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學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技巧分析

2022-11-07 00:34劉銳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9期
關鍵詞:選題科普圖書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2018—2021年“自然資源優秀科普圖書”獲獎作品的主要內容和寫作及裝幀形式,得出以下結論:目前,地學科普圖書出版在題材上以地質旅游圖冊、百科知識類、海洋探索類、礦物(寶石、化石)類、能源類、生物類為主,形式較為豐富多彩,但依然存在力度、廣度、厚度、深度不夠的根本問題??破請D書的出版是提升社會整體科學素養的重要舉措,地學科普圖書在選題策劃上應細分國家需求、科學發展需求和大眾需求三個層面,注重選擇專業作者、采用更為新奇的呈現形式、追蹤社會熱點等策劃技巧。文章旨在為今后地學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提供參考,為普及地球系統科學知識、樹立學科交叉的科學思維、引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弘揚科學精神做出貢獻。

關鍵詞:地學科普圖書;地球系統科學;少兒通識教育;科學精神;選題策劃

中圖分類號:G23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9-0218-03

人類社會的工業文明從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發展到信息時代,皆有賴于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魏格納的《海陸的變遷》、馮諾依曼的《計算機與人腦》等學術巨著彪炳科學史。時至今日,科學不被局限在高不可攀的知識殿堂,普羅大眾對于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意愿和要求。如今,霍金的《時間簡史》是最暢銷的科普著作,這本書之所以偉大,并不僅僅因為它對神秘浩瀚的宇宙進行了細致的解說,還因為它是真正面向大眾的作品,是普通人想懂且可懂的作品??破請D書的出版承載著向少年兒童、老年人或者行政決策者等非專業群體傳播某一類專業知識、提升整體科學素養的任務。地球科學從物理、地理、地質、氣象、數學、化學、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是一門交叉基礎學科,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因此,地學科普圖書的出版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為在全社會大力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引導公眾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自然資源部連續多年組織開展“自然資源優秀科普圖書”評選與推介活動,本文通過分析2018—2021年獲獎圖書的特色,探究地學類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的路徑。

一、優秀科普圖書的結果分析

在2021年度評選中,獲獎圖書有地質風光類(包括地圖):《古詩詞遇見中國地理》《江山地學科普叢書》《小朋友眼中的大別山》《小朋友眼中的神農架》《地文雄安——白洋淀史略》《地質圖——認識地球從這里開始》《藏在地圖里的百科》;地質百科類:《聽李四光講故事》《小石頭里的大秘密》《46億年,穿越地球》《地球大龜裂——地球演化新說》《我的第一套地球紀錄片》《內蒙古自然資源少兒科普叢書》《我們誕生在地球》《至暗歷劫——顯生宙五次生物大滅絕》《跨越時空界限 對話遠古生命:非凡化石故事》《走近地球之巔》《恐龍旅社》《物種起源:現代注釋版》;海洋地質方向:《一起出海吧:海豆大洋科考記》《建設海洋強國書系》《乘風破浪去遠洋》;礦物(化石和寶石)類:《漫游礦物世界》《成礦地質體及地質力學科普叢書》《礦物家族》;能源類:《冰火之歌——掀開可燃冰的神秘面紗》;生物類:《中國珍稀物種科普叢書》《圓明園中的鳥》《蘇州野外觀鳥手冊》;等等。

在以往四年的評選活動中,每年約30部左右的科普圖書脫穎而出,內容涉及土地資源、地質礦產、地質環境、海洋資源和測繪科技等地學領域,主要出自地質出版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海洋出版社、中國地圖出版社等專業出版機構。

從內容上講,有少部分作品是譯作,如《地球的力量科學繪本》是日本的繪本大師加古里子的代表作,共10冊,包括《高山》《河流》《大?!贰队暄╈F云朵》《風》《地震》《火山》《朝霞晚霞彩虹極光》《世界各地》《地球》,絕大部分作品為原創,具體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圍繞地質公園、地質遺跡的地質旅游指南或者手冊在數量上取勝,但此類作品內容較單薄、科學性較淺。

第二,百科類和繪本類圖書主要面向少兒讀者,自1961年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經典名作《十萬個為什么》橫空出世,當中介紹了很多地學知識,其后很多地學類百科圖書的出版都參照了該書的體例形式。例如,《我的第一套地球紀錄片》由《走進動物世界》《誰是地球之王》《探索行星地球》三卷本組成,包括宇宙探索、礦物寶藏、地球活動、天氣謎團、恐龍王朝、昆蟲王國、天空之鷹、人體揭秘、鳥類天堂、鯊魚家族、鯨類世界、哺乳動物12大類自然資源知識內容,旨在激發孩子們對自然資源的熱愛之情、對地球科學的探索之心。

第三,近年來,海洋科學、海洋權益方面的圖書增多,例如《建設海洋強國書系》以科考船、衛星、潛水器、港口、跨海大橋、海洋牧場等為載體,詳細介紹了海洋科技創新、裝備制造、工程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歷程、科學原理、背后故事、重要成果,反映了海洋工作者為海洋強國建設所做的貢獻。此外,大氣和海洋的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避險等方面的圖書也較多。

第四,礦物來自地球巖石圈層,其中的化石、寶石、能源是地球送給人類的珍貴禮物,這類圖書多以精美高清的圖片賞析為主,再輔以簡單的文字解釋?!兜V物家族》以通俗活潑的文字、精美的圖片、細致的手繪圖件、趣味十足的實驗,向讀者展現五彩斑斕的礦物世界、變幻莫測的礦物幾何、個性十足的礦物材料,有助于激發讀者的創新思維。

除此之外,按寫作形式分類,有繪本、問答、圖冊等,按裝幀形式分類,有圖冊、圖版、掛圖、立體書等,總之,地學科普圖書的樣式豐富多彩,可以滿足不同的受眾。

二、出版現狀與問題

隨著地球科學的跨越式發展,該類型的科普圖書層出不窮,但根本問題并未得到解決。一是力度不夠——現象描述多,機理探索少;二是廣度不夠——在熟知的領域重復作業,在空白的領域少有涉獵;三是厚度不夠——缺乏真正形成品牌效應的原創作品;四是深度不夠——科普圖書在傳遞知識的同時,更大的價值在于蘊藏其中的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單純印有基礎知識的科普圖書將逐漸失去生命力,而時代呼喚更有思想、更有深度的科普圖書[1]。

這些問題要求出版人在源頭上杜絕“灌水”式選題,潛心研究當下地球科學與人類社會的交匯點,為大眾精心策劃和打造有科學價值、有教育意義的科普圖書。

三、選題策劃

科普是一項系統工程,從青少年科普到成人科普,從簡明科普到高端科普,各種身份的讀者都能獲得自身需要的科普圖書[1]。地學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應該有不同層次的布局,且選題應圍繞國家、科學、大眾三方面的需求開展。

(一)國家層面的需求

1.能源安全

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消費量很大,能源安全事關國計民生??破請D書的選題除了油氣、煤炭等常規能源之外,應該更多地關注非常規能源,如頁巖油氣和天然氣水合物等。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是尚未開發且儲量巨大的新型潔凈能源之一?!侗鹬琛崎_可燃冰的神秘面紗》《揭秘可燃冰——可燃冰知識100問》都是向社會大眾普及該新能源的優秀圖書。

2.生態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地球的“生態共同體”,人類活動是重要的地質營力,人類在生存發展的同時鑄就了“文明”,而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之后的更高級的文明形態,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對科普圖書策劃來說,九曲黃河的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地質、地理、歷史、人文皆大有文章可做。

此外,“碳”是生態治理中的關鍵角色,自然碳循環包括“固定”與“釋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完成了碳的固定,然后通過生物或地質過程以及人類活動,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氣中,完成碳的釋放?!疤歼_峰”“碳中和”目標不僅是能源、氣候環境問題,更是影響廣泛的復雜經濟社會問題,這一長遠戰略決策也是當下炙手可熱的科普圖書選題。值得注意的是,科普的目標絕不限于闡明碳素的自然運動,更要呼吁民眾踐行低碳生活。

3.海洋維權

海洋世紀里,各國對海洋利益的爭奪加劇。海洋基礎地質調查能為海洋(極地)的權益糾紛提供最直觀、最真實的科學證據??破請D書可以從邊緣海的海底地形地貌出發,論述大陸架對沿海國家主張權利的影響;也可以從海洋法的相關案例出發,闡釋海域劃界;還可以從兩極科考故事講起,闡明相關國家在極地氣候、能源、軍事上的博弈。

(二)科學發展層面的需求

1.地球系統科學

地學發展歷程中,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是第一次根本性革命,而始于1988年的“地球系統科學”被譽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進入21世紀,隨著地球觀測、探測技術的發展,地球系統的概念增強??破請D書策劃可以從學科交叉與融合、時間尺度上的概念“人類世”、空間尺度上的概念“地球關鍵帶”、要素尺度上的概念“臨界要素”等方面入手[2]。

2.對于未知的探索

人類的智慧決定了對未知抱有好奇,好奇驅動探索,探索方能發現。深海、深地、深空都是人跡無至的迷境,人類不會停止對其進行探索的腳步。如今,全球正處于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蓬勃發展的重要時刻,深海、深地、深空不僅是創新最活躍的領域,更是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梢?,“三深”是科幻圖書的重要題材庫,而科普圖書應當從真正科學的角度向讀者介紹:“三深”現階段分別已經企及的“深度”;下階段為何難以挺進,技術上要有哪些突破;到達之后能夠獲得或者希望獲得的科學研究成果。

(三)大眾層面的需求

1.群眾趣味

科普圖書不是只有“陽春白雪”,也要有“接地氣”的科普作品。從獲獎作品中可以看到,在寶石鑒賞和地質旅游這些群眾生活中最能接近地質科學的領域,科普圖書仍有市場。因此,在選題策劃的時候就要注重引領健康審美、激發愛國之情等正能量輸出,培養閱讀習慣,引領閱讀傾向[3]。期刊《中國科學:地球科學》曾經做過《華夏山水的由來》專題,匯聚五篇文章,分別講述了長江、臺灣島、東海、秦嶺、黃土高原的前世今生,科普圖書可以借鑒這種形式,為中國大地上的山川河流“立傳”。

2.少兒通識教育

目前,優質科普童書供給與我國兒童科普閱讀需求之間仍不平衡[4]。少年兒童獲取知識的途徑非常廣泛,各種多媒體將各種信息都呈現在兒童的面前。出版人要思考的是兒童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科普圖書。顯而易見,一定不是灌輸知識的圖書,在學校的學科教育中他們可以獲得足夠的基礎知識點,而課外圖書則要打通學科的壁壘,讓孩子們看到科學思維的“樹干”,明白各個學科是樹干上生出的“枝丫”。因此,必須通過科普圖書從小建立起兒童愛科學、懂科學、信科學、學科學的思想,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獲獎圖書《至暗歷劫——顯生宙五次生物大滅絕》的選題或許給出一些啟示。生命起源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終極問題,亦是哲學所追溯的終極問題,因此,當“生命大爆發”受到廣泛而持久的關注,換一種視角來看,“生物大滅絕”又何嘗不是一把可以開啟生命起源秘密之門的鑰匙?某些物種滅絕后,為其他新物種騰出了生存空間,生死循環,至暗時刻也蘊藏著無限生機。這本書涉及地質、地理、海洋、化學、生物、歷史等領域,很好地樹立起跨學科思維,是通識教育的范本。

四、策劃技巧

(一)專業作者

專業人做專業事,科研人員在探索和創新過程中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科學研究所隱含著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而科學思想的傳播和科學精神的弘揚所能發揮的作用要遠遠超過單純地傳播和普及知識[5]。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院士的《地球系統科學》《深海探秘》等是科普新地學思想的經典代表作品。他認為,“在學術的高處,科學的研究和普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提出科學家的“文化反哺”,即中國科學家所依靠的首先是養育他的華夏文明,而科學創新一旦實現,又會對文化進行反哺,成為社會文化進步的推動力量。

(二)豐富形式

地學科普圖書應該依據讀者群體、選題內容等選取最適宜的表達形式,如科學小品、科考筆記、科學散文、科學幻想小說、科學童話、科學詩、科學寓言等等。

(三)熱點追蹤

雄安新區的建設是一項歷史工程,在地質調查資料基礎上創作的《地文雄安》既科學嚴謹地描繪了雄安新區的地文特征,又生動活潑地再現了白洋淀的人文歷史,探討了地文與人文之間的關系,這個選題無疑抓住了時代熱點??梢?,科普圖書也需要“流量”,如今,中國探月工程一步一個腳印,取得非凡成就,科普圖書策劃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多角度講述月球的科學故事和人文故事。

五、結語

通過分析近年優秀地學科普圖書的內容主旨發現,今后地學科普圖書選題策劃應該秉持以下原則:一是堅持科學性第一,防范和抵制偽科學;二是積極打造地球科學的元科普力作;三是傳遞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文化的融會貫通;四是重視培養科學素養、科學能力和科學精神;五是注重科學史(地球科學發展史),如許靖華的大作《搏擊滄海:地學革命風云錄》;六是發掘原創科普優秀作者。地學科普圖書的出版歷史已逾百年,為我國近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茖W探索不會駐足,科普出版也不會駐足,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茖W普及是科學共同體的重要一員,做好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李睿.我國科普圖書出版的現狀與對策[J].傳播力研究,2020,4(11):138-139.

[2] 施俊法. 21世紀前20年世界地質工作重大事件、重大成果與未來30年中國地質工作發展的思考[J].地質通報,2020,39(12):2044-2057.

[3] 彭琳,張曉紅,高源.淺析新時代地學科普圖書選題策劃方向[J].科技與出版,2018(9):60-64.

[4] 王壯,劉曉曄.科普童書發展的國際趨勢與本土道路[J].科技與出版,2022(2):34-39.

[5] 王大鵬.以“元科普”助推科技資源科普化[N].科普時報,2021-10-31(003).

作者簡介 劉銳,博士,副編審,研究方向:地質科學科技期刊編輯與出版。

猜你喜歡
選題科普圖書
圖書推薦
科普達人養成記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談詩詞的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班里有個圖書角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