展方向。為了讓這一古老的民族工藝能夠繼續傳承下去,同時發揮其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本文將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探索彭水苗繡活態傳承的新出路。

通過回顧梳理非遺文化傳承的已有文獻發現,李江敏等人(2020)根據人類學的相關資料,對非遺活態遺產的概念及特點進行界定,并運用經驗價值觀的基本框架,運用根植論對非遺活態遺產的五維度建構系統進行界定,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非遺活態傳承的體驗價值測量量表。該量表有較好的效度和信度水平,故本研究在此量表的基礎上設計了一份苗繡傳承的體驗價值測量調查問卷(見表1),并于2021年7月5日至2022年2月20日期間,通過發放苗繡傳承的體驗價值測量調查問卷及走訪調查等多種方式對重慶彭水苗繡傳承現狀進行了深度調查。調查對象主要包括當地苗繡產業從業者和苗繡制品消費者等。調查范圍主要涉及重慶、江西、吉林、浙江等省市。發放問卷352 份,有效問卷352 份,回收率100%。調查對象以女性為主,年齡集中在18-40歲,人員分類主要有苗繡從業者、學生、公司職員、政府機關或公司職員。

表1 苗繡傳承的體驗價值測量量表

一、重慶彭水苗繡產業傳承的現狀

時,要使苗繡得到更好的傳承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一)經濟價值

從經濟價值來看,苗繡消費者在“此次苗繡體驗是否省時省力”與“出行交通等成本對于苗繡體驗的影響”以及“體驗苗繡藝術的實踐花費在我的經濟承受范圍之內”這三個問題上體現出來的較低的價值量,而從業者在苗繡消費者在“此次苗繡體驗是否省時省力”與“出行交通等成本對于苗繡體驗的影響”這兩個問題上也表現出較低的價值量。整體表現為消費者比較看重苗繡文化體驗活動的花費、苗繡文化體驗活動的整體服務,以及參加苗繡體驗活動的出行成本,并且更關注苗繡體驗活動本身,但苗繡產業從業者在這幾個方面均沒有給到消費者很好的體驗。消費者和從業者關注存在差異,消費者更關注苗繡體驗活動本身,但從業者更關注苗繡體驗活動帶來的經濟價值。這側面反映了傳統文化帶來的經濟價值是不容忽視的,但在利用好其經濟價值的同

圖1 苗繡的經濟價值

(二)認知價值

在認知價值方面,苗繡消費者與從業者表現出幾乎相同的價值關注,但在CV2即“苗繡藝術的實踐活動讓我解讀了民族民間特有的地方特征”這一問題上,消費者表現出較高的價值量,而從業者卻表現出較低的價值量。這說明苗繡文化體驗活動不僅讓消費者和從業者感受到苗族傳統藝術的智慧,而且讓消費者渴望更加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地方特征,但從業者并沒有將苗繡文化體驗活動與傳統文化地域特色緊密聯系起來。從側面體現了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消費者渴望更加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地域特色,但從業者并沒有將苗繡文化體驗活動與傳統文化地域特色緊密聯系起來。非遺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在做好非遺傳承的同時,也要注重延續傳統文化。

圖2 苗繡的認知價值

(三)情境價值

在情境價值方面,苗繡從業者都表現的價值關注均高于苗繡消費者。這說明,苗繡產業從業者注重從感官、氛圍、環境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舒適的苗繡文化體驗活動歷程,苗繡產業消費者也在感官、氛圍、環境方面得到了滿足。體現了情境烘托對苗繡文化體驗活動的重要意義。苗繡產業從業者要從消費者的感官享受、苗繡文化體驗活動氛圍、活動周圍環境出發,提高苗繡消費者的整體體驗感,加強消費者對文化傳承的認知程度。

圖3 苗繡的情境價值

(四)傳承價值與活態價值

在傳承價值方面,在“我為展現自己的民族傳統的苗繡文化體驗活動而自豪”與“苗繡文化體驗活動能加強年輕人對苗繡的保護與繼承”這兩個問題上苗繡消費者與從業者均表現出較高的傳承意識。但在“苗繡文化體驗活動能促進非遺保護”與活態價值方面,苗繡消費者都表現出較低水平的價值關注。而從業者在“苗繡文化體驗活動能促進非遺保護”與“我想參加苗繡活的傳統文化傳承團隊”,以及“此次苗繡文化實踐中,我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這三方面仍然保持高水平價值關注,而在“本次苗繡文化體驗活動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上表現出較低的價值關注。是什么導致消費者在傳承價值和活態價值方面的關注差異,這是我們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苗繡消費者具有較高的傳承意識,卻在行動上表現平平,并且苗繡從業者與消費者均在“本次苗繡文化體驗活動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上表現出較低的價值關注。這側面反應當下文化自信程度低的現狀。是什么導致消費者在傳承價值和活態價值方面的關注差異,這也是我們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圖4 苗繡的傳承價值與活態價值

二、重慶彭水苗繡傳承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銷售平臺散亂缺乏知名品牌

苗繡目前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均較高,沒有獨立品牌印象,無法完成品牌塑造的任務,銷售渠道并不統一,缺乏長期一致、全面統一的管理。由于苗繡自身的制作工藝的復雜,市場能力不夠,相關技術人才缺乏,這直接影響了苗繡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在保護苗繡文化內涵的同時做到結合苗繡的自身素質,建立品牌意識,創建并維護自己的品牌,保證產品品質是我們需要思考并解決的一個問題。同時,需要提高苗繡的市場能力和服務水平,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的價值,才能使苗繡之路越走越好。

(二)各地認識有偏差地區分化嚴重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苗繡文化與消費者想要了解的苗繡文化”存在差異性。進一步調查發現,苗繡目前主要流傳具有聚集性,但各方小苗寨都有自己的苗繡文化,不同地域的苗繡有著不同的藝術特色和風格技巧,各方苗繡衍生變化復雜,刺繡的技法和配色,藝術價值都獨具特色,這無疑增大了對苗繡的整體化發展和傳承的難度。

(三)缺乏針對性的消費群體市場人才匱乏

由于苗繡產業從業者注重從當地文化、歷史環境、特色工藝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各具特色的苗繡文化,但不同地區消費者需求不同,這直接導致了苗繡產業缺乏針對性的消費群體。并且苗繡發展所在地區大多為苗族少數民族自治區,傳承與弘揚方式較為單一,不利于統一管理和同步發展。從事苗繡等人才年齡老化嚴重,年輕人才匱乏,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難度大。傾向于對“經濟適用型”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對傳統工藝人才成長進步和創新創業的關懷鼓勵不多,沒有形成系統的傳統工藝和傳承人才關愛保障體系等等,導致了苗繡傳承缺乏引導和扶持。因此,尋找苗繡產業新發展,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重慶彭水苗繡活態傳承的建議

(一)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加強宣傳推廣

1.推動彭水苗繡品牌建設,構建區域特色文化發展。不同地區的苗繡有著不同的形式與風格,創立品牌文化至關重要。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品牌,保護其獨具特色的刺繡技藝,精益求精、融合創新,研發出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商品,因地制宜發展,重慶彭水可以依托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以“文化+旅游”的形式,促進彭水苗繡的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苗繡產業的發展,重在重煥穿在身上的“苗族歷史”文化的內涵,構建品牌形象塑造,寄托文化情感內容,進行文化創意營銷。讓針尖上的苗繡文化有效傳播出去,獨特創意是苗繡產業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根植區域苗繡文化的創意營銷和推廣,例:建立非遺苗繡文化體驗館、與旅游景區進行深入地合作計劃,使苗族刺繡與消費者引發更多的溝通和交流,才可更新產業鏈。

2.注重苗繡人才培養的梯隊建設。發展彭水的苗繡業,尤其要培養和引進優秀的苗繡師。高學歷、高技能、懂文化的優秀青年是彭水苗繡業的發展之本。這就需要學校、企業、政府打破各自為陣的傳統藩籬,加強對彭水苗繡傳承人的培養。彭水當地的中小學可以增設相關課程,充分認識苗繡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文化信心和身份認同;當地企業可以開展苗繡在線學習課程,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讓苗繡技能的學習途徑更加便捷,吸引人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彭水政府也可以設立獎項和基金吸引人才,挖掘人才,培養既有苗繡文化知識又有圖案設計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從而促進苗繡市場氛圍的形成。

(二)創新現代產品轉變生產模式

1.創新傳統表現形式,探索現代文創產品。傳統苗繡的設計理念存在滯后的現象,圖案大多以古老的紋樣如花鳥蟲魚,自然界的花草為主,形成固定思維,缺乏創新性,難以融入大眾生活獲得喜愛。缺少具有廣闊視野和創意的設計師為其添加現代化元素符合現代審美,成為苗繡發展的瓶頸。由于目前苗繡市場并不樂觀,挫敗了投身于苗繡的現代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年輕一代對于苗繡的興致不高,難以培養非遺傳承人,對苗繡進行舊與新的結合,無法注入新思想,創新面臨巨大的阻力。因此,可以強化彭水苗繡傳承人才培養機制,由當地知名苗繡企業牽頭,非遺傳承人攜手設計師的形式,將傳統苗繡元素與現代特色相融合,探索彭水苗繡文創產品,將非遺文化進行創新表達,從而在新時代下展現非遺之美。

2.提升苗繡產品實用性,增強苗繡消費場景。目前苗繡不能普及化的其中一點原因就是大部分消費者把它當作贈禮或者新奇物品對待,因此,要改變根本觀念,將苗繡定位轉向實用性日用品,拓寬裝飾品的應用范圍,例如將苗繡元素融入衣柜,背景墻,畫框,以及平常的穿衣打扮中。同時還需要提高耐用性,可以設計定制手機殼等隨身攜帶的裝飾物,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3.創新刺繡模式,打好組合拳。按照“一社多坊眾創”模式,將個體家庭單打獨斗小范圍加工變為規范化,標準化的加工模式。借助當地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各鄉鎮發揮村黨支部引導作用,以村寨為單元,以合作社為載體,將生產流水線向基層延伸,形成“培訓個體加工+工坊組裝+合作社銷售”的產業發展新局面。

(三)多元化推廣助力鄉村振興

1.整合當地苗繡企業資源,注重品牌宣傳與推廣。以企業為載體,大力發展苗繡產業,拓寬苗繡宣傳與推廣渠道。傳統的苗繡銷售渠道單一,宣傳力度不夠,保留著自產自銷的傳統經營模式,阻礙了苗繡的發展。彭水地處山區,交通閉塞,當地繡娘不會借助互聯網進行宣傳和營銷,大多面對本地的消費者,繡娘所刺繡的苗繡產品難以銷售,存在大量滯銷的問題。難以獲得大眾青睞,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中。因此,可以通過當地的非遺紡織企業整合苗繡資源,集中發展,讓民俗產品變成新興產業,提升苗繡的影響力,讓更多人感受到苗族的民俗風情,苗繡工藝的文化風情,“以品牌之名”促苗繡發展。

2.拓寬銷售渠道,盤活苗繡產業經濟。一是通過微信、抖音、小紅書、快手、淘寶等社交平臺與電子商務平臺對彭水繡品進行推廣銷售,使手藝人足不出戶就能增收。充分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和流量服務,拓寬線上營銷渠道,實現苗繡產業的高經濟效益轉化,通過“互聯網+”和民族、地域特色的結合,促進苗繡產業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盤活,實現苗繡文化繁榮。二是除了將苗繡文化傳向中國的千家萬戶,還可利用中國留學生媒介,將苗繡文化帶向海外市場。例如:組織各高校龐大的留學生群體,開展苗繡文化活動,組織苗繡技藝學習,宣傳苗繡藝術產品。通過社交媒介將對苗繡有著濃厚興趣的留學生們團結到一起,下設苗繡海外代理人,負責各個國家或地區的銷售與宣傳。從而將苗繡產品遠銷海外,將苗繡文化弘揚至全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華文化。

猜你喜歡
苗繡價值消費者
凱里學院美術作品選
苗繡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價值探析
苗繡
消費者網上購物六注意
系無理取鬧?NO! 請為消費者擦干眼淚
日化品牌怎樣才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上海大學仲星明教授個人苗繡收藏于喜馬拉雅美術館展出
知識付費消費者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