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紅烏雜交天麻栽培模式及利弊分析

2022-11-18 12:26趙云武
現代園藝 2022年3期
關鍵詞:天麻雜交栽培

趙云武,郭 銳,李 坤,張 斌*

(1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化龍堰鎮農技中心 442100;2房縣農業農村局 442100;3十堰市農業科學院 442000;4房縣沙河鄉農技中心 442100)

天麻為蘭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又名定風草、赤箭[1],富含天麻素(C13H18O7)、含羥基苯甲醇(C7H8O2)及多糖等[2-4]多種藥用成分,具有降壓抗炎、息風止痙等[5-6]作用,主治頭痛眩暈[1,7]、心腦血管疾病[8-9]、癲癇抽搐[6]等疾病。主要有紅天麻、烏天麻、綠天麻、松天麻和黃天麻等品種[1,6]。

天麻屬腐生植物,需與蜜環菌共生繁衍,這也是蜜環菌直接影響天麻產量與品質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天麻與蜜環菌具共生關系,但不同蜜環菌的生長習性、基因型不同,這也使不同海拔、菌材、土壤環境均會影響蜜環菌入侵、生長以及與不同天麻品種共生關系。王永等[10]通過不同蜜環菌菌株對青岡菌材、紅天麻影響的研究指出,不同蜜環菌栽培種對青岡菌材的侵染情況不同,對紅天麻農藝性狀、產量及質量的影響也不同;且蜜環菌菌株MHJ-1對青岡菌材的侵染效果最好,使紅天麻鮮產達到8.78±0.38kg/m2,天麻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天麻素與對羥基苯甲醇總含量也均高于2020版《藥典》要求。楊婧等[11]研究表明,天麻在不同海拔環境下,烏紅雜交天麻產量和藥用成分含量不同,且由海拔引起的溫度變化會影響天麻與蜜環菌的共生關系。申愛榮等[12]選擇油桐、黑漆樹、化香、山合歡等11個樹種作菌材,屬油桐作為菌材培育的天麻鮮干重最高、山合歡最低,黑漆樹作為菌材培育的天麻對羥基苯甲醇與天麻素含量最高,花香作菌材培育的天麻多糖含量最高。這可能是天麻產量和品質與菌材有較強的相關性[4]。王云生等[13]指出,不同栽培基質對天麻品質有顯著的影響。王佩等[14]也指出,天麻在不同栽培環境對土壤理化性質、微生物數量及代謝物影響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低海拔種植天麻有助于人工栽培與管理。天麻研究者為了提高天麻產量與品質,利用紅天麻低海拔、產量高與烏天麻高海拔、品質好的特點,進行紅烏雜交,該雜交天麻的栽培要求與紅天麻很相似[15],但產量與品質顯著提高,深受種植戶、消費者喜愛。曲賓等[16]采用“接菌層法+早期覆膜”有性繁殖長白山烏紅雜交天麻,單產可達4.47kg/m2;趙鯤等[17]在長白山林下進行烏紅雜交天麻無性繁殖栽培,單產達5.4kg/m2。湖北省十堰市烏紅雜交天麻一般單產達4~8kg/m2,這使得一些種植戶將天麻生產的重心放在采用不同長度的菌材、播種方式、培育層數[18]以及不同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上[19-20],卻忽略了菌材長度、直徑與蜜環菌侵入、生長發育密切相關,蜜環菌與天麻蒴果、米麻達成共生關系的特點,在紅烏雜交天麻生產過程中,很多種植戶因菌材直徑過大而造成浪費或過小造成天麻萎縮腐爛[21]、不同播種方法未使蜜環菌與天麻均有效結合、黏土不利于天麻多層數培育等問題,大大降低紅烏雜交天麻單位產量。

近年來,我們將天麻菌材預先培育再進行天麻蒴果有性繁殖與塊莖栽培、天麻蒴果三下窩、天麻米麻三下窩等4種栽培模式進行風險與效益分析,發現其中2種紅烏天麻栽培模式非常實用。鑒于此,將這2種紅烏雜交天麻栽培模式進行總結、分析,以期為十堰地區尋求較為合適的紅烏雜交天麻高效栽培模式提供基礎理論依據。

1 環境要求

1.1 環境選擇

一般“烏紅雜交天麻”種植在海拔500~2000m位置,達到高產、優質效果。因此,選擇所需海拔高度、用水pH值為5.0~6.5、交通方便、有遮陰林的地塊種植。

1.2 土質要求

選擇透氣性好、土層深厚的砂壤土或細河沙等土質。若遇黏土,可通過拌沙、基質進行改良,同時,四周開深溝防積水。

2 紅烏雜交天麻培育

2.1 米麻培育

2.1.1 三下窩方式。每年5月中旬,紅烏雜交天麻種子成熟時,采收置于-4℃冰箱保存備用。第一步,播種前,先將烏紅雜交天麻蒴果內種子與萌發菌均勻混合。第二步,將混合的萌發菌與種子均勻撒播在平坦的苗床上。第三步,將直徑6~10cm的菌材鋸成15cm長的木段,并平鋪在米麻培育區域,每根菌材間放置一小袋蜜環菌,蜜環菌與菌材間放置細枝條,用于誘導蜜環菌菌索向外生長,并侵入菌材。其中,菌材之間間隔1~2cm,切面光滑。第四步,覆蓋細土,厚度5cm即可。第五步,覆蓋樹葉于表層,起防草、保水、保溫等作用。

2.1.2 傳統米麻培育模式。先培育菌材,后放紅烏雜交天麻蒴果。第一步,8月份,先將直徑6~10cm的菌材鋸成15cm長的木段,并平鋪在米麻培育區域。第二步,將蜜環菌切成厚度為3cm、直莖為5cm、大小1.5cm3的餅狀碎末,并將切面對準菌材切口皮層,緊密接觸,然后覆蓋細土,厚度5cm即可。其中,菌材之間間隔1~2cm。第三步,覆蓋樹葉于表層。次年5月中旬,將菌材挖出,撫平麻床,將成熟的紅烏雜交天麻蒴果與萌發菌均勻混合,并置于麻床底部。然后依次將菌材、細土、樹葉回歸原位。

2.1.3 天麻種子與萌發菌混合。將萌發菌撕碎,按照萌發菌∶烏紅雜交天麻種子為1∶4或2∶5的比例進行均勻混合。

2.1.4 菌材選擇。主要以白櫟、櫻桃樹、合歡樹、化香樹等樹種為主,菌材直徑6~10cm。

2.1.5 人工管理。苗床應當起壟,壟高20cm左右,廂面寬60~80cm,人工建圍欄,防止人畜破壞。白螞蟻采用螞蟻靈防治,生長階段濕度長期保持50%左右,用水pH值為5.0~6.5,地溫≤25℃。下同。

2.2 商品麻栽培

2.2.1 三下窩栽培方式。每年2月-3月中旬,栽種前,將紅烏雜交天麻米麻置于泡沫箱保存備用。第一步,將直徑6~10cm的菌材鋸成15cm長的木段,并平鋪在米麻培育區域,每根菌材間放置一小袋蜜環菌。其中,菌材之間間隔1~2cm,切面光滑。第二步,將紅烏雜交天麻米麻呈30°~45°,放在菌材、蜜環菌四周,且米麻結節端緊挨蜜環菌、米麻間距5cm。第三步,在蜜環菌與菌材間放置細枝條,用于誘導蜜環菌菌索向外生長,并侵入菌材、米麻,枝條不挨著米麻。第四步,覆蓋細土,厚度5cm即可。第五步,覆蓋樹葉于表層,起防草、保水、保溫等作用。

2.2.2 傳統商品麻生產模式。先培育菌材,后栽培紅烏雜交天麻米麻。第一步,8月份,先將直徑6~10cm的菌材鋸成15cm長的木段,并平鋪在米麻培育區域。第二步,將蜜環菌切成厚度為3cm,直莖為5 cm、大小1.5cm3的餅狀碎末,并將切面對準菌材切口皮層,緊密接觸,然后覆蓋細土,厚度5cm即可。其中,菌材之間間隔1~2cm。第三步,覆蓋樹葉于表層。次年2月-3月中旬,將菌材挖出,撫平麻床,后面與三下窩栽培商品麻第2~5步一致。

3 采挖

3.1 采挖時間

在溫度下降至10℃,紅烏雜交天麻休眠期采收,即當年的11月左右。

3.2 采挖方法

選晴天,揀去土表雜物,依次取出菌材、米麻、商品麻。及時清潔麻床,可利用的菌材應當天再利用。

4 利弊分析

4.1 三下窩方式的利弊

天麻蒴果、米麻在采收后,一般置于-4℃冰箱保存以及播種后,活性最多2個月。并且,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天麻蒴果內種子發芽率逐漸降低。人工控制好溫濕度,蜜環菌菌絲、菌索生長迅速,使用合適的菌材,不用切磷口,也使蜜環菌較好地侵入菌材,迎合天麻原球莖生長發育需求,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超過6kg/m2,同時,大量投入蜜環菌,也為快速培育菌材提供了方法,減少天麻米麻栽培時間和人工、菌材投入,對大面積生產天麻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當萌發菌促使種子萌發,變成原球莖3周后,還未接上蜜環菌菌索,原球莖逐漸由白變黃、死亡。因此,在三下窩生產米麻時,若蜜環菌菌株生長不夠旺盛,誘導菌索較少,或高溫、干旱,人工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紅烏雜交天麻原球莖接菌不及時,造成天麻萎縮、腐爛[20],最終低產或無產。另外,雖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菌材投入,667m2投入蜜環菌菌種達到1萬多元,增加了一些散戶種植天麻的成本。

4.2 傳統模式的利弊

傳統的天麻培育模式確保了蜜環菌菌絲、菌索生長,天麻原球莖、米麻能夠很快接菌,也使菌材充分發揮了作用。同時,天麻蜜環菌投入量也較小,是最保險的一種天麻生產方式。

然而,這種方式需要的菌材較多,破壞植被,也需要人工搬運以及在長菌材上切磷口[22],不利于大面積生產。另外,菌材經過蜜環菌長時間地使用,若單位面積的原球莖、米麻較多,菌材能否充足供其生長所需,需要因實際情況而異。

5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三下窩方式種植天麻投入蜜環菌較多,但人工、菌材投入較少,有利于大面積推廣應用,但需人為精細化管理。傳統的天麻栽培模式盡管更有保障,但破壞植被,人工投入大,對山區來講,非常不利。因此,在進行紅烏雜交天麻大面積生產時,可以采用加大袋裝蜜環菌的投入,減少菌材、人工投入的方式,來進行三下窩栽培天麻。

另外,天麻生產過程中,不同的栽培模式對天麻產量有影響,而不同的干燥加工方法對天麻質量有一定的影響[22]。因此,不僅要在合適的環境下高效種植天麻,也要采用合理的加工方式確保天麻質量。

猜你喜歡
天麻雜交栽培
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術
“FM系法”破解雜交水稻機械化高效制種難題
從“80后”變“90后”袁隆平許下這樣的生日愿望
天麻無根無葉也能活
果蠅雜交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
果蠅雜交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草莓的立體栽培
吃天麻后別開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