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鄉村建設的機遇、挑戰及對策研究

2022-11-10 05:15□李
山西農經 2022年17期
關鍵詞:數字農業農村

□李 玲

(中共豐縣縣委黨校,江蘇 徐州 221700)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廣泛應用,數字鄉村建設將成為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抓手,也是以數賦農催生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因此,各地應精準把握數字鄉村的發展形勢,認清機遇挑戰,努力開創鄉村發展新局面。

1 機遇分析

1.1 國家政策支持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

2018 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之后連續5 年中央一號文件均對建設數字鄉村作出了明確指示和部署。2019 年《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出臺,為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指明了方向。2020 年,隨著中央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相繼出臺,數字鄉村建設進入快車道?!笆奈濉睍r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期。國家對“三農”領域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將不斷加大,數字鄉村建設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

1.2 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以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為經濟社會帶來深刻變革,不斷催生新產業和新模式,成為最具有潛力的經濟增長點之一。當前,世界各國都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信息技術創新能力也是衡量各國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各國都在加速推進“信息高速公路”建設,旨在通過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推動農村經濟及相對欠發達地區的轉型發展。

近年來,我國5G 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發展迅猛,目前已位居世界領先水平。新技術將助推我國農業經濟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鄉村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實現城鄉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公共服務“智慧一體化”建設,縮小城鄉差距。

1.3 各試點的積極探索為各地開展數字鄉村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2020 年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下,相繼出臺本地數字鄉村政策文件,對數字鄉村建設進行有益探索,投入了各類資源要素,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和經驗。

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基本實現城鄉同網同速,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農產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各地電商、網紅涌現,成為農村增收致富的新業態。鄉村治理數字化成效顯著,“互聯網+政務服務”助力群眾便捷辦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信息系統持續優化,有效提升了基層鄉村治理效率??h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提高,信息化技術在農業中廣泛應用,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地方財政和社會資本對農業生產信息化投入逐年增加。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數字中國的發力期,立足新時代國情農情,各地要搶抓機遇積極探索數字鄉村建設新模式、新路徑,奮力譜寫農業數字化新篇章。

2 挑戰分析

2.1 信息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當前,5G 基站建設主要延伸到城市郊區、縣城和部分條件較好的鄉鎮,農村5G 基站建設嚴重滯后于城市。

農業生產數字化大多停留在一般技術的應用階段,村民主要靠手機與外界聯系。面向農業生產的高新技術在研發、制造、推廣應用等方面比較滯后,不能明顯挖掘和釋放數字農業的潛力,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2.2 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

一是在區域發展差距上。相較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明顯落后;相較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數字鄉村建設相對滯后。同時,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智慧城市建設起步較早,各方面條件比較成熟,而數字鄉村建設起步晚,農村發展環境較差,發展難度大,進展緩慢。二是產業間發展不平衡?!吨袊鴶底纸洕l展白皮書(2021)》顯示,在我國的三大產業中,服務業、工業、農業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0.7%、21%和8.9%,反映出當前我國農業數字化水平較低。近年來,雖然各地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布局不斷優化,但仍存在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涉農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薄弱的問題,企業產品鏈較短,產品深加工和專利技術有一定的欠缺??傮w來說,農業數字化水平離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2.3 專業技術人才極度短缺

當前各地都缺少數字技術人才,這是制約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農村數字素養總體偏低。很多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留守的兒童、婦女和老人接受數字技術的能力較低。村干部年紀偏大或學歷偏低,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較慢,應用程度較低,不能很好地利用新技術幫助鄉村增產致富。

另一方面,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專業的數字技術指導和技能培訓。培訓機制和管理機制不完善,數字化學習平臺不完整。一些平臺僅構建了一個框架,系統中只有一些象征性的學習資料,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要。

2.4 鄉村治理效能有待提高

當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缺少資金,導致基層信息化平臺建設滯后,遠不能滿足基礎治理現代化的需要。同時,城市和農村之間的數字化進程差異普遍存在,村民難以享受到與城市相同的高效、便捷的數字化服務。如何縮小城鄉差距和“數字鴻溝”、打通鄉村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是較大的挑戰。

2.5 多元主體協同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各地數字鄉村項目建設仍過多依賴政府投入,尤其是資金方面投入,財政投入不足,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和撬動不足。宣傳不到位,村民及社會組織參與度不高,多元化的運營機制、協同參與還未有效普及,建設合力相對薄弱。具備數字化服務能力且實力較強的企業和人才短缺,農村數字技術專業人員配備不足,各部門的協調機制有待建立和理順。

2.6 產業扶貧項目難以精準到戶

當前,數字鄉村建設在產業扶貧方面仍難以做到精準到戶,部分扶貧模式仍是給錢、給物的普惠式幫扶,對于具體到每一個貧困戶如何脫貧缺少務實的舉措,不能做到“一戶一策”,普惠扶貧大于精準扶貧。此外,幫扶方式單一,沒有很好地利用數字技術對貧困戶開展精準扶貧。一些地方僅限于人數的統計,沒有動態跟蹤,對于致貧原因及脫貧反貧的風險缺少評估分析。

3 對策研究

3.1 因地制宜,做好數字鄉村建設整體規劃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本地的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是各地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要義之一。一是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數字鄉村政策。由于各地資源稟賦、發展環境、發展水平不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絕不能照搬照抄,不能盲目追求豪華版的數字鄉村建設。要及時總結、借鑒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在既有的數字鄉村相關文件的基礎上,結合本地鄉村發展的獨特優勢,制訂具有本地特色的數字鄉村建設規劃實施方案,確保數字鄉村規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高效推進本地數字鄉村建設出成績,突顯特色。二是加強組織協調。加強數字鄉村建設工作高位協調,縣委、縣政府要成立專門的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和風險應對,完善信息網絡數據等級保護措施及安全應急預案,完善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教育政策、醫療政策等領域的配套政策。近年來,中央、省、市各級財政對鄉村建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地方政府要把財政撥發來的資金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用好、用足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統籌協調政府、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的力量,形成合力效應,共同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3.2 推進鄉村“新基建”,筑牢數字鄉村發展基礎

依托鎮村布局規劃,統籌考慮鄉村資源、信息化水平和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等因素,分步推進鄉村“新基建”。一是要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一代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光纖網絡向自然村、村民小組延伸,建成百兆光網鄉村。推動5G 基站建設及覆蓋區域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村公共場所信號覆蓋率。著力打造縣、鎮、村三級物流網絡體系,推動快遞向自然村延伸,推進智能快遞柜建設。二是分批實施鄉村信息基礎設施轉型升級。以道路、水利、電力、農業生產加工等最基礎的方面為切入點,結合地方財力,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建設“智慧鄉村”,有序推進農業大數據平臺、數字農業園區、數字農業工廠、跨境電商園區、物流快遞園區等硬件載體建設。三是要加快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推進。依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社會協同的建設原則,高標準打造益農信息社服務站點樣板。積極探索“政府+運營商+服務商”模式,面向政府、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通農戶等各類主體,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招商引資、生產經營、市場流通等信息服務,助力修通覆蓋鄉村、服務農民、立足農業的“信息高速公路”,讓農村地區群眾不出家門就能辦事,充分享受信息化生活便利。

3.3 重視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推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加大傳統農業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推進農村經濟數字轉型是數字鄉村建設的方向。一是加快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融合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農業大數據平臺、農業人工智能建設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力度。實施數字農業建設工程,推動物聯網技術在小麥、玉米、大豆等傳統作物間的應用,發展智慧農業,推動信息化與農機裝備的應用。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農業生產、病蟲害、重大自然災害等風險監測預警,盡早防范風險。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領域的廣泛運用,促進新技術與傳統農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二是大力發展新業態。各地依托本地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農村平臺經濟,加快共享經濟、電子商務等領域平臺型企業培育。引導電子商務、在線旅游、位置信息服務、智慧金融、社交媒體等平臺企業將產品和服務下沉到鄉村。

3.4 開展數字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農村勞動力數字化水平和能力

人才興則鄉村興,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必須重視培養數字技術專業人才。一是提高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數字素養。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對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數字素養培訓,例如廣播、電視、農村黨員遠程網絡平臺、面對面交流、線下培訓等方式,普及網絡知識,強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教育,提高干部隊伍的數字認識、數字思維,提高農民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二是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各級政府要發揮積極作用,大力培養愛農業、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通過專業培訓提升他們的數字技能。重點加強對“直播網紅”、農村電商、專業數字商務人才的培養。三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搭建鄉村專業數字技術人才招聘和交流平臺,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全方位、多渠道地宣傳好、落實好鄉村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推動更多企業資源參與共建,吸引更多優秀數字人才下鄉返鄉參與數字鄉村建設。

3.5 推動數字化治理,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一是優化鄉村數字治理平臺。推動“互聯網+綜合治理”向鎮、村延伸,完善縣、鎮、村三級社會治理平臺,強化綜合網格員力量,逐步實現民情收集、信息發布、議事協商、公共服務等村級事務網上運行,實現精準治理。結合審批服務綜合執法一體化改革要求,推廣“不見面審批”、辦事“零跑腿”等改革模式,提高鄉村治理服務效率,提高群眾辦事便捷程度。二是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運用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安管理,大力推進視頻監控全覆蓋工程,擴大鎮、村莊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的分布,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三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推進數字技術在基層黨建、村務、財務的應用,實施黨務、村務、財務信息網上公開,暢通社情民意,讓村民享有參與權、知情權、監管權,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

3.6 “線上線下”齊發力,推進網絡幫扶向縱深發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笆奈濉睍r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時期,對網絡幫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充分發揮信息通信行業優勢,全力推進網絡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一是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精準掌握幫扶信息。防止規模性返貧是脫貧地區的核心任務?!稊底粥l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 年)》提出,要健全防止返貧的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依托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臺,對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以及因災、病、意外事故等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人群加強常態化監測和幫扶。堅持精準幫扶的原則,利用大數據精準識別出可能返貧的重點人群,將信息及時傳遞給基層,并有針對性地采取干預措施防止其返貧,同時要避免出現“過度幫扶”。二是數字技術助力產業扶貧。導致貧困的原因較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當地缺少能帶動村民可持續增收的產業。單一給錢、給物的扶貧模式只能暫時緩解群眾的困難,不能幫助他們長久增收。產業扶貧是激活貧困地區群眾發展的動力,是幫助貧困地區群眾從根本上脫貧的可持續之道,而數字技術是走好這條道路最堅固的基石。各地要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助力產業發展的模式,幫助村民持續增收。從各地實踐來看,依托數字技術發展的各類電商平臺是貧困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年輕人通過直播帶貨、自媒體創作等形式,可在家門口輕松賺錢。當前各地涌現出一批“網紅經濟”模式,政府要做好引導工作,讓電商、“網紅”發揮正能量,同時要針對部分困難群體免費提供專業的數字技術培訓,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全方位助力困難群眾增收。

猜你喜歡
數字農業農村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答數字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數字看G20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成雙成對
數字變變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