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控制的四個指標

2022-09-29 15:34王佳健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2年8期
關鍵詞:糖化摩爾空腹

王佳健

糖代謝紊亂相關疾病檢測指標是實驗診斷的重要技術措施,血糖水平和臨床癥狀相結合能對糖尿病進行診斷。高血糖和低血糖都是比較嚴重的糖代謝紊亂性疾病,需要及時通過相應的治療方法來使血糖恢復正常水平,但是由于血糖水平非常容易波動,所以應當定期進行血糖監測,以防止血糖波動過大,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患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監測血糖,包括臨床實驗室檢測血糖、血糖調節物、糖化蛋白以及并發癥相關的其他代謝產物等,以上檢測方法有利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診斷、鑒別診斷、指導治療和評估預后。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PG)是指至少8~10小時內不攝入含熱量食物(飲水除外)后測定的血清葡萄糖,是當前糖尿病常用的檢測項目。

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不運動。如果空腹抽血的時間太晚,所測的血糖值很難真實反映患者的治療效果,其結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成人空腹血清葡萄糖為3.9~6.1毫摩爾/升。不同樣本類型的葡葡萄糖濃度參考范圍有所不同。FPG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若兩次重復測定FPG都≥7.0 毫摩爾/升,即可確診為糖尿病,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是依據此標準進行診斷的??崭寡撬椒从沉艘葝u素分泌能力,其增高與葡萄糖耐量降低是相平行的。一般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在失去控制時可高達10~16.7毫摩爾/升;在重型及長期控制不好的患者,空腹血糖也可高達22.2毫摩爾/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2型糖尿病中,空腹血糖濃度增高是相對較晚才產生的,因此僅用FPG這個標準將延誤診斷,并對糖尿病人群的流行估計過低。

2.餐后2小時血糖

餐后2小時血糖(2小時PG)是指從第一口飯吃下去開始,過兩小時測得的血糖值。餐后2小時血糖測定是診斷和發現糖尿病的另一種重要方法。有些患者主要表現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因此需測餐后血糖才能真正了解病情。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是全時間的,即不但空腹血糖要達標,而且餐后血糖亦應降至一定水平。參考區間餐后2小時血糖≤7.8毫摩爾/升。

餐后兩小時血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即進食后食物刺激胰島B細胞追加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若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良好,周圍組織對胰島素作用敏感,則餐后2小時血糖值應降到7.8毫摩爾/升以下,可以反映進食及降糖藥的使用是否合適,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減少漏診。當餐后血糖≥11.1毫摩爾/升時,易發生糖尿病眼、腎、神經等慢性并發癥。對于中年以下和病情不重者,要嚴格控制餐后2小時血糖值在7.8毫摩爾/升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監測適用于空腹血糖已獲良好控制但仍不能達到治療目標者。

此外,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不影響正常服藥或打針,也不影響正常進食,所以不會因臨時停藥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動。聯合檢測空腹血糖診斷糖尿病敏感性更高、漏診率更低。

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診斷糖尿病的一種實驗室檢查方法,是經口服給予受試者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通過測定不同時間的血糖濃度,了解受試者的血糖調節能力。

參考區間OGTT結合FPG可協助診斷糖尿病及相關狀態:①FPG正常<6.1毫摩爾/升,2小時PG<7.8毫摩爾/升為正常糖耐量;②FPG在6.1~7.0毫摩爾/升之間,2小時PG<7.8毫摩爾/升為空腹血糖受損(IFG);③FPG<7.0毫摩爾/升,2小時PG介于7.8~11.1毫摩爾/升為糖耐量異常(IGT);④FPG≥7.0毫摩爾/升,和(或)2小時PG≥11.1毫摩爾/升為糖尿病性糖耐量。

OGTT主要用于下列情況:①診斷妊娠糖尿?。℅DM);②糖代謝異常與糖尿病間的過度階段(或糖尿病前期);③有無法解釋的腎病、神經病變或視網膜病變,嚴重肝??;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胰腺炎、胰腺癌等;④人群篩查,以獲取流行病學數據。

4.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GHb)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主要指葡萄糖)通過非酶反應相結合的產物。GHb由HbA1a、HbA1b、HbA1c組成,主要成分是HbA1c,約占80%,且濃度相對穩定。為簡便實用,臨床上常以HbA1c代表總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參考區間糖化血紅蛋白HbA1c:4.0%~6.0%。

HbA1c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其濃度與紅細胞壽命(平均120天)和該時期內血糖的平均濃度有關,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動的影響,也不受運動或食物的影響,所以HbA1c反映的是過去6~8周的平均血糖濃度,為評估血糖的控制情況提供可靠的實驗室指標。而血糖濃度急劇變化后,在起初兩個月HbA1c的變化速度很快,在3個月之后則進入一個動態的穩定狀態。

為達到理想的糖尿病控制,推薦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的目標為HbA1c水平≤6.5%,希望這一目標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相關嚴重并發癥,如腎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和牙齦病變。對經治療后血糖控制穩定的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常規檢測指標,至少每6個月一次。HbA1c的控制范圍應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權衡預防和推遲微血管并發癥的益處與低血糖的風險。

猜你喜歡
糖化摩爾空腹
采血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為何要做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空腹運動,瘦得更快?
院外延伸干預模式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自護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戰場上的雕塑家——亨利摩爾
西方摩爾研究概觀
常吃煎蛋有危害
空腹喝水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心房顫動關系初步探討
有些食物別在空腹時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