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生學業成績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研究與探索

2022-11-15 11:54孟凡榮楊馨妍苗秋實張鵬霞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22年8期
關鍵詞:多元化改革評價

孟凡榮,楊馨妍,苗秋實,張鵬霞*

(1.佳木斯大學臨床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教育評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現代教育評價觀突顯教育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強調評價主體的互動和參與、評價內容與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評價過程的動態發展[1]。學生成績評定體系的建設,是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著力破解制約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瓶頸問題[2]。新時代實施教育評價改革需要未雨綢繆,在國家發布總體改革方案以前,黑龍江省F大學自2017年起,以能力培養和素質培養為導向,構建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主體和評價標準多元化的學生成績評價體系,以外語類課程、人文類課程以及醫學專業基礎課程為試點,在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專業進行了試點實踐,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實施方法

(一)人文類以思政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試點,采取階段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主要方法有:一是部分章節的講授采用專題講座與課堂討論、校園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2]。特別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采取學生自主講課、制作課件、主題發言、討論和辯論、寫總結體會、介紹家鄉特色、采訪名師等各種形式[3]。二是指導學生撰寫社會調查報告。根據上學期的安排,學生對選題進行調研等工作。期間組織學生召開社會實踐成果匯報會,課題組代表作主旨發言,交流心得體會、相互切磋、相互學習,彼此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課題小組通過查詢資料、調查問卷、現場調查等方式收集數據和素材,撰寫調研報告。所有調研過程均量化為分值,如調查日志、統計數據、撰寫調研報告,從選題、論述角度、語言結構、調研方法、團隊合作等不同環節量化分值。

(二)外語類課程以大學英語為試點,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其中形成性評價分值占30%,終結性評價占70%[3]。形成性評價以課后作業、調查報告、英文電影評論、創辦英文報刊、課后閱讀等方式進行,將聽力考試從期末考試中抽出,以階段性評價的方式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終結性評價以期末考試形式進行。

(三)醫學專業基礎課程以醫學影像學為試點,評價方式包括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4]。

其中階段性評價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每次課前提問,將授課內容以章節為單元進行若干次課堂測驗、課后輔導答疑等,成績計入期末考試成績;組織學生撰寫以“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提示學生綜合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專業性綜述文章,成績以A、B、C、D 4個等級分值記錄;將學生實驗課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以加權的方式量化為分值,計入總成績[4]。

二、實施結果

(一)問卷調查。

試點工作實施2年后,采取問卷調查和教師訪談的方式,對實施效果及存在問題進行調查。其中,發放問卷487份,收回485份,有效問卷485份;教師訪談通過電話、面談等方式進行,見表1。

表1 多元化評價課程學生調查問卷統計結果[n(%)]

(二)考試成績。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從未實施評價改革的班級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2017~2018級)作為對照組;從實施評價改革的班級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2017~2018級)作為實驗組,見表2。

表2 2017~2018級臨床醫學本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成績分析一覽表

2.大學英語課程。在沒有實施教學及評價改革的本科生中,連續隨機抽取兩個年級(2017~2018級)作為對照組;從實施教學及評價改革的本科生中,連續隨機抽取兩個年級(2017~2018級)作為實驗組,見表3。

表3 2017~2018級臨床醫學本科大學英語成績分析一覽表

3.醫學影像學課程。從未實施評價改革的班級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2017~2018級)作為對照組;從實施評價改革的班級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2017~2018級)作為實驗組,見表4。

表4 2017~2018級臨床醫學本科醫學影像學成績分析一覽表

三、分析和討論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促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44.1%的學生認為非常促進,32.2%的學生認為有促進;在增強實踐或操作能力方面,37.3%的學生認為非常增強,44.5%的學生認為有增強;在反饋結果對學習的促進方面,50.9%的學生認為非常促進,37.5%的學生認為一般;在認知能力方面,77.1%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

學生認為明顯提高的能力種類排序分別為: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學習的能力;認為有提高的能力排序為:人文素養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創新能力。通過評價改革,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自我發展,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學生可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口頭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

從考試成績來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成績無明顯變化,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是教學方式和考試評價方式改革較大,學生從傳統的死記硬背考試轉化為綜合能力的運用,還不能較好地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與考試評價方式。大學英語無明顯變化,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為:從語言學的特點上來看,學生學習英語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成績上的突破。然而,醫學影像學成績有顯著提升,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是醫學影像學在改革前就有較完善的考試評價體系,增加了期中考試和形成性評價后,增強了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接受知識的渠道增加,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從座談和訪談等調研結果看,學生參與評價改革的積極性較高,63.5%的學生希望在試點課程之外開展類似改革,13.8%的學生不希望改革,22.7%的學生則持無所謂態度。

教師均認為評價方式改革有其必要性。但是由于實施改革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此教師對待評價改革的態度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具體表現為:少數教師積極推動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我們推測改革的動力來自多方面,如教學研究的需要、職稱晉升的需要、熱愛教學、主管領導的重視及要求等;多數教師對此項改革持消極態度,認為自身工作較繁忙,教學、科研占用了大量工作時間,難以再抽出時間進行評價方式改革,因此對改革持消極態度。

四、結 論

通過近年來的實踐探索,課題組認為構建醫學生學業成績多元化評價體系,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以及促進學科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今后,擬按照以下原則進一步完善此評價體系。

(一)按照知識屬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評價方式。

各學科的認知性知識除保留終結性評價外,可適當增加階段性評價和/或形成性評價的比重。特別是對于擴展性知識以及操作性較強的實驗課程,可以形成性評價和/或階段性評價為主。

(二)知識考查與能力考查相結合。

階段性評價以考查細節知識點為主,終結性評價以考查重要知識點為主,形成性評價以考查學生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為主。

(三)制定客觀的評價標準。

各學科在設計考查方式尤其是開放性試題時,要充分考慮到評價結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詳細的評分細則并量化。

(四)注重形成性評價的反饋機制。

形成性評價的特點是動態評價。其評價結果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同時還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測??梢詾榻處熖峁┙虒W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促進教與學的良性循環。要通過形成性評價建立雙向溝通式的信息反饋機制,以考試促進教法和學法改進。

醫學生學業成績多元化教學評價強調評價內容[5]、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其實質是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自身潛能和學業成就,以此為教育者或研究者提供教學改進的信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與水平[6]。F大學構建多元化成績評價體系,將多元化評價融入醫學生培養全過程,有助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同時也符合國家教育評價改革導向,可以為同類院校實施醫學教育評價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徑。

猜你喜歡
多元化改革評價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養老服務 托起幸?!跋﹃柤t”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永榮錦江瞄準差異化多元化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改革創新(二)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