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績溪西門嶺唐代夫妻合葬墓的清理

2022-11-04 11:31王志超
大眾考古 2022年5期
關鍵詞:績溪青釉墓室

文 圖/王志超

西門嶺位于績溪古城城西,距績溪古城中心中正坊直線距離0.5 公里。2019 年3 月,在道路改造工程中于此發現了兩座磚室墓(M1、M2),績溪縣文物管理局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清理。

墓葬形制

兩座墓葬東西并列,墓壁緊靠,方向一致,坐東朝西,方向285°,均為長方形單室券頂磚室墓,素面青磚壘砌。出土瓷器、硯臺、銅鏡、錢幣等器物共11 件(組),后經安徽省文物鑒定站鑒定,其中二級文物2 件,三級文物4 件。

M1 長4.03 米,寬0.95 米,高1.05 米,由封門墻和墓室兩部分組成。封門墻上部呈半圓形。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墓室內覆蓋厚0.31 米的黃褐色淤泥,最底層棺床上發現黑灰色板灰,內夾雜棺釘、朽木。葬具為1 具單棺,已完全腐爛,僅發現1 塊朽爛的棺木,長30 厘米,寬10 厘米,厚3 厘米,人骨腐爛無存。封門墻采用“一順一丁”方式壘砌。距封門墻0.6 米處以“人”字形錯縫斜鋪單層青磚作棺床至墓室底端。墓壁以“三順一丁”起底,錯縫平鋪疊砌至起券。東西兩側墓壁距封門墻0.4 米處留有5 個并列的長方形孔洞,孔洞高30 厘米,寬5厘米,進深15 厘米。封門墻、棺床、墓壁均采用長方形素面青磚。磚長30 厘米,寬14 厘米,厚4 厘米。券頂為規則半圓形,起券高度為0.72 米。券磚為楔形素面青磚,磚縫之間用黃泥混合殘碎瓷片固定。楔形磚長30 厘米,寬14 厘米,最厚處4厘米,最薄處2 厘米。棺床淤泥下發現銅鏡、石硯、銅錢等,瓷罐發現于墓室西北處淤泥下,距封門墻0.2 米。其中龍紋銅鏡、石硯經鑒定為二級文物,瓷罐經鑒定為三級文物。

墓葬位置(圖中黑圓點即墓葬所在)

M1 平、剖面

M1 出土器物

M2 平、剖面

M2 出土器物

M2 長4.03 米,寬0.95 米,高1.05 米,由封門墻和墓室兩部分組成。封門墻上部呈半圓形,下部呈長方形。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墓坑被厚0.28 米的黃褐色淤泥完全覆蓋,最底層棺床上發現黑灰色板灰,內夾雜棺釘、朽木。葬具為1 具單棺,已腐爛殆盡,殘存部分呈長方形,通長1.3 米,寬0.62 米,殘高0.1 米,人骨腐爛無存。封門墻采用“一順一丁”的方式壘砌。距封門墻0.4 米處以“人”字形錯縫斜鋪單層青磚作棺床至墓室底端。墓壁以“三順一丁”起底,錯縫平鋪疊砌至起券。東西兩側墓壁距封門墻0.4 米處留有5 個并列的長方形孔洞,孔洞高14 厘米,寬5 厘米,進深10 厘米。封門墻、棺床、墓壁均采用長方形素面青磚,磚長30 厘米,寬14 厘米,厚4厘米。券頂為規則半圓形,起券高度為0.72 米,楔形素面青磚和長方形素面青磚交替使用,磚縫之間用黃泥混合殘碎瓷片固定。楔形磚長30 厘米,寬14 厘米,最厚處4 厘米,最薄處2 厘米。棺床淤泥下發現銅鏡、銀釵、銅錢等,瓷罐發現于墓室西北處淤泥下,距封門墻0.2 米。其中花卉紋銅鏡、青釉瓷罐、青釉瓷碗經鑒定為三級文物。

瓷器與霞間窯

本次發掘共清理出土2件青釉瓷碗,根據器物特征判斷,這兩件瓷碗均為績溪霞間窯產品。其中,編號為M2:2 的青釉瓷碗,灰白胎,青釉,碗底施釉不均勻,碗口有小塊殘缺。敞口,弧腹,圓唇,餅足內凹,餅足上有支燒痕跡??趶?6.1 厘米,底徑7 厘米,高6.9 厘米。該瓷碗燒造工藝成熟,為霞間窯的年代判定提供了一個新的實物資料。

青釉瓷碗線圖

青釉瓷碗

霞間窯窯址位于績溪高遷鄉霞間村,分布在黃金坦、栗樹山、陳家灣口、姑嫂塘等地。窯址于1985 年2 月被發現,總面積8000 多平方米。陶器有紅陶和灰陶,器形有缸、缽、盆、罐等;瓷器有青瓷和黑瓷,大部分為碗、盞、盆、執壺、罐、缽、杯、瓶之類的日用器皿。窯具有托珠、窯柱和匣缽。大部分器物是用窯柱支燒,部分碗、盤采用疊燒法裝燒,碗與碗之間用托珠托起,“支燒”痕跡明顯。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霞間窯始于五代,屬龍窯系。

墓主與時代

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斷,這兩座墓葬為夫妻異穴合葬墓。根據M1出土龍紋銅鏡、硯臺推斷M1 墓主為男性,由M2 出土花卉紋銅鏡、銅熨斗、銀釵等器物推斷M2 墓主為女性。

西門嶺地區由于地勢相對城區較高,歷史上為績溪古城墓葬集中區。由于未發現墓志、買地券等文字載體,我們從兩處封門墻“一順一丁”砌法、墓壁“三順一丁”砌法,地磚“人”字形錯縫斜鋪砌法來看,與長江中下游周邊地區發掘的唐宋磚室墓葬形制基本一致(如安徽繁昌縣荷圩墓群M8、上??h唐墓M1 等),再結合出土的“乾元重寶”銅錢及出土器物的年代特征等綜合考量,兩處墓葬年代應在唐代中晚期至北宋早期。由于出土的隨葬品數量很少,結合《唐會要》對葬禮等級的描述:“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七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庶人無文”,推斷這兩座墓葬應為平民墓葬。

猜你喜歡
績溪青釉墓室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紋圖飾的表里漫談
All in a Day’s Wok
哥窯青釉雙耳彝爐
墓室探秘
壽州窯瓷器釉色之流變
微風古韻·文化上莊
淺談氈包青釉
徽商之源·恒茂無垠
古陶瓷鑒定:從標形學到痕跡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