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對新聞傳播力的影響研究

2022-11-07 01:03趙艷艷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9期
關鍵詞:新聞報道大數據影響

摘要:現代社會,大數據應用已滲透到各行各業,價值不斷凸顯,其中也包括在新聞傳播行業的應用、推廣。大數據憑借其海量數據、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處理平臺,給新聞傳播帶來了極大影響,如新聞的傳播速度、準確度等均受到了影響,這對于新聞傳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聞行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突出自身特色,增強傳播時效性,擴大傳播范圍,進一步提高新聞傳播力。文章闡述大數據的內涵特征,分析大數據對新聞傳播力的影響,進而提出提升新聞傳播力的策略,包括革新新聞傳播理念、提升大數據在新聞信息選擇中的應用水平、提升大數據在新聞編輯中的開發水平、提高新聞從業者的綜合素養等。

關鍵詞:大數據;新聞傳播力;影響;新聞報道;新聞行業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9-0001-03

一、引言

大數據憑借其海量數據、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處理平臺,對新聞傳播產生極大影響,新聞的傳播速度、數據信息、準確度等均受到了影響。新聞媒體要想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占據有利位置,必須將新聞傳播與大數據進行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應用優勢,以切實提升新聞傳播力。

二、大數據概述

(一)大數據的內涵

大數據這一概念是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被首次提出的。就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對大數據的概念界定而言,大數據指的是一種在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存儲、數據管理等方面遠超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1]。

20世紀末,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在此背景下大數據在各行各業得到應用、推廣。大數據中的“大”,表面上看為規模龐大,但并不局限于此。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專有詞匯,大數據的價值已得到全球眾多IT企業的廣泛認同,其同時可實現大容量、實時處理、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等功能。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的千字節(KB)已升級至兆字節(MB)、千兆字節(GB),甚至是TB、PB。

(二)大數據的特征

對于大數據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龐大的數據量

大數據的首要特征是數據量龐大,這些數據被整合在一個數據庫中,在實際應用時,可實現高效便捷篩選。因而,在大數據背景下,數據信息是最為重要的,它們來源于方方面面,包括人們的生產生活、網絡平臺等等。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與網絡信息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系。

換言之,正是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大數據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而大數據的不斷發展也推動了網絡信息技術的長足發展。

2.多樣化的數據形式

龐大的數據量決定了其數據形式的多樣化,即不僅包含各種圖文數據信息,還涉及各式各樣的音頻、視頻數據信息。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還會衍生出更多的數據形式。

3.數據平均值極小

各式各樣的數據信息被整合在數據庫中,其中不同數據信息的應用價值各不相同,有的數據信息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而有的數據信息則沒有應用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數據信息還會喪失原本的價值,由此數據庫中數據的平均價值表現出偏小的特征。

4.數據信息處理迅速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大數據發展發揮了有效的推動作用。在先進技術手段的加持下,數據信息可得到迅速處理,以此有效擺脫時空的限制,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高效傳播。

三、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

(一)依托數據分析,讓新聞內容更為客觀完整

一直以來,新聞傳播的客觀性、真實性一直會受到記者這一新聞撰寫主體的影響。換言之,新聞內容的客觀性、真實性取決于記者個體的專業素養,有賴于記者采集新聞數據,以盡量呈現新聞事實。然而在記者個體局限、時間、空間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一些情況下,記者采集新聞數據會存在一定局限。

基于此,為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新聞媒體往往會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而這同樣存在小樣本隨機抽樣的局限。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推廣,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數據模式的應用概率。全數據模式即全樣本,而并非傳統的小樣本隨機抽樣,所以獲取的數據更加完整?;谌珨祿J降臄祿治?,可讓新聞內容更為客觀、完整。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數據讓如今的新聞傳播相較于過去任意時期都更貼近于客觀事實[2]。

近年來,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新聞傳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利用這一技術傳播的新聞可稱為數據新聞,作為一種得益于大數據分析思維的新聞報道,數據新聞是傳統數據驅動新聞的優化升級。依托采集、篩選及整合等一系列操作,深度挖掘海量數據,進而實現對數據的可視化呈現,并生成新聞信息。

在數據新聞發展浪潮中,西方新聞媒體走在發展前沿,包括美國的紐約時報、英國的經濟學人、英國廣播公司等世界知名媒體紛紛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數據新聞產品。

近年來,我國一些主流媒體也不斷加大了對數據新聞的探索研究力度。比如,由新華社設立的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秉持用數據傳播獨特新聞價值的理念,有意識將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于新聞數據采集、新聞內容傳播等環節,由此推出了一批高質量的數據新聞產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新華網數據新聞欄目借助大數據展示疫情情況,依托數據分析,讓有關疫情的新聞內容更為客觀、完整。

(二)敘事風格轉變,兼顧宏觀敘事與深度敘事

宏觀敘事,主要是指基于宏觀龐大的歷史背景及主題視角,以事物相對全面的發展規律或者特征屬性進行展現。深度敘事,主要是指有意識地挖掘提煉事物的深層信息,表現出多層次、多維度的敘事特征。在長期以來的新聞傳播中,受人力、技術等因素影響,新聞敘事在宏觀敘事、深度敘事選擇上總是面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窘境。

而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這一局面得到有效扭轉,實現對宏觀敘事與深度敘事的有效兼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數據可實現對海量繁雜數據的全面整合,并有效連接表面上缺乏緊密聯系的相關數據信息,讓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新聞信息并不局限于反映即刻的新聞事實,而是能夠展現與新聞事實相關的一系列有價值的信息,讓新聞內容更具深度、廣度,給受眾更大的思考空間[3]。

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還可為新聞從業者提供有力支持,讓新聞從業者可深度挖掘、分析與新聞事實相關的數據信息,提煉潛在的數據信息,深刻剖析新聞事件,向受眾傳播更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比如,在過去的如非典、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聞報道上,大多偏向于對個體病情狀況的呈現,對于事件整體情況的展現則需要官方媒體通稿統一報道,并且在事件的深度報道上也存在不足。反觀2020年以來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報道,人們不僅可實時了解到疫情的發展情況,還可觀看到大量有關疫情的深度報道,而這些新聞報道都離不開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支持。

(三)傳播方式創新,推動新聞傳播多元化呈現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傳播可實現靜態圖文信息、短視頻、多媒體交互、虛擬交互等多元化呈現,而這些呈現形式顯然是傳統新聞傳播難以比擬的。在此情形下,就新聞從業者而言,將圖文與復雜數據信息有效結合,可使新聞內容更為易懂、可讀。就新聞受眾而言,接收的新聞信息將變得更為完整。

因而,大數據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可實現對繁雜新聞數據信息的有效處理,并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有效應用,讓受眾獲得更良好的新聞接收體驗??偟膩碚f,在大數據影響下,新聞傳播可不斷朝多元化、可視化方向發展,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提升人們對新聞傳播內容的認知水平,還可為新聞從業者提供更多的新聞傳播素材。

四、大數據背景下提升新聞傳播力的策略

(一)革新新聞傳播理念

為推進大數據與新聞傳播的有效結合,革新新聞從業人員的新聞傳播理念至關重要。換言之,唯有樹立科學的傳播思想觀,方可使大數據在新聞傳播中的價值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首先,提高對大數據的認知水平。在大數據時代,新聞行業對大數據的應用涉及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存儲、數據管理等多個方面。同時,數據處理會應用到各種數據處理方法,包括神經網絡、規則處理、基因算法、決策樹等。

基于此,新聞從業人員可從海量數據信息中高效提煉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并將其應用于新聞作品生產中,以此提升新聞從業人員工作質量、效率的同時,有效加強新聞傳播。因而,在大數據時代,新聞媒體必須秉持科學嚴謹的新聞傳播理念,推進數據建設,不斷革新傳統思想,優化新聞數據信息生產流程。

其次,秉持服務第一理念。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來源多樣繁雜。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在采集各類數據信息時,都應當將新聞傳播受眾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即要切實秉持服務第一理念,充分把握受眾心理需求,提供可滿足受眾多元需求的新聞內容。比如,今日頭條會全面分析用戶相關情況,為用戶設置相應的“標簽”,繼而結合用戶“標簽”推送相應的新聞信息,以此保證新聞傳播效果。

另外,在新聞傳播中,可有效分析受眾行為,為其提供相應新聞數據鏈接。比如,新聞從業人員可借助大數據技術有效連接新聞事件與相關數據信息,分析受眾在網絡平臺上的行為習慣,瀏覽完新聞信息后,為其推送新聞及其他相關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在秉持服務第一理念的同時,切忌盲目向受眾推送新聞信息,否則勢必會影響受眾對新聞媒體的滿意度[4]。鑒于此,新聞從業人員要預先做好新聞數據信息分析、整合工作,以此不斷生產出可滿足受眾實際需求的新聞作品。

(二)提升大數據在新聞信息選擇中的應用水平

在大數據應用實踐中,必須綜合考量新聞信息選擇的實際價值,并優化調整影響新聞信息整合的相關措施,以切實滿足新聞信息選擇需求,為大數據價值發揮提供有力支持。

同時,還應推進對數據信息的深度剖析,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大數據在數據信息采集、整合中的有效作用,保證個性化數據信息的采集、整合可在大數據加持下有效開展,切實滿足新聞信息創新選擇需求[5]。

另外,還應有效關注傳統新聞傳播方式的轉變,并綜合分析數據信息采集、整合的實際情況,進而讓大數據為新聞信息高質量選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提升大數據在新聞編輯中的開發水平

在大數據時代,新聞從業人員必須深刻認識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性,并從技術角度深度分析大數據為新聞編輯工作帶來的幫助,以此推進新聞傳播中大數據創新應用體系的有效構建,切實滿足新聞傳播的創新發展需求。

除此之外,還應推進對新聞思維、新聞表現能力的深度分析,特別要全面整合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為新聞編輯工作有效發揮大數據應用優勢提供支持。

(四)提高新聞從業者的綜合素養

在大數據時代,新聞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對新聞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一方面,傳統的新聞采編工作方式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已難以適應新時期新聞傳播發展要求。另一方面,大數據的采集、分析要求新聞從業人員要能夠嫻熟應用大數據相關技術。唯有如此,大數據時代的繁雜數據信息方可轉化成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并在新聞傳播中發揮作用。

因此,在大數據時代,應不斷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專業能力,除了要培養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業務能力,還要培養從業人員的數據素養,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呈現等各方面的能力[6]。另外,在日常工作中,新聞從業人員還應不斷加強自我學習,積極參加各式各樣的專業培訓及再教育,以此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滿足大數據時代的新聞傳播發展需求。

五、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傳統新聞傳播工作發生了極大轉變,不僅讓新聞內容變得更為客觀完整,還讓新聞傳播可實現對宏觀敘事與深度敘事的有效兼顧,以及推動了新聞傳播多元化發展。分析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可促進新聞傳播方式的優化創新。

大數據與新聞傳播的融合發展是如今新聞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新聞媒體要想在日趨白熱化的行業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相關人員應緊緊圍繞如何更有效實現對大數據的創新應用進行探索,明確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從革新新聞傳播理念、提升大數據的應用水平、提升大數據在新聞編輯中的開發水平、提高新聞從業者的綜合素養等不同方面著手,為新聞行業有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越.大數據時代下對新媒體新聞傳播影響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9(4):286.

[2] 張玲玲.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初探[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1):214-215.

[3] 紀征,彭霈.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特性研究的重構與進路[J].新聞傳播,2021(1):18-19.

[4] 李澤鑫.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傳播力的影響:評《新聞傳播的大數據時代》[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4):277.

[5] 趙志強.大數據技術對新聞傳播領域的影響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22(4):62-64.

[6] 喬彩燕. 5G技術帶來的變化:新聞傳播領域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J].科技傳播,2020,12(1):77-78.

作者簡介 趙艷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猜你喜歡
新聞報道大數據影響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描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