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生契機 融合發展*
——以美術與物理融合課程“陶印記”備課為例

2022-10-17 04:46樊海霞
物理通報 2022年10期
關鍵詞:嘗試美術物理

樊海霞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江蘇 南京 210011)

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重大項目區域聯動推進學科育人的“新教學”實驗初中物理學科第二次推進會在我校舉行,本次活動的研究主題為融合課程.按計劃,一共開設了物理與語文、物理與音樂、物理與美術、物理與體育等共16節次的融合展示課.

融合課程對于所有的教師來說都是一次勇敢的嘗試.筆者也有幸參與其中,承擔美術與物理融合課程的公開教學活動.教學籌備的摸索、公開展示的取舍和數位專家的點評都給了筆者非常多的啟發,有感而書此文.

1 發現融合的意義

據統計,在1901—2008年間,頒發的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獎三項)中學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占獲獎總數的52%,在各個被統計的時間段中學科交叉研究成果占獲獎總數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趨勢,最近8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66.7%.可見學科融合與交叉是科學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途徑.

在中學階段的物理教學中,開展跨學科的融合教學,培養學生跨學科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動手實踐的操作能力,及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樂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精神,對于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義的[1~4].

那么這節課又該如何融合呢?是“美術+物理”還是“物理+美術”?我校美術組的“陶印記”課程已經自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在南京市校本精品課程評比中獲得過市級一等獎.那么物理課融入其中的意義是什么呢?是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

通過備課討論,我們確立了以美術課程為主要載體的融合方式,即“美術+物理”的形式,融入物理以達成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測量嘗試用理性的科學數據理解陶泥感性的手感差異;

(2)學生通過建模分析陶瓷易裂的原因;

(3)學生通過測算嘗試用物理知識分析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效率;

(4)讓具備不同智能優勢的學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

2 探尋融合的契機

幫助學生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科間知識的融合很重要,可是如何探尋美術學科與物理學科的融合點,去實現融會貫通,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筆者首先了解了美術老師在陶藝課上要呈現的主要內容,結構非常清晰,如表1所示.

表1 陶藝課主要內容

初步分析這張表格,發現很難找到有意義的融合點.尤其在沒有前人經驗可供參考的情況下,要突破自己思維的壁壘也比較困難,勉強找到幾點,第一稿設想如表2所示.

表2 美術與物理融合點第一稿

找出的這幾個融合點,顯然融合度是非常低的,但是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也只能照計劃開始研究.沒有想到的是,一旦有了開始,就有了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成.

第一組同學在測完幾組白泥和黃泥的密度差異后,發現白泥的密度普遍比黃泥的密度大.對數據進行分析時,學生發現了新的問題——幾組數據比較下來,發現在不同狀態下白泥的密度均比黃泥要大,但是有一組數據例外.是不是排沙法測量體積的方法有問題?如何檢驗排沙法測體積的誤差?同一種泥的泥胚在不同溫度下燒制后的質感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那么密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兩者是否具有相關性?

由此,第一組同學通過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數據分析,產生了新的更值得研究的問題——多種方法測量并比較不同種類泥的密度,及同種陶泥在不同溫度下的密度.嘗試用科學的數據理解泥性的差異.

第二組同學研究的是諺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出處.他們通過查找資料很輕松完成了研究任務.但是他們在匯報的時候,其他組同學在聽取匯報時提出了兩個珍貴的問題——“問”通“璺”這是不難理解的,可是為什么只有砂鍋會“璺”到底,其他容器不會呢?是否能找到物理依據?匯報同學提到的“沒有金鋼鉆別攬瓷器活”是絕對嗎?在網上見過有人用釘子就能給碗底打孔的現象,沒有金鋼鉆也可以攬瓷器活嗎?我們可以嘗試嗎?可以用物理知識加以解釋嗎?

在其他組的提問下,第二組的研究問題也由此變得越來越深刻,方向變得越來越清晰.

隨著3個小組研究進程的推進,研究的主題變得越來越深入,融合點也變得越來越清晰,學生們朝著超出預設的方向研究了一整個星期.美術與物理融合點第二稿如表3所示.

表3 美術與物理融合點第二稿

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通過分組和協作的方式獲得了超出課本以外的知識,在一周后的展示課上,學生們精彩的PPT和演講博得了彼此真誠的掌聲.能夠看出來學生們真正將物理知識與美術知識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3 實施過程的困難

一周的探究和準備時間很倉促,但是學生和老師卻要一起克服很多沒有預見的困難.第一個困難就是時間問題.對于初三畢業班的學生來說,時間尤為珍貴.要擠出這么多的時間來進行實驗探究,非常不容易.更多的同學一直保持著熱愛和探索的欲望跟進實驗,收獲了屬于他自己的精彩,但也有同學沒能堅持到最后.這讓筆者看到勉為其難的堅持,遠比不上發自內心的熱愛.實踐中的第二個困難是融合點的選擇過深或過淺的問題.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比最后得到解決的問題要多得多,有的由于學生甚至是老師的知識儲備不夠,無法深入研究.這一點提醒我們作為教師除了教學生學習以外,我們自己也要更好的學習,與時俱進,時刻關注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同時,教師在對融合點的選擇上,要貼近學生的認知最近發展區,難易適中.第三個困難是要有及時有效的測量儀器和默契互助的備課團隊.融合課程的嘗試目前還是屬于摸索前行的階段,如果有志同道合的備課團隊和足夠的經費支持儀器購買的需要,這一點便不再是困難,而是優勢了.

4 課程之后的反思

由于經驗有限,教師在這節課的首輪備課預設上不夠充分,但是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寬泛的思維空間.他們需要在真實、綜合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踐方案,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分工合作、收集資料或者測算來提取證據,能對方案、過程及結果進行初步解釋.在這節融合課程中,學生獲得了更多維度的“陶印記”認知,用理性知識解決了感性上的困惑;這樣的課程形式,也極大滿足了多元智能觀點下不同智能優勢學生的自我價值體現,在捏制陶泥作品方面水平不是很好的同學甲得到了演講的機會,在物理計算上不是很擅長的同學乙因為繪陶作品的優秀在全班得到了表揚.很多同學在這節課上的自我效能感是有明顯提升的;學生在實際的困難中也鍛煉了批判性思維,獲得了珍貴的實踐創新機會.

一次融合課程的勇敢嘗試也讓筆者體會到,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點綴,而要切實發揮不同學科資源的效能和作用.學科融合更不能喧賓奪主,其目的在于增進教學目標的有效性.而且,學科融合是相關學科知識的自然介入和參與,不應牽強為之.為了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作為教師的這番嘗試是有必要的,也是意義深遠的.

猜你喜歡
嘗試美術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六)
留言板
美術篇
再試試看
再試試看
一次驚險的嘗試
一次讓我受益的嘗試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