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以廣西“三月三”為例

2022-10-24 10:18陳立鵬
關鍵詞:共同體符號廣西

陳立鵬,祿 嫦

(中國人民大學 心理學系,北京 100872)

一、引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和“綱”,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邊疆地區地理位置特殊,是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承載地區,在邊疆地區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大意義。廣西地處邊疆,與越南毗鄰,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關系較為復雜,因此廣西地區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我國的穩定大局。近幾年廣西在民族團結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廣西自古以來就有唱歌對歌的風俗,稱為歌圩,是廣西壯族及其他各民族先輩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習俗,后來這種風俗逐漸演變成在農歷三月三這天舉行的民族節日“三月三”。2014年,“壯族三月三”(以下簡稱“三月三”)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廣西自治區政府決定將“三月三”確定為廣西傳統節日并放假。自此,廣西“三月三”民族節日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全民共享節日,其囊括了民俗、游樂、文化推廣和旅游推廣等諸多活動內容。

梳理現有文獻發現,已有學者以廣西“三月三”節慶活動為例,分析總結了廣西在民族團結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經驗。有學者提出,“三月三”作為一種節日儀式,其重復舉辦可以在特定時空場域強化人們的認同感,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1]。田敏、陳文元以南寧三月三民歌節為例,論述了廣西南寧市以三月三民歌節作為民族關鍵符號中的節慶符號,實現了民歌節的多維拓展和多元展示,從文化互動、民族認同等領域積極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發展[2]。但是,目前從心理學角度論述廣西“三月三”是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或文章還比較匱乏。因此,本文擬以廣西“三月三”傳統節慶活動為例,從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層面闡述傳統節慶活動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這些經驗如何推廣應用到其他民族的傳統節慶活動,從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理學分析

1.符號表征形成集體記憶、構建共同內群體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認知是指個體對客觀世界的心理印象[3]。從認知的角度來說,我國各族人民如何表征和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以表征為重大歷史事件、典型形象、語言文字、文化符號、傳統習俗等[4]。青覺和趙超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是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實體的認知、情感、評價和認同等心理活動的總和[5]。李靜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符號的認知是很有必要的[6]。也有學者從認知層面提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如王俊秀和周迎楠等人從理論層面提出,通過構建共同內群體認同可以促進中華民族認同,從而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7];梁靜和楊伊生則從認知符號的建構及心理認同的實現這兩方面提出了實現共同體意識的認知路徑[4]。因此,從認知層面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更深層次地鑄牢各族人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符號表征形成集體記憶。表征是一種認知過程,是個體心理對事物進行反映的一種方式,如個體可以通過符號、圖像、語言等方式來替代表達不在眼前的事物[3]。個體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符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符號的表征、學習,個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客觀世界。喬治·米德認為,符號是內部心理活動和外部社會互動的一種媒介,因此具有共享意義的符號可以凝聚群體成員[8]。如2016年廣西柳州市在全市各地舉辦了“三月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活動,分別展示了竹編、蠟染、刺繡、民族服飾、農民畫、銀飾、侗笛、蘆笙、木構建筑模型、豆粉饃、云片糕、桂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基礎[9]。參與活動的各族人民通過對這些文化符號進行表征之后,形成共識性知識,并將其映射至個體心理。如看過竹編非遺展演的個體,今后在不同場合再次見到竹編相關符號時,會自動想起廣西“三月三”相關的文化,因此這些非遺文化符號的展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聯接中華民族不同的民族群體,從而達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果。

以揚·阿斯曼為代表的文化記憶理論認為,在一個社會群體中,個體獲得身份的認同需要依靠集體記憶,但集體記憶不可能是個體獨立產生,而是產生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因此集體記憶也就是交往記憶[8]。因此不同群體可以通過對相同的符號進行表征后形成共同記憶,同時,不同群體間通過各種媒介進行交流也會形成共同記憶,進而強化身份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2016年廣西“三月三”期間開展了“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的主題活動,各地區結合自身特色組織各類文化活動300多場,覆蓋了全區14個市81縣,覆蓋率達75%。又如2018年廣西舉辦了主題為“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的大型節慶活動,假期期間,全區各地共舉辦了300多場文化旅游活動,規模龐大、內容新穎、亮點紛呈,吸引了眾多游客和群眾參與,期間共接待游客1 635萬多人次,這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廣西“三月三”節慶活動通過博物館主題展覽、非遺展覽、書畫展覽等多類型、高頻次的展演活動,將各種文化符號不斷暴露在各族人民的視野中,讓各族人民對這些共同的符號進行表征,通過對這些文化符號進行表征學習之后,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記憶,增強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認同,促進了民族團結。同時,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舉辦,極大促進了廣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在活動過程中產生交往記憶,形成集體記憶,凝聚各族人民,進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構建共同內群體認同。心理學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在于減少群體間的消極偏見和強化群體間的積極認同[10]。共同內群體認同模型(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 , CIIM)認為,不同群際之間存在隔閡和偏見是由于個體和群體進行社會分類的結果,如果可以讓個體和群體重新進行社會分類,在原本的“我們”和“他們”的基礎之上構建一個包攝范圍更大的上位群體“我們”,則之前的“我們”(內群體)和“他們”(外群體)共同形成一個上位群體“我們”(共同內群體)。形成共同內群體之后,個體會產生群體同質性知覺,從而對該共同內群體產生積極情緒,減少群體偏見和負面刻板印象,增進不同群體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改善群際關系,從而促進共同體認同的培育[11-14]。因此,采取各種措施增進跨群體跨族際的接觸是促進不同民族成員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方法。如2017年廣西“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活動,在廣西各地上百個分會場舉辦了156個以民族體育為主題的活動,共有360多項賽事。體育競技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各族人民的交流互動,特別像搶花炮、板鞋舞等傳統體育競技,競爭激烈且觀賞性極強,吸引了各族人民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云南、貴州、臺灣等地的少數民族也參與了主會場的節目表演,云南西雙版納州的傣族《賽裝》、貴州苗族蘆笙技巧舞《滾山珠》、臺灣花蓮縣的《大羽冠頂必》,為各民族相互學習交流和增進友誼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廣西每年“三月三”活動形式豐富多樣,活動規模宏偉盛大,極大地促進了跨民族、跨區域、跨語言的交流互動,各族人民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加深了對其他民族的認識,增進了各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消除了隔閡偏見,從而促使個體對其他外群體重新進行社會分類,將自己和其他民族成員納入一個共同的上位群體——中華民族。上位群體形成以后,人們會將之前的外群體成員看做共同內群體的一部分,并對他們產生內群體偏好,進一步促進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從而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情感共鳴、情感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心理學中,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求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和情緒體驗[15],是人類進行社會活動不可或缺的內在動力[16],它能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體凝聚在一起。當前有許多學者從情感的角度去論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的學者認為只有深層次的情感認同才能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7],有學者提出以情感喚醒為指引,建立積極的民族心態秩序,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新的心理動力[18]。因此,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現實中通過一定的途徑激發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共鳴和深化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認同是非常必要的。

共同的情感表達引起情感共鳴。在各民族不斷的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會相互影響,產生越來越多共通的點,從而引發共同的情感表達,引起情感共鳴。各民族共同的情感表達是情感認同的獨特載體。廣西各族人民自古以來就盛行歌唱之風,稱為歌圩,他們把歌唱作為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廣西“三月三”就是在歌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今“三月三”已經被列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自2014年“三月三”被定為法定節假日以來,廣西每年都舉行“三月三”大型慶?;顒?,其中唱歌對歌是每年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2014年在南寧市武鳴舉辦的“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參加活動人數多達10萬。2015年防城港市舉辦的“放歌‘壯族三月三’·情系北侖河”歌圩活動中,來自各地的萬名少數民族代表、邊民及游客,一起欣賞山歌對唱、民樂演奏、民俗舞蹈等精彩演出,共度廣西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各族人民通過唱歌、對歌抒發表達感情,引發情感共鳴,從而增強各族人民的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外,“三月三”也是壯族的“清明節”,廣西“三月三”期間,廣西各族人民進行祭祀掃墓,懷念先祖。一年一度的崇左市(寧明)“花山駱越王節”駱越始祖祭祀大典,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在寧明縣花山隆重舉行,具有獨特濃厚的壯族風情與民俗文化。駱越民族是包括壯族在內的20多個嶺南原住民族的共同祖先,廣西各族人民通過駱越始祖祭祀大典,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之情,展現了駱越民族勤勞勇敢、聰明智慧、團結奮斗的精神風貌和淳美的民風民俗。通過祭祀共同的先祖,表達了共同的情感,引發情感共鳴,拉近了廣西各族人民的心理距離,凝聚各族人民使其緊緊團結在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需要的滿足產生積極情緒,促進情感認同。情感認同可以拉近族際間的心理距離,也是促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轉化為行為的動力。所謂情感認同,是人對符合自身需求的事物做出價值判斷并固化心理應激反應的過程,如認可、贊同、喜歡、依賴等情感體驗[12]。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本質應該表現為歸屬感、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等一系列積極的情緒體驗[5]。積極情緒會促進情感認同深化,而需要的滿足會產生積極情緒,因此情感認同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源于需要的滿足?,F階段我國脫貧攻堅完成,已經消除絕對貧困,全國各族人民的物質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因此更高層次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將成為我國各族人民新的需求。只有各族人民不同的需要得到滿足,他們才會產生幸福感、獲得感等積極情緒,才能產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從而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水平。非物質文化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代代相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已經融入各民族的血液之中。非物質文化的展演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各族人民對于文化和精神的需求。2016年廣西“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活動中,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匯演。此次非遺展演在全區各地開展,有在桂林市七星公園展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類項目;還有在梧州、肇慶、云浮三市共同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進行各市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品展示、展銷,展銷產品包括工藝品、食品等。這些非遺文化展演形式豐富、內容多姿多彩。通過這些展演,宣揚了各民族的傳統音樂、美食文化、服飾文化等,強化了民族間的情感,也加深了各民族對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認同。此外,通過各種非遺物質文化展演,各族人民共同感受到了廣西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極大滿足了廣西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樹立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產生了自豪感、歸屬感、幸福感等積極情感,促進各族人民情感認同深化,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意識驅動產生民族團結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行為是指個體的反應活動,心理支配行為,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19]。意識具有能動性,能夠驅動產生行為[3]。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不是現實客體,而是一種群體認同意識。既然是一種意識,它就是一種心理活動,心理活動無法進行客觀測量,只有心理活動轉化為行為之后,我們才知道個體的心理是否產生了變化,才可以更好地去考量意識水平。梁靜和楊伊生認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核心的本質應該是行為,即各族人民自覺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行為,如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等[4]。王俊秀、周迎楠等人認為,群體之間的合作、互動是構建共同體的重要條件[7]。朱尉、周文豪提出,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各族人民文化表達的主體性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終目的不是僅僅停留在意識層面,而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各族人民主動自覺地維護民族團結、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維護祖國統一。

跨民族交往交流的行為。在廣西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傳統節慶活動中,各族人民在通過參與體育競技、文藝表演等活動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時,通過比賽和表演相互合作、互動,加強了與其他民族的溝通交流,凝聚了情感,增強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2021年廣西“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活動在桂林市興安縣舉行,共有花炮、珍珠球、板鞋競速、高腳競速、陀螺、獨竹漂、舞獅等7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比賽。同時還配套舉辦了文化旅游產品推介會和民族特色美食節、趣味體育項目展演互動活動、廣西體育成就展、體育普法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等。這些活動形式多樣、覆蓋面廣,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通過參與這一系列活動,各族人民互相了解、溝通交流和通力合作之后,各民族之間原本的偏見隔閡日益消除,心理距離逐漸縮短,各民族團結一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水平逐步提升。高水平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進一步驅動各族人民產生更多行為來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因此各族人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會表現出更多與其他民族互動合作和交往交流交融的行為,這將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傳承與宣傳的行為。當個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水平很高時,這種意識會驅使個體主動地采取一些行為來表現自己的心理,例如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感到自豪,并愿意傳承和宣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廣西每年的“三月三”活動期間,都會進行各種傳統文化表演,如2019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期間,在廣西民族博物館上演了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壯族舞蹈“打榔舞”,打榔節奏鏗鏘有力,表達著廣西各族人民對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幸福吉祥的祈求和渴望。壯族的《哈嘹》、侗族的《蟬蟲歌》、苗族的《苗嶺飛歌》、瑤族的《布努情歌》,山歌薈萃,歌聲飛揚,悅耳動聽,讓人流連忘返,讓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南寧市以“民俗展演、非遺展示、體驗互動”為抓手推出的迎賓情景表演、民族文化匯演、壯族三月三風情體驗、中華傳統文化體驗街(上巳節)體驗、創意集市、東盟風情、民族特色旅游推介等7個板塊活動,給各族人民帶來視聽體驗和藝術體驗的同時,讓各族人民對自己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產生了情感認同,并由此自發產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行為,如宣傳相關傳統文化或節慶活動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強,各族人民越有可能會主動地傳承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因此形成一個情感—行為—情感—再行為這樣一個良性循環,各民族感情越來越深,心與心的距離越來越短,共同體意識越來越強,從而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傳統節慶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1.認知層面

大量文化符號的暴露會在對符號進行表征的個體間形成共同的文化記憶和集體記憶,此外大量活動的舉辦可以改變原來的群體界限,構建新的共同內群體,從而從認知層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作為載體,借鑒廣西經驗,民族地區可結合本地區民族特色,舉辦大型傳統節慶活動,以引導各族人民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符號進行表征,通過共享文化符號形成共同記憶,并以活動為媒介促進各族人民充分交流互動形成共同內群體,達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的。例如參照廣西“三月三”,貴州雷山縣可以由政府主導策劃一年一度的苗年系列活動,目前雷山縣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活動歡度苗年,活動豐富多彩、規模龐大,如大型非遺展演、非遺巡游等。為了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雷山縣可以將苗年打造成一個全縣各族人民共同歡慶的節日,并將已有的活動整合在一起進行集中舉辦。比如在每年的苗年期間,開展覆蓋面廣、特色鮮明的系列活動,活動可囊括文藝匯演、體育競技、民族文化展演、美食體驗等。文藝匯演可以有苗族蘆笙表演、苗族舞蹈表演、苗歌大賽等,體育競技可以有斗牛、爬花桿、射弩等,展演可以有非遺展演、苗族服飾展演、苗族銀飾展演等,美食體驗可以有“長桌宴”、美食制作體驗等,還可以將在十二月舉辦的苗繡節刺繡大賽也納入到苗年系列活動中進行舉辦。涼山彝族自治州也可以結合彝族傳統節日火把節打造系列活動,把火把節打造成全州人民共同歡慶的節日,如在全州范圍內舉辦摔跤比賽,歡迎全國各族人民參與角逐;在全國發起大型彝族服飾設計大賽及展演活動,展演活動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網絡直播,使廣大網友也可以體驗到彝族服飾的美;在各地設置火把場地供廣大群眾狂歡,同時舉辦大型火把節文藝匯演等。各地可以參照廣西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辦、群眾主體、文化主流”的原則,結合本地少數民族特點,從滿足各族群眾實際需求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積極謀劃開展各項節日活動。

通過舉辦這些系列活動,一方面,通過博物館主題展覽、非遺展覽、書畫展覽等多類型、多次展演,將各種文化符號不斷暴露在各族群眾的視野中,讓各族群眾不斷地對不同民族的符號、圖像等進行表征并學習,從而將相關符號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產生共同文化記憶,形成集體記憶,進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另一方面,可以為多個民族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社會氛圍,進而消除各民族間的偏見隔閡,在不同的民族間產生共同內群體認同,促進族際間的相互認同,增強中華民族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情感層面

共同的情感表達引起情感共鳴。例如參加彝族火把節的彝族人民和各族人民通過唱歌、跳舞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參加苗族蘆笙舞樂大賽的苗族和各族人民通過吹蘆笙、跳舞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各民族人民通過共同的方式表達情感,引起情感共鳴,促使各民族相互認同,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滿足各族人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可以增進情感共鳴與情感認同,凝聚人心。例如苗族聚居的民族地區可以通過舉辦全國苗歌大賽、苗族蘆笙舞樂大賽、千人長桌宴等普通民眾參與性高的活動,豐富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構筑情感共鳴與情感認同的“文化家園”。彝族聚居的民族地區可以通過舉辦摔跤、斗牛、賽馬等競技活動,舉辦彝族選美比賽等活動,增加各族人民生活的趣味性,豐富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增強民族幸福感。此外,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需要進一步促進法治公平、經濟繁榮、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把民生放在優先位置,著力解決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和長遠問題。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便利化、舒適性需求,讓每個人都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營造和諧融洽的發展環境,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情感共鳴,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心理上的凝結和人心融合。

3.行為層面

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可以作為橋梁增進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同時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的舉辦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水平的意識進一步驅動產生更多維護和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為,從而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區可以根據自身特色,舉辦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增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消除民族隔閡、民族偏見,建設各民族共有的心靈家園,形成共同內群體,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化,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例如涼山彝族自治州可以舉辦大型的彝族火把節活動,貴州雷山縣可以舉辦大型的苗年節慶活動,以傳統節慶活動為橋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區也可以結合自身傳統民俗文化,舉辦各種非遺展演、民族服飾展演、民族歌舞表演等,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而促使各民族自發地去傳承和宣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例如涼山彝族自治州可以舉辦涼山彝族尼木措畢祭祀、彝族刺繡、彝族服飾展演等,貴州雷山縣可以舉辦雷山苗族服飾刺繡展、苗族蘆笙制作工藝展演、苗族銀飾展等。

四、結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和“綱”,是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必要條件。廣西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積極謀劃、多措并舉,取得了明顯成效。廣西通過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活動,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借鑒廣西“三月三”的經驗,各地區應結合本地區實際,從認知、情感和行為三個層面出發,策劃系列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逐步打造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活動品牌,讓各民族成員充分交往交流交融,充分認識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各民族成員都感知到中華民族共同體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產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共鳴和情感認同;讓各民族成員都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動者、號召者。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深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共同體符號廣西
廣西貴港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學符號,比多少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論《飛越大西洋》中的共同體書寫
“+”“-”符號的由來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草繩和奇怪的符號
中國符號,太美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