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無聲告白》中異族家庭關系

2022-11-01 06:19◎祁
今古文創 2022年29期
關鍵詞:異族無聲告白漢娜

◎祁 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56)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無聲的告白》這部作品自2014年問世以來,一路暢銷,在中美兩地大賣,也成了文學評論家們熱衷評論的作品。文章文筆平淡直接,受到了讀者的一致好評。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之間,當時的美國種族主義和女權主義盛行,華裔詹姆斯試圖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中,而瑪麗琳作為白人女性也希望獲得和白人男性一樣的地位,他們都在尋找一種身份。因此,這對夫婦的復雜關系引發了身份認同的危機。

以往的研究者們對這部作品的研究評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作品內容的研究,對敘述策略的研究和對作品翻譯的研究。在對作品內容研究中,大多關注的是具體的人物角色,對家庭關系的研究較為欠缺。

本文旨在淺析作品中所體現的異族家庭關系,尤其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這本書的閱讀群體是全世界每個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也揭示了諸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家庭教育等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通常我們把“混血”定義為:一個人的父母來自兩個不同的種族或者族群。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交流日益頻繁,通過不同的媒介或者旅行到達另外的國度。隨之而來的就是異族家庭的日益增加。

顯而易見的是,和傳統家庭相比,異族家庭有它的特殊性,因為文化的差異,家庭成員之間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問題,沖突也在所難免。異族家庭的關系問題主要有三種:婚姻關系問題、父母和子女關系問題以及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問題。

二、異族家庭的婚姻問題

(一)詹姆斯:渴望融入美國社會

詹姆斯出生在一個中國家庭,他的父母通過非法的方式入境美國,面臨另一種生活的空間。父母把它送進學校去接受美國的良好教育,使它成為第一個進入這所學校的來自方的學生,并一直提醒他要好好學習樹立榜樣。從上學的第一天起,他就遭受了來自周圍人的異樣的眼光,從書中下面這段話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情形。

第一天,詹姆斯悄悄溜到座位上,旁邊的女孩問道“你的眼睛怎么這樣”,直到他聽到老師威嚴的聲音——“Shirley Byron”,他才意識到是怎么回事,感到了尷尬。第二次類似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他的臉立刻漲紅了。第一周,每一天的每一節課,都有其他學生好奇地探究他:這個男孩從哪里來?雖然他背著書包,也穿著校服,但他與其他學生們就是不一樣,他看上去好像是其他同學沒有見過的人。(Ng, 2014: 43)

這段簡短的敘述能夠看出班里的同學對詹姆斯極為好奇,對他的外形也充滿了各種疑惑,由此,詹姆斯對自己的身份有了羞愧感。

更重要的是,老師對詹姆斯的到來也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當時在西方白人的眼中,東方人是野蠻民族。這些都對詹姆斯幼小的心靈產生了深深的傷害。他極度渴望成為其中的一員,成為真正的美國人。

然而,因為詹姆斯的身份是非法的,他無法光明正大地生活,所以極度渴望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他一路努力拼搏,最終拿到了博士學位,并成了享有終生職位的教授。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卻并沒有讓他得到他所期望的尊重和平等。他上課的時候,班上的學生吹著口哨離開了教室,他的努力似乎白費了。詹姆斯的中國人身份在美國沒有地位可言,他的成長伴隨的是他人的嘲諷和輕視。社會現實一直在提示他是一個外來者,而這正是他當時的生存環境,他不得不在逆境和困難中成長。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了瑪麗琳,詹姆斯的內心燃起了希望,因為瑪麗琳讓他感受到了美國人對自己的友好和接納,讓他渴望真正融入這個白人社會??墒?,他們的婚姻卻并非如他所愿,充滿了各種差異和矛盾。

(二)瑪麗琳:渴望出人頭地

瑪麗琳是一個從小就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出生在單親家庭,她的母親是一所學校的家政課教師,執著于家庭事務,在她看來,女性的角色和生活重心就是在家庭。而瑪麗琳與母親的想法截然不同,她渴望出人頭地,成為一名醫生。她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方式給別人帶來驚喜。從《無聲的告白》中一段話,我們不難發現。

在高中,她去找校長要求把她的家政課換成手工課,當時二年級的女孩是必須上家政課的,而她的母親正是這所學校的唯一家政課教師。雖然校長知道瑪麗琳一直成績突出,但還是以不能破例拒絕了她。(Ng, 2014: 27)

這段描述可以充分看出瑪麗琳對家政的反感,她一點不想成為像自己媽媽那樣的人。從傳統的觀念來看,男孩和女孩將來在社會上承擔角色不同,所以應該學習不同的東西?,旣惲盏哪赣H正是傳統思想束縛和壓迫的受害者。但是瑪麗琳不一樣,她擁有新時代女性的獨立思想,并努力沖破舊思想、舊文化的束縛。她想追求自己的人生,實現理想。

有的時候她甚至是一個反叛者,她不顧母親的反對,嫁給了東方人;她認為女性一定可以走向獨立和平等,她希望自己可以擺脫男權的束縛。當瑪麗琳的二女兒出生后,她離開家繼續學習,并實現了她成為醫生的理想,因為在內心深處,她極度渴望自我實現,沖破母親對自己的束縛。但悲劇的是,最終她卻失敗了,她還是成了母親期望的樣子,也是自己鄙視人生。這一切在瑪麗琳與孩子們的關系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證明。

(三)缺乏誠實和信任的婚姻關系問題

從小到大,詹姆斯因為自己是亞洲人,在美國沒有合法身份,一直自卑,沒有朋友。而瑪麗琳的出現讓他覺得自己可以擁有全新的開始,他說“這一切好像美國接受了自己”,由此可見,詹姆斯的結婚動機并不是單純的,他想娶一個白人女性幫助自己融入美國社會。當時,雖然異族婚姻是合法的,但是卻不被白人支持和看好,這其中包括瑪麗琳的母親。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也讓詹姆斯遲疑不決,無法對麥林完全敞開心扉,甚至為了隱瞞自己父母不夠光鮮的工作,謊稱父母已故,還故意和瑪麗琳相約一起只看未來,對過去不相過問,他的內心活動從書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他害怕告訴瑪麗琳這些事情,害怕一旦坦白一切,她會用他曾經一直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他,他怕自己再也沒有機會擺脫這種看法?!?/p>

這里,詹姆斯向瑪麗琳隱瞞了自己內心的種族自卑感,因為當時美國社會對亞洲人的排斥,他想保護自己自尊,也害怕因此失去瑪麗琳。當然,這也正是他對婚姻不誠實和不信任的表現。之后,瑪麗琳一度離開家求學后回來,他卻一直以自己狹隘的思想誤解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瑪麗琳母親的反對,是因為瑪麗琳后悔嫁給自己,想嫁給白人男性。但是他從來不和瑪麗琳溝通他們婚姻中的問題,而他自己的這一切猜想卻從來只是自以為是的猜忌。

瑪麗琳選擇離家求學是因為想成為一名醫生,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在詹姆斯看來,她是嫌棄自己賺錢不多,他強迫瑪麗琳不要去工作,雖然瑪麗琳表面同意了,但卻沒有因此妥協,自始至終,瑪麗琳也沒有告訴詹姆斯她內心的夢想和渴望。

可見,他們之間交流的匱乏是導致他們婚姻問題惡化的主要原因。當他們的大女兒去世后,瑪麗琳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甚至質疑女兒是白人的身份,這刺激了詹姆斯的種族自卑感和恐懼感。至此,這個家庭再無幸??裳?,詹姆斯通過和助理的婚外情來麻醉自己,而瑪麗琳則遲遲不能走出這個陰霾。

三、異族家庭親子關系問題

中美文化中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就是親子關系,它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基于血緣的關系。在異族家庭中,孩子身上流淌著兩個種族的血液,而這部作品中,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都很高,但又很不同。這種期待仿佛一座大山壓迫著孩子們,讓他們無法呼吸,只能默默忍受。然而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父母的期待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不斷加劇,不斷惡化。而這個家庭中的三個孩子又各有各的不同,父母對他們行為上的區別又被稱之為“區別化對待”。

(一)對琳達的過高期待

琳達出生在20世紀70年代,她接受了極為嚴格的教育,父母以愛之名,希望她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書中說到:她的母親希望她出人頭地,他的父親希望她融入社會。她的媽媽瑪麗琳曾經希望成為一個杰出的醫生,從而得到社會的認可,享有更好的社會地位,然而因為意外懷孕,她結婚生子成了家庭主婦,一直沒有實現自己的愿望,因此她把這一切寄托在琳達身上,把琳達當成了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

為了取悅母親,琳達一直假裝對媽媽希望她追尋的事物抱有極大的興趣,而這也讓媽媽不斷地對她的未來提出更高的要求?,旣惲照J為琳達有強烈的愿望和能力成為一名女醫生,但是她永遠無法知道琳達的真實想法。因為害怕失去媽媽的愛,琳達一直遵循母親的愿望,假裝表現出對這一切的喜愛,從來不說一個“不”字。實際上,瑪麗琳從來不問女兒想要什么,盡管她偶爾會提到,但她說話的語氣已經替女兒給出了答案。

那么琳達的父親詹姆斯又是怎樣對她呢?因為種族的原因,詹姆斯有著令他悲痛的記憶,內心極度渴望融入周圍的環境,和周圍的人們成為朋友。因此他強迫琳達與同學和諧相處,努力建立親密的關系,不希望女兒像自己一樣與這個環境格格不入?!霸谑フQ節,他送給琳達一本叫作《如何贏得朋友并影響朋友》的書,書的封面寫著‘掌控他人的基本技巧’‘六種讓朋友喜歡你的方法’”(Ng,2014:176),實際上,每個圣誕節琳達都渴望收到諸如精美的項鏈這樣的禮物,而不是各種關于與科學、物理或者社會交際方面等方面的書籍。琳達也并沒有什么朋友,不過這一點他的爸爸永遠也不會知道。當詹姆斯一個個地去詢問琳達的朋友有關女兒的情況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因為他根本不了解女兒,他對女兒在人際關系上的關注也是以愛之名的一種過度控制。

(二)對納特和漢娜的忽視和冷漠

父母對納特是缺乏責任感的,納特喜歡航空,十分渴望了解這個領域,當媽媽瑪麗琳帶著他們一起去博物館的時候,他很想去看航空模型,可是媽媽還是堅持帶琳達去看恐龍化石。納特的愛好在父母眼里似乎并不重要,常常被忽略。納特努力學習,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但是父親詹姆斯的眼中似乎永遠只有琳達。因此,納特只能自己發展興趣,自己研究學習,他想離開家去哈佛讀書,因為他極度缺乏來自父母的關注和愛護,以至于他對家產生了厭惡感。

對漢娜來說,她的出生是父母意料之外的,這也代表了詹姆斯和瑪麗琳對她的關注缺乏,他們認為琳達才是這個家唯一的希望。漢娜在家的時候,總是把自己藏在房間的一角,避免打擾到父母和姐姐,毫不夸張地說,在家里,她簡直就是個小透明。

和琳達相比,納特和漢娜似乎是被家庭拋棄的,也沒有任何存在感,但他們才是最需要得到關愛的。

四、異族家庭兄弟姐妹關系問題

盡管三個孩子在家里收到了區別對待,他們之間的關系在最初是和諧美好的。納特在學校對姐姐琳達很關照,在食堂里和校車上總給她留位置,讓姐姐坐在自己的對面。他們的父母并不知道琳達在學校沒有朋友,但是納特知道,他經常陪琳達聊天,然而他們的相互依賴感在納特去哈佛上學前夕發生了改變。

納特是琳達在這個家里的唯一支持,但是他馬上就要遠離家里去上學,琳達不希望這一切發生,因此她撕掉了納特的錄取通知書,希望他能在家里陪著自己面對一切困境。但琳達這個行為徹底惹怒了納特,他們產生了激烈的斗爭。

這個家最邊緣化的孩子其實是漢娜,她要面對的除了爸爸媽的忽略,還有哥哥姐姐對她的忽視。因此,盡管她看到琳達在深夜時分偷偷從家里溜走,她也假裝不知道,心里還想著只有這樣,自己最終才會在家里找到重要的位置。琳達走了,父母會更加關心在乎自己,媽媽也會對她露出微笑。

父母對琳達的關注讓哥哥納特和妹妹漢娜對琳達的愛中夾雜了嫉妒,但由于血緣的天然性,哪怕在父母的不公平對待下,這三個孩子對待彼此都是友好溫暖的,他們在壓力下相互鼓勵。

五、結語

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多種族文化的家庭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顯然,在異族文化家庭中存在兩大教育問題:一方面,家庭教育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問題突出;另一方面,異族家庭的父母因為文化差異,對孩子有著截然不同的期待,甚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理想、期待或是彌補自己遺憾的工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反映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種族、性別、家庭教育都是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未來對于異族家庭的關系問題一定還會有進一步的研究,會產生更多的成果,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可以相互理解,共同促進跨文化交際的發展。

猜你喜歡
異族無聲告白漢娜
文學場域中的異我情結:馬來文學族群敘事中的他者建構
漢娜的驚喜
二十一載的異族兄妹
《無聲告白》
“莉迪亞死了”——《無聲告白》中他者的悲劇解讀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古希臘人與先秦華夏人異族觀念之異同
《無聲告白》:于無聲處聽驚雷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少女漢娜的生死抉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