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體經濟從“輸血”走向“造血”

2022-11-16 08:22竇家德
農村財務會計 2022年9期
關鍵詞:股份合作空殼輸血

□ 竇家德

丘北縣地處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全縣轄行政村94個、社區7個。多年來,丘北縣以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為著力點,舉全縣之力攻堅“空殼村”和“薄弱村”,采取“掛包單位幫助一點、協幫扶企業贊助一點、鄉鎮自籌解決一點、申報項目支持一點、補交黨費補助一點、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一點、為民辦實事經費注入一點”等“七個一”辦法,向“空殼村”“薄弱村”注入資金,推動了集體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也實現了集體經濟從“傳統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截至2021年底,全縣全面消除了集體經濟“空殼村”,全縣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994.67萬元,村均達到9.85萬元。其中:收入達到5萬元及以上的94個,占93%;2萬元至5萬元的3個,占3%;2萬元以下的4個,占4%。單個村(社區)最高收入為32萬元。

提前謀劃,明晰發展思路。在全面摸底排查、分析研判和綜合調研的基礎上,丘北縣通過明確發展思路、任務和推進措施,制定詳細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確保思路清晰、任務明確、具體可行。同時,成立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項目組,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與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建設美麗鄉村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依托好資源、產業、服務、政策等方面的優勢,著力破解空殼難題、薄弱難題。

聚合項目,凝聚發展資金。針對一些村(社區)無資金、無資產、無資源的突出現象,多渠道投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一是2018年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偼顿Y1439萬元,涉及全縣7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53個合作社。項目采取投資入股分紅方式進行合作。二是2018年巴西菇種植項目。按照“村村有增收項目、戶戶有脫貧門路”的目標,丘北縣于2018年引進巴西菇龍頭企業(文山州滇珍菌業有限公司),將巴西菇產業作為丘北縣精準脫貧的新興產業,采取“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股份化運作模式,以雙龍營鎮和溫瀏鄉的23個行政村為主體,集中連片標準化、科技化示范種植巴西菇112棚,種植巴西菇56012平方米,投入項目資金420萬元用于土地流轉、建造大棚、建蓋烘干廠房、員工宿舍及購買烘干設備等。2019年產生經濟效益330余萬元,實現村集體分紅23萬元。三是2019年省級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共涉及7個鄉(鎮)8個項目,投入扶持資金400萬元。四是2021年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丘北縣25個村獲得中央財政扶持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合計1250萬元,采取抱團發展的方式,與丘北華晨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丘北產業園區標準廠房(一期)。廠房建成后,有償租賃給園區企業使用,25個村將按投入資金比例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項目目前正有序推進。

整理資源,拓寬發展渠道。以鄉鎮為實施主體,對所有村(社區)進行排查摸底,摸清閑置房屋、集體土地、荒山荒坡等資產資源情況,通過將資源資產出租給企業或個體戶經營,拓寬村集體經濟的增收渠道。比如,錦屏鎮常青社區利用集體土地建菜市場和停車場,年收入達16萬元;馬頭山村出租集體土地給個人發展產業,年收入達7萬元。

持續幫扶,注入發展動力。近年來,省州縣掛包部門單位不僅幫助貧困村找致富路子,而且還無償注入資金給予貧困村實施“股份合作經濟”項目。比如,云南師范大學連續多年給予膩腳鄉地白村、魯底村、大鐵村資金支持,分別入股到肉牛養殖、冬桃和蔬菜種植合作社。

把好關口,探索發展途徑。鼓勵村(社區)因村施策,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漁則漁,發展多種模式的集體經濟。在實施股份合作項目之前,各鄉鎮對合作對象的運作模式、資金注入數量、成本回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察,把資金注入到有實力、有效益、主導產業市場前景好的合作社或企業,本村沒有合適的企業可跨村、跨區域發展。強化規范運作,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合理確定股權股利,完善監管機制,強化風險防控和內部經濟核算,提高運行能力,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和股份合作要求制定章程、簽訂協議,依法開展經營活動。充分發揮村集體的主導和農民主體作用,運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

猜你喜歡
股份合作空殼輸血
土地適度規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見成效
破解空殼村,黨建如何引領——以漢濱區壯大集體經濟為例
196個村集體不再“空殼”
一塊牌子、一張桌子、一個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殼”
能尋下好產業,看得見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級社”破解“空殼村”
推進多元化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路徑研究
依托校企股份合作平臺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