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體外自動除顫儀急救效果分析

2022-10-13 03:55郭肖雅
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 2022年3期
關鍵詞:電擊成功率心肌梗死

郭肖雅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三科(商丘,476000)

0 引言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是臨床上比較普遍的一種心臟系統障礙性疾病,也是心臟系統障礙性疾病中發生率相對較高的一種,一旦發生,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就會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1]。隨著目前經濟和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醫療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心臟除顫技術已逐漸被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的治療中[2]。該技術能夠對患者的心房產生刺激,并以刺激能量脈沖作為基點,撤底消除心肌折返通道,同時采用同步除極抑制患者的心肌纖維顫動,再主導心臟節律利用竇房結起搏點,促進患者的心率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3]。本研究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進行急救的60名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運用體外自動除顫儀進行急救的效果,旨在為提高臨床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的急救效果奠定理論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進行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60名,其中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25名,平均年齡(65.67±4.48)歲。納入標準:入選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的診斷標準;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并發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免疫系統疾病的,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分組

將入選的60名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30例)和對照組(n=3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運用體外自動除顫儀進行急救,對照組患者則通過人工除顫儀進行急救。

1.2.3 體外自動除顫儀進行急救

使用PHYTH MX ECD型體外自動除顫儀對患者進行急救[4],設置自動識別時間為10 s,電擊心率>180 次/min,電擊次數為8次,電擊時的能量依次設置為200 J、300 J、300 J、360 J、360 J、360 J、360 J、360 J。

1.2.4 人工除顫儀進行急救

使用人工除顫儀對患者進行急救,電擊時的能量為200~360 J,根據除顫的效果確定需要進行的除顫次數,而心室顫動的情況進行同步或非同步除顫。在手術過程中選擇200 J的能量處理室性心動過速復律。若對患者給予靜脈注射后能夠達隆、腎上腺素與心肺復蘇處理3次之后,并且患者再經歷3次電擊除顫且沒有任何效果的,就需要通過電擊對患者再次進行除顫。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停止,可以通過人工呼吸或者氣管插管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1.3.1 除顫成功率和院內生存率對比分析

判斷除顫是否成功的標準如下[5]:竇性心律通常用心電圖或者心電監護表示規則的室上性節律或者室性自主節律,此時能夠監測到患者的血壓以及大動脈的搏動情況。記錄2組患者除顫成功率,并統計患者院內的存活率。

1.3.2 搶救成功所需時間對比分析

成功搶救患者所需時間通常分為 0~4 min、4~8 min、>8 min共計 3個時間段,所需時間越短,表明搶救效果越好[6]。

1.3.3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

統計分析2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誘發出血、心力衰竭和再次休克,同時計算并發癥的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所有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檢驗組間差異。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除顫成功率和院內生存率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首次除顫成功、除顫總成功和院內存活人數及所占比率見表1。2組患者除顫成功率和院內生存率對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除顫成功和院內生存率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defibrillation success and in-hospital survival

2.2 搶救成功所需時間對比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搶救成功所需時間及占比見表2。2組患者搶救成功所需時間對比,觀察組顯著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搶救成功所需時間比較[n(%)]Tab.2 Comparison of time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rescue

2.3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3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是一種十分危急的疾病,該病主要發生在入院之前,發生該疾病時,患者如果無法得到及時且有效的治療,會對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7]。目前,臨床上常采用體外自動除顫儀緊急搶救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該儀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具有黏吸力的除顫心電監護電極,減少與患者之間的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與具有黏吸力的電極之間緊密連接,可以降低兩者之間的阻抗系數[8]。體外自動除顫儀還可以分析患者的心律。在使用之前,只需要設置好自動除顫儀的各項參數,該儀器就能夠根據已經設定好的程序獨立完成相應的檢測項目,不僅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還有效地提高了除顫成功率,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研究表明[9],體外自動除顫儀的工作特點就是能夠連續性地對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進行監護,并且在必要時及時為患者提供所需的除顫治療,促進患者心肺功能和意識的快速復蘇,降低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在本研究中,通過體外自動除顫儀治療的患者首次除顫成功率、除顫總成功率和院內存活率均高于通過人工除顫儀進行急救的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搶救成功所需時間對比,通過體外自動除顫儀治療的患者顯著小于通過人工除顫儀進行急救的患者,且通過體外自動除顫儀治療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33%,通過人工除顫儀治療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外自動除顫儀能夠為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提供及時的除顫治療,做到連續性的監護,提高患者心肺復蘇的成功率和意識恢復率,降低出血、心力衰竭以及再次休克等并發癥的發生率[10]。體外自動除顫儀能夠自動識別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癥狀,并可持續監護,同時還可以及時對室性快速心律失?;颊呓o予電擊治療。但是體外自動除顫儀起搏功能的效果并不十分顯著,因此無法對電擊后或者室顫后停搏的患者提供起搏的治療。有學者[11]針對性地選取了9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探究體外自動除顫儀與人工除顫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疾病的效果,結果表明,應用體外自動除顫儀治療患者的除顫成功率和院內存活率比人工除顫方式更高,這與本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患者運用體外自動除顫儀進行急救的臨床效果顯著,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的樣本量相對較少,沒有對患者做治療后的隨訪工作,因此接下來的研究中將增加研究對象的數量,加強對體外自動除顫儀作用機制的研究。

猜你喜歡
電擊成功率心肌梗死
成功率超70%!一張冬棚賺40萬~50萬元,羅氏沼蝦今年將有多火?
戶外照明電擊防護的幾點建議
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超級電擊武器
如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電擊武器的非致命效應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
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思考與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發現:面試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